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科创星米磊:投资硬科技,要有想象力

中科创星米磊:投资硬科技,要有想象力

财经

每位优秀的硬科技投资人,都应该拥有刘慈欣那样恢弘且科学的想象力。

《中国企业家》记者 张文静
编辑|米娜
头图来源|中企图库
“中国真正的硬科幻出现了。”
2010年11月,刘慈欣所著科幻小说《三体》第三部出版,在这之前,前两部已于2008年面世。学物理出身的米磊第一时间看完《三体》,被作品中磅礴恢弘的想象和扎实的科学基础所击中,对此大为震撼,称“刘慈欣真正把中国科幻小说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
《三体》之前,中国科幻不乏想象力,但科学元素却不多,在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看来,都太“软”了。他认为,真正的科幻应该是在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关于未来的推导和幻想。直到看完《三体》,米磊知道,这样的作品出现了。
由科幻联想到自己所处的科技行业,米磊却很忧虑,中国产生了自己的“硬科幻”,那“硬科技”何时突破呢?
米磊一直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推动科研技术产业化,见多了“卡脖子”现象。2001年,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投资设立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将研发的自聚焦透镜产业化。米磊在这家公司从一线工程师做到总经理。
当时全球只有日本一家公司能做自聚焦透镜。米磊记得一件事:这家公司有一批产品向中国企业卖的是完全不能用的废品,但是中国企业却不敢退货,只能吃个哑巴亏,否则下次就买不到产品了。“想从这家公司购买产品,还必须接受它的反向尽调。”米磊说。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一直处在高速增长的进程之中,但业内人都明白,中国真正核心的材料、设备、仪器还在重度依赖进口。“很多人都认为,国内没有的东西,可以从国外买。但实际上,进口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受了不少欺负。”
2010年,米磊提出“硬科技”的理念,以区别于当时备受欢迎的应用型科技。他最初的想法是呼吁社会关注并将资金投入到真正底层的关键核心技术中来。
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再怎么反复提及都不为过。这些年,米磊说得最多的一个比喻是:假设中国经济是一棵大树,那么GDP是树上的果实,树干是制造业,树根则是硬科技。有粗壮的硬科技的根基,才能生出坚实的制造业的树干,才能有GDP的枝繁叶茂。
彼时,米磊看到的情况是,我们的树叶和果实,长在发达国家的根上,它们随时可以斩断我们的根。2013年,米磊作为创始合伙人,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的支持下,创立了国内首家专注于硬科技领域投资孵化的机构——中科创星。
这十年,硬科技由“极夜”走到“极昼”,从无人问津到备受追捧。如今,几乎所有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都争抢着对外宣告自己投资硬科技,不过市场却很难真正找到与中科创星完全对标的机构。由于布局早、长期扎根硬科技,中科创星在硬科技领域的前瞻性、预判性、专业性都超出大部分投资机构。
比如,早在2013年,中科创星就开始布局光子技术;在2013年芯片进口超过石油后,中科创星开始投资光芯片;2015年,中科创星又开始投资商业航天;今年,科技大佬和投资人对大模型趋之若鹜,而早在四五年前,中科创星就在天使轮投资了智谱AI、瑞莱智慧等企业。目前,中科创星管理的资金规模超过百亿元,投出了三家IPO企业及多家独角兽。
米磊钟情于想象力,正如他被《三体》的想象力所打动。他说,“做硬科技投资需要想象力。”因为投资投的是未来,你要想象,一个还在实验室里的技术进入千家万户,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它会带来什么变化?只有能想象出十年后的场景,才敢、才会去投资这个技术。
或许,米磊没有说出的潜台词是,每位优秀的硬科技投资人,都应该拥有刘慈欣那样恢弘且科学的想象力。
米磊也喜欢金庸,折服于他笔下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小说的人物中,他偏爱郭靖,用郭靖与杨康作对比:“郭靖笨,学得慢,但踏踏实实练内功;杨康聪明,只练外功。所以,前十年,郭靖打不过杨康;十年后,郭靖越来越强。”
硬科技投资,走的正是郭靖的路子,“都是典型的练内家功夫”
以下为米磊与《中国企业家》的对话内容(有删减):


