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他人的三观,才是成年人最顶级的教养
懂得尊重别人三观的人,不仅是一种善良,也是一种教养。
富书作者:蒌蒿满地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收听音频见留言区
弘一法师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为世人留下了数不尽的精神财富。
他曾说过:“思想不在一个高度,不必相互说服,只需用沉默相互尊重。三观不在一个层面,不必相互理解,只需用微笑相互包容。”
这句话更是渡了无数人,让人醍醐灌顶。
诚然,你有你的人生态度,别人也有别人的价值观,尊重他人的三观,才是成年人最顶级的教养。
低情商的人要求别人与自己三观一致
村上春树曾说:“不是所有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你认为的幸福人生,对别人来说可能是荆棘之路;你认为的困扰枷锁,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机会重重。
每个人经历不同,形成的三观也不同。
低情商的人才要求别人的三观要与自己的处处一致。
陈坤作为演员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每年都会招募一些志愿者去山区进行行走,以进行一场心灵净化之旅,这个公益项目被称之为行走的力量。
在一次节目中,陈坤向在场的观众讲述自己这个做了十余年的公益项目。
一位女观众却站起来义正言辞地批判陈坤的公益项目没有意义,还说陈坤这么有钱,应该给社会捐款,盖学校。
陈坤眼见自己的努力被对方说得一文不值,当场就怼了回去:“捐钱我是没少捐过,只是增加了一个行走的力量。没有一个人说,陈坤的钱就应该做这个,因为每一分钱是我自己钱包里的钱。”
陈坤一番掷地有声的发言,当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诚然,做慈善的方式有千万种,捐钱捐物让别人免于贫苦是慈善,义务劳动给人提供帮助也是慈善,抚慰人心让人心灵免受煎熬更是慈善。
那位观众狭隘地认为捐款才是慈善,并一厢情愿地对陈坤进行道德绑架,要管别人的钱包如何分配。
你可以认为只有捐钱才算慈善,并自己通过这种的方式来做慈善。
但她的问题在于,将自己的三观强加于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和选择,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你可以不理解,但请不要处处要求别人与你三观一致。
层次越高,越懂得三观不同不必强求
《世说新语·德行》中有个小故事,三国时管宁和华歆是同学,两人读书时共用一张席,后来管宁不认同华歆的三观和行为,因此把席割开分坐。
因此,后来用割席来隐喻与朋友绝交。
面对三观不同的朋友,有人不能接受彼此的不同而选择绝交,也有人因为明白每个人三观本就不一定相同而继续交往。
一个人走过的地方越多,见过的世面越广,越能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及其衍生出来的思考方式。
北宋的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人私交不错,但一个是保守派强调维护祖制,一个是改革派积极推行变法。
不管因为政见不同在朝堂上吵得多么厉害,两人对对方仍和以前一样。
两大党派第一次斗争的结果是王安石一方获胜,司马光一方败北。
但当皇帝询问王安石对司马光的看法时,王安石却大加赞赏司马光的人品、能力和文学造诣。
及至王安石上台后大肆推行改革,一系列新政触动了皇亲贵胄、地方官员的利益,在一片弹劾声中被罢免。
曾经被触犯了利益之人出来告他的黑状,此时的司马光不仅没有利用这个机会排除异己,反而在皇帝怀疑王安石时,评价王安石“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股君子之风” 。
皇帝听罢都不禁感叹道:“卿等皆君子也!”
即便理念不同,三观不一致,司马光与王安石这一生中也没有因此而绝交,反而愈发惺惺相惜。
他们在长久的政治斗争中,尽管不认同对方的三观,但各凭本事,用彼此不同的理念报效国家。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低情商的人,总是质疑和否定别人的三观,不能接受别人与自己三观不同。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包容差异,明白三观不同不必强求。
最顶级的教养,是懂得尊重他人的三观
康德曾说:“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去理解。”
世上人有千千万,三观不同一大半。
在这个思想浮躁的时代,能够尊重他人的三观,是一个成年人最顶级的教养。
不同的三观本没有高低对错之分。你可以不赞同,但请闭上嘴试着去理解并尊重别人的三观。
人与人之间,也正是因为三观的不同,才会碰撞出更多的想法,不懂得尊重别人三观的人,最终也换不来别人的尊重。
懂得尊重别人三观的人,不仅是一种善良,也是一种教养。
尊重他人的三观不是形式上的口号,而是行动中的让步,做到以下三点,才是真正的尊重。
1、不要急着否定
当别人与你的三观不一样,不要急着否定。否则,除了凸显你的浅薄,于事无补。
没人让你一定要接受别人的三观,即便不认同,沉默或者微笑,都是一种尊重的态度,没必要否定别人。
换位思考,你也不想随随便便接受另一个人的否定和指点。
2、停止争辩尝试倾听
与三观不同的人交往,倾听他们比解释自己容易得多,许多事情并非一定要争出高低对错。
停止争辩,怀着开放和接纳的态度,尝试用同理心去理解别人的三观,专注地倾听,不做任何评判,才是尊重别人的真正体现。
嘴上说着尊重别人的三观,脸上却翻着白眼,谁都不是傻子,看不出你的虚伪和敷衍。
3、不评判求同存异
三观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不是用来评判别人的。
一味拿三观不同将人拒之门外,可能会错过许多机会和朋友。
遇到三观不一致的人,请尝试放下评判的眼光,以中立的态度去和对方沟通和交流,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反而能让自己人生的路越走越宽。
哲学家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
正是有了不同的三观,才有了多元化的世界。
三观没有标准,更没有对错之分。
成年人最顶级的教养,就是管好自己,克制纠正他人三观的欲望。
三观不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认同别人三观的同时还强迫别人接受你的三观。
三观不同,互相尊重就好,不要以自己的立场去评价,不要以自己的认知去指点,更不要以自己的三观去衡量。
以宽广的心态去包容别人的三观,既尊重了别人,也庄严了自己。
点击 关注富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