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结束,也是开始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379 篇文章
题图:来自作者。
作者:雪球 Lily,诺友,一个来自八线小镇、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年近不惑、家有二宝的“文艺”女青年。本文来自:诺言社区(ID: nuoyanshequ)。
腊月二十八,驱车近千公里回老家过年,他与朋友喝茶宵夜,夜夜深归,鼾声如雷。彼时小宝 4 个多月,在我提出希望他早点回来,他依旧无视后,次日清晨,我终于没忍住像个祥林嫂一样开始抱怨,声泪俱下,他回以沉默。
大约有十几天,不论我说什么、怎么说,都得不到任何回应,整个人仿佛被按在水底,感觉黑暗窒息。记不清在心里撕扯了多久,在房间里徘徊了多少趟,顾不上自己还在喂母乳,锁上房门纵声痛哭,大概从 2009 年父亲脑溢血突然走之后,这是十余年来第一次哭得这么彻底。妈妈又急又气地敲门,房门外,他抱着小宝,眼神冷冷,我瞬间炸裂,嘶吼道:“你出去!”
哭泣只是一种宣泄,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收起眼泪,我说:“沉默是最高的轻视,希望你不要用这种方式对待我。”尔后,不再强求与他当面对话,改为微信,字里行间他的意思是:他自己有很多问题,我们之间也有很多问题,但是目前无力解决,希望我不要受他影响,也无需关心他,照顾好小宝就行。
尝试进一步沟通,我走一步,他退一步,事已至此,我亦力有不逮,36 岁高龄产妇,身体恢复巨慢,加上日夜哺乳,睡眠惊浅,醒时昏沉,肉体如躯壳,灵魂欲出窍,产后第一年的艰辛每个母亲都明白。
4 月返岗,生活模式从全职带娃变成工作+带娃,状态持续走低,我们既没有说和,也没有交战,日子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与别人交谈时,他一如既往谈笑,与我单独相处时,冷若冰霜,我们之间的交流仅限于和孩子有关。
可能是产后很多激素不平稳,也可能是关系处在紧张时期,我变得愈发敏感,以至于要在回去的路上反复做心理建设才能面对他,进入他的视线范围,会不由自主地浑身绷紧,精神戒备,离开他的视线后,会觉得轻松,同时又很失落。
8 月盛夏,自冷战后近半年,痛苦、挣扎、低迷、失望……它们在脑海中起起伏伏,反复磋磨着那根已经细若游丝的“爱情”神经。终于在一个周六下午,以队友把自己灌醉,砸掉整个工作室为契机,在他指着我的鼻子叫我走那一刻,通通释然。语音里,他发来一条口齿不清、醉意熏天的消息:“以后你是你,我是我”。
臣服与正念
一诺说:“The problem comes now because you are ready for it”。
So,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巧合,2 月里我买了几本书,其中就有《力量从哪里来》,之所以没被那场冷战击垮,也是因为这本书带来很多鼓舞,如同一束温暖的光,从罅隙中照进灰暗生活。尽管困难重重,但至少有了一分继续走下去的力量,正是这一分微小的力量,一路陪伴,走着走着,迎来意料之外的蜕变。
心里好多话,却无处可诉,不敢跟家人说,怕她们担心,不敢跟朋友说,怕增加她们负担,在孩子面前,要装作若无其事,在丈夫面前,是最遥远的距离。对流离失所的心灵来说,每一本书都是一座家园,这期间密集地阅读很多个人成长、心理学、佛学相关书籍,影响最大的是《臣服实验》,从此在心里埋下了“臣服”的种子,在看不见的地方,一些微妙的变化在悄悄酝酿。
酒醒后,他每晚从工作室赶来陪小宝,等小宝睡了再离开,和家人相处时,他态度恳切,只是“对不起”始终没有说出口。我一边心灰意冷,一边倔强地等着他亲口道歉。
一晃到 10 月底,终于有心力确认一个事实:我没在我想在的位置、没在一段我想要的关系里、没有成为我想成为的自己,甚至可以说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遂发一条朋友圈:Keep love and compassion,配图:重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乐园,此后闭圈。
初始时无知无觉,并不知道如何重建,可能宇宙收到了我的愿望信号,一念生,一缘起,在冥冥指引下加入诺言,踏上寻找新的自我的旅程。
入社区第二天,就碰上凡教练组织志愿者翻译一行禅师的 How to fight,我因此获得这本书的电子版。屏幕上,每个小小的单词念起来都像在敲击心鼓,禅师虽已故去,但他说过的话语,带着爱和慈悲,穿越了时间、空间,安抚那个当下脆弱、无助、低能量的我,灵魂仿佛经受洗礼,得以被抱持和安放,不自觉泪如雨下,此番哭完过后,整个人松弛下来。
之前一直很困惑,为什么读完禅师的书,状态就松了?心态就勇了?一年多以后的某天,上班路上在喜马拉雅听秦华和 Roger 对谈,内容是 Roger 分享第二次参加内观与正念的体验,提到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简称 MBCT)。MBCT 有助于培养一种非评判的、面向当下的态度,提升我们的自我觉察、自我了解模式,提升情绪平衡能力和主观的幸福感(摘自知乎),而一行禅师,被誉为“正念之父”,原来如此!