从极夜到极昼

《中国企业家》:你在2010年就提出“硬科技”理念,当时受了《三体》的启发?
米磊:对。《三体》出来后,我第一时间看了,当时我就说,刘慈欣把中国的科幻小说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我这么说,是因为中国过去的科幻都太软了,《三体》是一个典型的硬科幻,它是在物理学原理的基础上写的。真正的科幻就是从科学推导出未来潜在发展,是在科学原理基础上关于未来的幻想。我是学物理的,很喜欢这种硬科幻,而非那种科学元素太少的科幻。
我当时就联想到中国产业经济也面临这个问题,即真正的最硬的技术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且社会大众关注度也不够。
《三体》的出现,代表中国是有硬科幻的,中国的产业经济发展也需要真正的硬科技,它区别于过去的一些应用型科技。
比如互联网是科技,但它是应用型科技。而支撑互联网的光器件、光芯片、集成电路这些东西,中国当时的关注度远远不够。所以,我希望在中国把支撑应用科技底下的硬科技做好,这样才能支撑中国经济再继续往前走。
《中国企业家》:为什么在2010年那个节点提出“硬科技”的概念?
米磊: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家都在讲产业升级。我当时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也认为把中国的科技成果释放出来,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才是解决金融危机的关键路径。
但转型之路总是痛苦和艰难的,真正有动作的企业并不多。我认为应该呼吁大家关注真正的关键核心技术,所以提出了“硬科技”的概念,以区别于应用型科技。
《中国企业家》:2008年金融危机具体带来了什么信号?
米磊:金融危机让人们意识到,依靠过去旧的模式的经济,是不可持续的,必须真正推动底层技术的突破,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我当时分析出了三个转折点:
第一,从经济和科技角度来说,每60年是一个康波周期,即每60年全球经济会经历回升、繁荣、衰退、萧条的过程。不管是蒸汽机革命,还是内燃机革命,还是集成电路革命,每一次大的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的周期大约在60年左右。
上一波经济增长是由集成电路推动的信息化革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60年过去了,信息化红利基本结束。
所以,要通过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才能推动经济增长。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只关注过去的一些模式创新、延续性创新,而需要底层革命性技术的突破和发展。
但当时的主流社会和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观察到这一点,我认为大家在方向判断上忽略了硬科技的重要性。如果长期忽略的话,中国经济会很危险。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折。每三四十年,中国经济有个大转折,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更多的是依靠引进、消化、吸收,且引进的都是中低端技术,最高端的技术引不进来。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时候——靠传统的投资已经拉不动了,必须要靠科技创新来驱动。核心的底层技术没有突破会限制我们的发展。
第三,全球的地缘政治也在慢慢发生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美之间摩擦会越来越大,这也是一个潜在的风险。所以2013年中国芯片进口超过石油后,我们就开始投资芯片,因为我们看到芯片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芯片成为美国打压中国的一个“武器”。
以上这三个大趋势都指向了硬科技——硬科技会成为未来一个最核心的关键点。这是我们提出“硬科技”的逻辑。
《中国企业家》:硬科技行业在这10年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米磊:从极夜到极昼,就像月球上从零下100多度到零上100多度的变化。
《中国企业家》:“极夜”的时候,最困难的是什么?
米磊:最初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没有资源,没有人支持,社会主流都不认可,相当于是边缘创新。
第一是耐心资金很难募集;第二是硬科技企业融资也很困难。那两年最火的是O2O、P2P,它们很容易就能融到几十亿美元,我们投资的企业融几百万都很难。社会资源从来不会往这倾斜,也无法从社会层面获得更多正向反馈,大家都在质疑我们。
《中国企业家》:听说你们最早被别人质疑是“科技骗子”?
米磊:当时整个社会对硬科技的认知相当粗浅,大家都以为两三年就能见效,因为过去做企业的大多都是3年就能有回报,但硬科技不同,回报周期更长,是5至10年。
很多按照过去商业逻辑投资硬科技的人,两三年后无法达到预期,更有人认为我们就是科技骗子。


