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信奉消费主义后,当代新职人如何分配钱包?
你不会想到,对于一名电影记者、酒店试睡师来说,旅途上最重要的东西是一副不起眼的眼罩。一位央企翻译、回家后身兼奶爸一职的“斜杠中年”,人生“秘密武器”是一盒薄荷糖。而一位职业经历横跨中美两国、同时做五份副业的景观设计师,却是靠一把高速吹风机走出产后两年的低落抑郁……
当“双十一”走过14年,却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消费迷茫”、“不知道买什么”和“什么也不想买”的心理交织起伏。它也像极了当下年轻人“前一秒踌躇满志,后一秒原地躺倒”的状态。但对治愈自己、自我疗养、抚平疲惫的需求,却是当代年轻人不变的渴望。
你能在今年的知乎“好物100”榜单中看到此种特征和趋势。由数万名答主的提案,从而沉淀出的这份好物榜单里,有不少诸如眼罩、薄荷糖、宠物监控、宠物保险这样的让人意想不到的好物推荐,它们再鲜明不过地折射出了当下新职人的生活现状与所需。
选出这份榜单的人可能是“斜杠青年”,一边写着PPT、做汇报,一边忙着写小说。也可能是“数字游民”,通过互联网在线工作,不用呆在某个固定的地点甚至固定的公司。工作之外,他们在生活中也拥有多重身份,主打一个“打破刻板印象”。他可能是国企职员,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给领导当翻译,转身回家就当起了奶爸,换尿布洗奶瓶做辅食样样精通。她也可能是一名广告精英,买房独居,白天叱咤职场,晚上回家变身毛孩子的“妈妈”,陪伴小狗、看书看电影不亦乐乎。
这些新职人构成了我们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日常生活得以良好运转的基石。他们年轻,多在一二线城市,83%以上是高学历,69%的家庭月收入超过两万,82%的新职人每月可支配收入大于5千。他们踏实生活,务实理性,在消费主义狂风面前大多保持冷静,购物时注重专业和实用,信赖业内专家的推荐和背书,94% 受访者认为“专业产品力信息对建立信任至关重要”。
据知乎统计,新职人的潜在人口规模约为4亿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活跃在知乎,解答和分享关于工作、生活的种种问题,在专业讨论中走过人生的高低起伏。而从一份知乎“好物100”榜单,你能窥见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以及如何从日常点滴之间获得治愈与力量。
新职人的进阶人生,
与他们的自我疗愈之道
答主@卫小妖GOGOGO作为景观设计师,曾在美国留学和工作,也在那段时间学会做一手好菜,“证明了大部分留学生出国读书都是去学厨艺了。”她在知乎分享道。而她的美食答主之路也是从那开始的。
最初,她靠吃食堂和快餐为生,后来闻到味就想吐,做梦都在想念糖醋排骨重庆火锅。被逼无奈自己动手,发现做出来竟还挺好吃,便一发不可收拾。“在国外那会,食物是治疗思乡最好的良药,我经常吃着自己做的饭感动得想嫁给自己。”她写道。
而她在知乎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厨艺好是一种什么体验”,图文并茂地记录了她在美国几年做过的各种美食,没想到收获了2000多个点赞、353条评论。
这让她得到鼓励和支持,也激励着她在美食分享、乃至斜杠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此后几年,她经历了回国、被派到美国工作、结婚生女、再回国工作,也发展了五花八门的副业:做过私厨,写过酒店体验文,当过培训机构老师,做过原创婚礼工作室的创始人,创办过品牌咨询工作室。
斜杠体验让她收获了丰富的人生经历、水涨船高的收入,还在知乎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至于2017年结婚的时候,她邀请的朋友中2/3都是知乎认识的好友。
但看似顺风顺水的她,曾在生下女儿后的两年,遭遇过人生低谷。失去自我,体重飙升,失眠,头发大把大把地掉。那段时间她“不修边幅,素面朝天,披头散发”,拒绝拍照,一个E人拒绝了所有社交。直到和最好的闺蜜见面前,她去理发店做了发型、化了妆,照镜子时突然心里一动——“我有多久没有好好地关注自己了?”
