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务的进一步思考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382 篇文章
题图:来自网络。
作者:阿卯,自由撰稿人,专栏作者,有时也给孩子们上课。本文来自:阿卯的小葫芦(ID:mao_hulu)。
/ 1 /
35 岁以后,越来越不喜欢季节更替,因为要换季整理。将一家子人的衣服翻来捣去,整理各种被子和四件套,就消耗了我对春夏秋冬一大半的爱。
结婚的时候,老妈斥巨资给我买了上好的四件套床品,差不多都是四位数,她对我是真爱。我留下来红绿撞色绘着喜鹊图案的一套,作为压箱底的嫁妆。其他的那一些,泛旧发黄,原本舍不得,这一次整理也狠下心通通处理掉。
起初买四件套,选的是双人床尺寸2米×2.3米,不过随着岁月逝去,卯先生和我的绝对宽度不断增加,得紧紧地贴在一起,手脚才不至于露在外面。
老实说,我一点儿也不想和他贴贴,没有翻身自由,早起要小心翼翼。他也受不了,在梦里被疯狂追杀的时候,我将粗胳膊胖腿一股脑儿架在他身上。
于是,四件套变成了最大尺寸 2.2 米×2.4 米,后来索性一个人一床被子,才找到了适合彼此的最佳被窝,哎呀呀,梦境都变得轻柔暖意。
琢磨这些事情吧,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不过让我想到了上海朱家角的课植园。
院子挺大,设计一般,主人是有文化的富豪马文卿。我倒是更喜欢旁侧的和心园。只是课植园里头有一处“石寿”景观,外表不过普通的假山,你走进去看,发现竟然是镂空的,跟随孩子佝偻着背再走几步,还能拾级而上,一念之间就来到了山顶,顿生野趣。
否定自己,欲扬先抑,以及豁然开朗。
整理和扫除,一次次觉察和净化,确定哪些该更新,哪些该保存,年年月月日日中,逐渐成为一种洞察的能力,并将日常中习得的,继续投入到明日的日常中去。
一件衣服,一个物品,可能是一个契机。细节的观察力,处事的秩序,追求优化的思路,还有整体统筹能力,和期待更新的自己。
就是这样子。
/ 2 /
当然,随之也有一点郁闷和忧伤。
除了睡觉坐下来看手机看书,我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房间里不停地走动。从卧室走到客厅,从卫生间来到阳台,从餐桌转到水槽。洗不完的碗筷,捡不光的头发丝。
哪怕有智能化电器,有家政工,但许多事情,依然得亲历亲为。
洗碗机 — 简简单单三个字,先从餐桌上把碗筷收进厨房,整理剩菜,简单冲刷,接下来将碗碟筷盆一个个放进洗碗机(此间请充分运用数学最佳排列组合),最后放清洁块,合上柜门按下开关。
如今网络媒体上,生活内容被一度放大美化,视频剪掉了擦拭污渍,整理垃圾桶,清洗下水道种种细枝末节,留下一尘不染的房间,精致的摆盘与饭菜。即便是被很多人喜欢的韩国主妇 haegreedal 的 vlog,在我看来,还是省略和美化了许多。
将原本的日常作为流量和带货的路径,从而忽略每一位主妇背后真实的付出,以及默认为这是一种家务标准,这本身是存在偏见的。
总的来说,我对务活谈不上爱或者不爱,像极了对另一半的态度,好聚好散,好来好往。有时间和精力,那就好好整理,忙不过来的时候,也别指望我能关心地板是否一尘不染,彼此不成为牵挂也并不是负担。
但要说,完全没有怨气,那也是不可能的。家务活占用了太多时间,让我变得邋里邋遢,干家务的主妇,常一不留神就成了一只气鼓鼓的刺豚。
浅浅计算一下,一生 3 万多天,每天做 3 顿饭,差不多三分之一时间都在厨房里,1 万多天啊,原本可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一边做家务,一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有三个孩子,写作时间是她好不容易争取而来,得早点做完家务,哄完孩子睡觉才行,算不得优雅的作家,生活的本真就是潦草匆忙的。
这样一比较,我心理就平衡了。
小时候,我在写字台写作业,老妈走过来疯狂拖地,我盘个腿躲开她的“扫射”,她抹桌子顺便瞄眼我的作业,我挪下胳膊让一让位,这如今变成了女儿与我之间的戏码。我妈心疼她培养这么多年的女儿,常常在家庭中兜兜转转,即便她对此无法干涉什么。一想到今后,我的女儿,或许也要为一个家庭操劳,而她此刻正全身心沉溺于抹香鲸马鲛鱼托勒密奥林匹斯山之中。
是不是同样有一丢丢不甘呢?
/ 3 /
近来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入坑民国一类的书,读到缠足的故事,光看“缠足”两个字我心里就扯得厉害,嘶啦嘶啦地疼,庆幸自己没有活在那个年代。确实,如今女性更自由了,但这种自由可能是一种假象的自由。
家务也好,育儿也好,为什么女性对自己总是有那么多的要求?收拾屋子的时候,发现需要清洁的东西越来越多,绵延开去,茶几、沙发、门窗、墙角、脏衣篮、洗衣机盖子等等。女性的思维就像泡面,不断地缠绕发散。
水槽如何清理干净?
怎么样做菜能色香味俱佳?
哪一种大米最好吃?哪个地方买的菜最新鲜?
如何快速搞完卫生间卫生?
真皮沙发是不是该养护了?
问题没完没了,妈妈微信群全是“迷惘的一代人”。某种程度上说,自由在逐渐成为一种自我异化:“我们心甘情愿地剥削自己,还天真地以为是自我实现”。一方面吐槽隐形家务,一方面又在不停地寻找家务。家政公司和智能家电能辅助一部分家事,但水涨船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期待和要求也在上升。
谈真正的女性解放,不如给做家务的人支付工资。鲁迅就应该按照助理标准给许广平支付工资,村上春树对第一读者且帮他熨烫衬衣的妻子,也该如此。
当然,我赞同家务创造美好生活,在劳动中去收获快乐与满足。只是目前社会和媒体上的“声音”,过多强调家庭生活的重要性,自我感动之余,不要因此将自己停留在家庭范围内。
乔布斯有一段经典的演讲:“如果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还会不会做我今天要做的事呢?”用每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作为自检,有勇气“走出去”追求自己的真正所想,在天地中去获得能量。自勉。
哎呀呀,扯远了。
陈嘉映有一本书,书名叫《何为良好生活》,良好生活需要有所作为。不过,真正踏入生活这条河流,却发现良好生活何其遥远?家庭生活的秩序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倒不如先设定“正常生活”的目标。
春天要收进厚被子,秋天得取出厚棉袄。这就是正常的生活,正常的秩序。做家务,无非就是生命的延续和生生不息。
写完了,洗碗去了。
- END -
推荐阅读
当妈的人,哪有什么迈过去就豁然开朗的坎啊
从麦肯锡到非洲农场,我发现了时间的秘密…
困在当下?看看门外有没有机会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