硬科技赛道局部有泡沫

《中国企业家》:最近有消息称,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要求部分机构提供自2010年以来在中国AI、芯片、量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投资的详细信息,怎么看待这件事?
米磊:美国现在就是不希望中国发展硬科技。科技战之后是金融战,现在美国的意图就是要从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全面抽走投资中国的硬科技的资金。
《中国企业家》:有投资人说,现在几乎所有机构都说自己是投硬科技的,赛道很拥挤,你们有这种感受吗?
米磊:确实比原来热得多,但我们会对特别热门的赛道保持一定距离,不会太去关注,一方面由于我们投早期,投的是赛道变热之前的阶段;另一方面我们自己有行业研究,对投资方向是有判断和把握的,不会哪里热就往哪里跑。前几年确实很拥挤,但今年情况稍好一些。
《中国企业家》:你觉得有过热倾向吗?有泡沫吗?
米磊:局部有泡沫。但整体来看,一级市场总体偏冷。不过对我们影响不大,我们还算不错,今年的募资比前几年反而更好。
来源:中企图库
《中国企业家》:很多投资机构都往硬科技赛道转,硬科技投资的最大门槛是什么?寒冬时候,什么样的投资机构能留下来?
米磊:硬科技投资最大的门槛,就是对硬科技技术和产业的理解、认知,如果过去不是做科技出身,尤其是硬科技出身,要想转过来是很难的。当然,在硬科技领域积累的相关人脉也很重要。
硬科技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认知训练,没有耐心、不能坚持长期主义,很难在硬科技投资领域做好。
此外,要懂产业、懂需求,还要有从技术到工程化、产品化的认知和能力。如果一个投资人只做过科研,没有做过产业,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一个技术在商业化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继而可能出现预判错误。
“寒冬”时候,能够留下来的,要么是特别大的机构,它们手里的粮草比较多,有一定的转型能力。要么是一些特别专业的机构,它们在这个领域足够专,这意味着它们的认知比别人更深。所以,要么有大的平台支撑,要么有比别人更专业的能力。
《中国企业家》:中科创星做了这么多年硬科技投资,有什么样的投资逻辑和策略?
米磊:我们的策略一直都是投最核心、最前沿的科技。我们主要围绕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顶尖高校、围绕科学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一些特别硬科技的头部企业、创业团队,我们也会支持。
核心逻辑是,他们做的技术是不是最真正的硬科技。我们更青睐掌握核心技术、有“独门绝活”、能解决产业链关键问题的企业。
《中国企业家》:你之前说投资项目,要投资一些“浪将起未起”之时的项目,怎样找这样的项目?怎样找到真正的硬科技项目?
米磊:根据第一性原理,从技术发展和人类需求的趋势来判断,两者交集,就能看到未来真正的投资方向。基于此,我们从物质、能量、信息、空间、生命五大领域做了梳理。
在能量领域,能量密度会越来越高。因此,超导、可控核聚变、新能源等都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信息领域,智能时代即将到来,智能就是“光+AI”的时代,所以我们布局光子产业。还有空间领域的航空航天、高速铁路,物质领域的新材料,生命领域精准医疗新技术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布局的。
《中国企业家》:投资硬科技与其他领域有什么不一样?
米磊:投资硬科技确实不一样。投资硬科技与投资互联网刚好相反,一个是先慢后快;一个是先快后慢。硬科技前期很慢,等5至10年后,过了拐点,才开始加速,这时就是指数级增长。
《中国企业家》:中科创星投资了很多科学家,科研和商业在逻辑上有很大不同,你们是怎么平衡的?
米磊:我们有体系化的投后服务团队,帮助科学家从实验室走出来,在商业化过程中帮他们解决很多问题和挑战。科学家做产业,技术能力是长板,但他们也有一些短板,这就需要投资人去协调资源、去帮助解决问题。
《中国企业家》:硬科技赛道回报周期都比较长,目前中科创星的LP主要来源是什么?市场化的LP是不是会少一些?怎么平衡LP对于回报的需求?
米磊:以前特别难找,这两年越来越好了,市场化LP也越来越多,因为大家都慢慢认可硬科技的理念了。
这两年我们也在加大退出力度,退出的金额越来越大。而且我们是能退出去的,这就说明我们投资的企业技术足够好。
《中国企业家》:主要退出渠道是什么?听说中科创星投资的项目外面都抢着要?
米磊:一个是上市退出,另外转让老股、并购也是退出的一个主要渠道。
现在来看,我们投的项目确实是优质资产,我把它们叫“硬资产”。只要是真正的硬科技、硬资产,不上市也能退出去。我们很多早期项目转老股的收益也在十几倍以上,比很多Pre-IPO项目三四倍的上市回报还要高。
《中国企业家》:投资时间最长的是哪个项目?多久了?
米磊:投的最长的一个项目是中科华芯——一家做光纤陀螺的公司,投了10年,是我们投资的第一家公司。我们算了一下,现在的回报刚好是50倍。
《中国企业家》:准备一直支持下去吗?
米磊:我们今年也会退出一部分,然后再继续持有一部分。因为也要考虑老LP,逐步退出给他们回报。
《中国企业家》:投资寒冬下,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米磊:创业者冬天要有充分的准备,能拿钱的情况下多拿钱,估值合理就行,不用太纠结。关键是要拿到更多的钱,熬过冬天,谁能活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


