不知道这个曲线,你就无法参透市场
名词解释: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克鲁格(Justin Kruger)和邓宁(David Dunning)在1999年系统地针对个体对其能力的自我评价问题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被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此效应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这个效应又称作达克效应。
这几年,自媒体鸡汤圈经常能见到这个图,用来描述人在思想成长过程中的逐渐蜕变。在王阳明学派知行合一的熏陶下,我们又往上延伸发展出四个阶段的描述: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古代哲学大师也曾在思考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得出一些类似的结论。苏格拉底:“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知识几乎是无穷尽的,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的好奇,探索欲望是有限的,作为一个个体,面对浩渺海量的知识,任何人都是无知的,我们永远只能在某一个领域做到专精,精通,且也仅仅是当下的精通罢了,领域在发展,知识在不同领域互相交织发展。
老王在学着用基本面视角去观察股市的过程中,逐渐觉得这玩意儿真的好有道理。不仅仅是人的自我进化,整个市场基本如此,上市公司也基本如此。
01 中观应用
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研究论文中,有这么一张图。如下:
我们可以清晰看见互联网、物联网通信技术中,每一个小分支,技术脉络的发展阶段。
处于启蒙阶段的技术点,往往能让人感受到最强烈的冲击,革命性的技术充满颠覆性,并且每个人都急切地想要去参与。这个阶段类似于以前的互联网革命,类似于今年年初的AI,多少公司只要和AI沾边,只要和AI降本沾边,只要和算力沾边,都能翻倍地涨,市场慷慨地给予这些公司无限的成长空间,给予这些公司高出实际回报无数倍的估值模型。一切看起来很合理,一切又看起来很荒诞。这就是达克效应第一阶段发生的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家以为自己看穿了未来,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
如果你是索罗斯型的投资者,建议只参与这个阶段的投机,投资是另一个平行时空的事情,不要混淆,不要混淆,不要混淆,是非常重要的忠告。
渡过萌芽阶段的行业,会开始面临着各种问题,盈利无法实现,预期全面落空,技术落地面临场景瓶颈,种种问题浮现,投资者看待这些行业开始变得悲观。这个阶段可能是我们股民亏钱最快的阶段。回头看看今年的光伏板块行情,你能够发现三个季度下来了,光伏板块依然拥有爆发性的成长,但股价已经一落千丈。这就是现实数据和未来预期之间发生了巨大的背离,所有人都开始看空未来,觉得未来产能一定过剩,蓝海杀成了红海。
但时至今日,到了这个阶段,其实就到了巴菲特说别人恐惧我贪婪的最恰当语境。为什么这里是最恰当语境,因为“有下一个阶段”。
只有能走到下一个阶段的行业,才能真正进入投资收获期。我们需要在绝对低谷位置,摒弃他人的恐惧情绪,洞悉下一个阶段的稳定增长期。大家发现没,真正价值投资很少会去凑热闹参与第一个阶段的炒作,不管你是互联网革命,还是AI革命,价值投资都会等待市场极度恐慌的时候,去找到真正能走到下一阶段的品种,进行参与。如果巴菲特老爷子长寿再活10年,我相信他未来一定会参与AI的。
02 微观应用
进入到公司层面,一个公司在创立到成长到成熟,往往需要经历非常漫长的过程。这之中企业家、市场、资本之间进行着非常密切的互动。这种互动,同样经历着达克效应的起伏波动。
企业家需要有这种波动性的认知,我们市场投资者更需要对企业有这个视角的观察。
不管是市场发展的四个阶段,还是公司发展的四个阶段,还是我们自己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多一个视角,对我们投资会很有帮助。
索罗斯的名言:“认清假象,并且在假象被揭穿前离开。”这句话非常简练,但实际非常困难。你要参与到假象中去,感受假象带来的虚妄的热烈,情绪的激奋,同时你还需要把自己置换出来观察自己,观察世界,判断这些是假象还是真相。
拥有两个截然相反的思考维度,对投资尤其重要,我们不需要反复肯定自己,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地否定自己,并且找到更正确的坚持理由。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轻易被外界质疑所动摇的,因为所有质疑他自己都已经思考过,处理过,去伪存真过。
话说回来,我们可能都活在自我构建的茧房之中,只不过需要勇气不断撕开茧房的舒适圈牢笼,通过新的认知,将自己的茧房愈发壮大,宽阔。
本文完,点亮“在看”,一起加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