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三个女孩的「考公」失败图鉴

三个女孩的「考公」失败图鉴

社会

魏晓涵 实习生 李想

编辑周航


小展:一个「很卷的人」不想「卷」了

小展是那种凡事都要竭尽全力的人。

大学几年,就是不停歇地跟着导师做项目、参加比赛,忍受饭局上甲方的烟酒。睡四五个小时、通宵是常有的事,心脏跳得忽快忽慢,她一度觉得血管都要被冲破了,至于那两年掉的头发,到现在都没长回来。

有一天和室友想慢慢逛街,比计划中快很多,她精准地记得,110分钟就逛完了。好像永远有东西在追赶一样,没办法放松下来,她说着,语速飞快。

本科毕业是在2018年,疫情还没到来。全班45个同学,除了她全转行了。她学的专业叫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冷门又有些处境尴尬,她细数那些可能的出路,然后一一排除——当地理老师?有专门学地理教育的;去规划设计院一类的国企?人家更愿意招建筑、城乡规划、土木这类对口专业的;要不去私企?就处于食物链最底端,那些规划院懒得做的项目才会给私企。

小展还是留了下来,她是相信个人奋斗的,“读研做项目,有这么多经验,找什么(工作)都不会有太大阻碍”。现在想想还是太乐观了,这几年她眼见到裁员的消息越来越多——老员工被离职,新员工被毁约。工作机会变少,学历也在水涨船高。在互联网大厂做组长的朋友告诉她,同样的岗位,2017年本科学历就能进,到了2020年,门槛变成了“985”本科加QS前20的硕士。QS是一家英国公司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在很多地方被认可。

每一条信息都增加一点不安全感,压迫着她焦虑的神经。她的头脑中有一盏天平,精确地计算着每一种选择的得失。计划轻易就会失控,选择更难的路也看不到希望,她“卷”不动了,实在想喘口气,决定去考公务员。

这几年和她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人们大概正面临一个考公竞争无比激烈的时代。根据国家公务员网站的统计,2022年公务员的国考报名通过审查和录用计划数比例(以下称“报录比”)为68:1,过审人数创历史新高。最夸张的岗位在西藏,报录比超过两万比一,这是一个零门槛的“三不限”岗位:不限户籍,不限专业,不限基层工作年限。

没错,不是所有想成为公务员的人都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年龄、学历、地域都有可能成为一道门槛,挤下一大批竞争者。

对于当代考公的年轻人们而言,和工作之间是双向选择,他们有许多深思熟虑的考量。小展目标明确:本市的——外地的体制和人情事故不了解,万一得罪人了感觉只能“了此残生”;专业满足要求的;同时还有一点,只招应届生的。小展参加过一次国考,通过了笔试,工作人员打电话问来不来面试?她觉得位置太偏放弃了,挂电话前听到工作人员说,又一个不去的。

她得紧紧抓住“应届生身份”,这是个巨大的优势,在她的经验里,“三不限”岗位的“报录比”比应届生才能报名的岗位高出十倍以上。毕业一年后,情况并没有那么顺利。满足条件的考试只有三次,除了她放弃的那次国考,一次是事业单位统考,第四名,和面试擦肩而过。还有一次是省考,只招一个人,竞争对手是市里的高考状元,他们的笔试分差是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面试就当体验一把了。

小展学的专业很冷门,一年能参加的考试只有三场。

应届生的身份也成了一种隐形的枷锁。按照国家规定,应届生身份可以保留两年。毕业后小展回到家埋头备考,一年里都没有找工作,就是为了保留这个有保质期的身份。

这是怎样的一年?大概是孤独的,她常常一个人呆着,没有什么社交生活,朋友们平时工作,周末加班或者团建,和她们的作息常常对不上;她把朋友圈也关了,那些离她比较近的朋友是好是坏,她已经不知道了,她觉得这可能也是心态没有失衡的原因吧,毕竟在家的一年难免会有压力。

反而是关心网上的人们活得怎样更治愈她,看到很“卷”的,想想算了,“卷”不过。不过和以往“卷”的生活比,已经是“天堂”了,她至少还有时间刷刷微博、看看豆瓣的帖子。

许多和她一样,毕业后在家一心准备考公的应届生们面临着煎熬。在一个名为“校招遗漏人才自救中心”的豆瓣小组里有许多这样的帖子,随着夏季新一轮公务员考试结果的公布,失意的年轻人们不断冒头。

有人考了一年,有人不止一年,随着公务员考试的报录比攀升,一次次落榜,灰色的日子走到了迷茫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孤注一掷?还是选择放弃,谋求一份工作?还有人不知向谁发出疑问——真的不知道这一批应届生怎么了?