做投资要有想象力

《中国企业家》:作为硬科技赛道投资人,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最喜欢的投资人是谁?
米磊:看到未来的能力。最喜欢的投资人是投了瓦特的博尔顿。
《中国企业家》:《三体》中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
米磊:《三体》打动我的,主要还是它的想象力。做硬科技投资也要有想象力,我比较喜欢这点,所以很认可《三体》。
《中国企业家》:做投资要有想象力,怎么理解?
米磊:想象力最重要,现在中国跟美国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想象力。投资要有想象力,是因为做投资投的是未来。我们投进去,要看的是10年后的结果,按照过去的逻辑推导是推不出来的,因为过去无法预知未来的变量,这就需要想象力。
你要想象,一个实验室里的技术进入千家万户,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它会带来什么变化。你只有能想象出10年后的场景和技术应用的方向,你才敢去投这个技术。
《中国企业家》:你说过,硬科技的“硬”,还指“硬气”。你生活中是比较硬气或者有韧性的人吗?具体有什么表现?
米磊:我还算是比较有韧性那种人,认准的东西不会轻易放弃。就像爱好,我爱好不多,就看书、踢足球,但一直在坚持。
《中国企业家》:看书主要看哪些领域的?
米磊:各种书都爱看,相对杂一些。最爱看科普、科学、科技类的,还看一些历史、心理、经济等。现在做投资人的要求很高,要像芒格一样,各种书都得看,具备把复杂世界模型化的能力。我经常开玩笑说,做硬科技投资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历史、后知未来,中西贯通,文理兼备,数理化天地生经济金融心理社会全学科都略通一些,才能预测复杂多变的未来世界。把这些书都看完,才会理解整个世界的底层原则和规则。说到底,做投资要看透世界的本质,看到本质才能穿越周期,在复杂的环境下找到最应该投的方向。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END 

值班编辑:王怡洁  审校:张格格  制作:袁茂丽


关注“中国企业家”视频号


看更多大佬观点和幕后故事


[ 推荐阅读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9位才华横溢的纸艺大师,用剪刀和想象力,把普通纸张玩成了奢侈品九方财富亮相世界声博会,以科技拓宽金融想象力以孔辉科技为例,谈硬科技创业、投资的顺势和崛起十一月,永葆好奇与想象力 | 5Y News Monthly机构资金持续流入,掘金“硬科技”,科创板投资“利器”上新放你的想象力,一起来学习联想式剪辑!诺奖神作!在想象力贫乏的时代,我偏要做个离经叛道的人对话指数投资 | 双创合璧!如何捕捉“硬科技”投资机会?不得不佩服A股游资的想象力“小学生写作业的想象力能有多丰富?”哈哈哈别把我笑亖!!段永平:投资是不是好价钱,要从未来看回来中国人该取回自己的想象力了9月15日正式上市!鹏华科创100ETF基金低位一键打包“硬科技”细分龙头三星米其林疯了!“限定中秋红酒礼盒”只要99,再不冲就没啦!!“硬科技”科创100值得配置吗?最具想象力的一门生意:拿捏中国女性的嗅觉红色日记 收割芦苇 11.1-12疯狂的建筑设计,疯狂的想象力投资动态 | 沃尔沃汽车科技基金投资臻驱科技,加速电气化驱动技术领域创新听松诗词选惜分飞.苏州金鸡湖 (词)苏州宝带桥茅台的想象力一座让人迷路的啤酒厂,如何激发城市的想象力?把握“硬科技”配置机遇 科创100ETF助力掘金邀诗画入梦,酒乡的“蓝调”想象力中科创星米磊:未来的硬科技竞赛,知识才是最贵的也许,茅台比你以为的,更有想象力...高瓴张磊:一个价值投资人的投资逻辑【保送相关】北大招生官提出:填报志愿-远见与想象力明德生物出资东科创星一百一十九 游寒山寺浦东正式启动天使母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中科创星启动25亿元基金;中际旭创做LP,出资光速光合旗下基金丨09.25-10.08首发|中科创星,一举开募25亿换季别再乱穿衣了!颠覆你想象力的“牛仔衬衫”,原来穿上这么美!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