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2021年12月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时的讲话
“严打”这个词,对于00后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很陌生了。因为最后一次“严打”大概已经是十三年前 的事情了。严打是中国司法名词,全称是“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活动”的简略表述。是解决一定时期中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而依法进行的,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活动。
严格意义上,全国范围的“严打”开展过三次,分别是,1983年,2003年,2010年。
1983年8月25日,中央政治局做出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严打”拉开序幕。9月2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前者规定对一系列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可以在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以上处刑,直至判处死刑”;后者则规定在程序上,对严重犯罪要迅速及时审判,上诉期限也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10天缩短为3天。2004年4月初,中共中央根据中国当前社会治安面临的严峻形势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坚决打掉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尽快改变社会治安面貌。随后,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部门和中国各级政府立即开始部署,新一轮“严打”在中国范围内掀起。此次“严打”斗争的重点是:“严格依法从重从快”打击黑恶势力、暴力和盗窃三类严重的治安犯罪。”2010年6月13日上午,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2010严打整治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即日起至年底,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将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七个月的“2010严打整治行动”。“严打”这个事吧,前十几年是个热点,现在基本提的人很少了,当时法学界对其褒贬不一(主要是批评)。社会对“严打”的评价也比较两面性,有说“严打”是迅速扭转一个地方社会治安面貌、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有效手段。也有说,因为其“从严”、“从重”、“从快”的要求,加上过程中往往“政”“法”一体,“政”甚至大于“法 ”,政策处置多于依法治理。较容易产生冤假错案。不过,从趋势的角度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我们又会看到这个“词”的出现。其实大家认真研究一下“严打”这个事吧,就会发现,“严打”出现的时间节点,其实都挺有意思的。从1978年到1983,从2001到2004,从2008到2010,不知道大家从这几个时间节点上,有没有品出来一些新东西。前一个年份,大多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经济刺激)的起点,而后一个年份,则是“严打”的开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客观来说,坚持“拥抱新的生产力”是对的,坚持“改革开放”是也对的,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在过去四十多年见,历次进一步“改革开放”,历次进一步“拥抱先进生产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动荡和不安”,具体体现,就是“就业”。因为每一次,在拥抱“新的生产力”的时候,必然要有新的“生产关系”构建,而“旧的生产关系”被推翻,这也就意味着在“旧的生产力”上所投注的资本,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本,都被清零了。于此同时,在“新的生产关系”刚刚被建立的时候,有大量的从旧的“生产关系”中被挤出的人加入进来。这个时候,大部分游戏规则是无序的,是混乱的,这也会滋生许多新兴行业的内部问题。比如在2001年的时候开始的“严打”,主要针对的就是垄断经济为目的的黑恶势力团伙,它们欺行霸市,垄断了蔬菜、餐饮、建筑等行业的正常秩序。所以就会看到,在旧的行业产生了大量的失业,在新的行业充满了“混乱”和“暴力(利)”。我们总结一下,“严打”往往都会和“治安恶化”有关,“治安恶化”往往都会和“下岗失业”有关,“下岗失业”往往都会和“经济转型”有关,“经济转型”往往都会和“加大改革开放”,“拥抱先进生产力”有关。昨天写了一篇“新时代,确实是到来了”,聊了聊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其实不光人工智能在颠覆许多行业,新能源,智能汽车,房地产,金融,也包括直播带货,许多行业在过去几年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看到,新的时代在向我们招手,有许许多多新的就业机会,正在涌现。与此同时,也看到,有大量的人从旧的生产关系中离开,但是还没有找到新的岗位。再加上即将轰轰烈烈开启的新的一轮经济“跃进”,2024,注定是充满机会且纷乱的。从1978年到1983经历了五年,从2001到2004经历了3年,从2008到2010经历了2年,而社会的变革速度其实在2023年,变得更快,留给全社会转型的机会窗口,其实更短。而在这个变革期,有一个好的“社会秩序”,或许是平稳渡过的坚实保障。所以,应该也许大概可能,会迎来新一轮“严打”。只不过这一轮严打,除了传统的治安方面,在“新秩序”方面,打击的不再是码头车站的欺行霸市,而是新经济模式下,数字经济下的“强迫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