10 月 28 日,那是一个普通但意义非凡的下午,我花了大概 3~4 小时如痴如醉一口气读完 How to fight,一行禅师“无我”的大爱和智慧,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受得到的高维能量,我被震撼,被感动,被打开,尽情感受禅师的正念,感受他的能量如一股清流滋养久旱的心田。
一行禅师说,当你感觉受到伤害时,往往是第二受害人,第一受害人,是那个你以为把伤害加诸于你的人。Because that person does not know how to handle their own suffering, they remain the first and biggest victim of their suffering.(他不知如何处理那些痛苦,所以自己成为痛苦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是呵,他是我坚定选择要一起共度余生的人,他富有爱心,拾起地上死去的蝴蝶都那般小心翼翼;他慷慨正义,自掏腰包救下园区要“处理”的几只流浪狗,送去护助中心;他性格内敛,不善表达,做的多,说的少······ 借着酒劲砸掉工作室,这么惊人的行为,一点也不像他,忽然懂得了这一正念:他一定是有太多难以言说的痛苦,才会选择这样一种极不匹配的方式表达吧,对他的怨憎、不甘,忽然间化为了怜惜、悲悯。当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想法时,我们就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趁着这一松,我给他发微信:我们聊聊吧。他回:心脏有点不舒服,改天。我赶到工作室,他脸色难看,我知道他又犯心跳过速的毛病了,坐了一会儿,两人都没说话,又坐了一会儿,他开口:“我想早点休息,你想说什么,等过几天吧”。我略略尴尬,鼓足勇气,起身轻轻抱住他,说:“对不起,谢谢你”。
那一周诺言老生畅谈节目的嘉宾是阿拉不敏,敏姐说“谁痛苦,谁改变”,深深打动了我,成为我向内看、向前走的一盏指路灯。
亲密关系失败,深陷“想活活不好,想死死不了”的泥沼,脑子里两种声音交替上阵,一会攻击自己:你怎么这么差?连老公都嫌弃你!一会攻击队友:他怎么这么冷酷,哪有为人夫、为人父的样子!痛苦吗?非常痛苦,所以我选择改变。
极限与开悟
11 月 11 日上午,他发消息:你上次说想聊聊,这周末约上家人一起聊一下。我愣了一会儿,回:好的。脸上波澜不惊,内心戏开始上演:为什么要叫家人一起?夫妻之间闹矛盾,两个人聊不好吗?搞这么大阵仗,这么正式,他到底想干嘛?难道……电光火石间,一个可怕的念头闪现,他想离婚?对!他很可能这样想,所以才要把家人都叫来,那我怎么办?孩子怎么办?
极度的恐慌,巨大的无力感使我微微颤抖,连手机都握不住。写作小分队群里,小爻发出一篇文章,是关于她刚刚结束的一场马拉松,也是她生完娃后的第一场北马,她写道: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就是在各种的否定中慢慢变得坚强起来,同时在对否定的理解中慢慢变得柔和起来。仿佛一剂强心针注入,我强撑起精神,一一给家人们发消息。
11 月 11 日下午,《新世界·灵性的觉醒》看到第 33 页:遗失的戒指。作者一个星期有两次会去探望一个身患癌症,时日无多的女人。有一天,她的钻石戒指不见了,是她的祖母留给她的,生病之前她每天都戴着,她非常不安和愤怒,作者问:“你是否了解你有一天必须要放下这个戒指,而这一天也许很快就到来?你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准备好放下它呢?当你放下它的时候,你会变得更少吗?这个损失会缩减你的本质吗?” 每一个问题之后艾克哈特都稍停一小会儿,女人沉默了几分钟,再度开口时,面带微笑说:“当我试着去感受,而不是思考这个答案,突然间,我强烈地感受到本我,它丝毫没有被缩减,很平静但是非常鲜活。”
他就像那个珍贵无比的戒指,我想我大概就要失去他了,在这个笃定的假想囚笼中,我如同一头困兽,左奔右突,不能出逃,能量被耗尽,身体被抽空,软软地摊在办公室桌面上,工作场合睡觉肯定是不被允许的,可我实在撑不住了,我想,眯一小会儿就起来,千万别睡太沉。
带着艾克哈特的问题,带着锥心般的刺痛,带着面临失去的恐惧,遁入半睡半醒的梦中,迷迷糊糊追问自己,失去他真的那么可怕吗?……失去他我会变得更少吗?……失去他会缩减我的本质吗?……我的本质是什么呢?……朦胧中,我好像看到一层又一层灰色的覆盖被撕扯开,最后,露出一颗蓝色的晶体!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前所未有的喜悦、祥和、安宁包围住我,醒来后,看什么都泛着光芒,太神奇了!