那是她重拾自信、走出家门的开始,也是她重新爱自己的开始。所以在今年的“知乎好物100”推荐中,她选择了高速吹风机。这把吹风机,让她真正“从头开始,找回曾经自洽的自己”。
来自答主@卫小妖GOGOGO
答主@Seeker 也有过类似的遭遇。他是一名汽车工程师,工作压力不算特别大。但在2016年,他刚到上海不久,却经历了一次精神危机。失眠,整夜睡不着觉,白天和别人交流都成问题,每说一句话就担心自己说错了。他变得特别不自信,最严重的时候周末在出租屋呆一天出不了门,呆着呆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直到有一天,他意识到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决定走出家门去跑步,没想到竟是改变的开始。慢慢地他不再自我封闭,也在跑步中和朋友们建立了更深的连接。至今他跑了六七年,跑步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那之后,他开始在知乎上回答关于跑步的问题,分享跑步、挑选跑鞋的心得。身为工程师的严谨和准确,表达的自然流畅,让他收获了很多认同和粉丝,他在知乎得到的正反馈越来越多。“你有一个自己的爱好,这个爱好也做得不错,你不仅可以自己享受这件事,还能影响更多的人。”他说。
给大家推荐好物时,他推荐的是骨传导耳机。“不开心时它是心情的调节剂,听着喜欢的节目跑步也变得有趣了;开心时它是忠实的陪伴者,你感觉不是一个人在跑步,有一个人和你在一起。户外跑步时,它更是安全的守护者。它不占用耳道,听节目的同时也能听到外界声音,特别是马路边跑步时,戴耳机一定要戴骨传导耳机。”他在知乎写道。至今,他的骨传导耳机已陪伴他跑了上百次、上千公里。
来自答主@seeker
而对于答主@李西叶来说,旅途的必备之选则是蒸汽眼罩。李西叶是一名电影记者,她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旅行经历中,有不少去不同国家和城市出差旅行、住酒店的经历,也就顺势成了一名旅行答主和酒店试睡师。
主业和副业常常在不经意间交织。去冰岛旅行,她会在文章中写《白日梦想家》,这部呈现了冰岛壮丽雪山、冰原和湖泊的电影,也会拍摄《星际穿越》里相似的背影。
来自答主@李西叶
这样的工作强度下,也就不奇怪,她会选择蒸汽眼罩做为好物推荐。“跟我一起出差或出行过的小伙伴都说我是‘哈士奇体质’,虽然看起来不像会运动的人,但我可以在梅里雪山下的雨崩徒步八小时,在印尼爪哇岛爬冒烟的活火山,在冰岛的瓦特纳冰原徒步和攀冰,在文莱的原始热带雨林冒险。为了赶路晚上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面对镜头依然神彩奕奕。”她在知乎写道,“保持精力,除了日常锻炼,更重要的是会休息。对我来说,路途上戴蒸汽眼罩,不仅是让眼睛放松,也是保持体力和精力的重要环节。”
除了晚上睡觉,白天在车上休息她也会戴上蒸汽眼罩。于她而言,它就像一个去往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建立起内心与外部世界的缓冲地带,哪怕20分钟的休息也像一次微小的禅修。
那是她小小的治愈时刻。“身处纷繁嘈杂的世界,外界的挤压不可避免,每个人都在经受压力。但无论工作如何让人焦虑,旅途让人如何疲惫,我们总要创造一些治愈时刻,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关爱自己。哪怕是一次戴上蒸汽眼罩的power-nap(白天的有效短睡),十分钟的小憩也足够享受当下。”她写道。
摆脱内耗,保持热爱,
总有支撑你的力量所在
总有人过着你想像中的理想生活,但你看到的或许只是他们的一面。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也在很努力地生活着。就像湖面上自由自在漂着的小鸭子,湖面下却是不停摆动的双脚。那些过着“理想生活”的人们,也有支撑他们的力量。
多面的理想生活中,总有属于自己的支点
比如答主@芊小桌儿,刚开始自由职业时经历了最初的快乐:每天工作3小时,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喜欢的,快乐得不得了。但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她一人要扮演内容创作者、商业对接等多种角色,让她无法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而若身在旅途、探访美食,工作也会让一切变得不那么纯粹和快乐。
这些都是她自由职业的代价。她甚至会在看到朋友圈庆祝周末时感到羡慕,“羡慕的不是上班,而是上班下班有明显界限的人生”,因为自媒体人的周末,从来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放松。
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后悔当初辞职的决定。因为,“爱好、擅长的东西、挣钱的方式,统一到一条线上了。我就觉得好爽,零内耗。”她说。
今年的“好物100”,芊小桌儿推荐的是家里的大号嵌入式冰箱。“它是大号充电宝,给我能量,让我电力瞬间满格。”她写道。作为美食答主的她,每一次拉开冰箱门、看到满满的新鲜蔬菜、瓜果、调料、来自父母投递的家乡美食时,心里不自觉地感到幸福:“原来这种我总是忍不住看一眼,看完就满心欢喜的小角落,就存放着我的热爱呀。”
来自答主@芊小桌儿
而对于答主@翘囤奶爸来说,他要面对的是之前无数新手爸妈在有了孩子后常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他是一名英语专业毕业生,就职于500强央企,工作日常就是给领导当翻译。工作后,他才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跟随领导到欧洲出访,第一次知道登机牌不是一种牌子,而是一张纸。
出访前,带他的师傅交待他:翻译的专业能力不止是语言水平,还有得体、细致的职业素养。在师傅的提醒下,他买了一袋薄荷糖放进了行李里。从此,薄荷糖和速记本、黑水笔一起,成为他工作上的三个好伙伴。
