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来源:梅斯医学
作者:梅斯医学
近日,中山而院乳腺癌研究团队多人患癌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其中一人罹患乳腺癌。该事件爆发后,除了事件背后的真相,癌症,尤其是乳腺癌,再一次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乳腺癌新增人数达226万,首次超过肺癌(2211万),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中,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乳腺癌新发病例数的快速增长,首次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占新发癌症病例的11.7%。也就是说,在新确诊病例中,每8名就有1名是乳腺癌患者!
不止是全球,在中国,乳腺癌也是女性第一大高发癌症!在过去十年,乳腺癌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近年来发病率更是迅速升高,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
乳腺癌发病人数为何快速上升?
世卫组织的报告中认为,“推迟生育、生育次数少”是乳腺癌发病上升的一大原因,这在正经历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国家中最为明显。
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推迟生育,甚至有一部分女性选择不生育,而推迟生育、生育次数减少都会影响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或延长体内雌激素暴露,导致患乳腺癌的风险增高。
这并不是唯一因素,超重、肥胖以及缺乏运动,也是造成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另外,目前普遍认为遗传也是乳腺癌高危因素,如果一级亲属有乳腺癌病史,这部分人的乳腺癌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3倍。
生殖相关内源性雌激素对乳腺癌发病的影响
目前认为,月经初潮早(≤12 岁)、未产、初次活产年龄晚(≥35 岁)、绝经年龄晚(≥55 岁)会增加乳腺癌风险;而绝经早(<45岁)、母乳喂养会降低乳腺癌风险,终身母乳喂养时间越长乳腺癌风险越低。
在中国人群中发现,终身生育数量下降可能通过影响上述因素(如缩短终身哺乳时间)而增加乳腺癌风险:由于我国生育政策推行和经济水平逐步提高,中国的总生育率(每名女性的平均生育数量)从上世纪 50 年代的 6.0 下降到 2010 年的 1.6,这一趋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上海市)尤为明显;而与之相伴的是,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也迅速上升,从 1988 年的 27.6/10 万到 2008 年的 43.9/10 万,以东部沿海城市地区最高,2008 年达 46.35/10 万。
此外,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还发现流产次数≥3 次、月经周期不规律等因素可能也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
不良生活方式对乳腺癌发病的影响
1、绝经后体重指数(BMI)
绝经后体重指数(BMI)是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绝经后超重(BMI 25~30 kg/m2,我国人群 BMI 24~ 28 kg/m2)或肥胖(BMI>30 kg/m2,我国人群 BMI> 28 kg/m2)会增加绝经后乳腺癌风险,BMI≥ 25.9 kg/m2 者乳腺癌风险约为 BMI<20.5 kg/m2 者的 2.54 倍,特别是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这种关联可能归因于脂肪组织来源的循环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增加。研究表明,在中国女性中 BMI 对乳腺癌风险的影响更大,无论是否绝经,超重或肥胖者乳腺癌风险增加 4 倍。
随着我国传统饮食模式向西方饮食模式的转变(即快餐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成年女性(32.1%)甚至是青少年(28.7%)处于超重甚至肥胖状态,这一趋势可能也是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增加的原因之一。
2、酒精
酒精摄入与乳腺癌风险增加有关,每天每摄入 10 g 酒精,乳腺癌风险增加约 10%,即使轻度酒精摄入也会使乳腺癌风险显著增加 5%。酒精作为辅助致癌物,可能通过提高细胞膜对致癌物的通透性、抑制致癌物的解毒作用等提高乳腺癌风险。
3、当前或既往雌/孕激素使用
当前或既往雌/孕激素使用也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年轻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药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且持续时间越长乳腺癌风险越高。绝经后女性接受激素替代治疗(HRT)也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有完整子宫者接受雌激素+孕激素治疗期间乳腺癌风险约增加 62%~91%,治疗停止后 1 年内增加的风险迅速下降至正常;观察性研究显示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在绝经时或更早即开始单用雌激素治疗也会使乳腺癌风险增加 30%~42%;而随机对照试验显示,绝经后数年开始接受雌激素治疗似乎不增加乳腺癌风险,甚至使乳腺癌风险降低 23%。对此可能的解释是,一段时间雌激素剥夺后短期使用雌激素可能会通过诱导隐匿性乳腺癌的肿瘤细胞凋亡来降低乳腺癌风险,而长期持续使用雌激素可能会引发和促进新肿瘤的生长,从而增加乳腺癌风险。然而,激素宫内节育器(IUDs)的激素全身吸收非常少,乳腺癌风险增加较少(16%~21%)。
由于我国人群对用药(特别是激素类药物)的排斥心理,目前使用雌/孕激素药物的现象在我国并不算多见,但随着当代年轻人思想逐渐开放,加之绝经后雌激素补充有益于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和维护心血管及骨健康,未来对我国乳腺癌发病的影响仍不容小觑。
4、当前或既往吸烟
当前或既往吸烟也能使乳腺癌风险分别增加 24% 和 13%,特别是吸烟起始年龄较小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月经初潮前或初潮后但距离初次生育≥11 年即开始吸烟使乳腺癌风险分别增加 61% 和 45%,可能的原因是乳腺组织直到初次妊娠完成才发育完全,在此之前的乳腺生长发育期对尼古丁、焦油等基因毒性物质的暴露更敏感。
5、缺乏运动
运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乳腺癌风险。Meta 分析显示,每周进行≥150 min 的剧烈运动能使乳腺癌风险降低 9%,这可能与运动通过减少脂肪组织从而降低脂肪组织来源的雌激素有关。
而我国人群普遍缺乏运动,平均运动量远低于西方国家水平,但随着近年来逐渐意识到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健身行列,我国的运动情况在未来几十年可能会逐步得到改善。
6、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也可能是乳腺癌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对于中国女性,如不良情绪、情绪调节能力差、不良生活事件或缺乏社会心理支持等都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
随着我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工作压力增加带来不良情绪增加的同时又降低了情绪调节能力,以工作为重心的生活方式继发社交生活匮乏以及社会心理支持不足,这可能也是近年来我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乳腺癌发病增加的原因之一。
乳腺癌的高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自检和筛查是非常有效的早期发现的方式。在临床治疗之前,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促进乳房健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