时至今日,我依旧不知道用什么词可以形容它,又或许,人世间没有词汇可以形容它,我知道的是,很多冥想、灵修的人都“见”过它,称它为“本体”,称这一瞥为“顿悟”。
醒后,我在那一页空白处写下: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我理解的对这颗蓝色晶体,对“本体”最恰当的描述。原来,人在极限状态下,真的会出现不可思议的、超越自我的反应。
翌日下午,我怀揣着一颗全新的心赴谈,没有惊慌、害怕,取而代之的是臣服、平和,我甚至想:如果他真的提出离婚,便也随他,勉强留他在身边,但他一点都不快乐,那我也不是真的爱他,不相爱的两个人又怎么能养育出有爱的孩子呢?最糟糕的打算已做好,什么都跟着放下了。
一家人围茶桌而坐,他说了很多过去的事,我听着听着,不怒反笑,他并不是想离婚,但确实有很多不满,当看到他像祥林嫂一样吐着苦水,我看到曾经的那个自己,照见痛苦,心生慈悲,放开让他一吐为快。
只是他仍然非常消极,他说:“人的性格是改不了的,如果强行改可能会出问题,我有个朋友就是不断压制自己,差点自杀”。我微笑回答:“那你身边有没有改了性格,但没有死的呢?”,他说:“没有,我没见过,你见过吗?”,我笑而不语。我知道我没法跟他以及在座的家人解释清楚“顿悟”这件事,表面看起来我还是原来的我,内在的我却不是从前那个我了,所以他将会看到一个改变“性格”但没死的我,这需要时间证明。
回归与行动
家庭会议结束后,我继续住在妈妈家,但会带着孩子和他共度周末。
11 月下旬疫情肆虐开始封控,我选择带上两个孩子到队友那里常住,毕竟日夜共处多一些,才能使他慢慢看见我的变化,这时《爱的五种语言》读书会正在进行。
记得那天的天空灰蒙蒙的,我在水池跟前洗着青青的叶子菜,一边听华章、金兰的嘉宾解读视频会回放,感染新冠、身体抱恙的金兰老师,顶着红红的鼻头,笑容满面,温温柔柔地讲:“要不带情绪地说情绪”,瞬间照亮了我的世界。
因为队友还是用老眼光看我,所以冷不丁会遭遇他暗戳戳的言语利器,讥讽我自以为是,每每这时,深吸慢呼,浮想金兰老师那和煦春风般的笑脸,默念她的谆谆教导,化戾气为祥和,几番回合下来,队友没再“犯病”。
12 月上旬解封,我抱了抱他,说:“这段时间你辛苦了”,他忸怩地转过身说:“我要去洗手啦”,我轻声失笑。
开悟可以在一瞬间完成,但真实的转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的,是一个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过程,就像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土壤、阳光、养分和时间。重建这条路注定漫长,我以为自己是“孤勇者”,已做好披荆斩棘的打算,不曾想,一路走来,全是星光,全是温暖,在诺言这片丰盈的土壤,我只需要负责打开、接收,长成自己的样子就好。
于是,我恢复了长跑的习惯,甚至比以前跑得更远;加入写作营,定时输出;加入黄金屋,给大咖们整理精华文,顺带抚平了心里那些沟沟壑壑;关注阿拉不敏、钟钟、风雅、梅朵、婷婷……每天打开“磁场”看她们的动态成了习惯,纵情享受她们的滋养。
开启新的生命旅途
阳春 4 月,我的朋友圈以一条临摹的《那些微小但重要的事》悄然回归。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在持之以恒的接纳、包容加上有效的沟通,与队友关系实现飞跃,在周年记中我这样写道: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过去的一点、一滴,把我们带到今天这个点,
往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当下的一帧、一幕,把我们带向未来那个点,
生活并非浮云,它如此真实、琐碎,常常不甚美好,所以需要智慧、勇气、坚韧,需要付出、牺牲、担当。
彭凯平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 2023 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说:美好生活来自成就彼此!
以此为尺,愿你如是,愿我如是,如如如是。
人生如旷野,也许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无人可诉的至暗时光,何其幸运,在前半生最低谷遇见诺言,一群来自天南海北,同频共振的诺友们,共建了一个安全、润物细无声的“磁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个人都像一朵花,各有各的花期,各自绽放,各自美好。
低谷不是低谷,退一步看看,可能只是一个转弯。
这个秋天,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想要获得新的开始,欢迎加入「诺言」终身成长社区,这里既有过来人的经验分享,也有和你同行的伙伴,相信你能获得前行的支持和力量。
诺言社区双十一优惠活动进行中,享全年最低价,加赠抽奖机会和多重好礼。老会员也可以趁此期间到磁场 App -诺言社区续费,享铁杆福利价 : )
- END -
推荐阅读
一诺:乞力马扎罗山上的日本人
5年,从负债累累到接近身心自由
如果我说,五十比四十要好,你信吗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