女儿出生后,他的人生面对新的挑战。那时,他的工作非常繁忙,主业之外还开辟了第二战场:新媒体副业。他还要照顾女儿的吃喝拉撒,夜里要醒五六次。高强度的工作、睡眠又不足,让他每天都浑浑噩噩。
一段时间后,他决定调整:每天晚上和宝宝一起睡觉,早上四点半起床,高效利用早晨的时间。那时候,他每天起床,喝一杯水,含一颗熟悉的薄荷糖,冰凉的感觉会通过唇齿游走,睡得迷迷糊糊的大脑瞬间清醒,精神也振奋了起来。
四点半早起的计划坚持了几年,主业和副业变得稳定,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也丰富了生活的厚度。所以今年,他把“薄荷糖”选为年度好物,因为“一颗薄荷糖,陪我晨曦暮晓,是我开辟第二战场的好伙伴”。
来自答主@翘囤奶爸
而他在知乎的书写,也让人们看到:原来做家务带娃一点都不轻松,家庭主妇的贡献不输给任何职场打拼的成就;原来男性参与家务和带娃,并非是对女性的帮助,而是作为家庭成员的应尽义务。
无论已婚、已育还是丁克、单身,在知乎,每一种人生状态都值得被看见、被接纳。就像33岁独居的答主李唐唐,便以她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日日夜夜、所思所想。
@李唐唐 是一名广告人,工作很拼,曾经忙到没有个人生活,加之个人身体不好,几次因为工作昏倒入院。但这也让她经济尚可,最初独自租房,2019年买了一个小房子,自己设计、半包装修,把45平的一居室打造得舒适优美。
不管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她都把自己打理得妥贴。工作稳定,单身独居,“不是‘不婚主义’,也不是结婚主义,而是幸福主义。有喜欢的人就谈着,没有就单身,凑合是不可能的。若问择偶条件是什么,八个字‘尊重女性,宠物友好’。”她分享道。
来自答主@李唐唐
她选出的年度好物是“宠物监控”。2020年12月,李唐唐对一只黑色柯基一见钟情,便把它带回了家,取名柯南。自那以后,以前加班再晚也无所谓的她,一旦超过晚上七点就开始坐立不安。有时出差,哪怕只有一晚,柯南也有亲友照顾,她还是睡不安稳。人一旦有了牵挂,便不再没心没肺。
为了缓解焦虑,她在两年前买了一台监控,安装在客厅和厨房中间的顶棚,这样无论出差、上班、加班,还是柯南生病治疗期,她都可以随时了解它的动态。
监控还让它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每每看见柯南几小时一动不动地坐在大门后面等她回家,她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快点做完工作!快点!我要回家!不能让我的小狗等太晚!
“狗狗的一生都在等待,然后用自己来治愈我们人类。”那是李唐唐眼里,小动物之于人的意义。
这个时代,专业才是力量
太多这样的新职人,聚集在知乎。今年九月,知乎打造了一场“新职人画像展”,用一幅幅油画呈现出了新职人面貌。他们或是化学专业出身,在日常烹饪中也要时刻保持用料用量的精准,或是技术大牛,或是金融专业人士……他们既擅长工作也热爱生活。日常的他们,穿着洞洞鞋,拥有松弛感,桌上摆布手办,和满屋绿植一起办公,这些都是今天“新职人”的真实样子。
当代新职人,用专业拥抱生活
而当代新职人的核心,便是“专业”。正如知乎COO、高级副总裁张宁所说,新职人拥抱新技术,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信奉“专业主义”,是专业并且相信专业的人。而知乎,用专业讨论场连接了这群跨代而生、持续成长的新职人。
他们有自己擅长的专业和工作,也把这份对专业的热爱融入生活。而一件件好物,就是他们通往好生活的载体。正如知乎联合凯度消费者指数推出的《新职人人群洞察白皮书》所指出:新职人具有更强的消费力,愿意为“品质”支付溢价,认为专业产品力信息对建立信任至关重要。
从设计师到摄影师,从高级营养师到食品研发工程师,从风险投资人到品牌主理人……新职人们遍布各行各业,也是各个行业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好物选择,也是经得起考验的专业和品味之选。
最近,历时14年的“双十一”即将到来,消费者对于买什么有了更高要求,需要一份真正专业、有价值、提升幸福感的借鉴清单。而知乎答主的专业性,让知乎社区好物分享内容成为大家的信任之选。
新职人代表答主在知乎「我的好物100」节目中,分享让他们「工作生活都在乎」的好物
这让人想起出版过《孤独社会》、《下流社会》的日本研究者三浦展,曾提出“四个消费社会”的观点。第一消费社会是类似的生活方式,买东西追求“邻居有的我也有”;第二消费社会追求自我扩张和肯定;第三消费社会是品牌倾向,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品牌化;而第四消费社会则摆脱了物质上的丰富性,非物质意愿提高,希望交流,形成社区,进行共享,对生态型生活开始向往,对品牌讲究程度变低,追求简单生活,追求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从当代新职人聚集于知乎这样的专业讨论社区,以更专业的知识和更松弛的心态,讨论分享真正值得购买的好物的现象中,可以看见国人正在由“第三消费社会”走向“第四消费社会”的转变。
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必要”与“非必要”之物,对于新职人来说,早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购物体验。它更像是一种理想生活的构建,是用行动奔赴未来的燃料。是在每一个消沉时刻获得抚慰,然后,转身继续与生活短兵相接。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丨毛思雨
作者丨祁十一
设计排版丨黄晓晗
图片来源丨知乎、unsplash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