今年上半年省考因为疫情延期了,小展“摆烂”了一个礼拜之后觉得不行,还是得列计划督促自己,所以做了打卡表。


阿九:离开围城,她还想再进去

八年前的考公要容易多了,至少对工科出身的阿九来说是这样的。岗位多,2014年,她没有上过培训班就参加了四川省省考,135分拿到了那个岗位的笔试第一名,换到现在,看大家在网上晒分,大概150分以上才有机会挤进面试。

她轻松进入了围城,在四川一个地级市的博物馆工作。怎么去形容围城里的生活呢?是规律的,能经营自己的生活,虽然那个川南小城没有太多生活可言,甚至在阿九去的时候才刚通高铁;至于工作本身,那是一个很小的科级单位,某一次流动调来了两位和文博行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中年领导,“有一点官僚”。

时代变了。阿九记得她毕业的2012年,青年学子们对一毕业就进入体制的情况还不那么热衷,不少人会评价“这个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她回四川老家考公并非源于美好的向往,只是因为在北京的企业里折腾了一番之后,厌倦了挤早高峰、严重加班,每天鼻腔都会干到流鼻血的生活。

她的兴趣是中国古典历史,考上四川大学宗教学的研究生后,她没有什么犹豫就离开了那个围城。尽管前辈和同事很震惊,但读研对阿九是梦想实现的时刻,读喜欢的专业,也能脱离相对闭塞的小城,大城市相对更开放、包容度更高。考上研究生那年,她28岁,未婚。

研究生毕业的2021年,考公的难度远远超出了阿九的预期。除了不断攀升的报录比,少得可怜的岗位,那些竞争对手也让她感觉到难度系数成倍地增长——海外回来、学校QS排名100以内的留学生;还有一些私企倒闭之后来另谋出路的员工;以及这两年因为疫情滞留的失业的、未就业的毕业生。她甚至花几万报名了一个培训班,一个“疗程”过后,结果还是失利了。

大家被迫流入了同样的考公赛道,阿九也是如此。和那些学校出身更好的人竞争,考公是为数不多相对公平的机会,但宗教学在市场上能找的工作太少了,更何况她身上的标签都可能撞在职场的红线上——一个云南的研究类岗位只招30岁以下的人,她询问完忍不住生气,“难道40岁的人就不能搞科研吗?”

开始准备考公的2020年她刚好30岁,许多东部沿海地区的公职岗位都把年龄卡在了二字头。她突然生出感慨,年轻的时候根本不会想自己年轻,那些握在手里的东西是会离开的,失去的时候才猛然发现,“啊我已经失去这个优势了。”

毕业后这一年,几乎所有的可能阿九都尝试过了——十来个省份,稍微发达一点的城市,甚至“三不限”的岗位。四处考公的日子无比奔波,今年最远的,她从成都飞到了杭州参加当地事业单位考试。

疫情下突如其来的意外,大概是每个考公人要面对的新难题。考试延期不算少见,准备时间变得更漫长,心态也随之越来越焦躁;某一次四川省的事业单位考试,她的核酸报告没来得及出,结果进不了考场,也只能作罢;国考面试前成都突发疫情,阿九打电话问了好几家酒店,都不接待成都来的旅客,没办法只能线上,形式也从小组讨论变成了面试官问答,她之前的准备全部落空了。

这些因为意外或“粗心”丧失的宝贵机会,让阿九尤其遗憾和难受。对她而言,力不从心的时候更多,过去考公成功的经验完全失效了。好好复习了,也正常发挥了,大部分报名的岗位只招一个人,她只能接受自己“技不如人”。

心理预期是一点点坠落的,时隔一年,她还在为刚毕业时候那次干脆的拒绝而遗憾。那是一个边远地区的岗位,大热天7月份不开空调,大家下班时间概念不强,她也不好意思走,回家可能到晚上十点了。如果预料到后续如此艰难,阿九觉得,她大概会犹豫很久。

这些琐碎的、焦虑的细节,她不怎么和身边的朋友、亲人倾诉。啃老了这么多年,还是会觉得羞耻;偶尔说一说,也要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毕竟“没有人希望听到一个loser,整天讲她的受挫”。受挫的感觉常常有,倒是没有崩溃的时候。她32岁了,看到研究生室友找工作不顺流下的眼泪,她有些讶异地想,我已经到了可以承受这些的年纪了。

她只是觉得宝贵的青春年华原本所剩不多,还陷入了一种无用的循环里——复习那些考编的知识点,刷题,完全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提升自己。

要从围城里逃出来吗?还能去哪里找到一份合适的、稳定的工作呢?过去这一年,算上工作面试、事业单位编制考试、公务员考试,她参加了超过百场,依旧没有满意的结果。

小八的习题册。


小八:要放弃真的很难

通过贵州省的事业单位联考,是小八的三年来所有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的第一次成功。看到成绩那一刻,她大叫了一声,所有的感慨都涌上心头,她抱着妈妈没忍住哭了,以往备考的煎熬她都没敢说。妈妈笑了:“好了,这就好了”。

那天她发了一条朋友圈,她猜想,前男友的妈妈也可能会看到,她一直没有删除对方的联系方式。

考公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男友展开,甚至最初的那个决定。他是小八的初恋,家里几乎每个人都有公职,家庭条件也比自己好。男友时不时说起,其他同事的女朋友如何优秀,谁谁谁在市政府里工作。“你不努力提高自己,家庭条件又不怎么样,你要怎么办呢?”他可能是在鼓励我吧,小八心想,这让她萌生了考公务员,至少是进入编制的想法。

她总是容易自卑的,觉得自己好像一条咸鱼,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本科学土木工程,专业是乱填的,班上总共五个女生,就数她最“摆烂”。毕业也是懵懵懂懂的,甚至没过英语四级,还没开始投简历,一转眼就到最后一个学期了。那是2019年,看到身边有同学在准备考公,她看了一眼真题就被吓退了——数学好像很难,我不行。

她没有预料到,考公成了她未来三年生活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选择。初恋嘛,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结果。相比上面故事里的两个女孩,小八在考公大军里已经是颇具优势的那个,每年招土木工程的岗位“真的特别多”,但她总想着考男友家乡的岗位,符合要求的只有“三不限”。

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从2020年8月的第一场省考开始,接下来的一年,她跑了将近十场“三不限”的公务员、事业编制的考试,依旧每次都是铩羽而归。她咬咬牙花几万块报了一个培训班,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压力实在太大了,考出了历史最差的成绩。

她崩溃了,连着三天,半夜醒来就开始哭,实在没忍住去找了男友。对方知道她没考好,态度反而冷淡了下来,消失了一个星期,小八后来才发现他去了别的地方休假。失望的情绪涌上心头,她觉得,对方理不理自己,好像是根据考试结果来的。

她放弃了“三不限”的岗位,也放弃了这段感情。彻底分手之后,她突然沮丧起来,工作也没有,什么都不顺利,备考考那么多次还没考上,自己这几年在干什么?

从读大学的遵义市回到家里的小城,毕业后的三年,小八几乎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埋头准备考试。离开外面的世界太久了,她觉得自己好像和社会脱轨了,刚好到贵阳考试想去第一次做个美甲,结果连门牌都找不到。二一零几,原来是21楼,她还以为是二楼。她突然觉得自己好土气啊。

和小八一样,和我们聊过的考公的应届生们大多回到了故乡的小城里,重新面对那个有些传统的人情社会。父母总是沉默的,像当年面对高考那样默默支持你,那可能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亲戚朋友的关心来得猝不及防,嫂子建议小八,要不去先找个班上着?这样一直考,一直考,没有尽头的。建议在小八心里变成了负担,是不是觉得我一直在家,也不挣钱,还要花家里钱呢?

如果和千军万马一同过独木桥,是去找个工作,放弃考公?还是一直坚持,到上岸为止?对小八来讲,考公是一条一旦开始,就很难放弃的路。每一次考试都让人能触到希望,第五名、第三名,最终只有一个人成功上岸,总让她坚信是迟早的事。“真的是有很多的不甘心。”

一年,两年,三年,她有时还要忍受外人的嘲讽,男友妈妈有个男朋友总爱贬低她,“当然是考乡镇了”,听起来好像她只能考得上乡镇。“本来也只是师范类学校的土木专业”,她心想这我自己也知道。失败让小八变得小心翼翼的,别人说杭州的灵隐寺灵验,她也跟着转,暗暗想,如果上岸了我一定要去灵隐寺还原。

即便是最后成功的那次,成绩出来之前她还是很慌,总想着在培训班我是倒数,要是被别人逆袭了怎么办?在公交车上就很想哭,但她忍住了,告诉自己千万别哭,万一把运气哭没了怎么办?因为最后的这次考试,为了交材料,她错过了亲姐姐结婚的日子。戴三金、穿婚鞋,所有的仪式都没看到,成了她内心深处的遗憾。

小展的行测笔记内页,她特意挑的页,“考公别想一蹴而就” 。

年轻人们的九月

九月,对于待业在家准备考公的应届生们来说,大概是极不舒服的日子。一位回家考了一年的女生说,去年的九月,她看到朋友圈里以前的朋友们,考上研的要开学了,开始他们的新生活了,心情就陷入了低落。

许多人脱离了学校的社交圈。大学时代的朋友们都有了各自不同的生活,已经不在一个频率上,彼此很难感同身受。反而在网络上还能相互倾诉,彼此安慰,没有自己一个人顶着那么难受。有“校招遗漏人才自救中心”这样的豆瓣小组,也有一些考公的群,有人进去的时候吓了一跳,发现大家都在发自己的抑郁诊断结果。

大概对于每个在家考公的应届生,为了考公而失业的日子,有无数个相似又不同的心酸时刻。有人形容,备考的情绪像是一张急剧波动的心电图,一下涨到高峰,一下又坠入低谷。压力积累到某一个瞬间,会一下爆发,比如突然就觉得自己考不上了,突然觉得自己找不到工作了。有人把这些称为“社会的毒打”,按照自己的方向去探索一些路,最后发现,“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三个女孩都还没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无论是咸鱼的、挣扎的,还是在“卷”的,不过她们也都还算乐观。

小展经过短暂的休整,又要投入到新一轮的考公之中了,对自己还是满怀信心的。她忍不住好奇那些和她一样在家考公的人,都在经历着什么呢?似乎别人的故事也能给她的生活带来一些慰藉。看着那些高高低低的人生起伏,有时她想,同龄人都那么优秀了,我赶不上了,也不care了;有时又想,生活在省会城市的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可能站在了别人目标的终点上。

阿九也觉得离上岸的时候不远了。她没有做过最坏的打算,不过也会给自己想想出路,比如在这个短视频吃香的时代做做自媒体,分享自己的考公经历。踩过的坑,作为独居未婚女性的态度、人生选择,当然还有很难避免的焦虑。

她接受了自己的人生选择——“我就是一个很平凡出身的平凡人,所以并不会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特别清晰的头脑,把人生道路都看得很透彻。所以难免会走一些弯路吧。”

“上岸”的小八开始面临新的问题。去一个区的街道办工作,要和外面的人打交道,如果遇见不讲理的怎么办?她还在为新的机会而努力,这个事业编的收入太低,她还是想着,今后要继续,直到考上一个公务员的岗位。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极昼工作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声明除外。
- END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为什么很多女孩的学习,到了初中被男孩反超?这位视障女孩的“手心咖啡”,真暖~没有一个女孩的电脑是安全的!邪恶组织窃取裸照、散布江湖奸杀令普通女孩的十年变美史,能有多神奇?实现农业机械化必先人民公社化一个女孩的逆袭:从厌学,考试倒数,到深受家长喜爱的特教老师(上)健身Vlog | 湾区女孩的假期生活考公名师自己考公上岸,卷的漂亮“妈妈,我受不了了!”4岁女孩的天使面孔被毁,不是一起意外...USC滑板女孩的留美第一年:上课、健身、刷Events美国八十年代的信用社危机巴黎大街上的行李箱里装着12岁小女孩的尸体,而她差一步就能回家了…牛津女孩的10年逆袭:让我的野心,配得上只此一次的人生小女孩的珠宝盒儿如果被强奸女孩的父母不在方舱,那么他们究竟在哪里?大头女孩的痛,你永远不会懂播客:我在阿富汗拍纪录片,忘不了失去亲人后小女孩的眼睛 凹凸TOALL第49期扯白||每个女孩的成长里,都有一位“小姨”离开北京回到家乡,我考公失败了这位视障女孩的“手心咖啡”,真暖水肿就是水喝多了吗?文艺女孩的90㎡温暖原木家,波浪形客厅好特别,一进门就治愈了所有!【居住榜样】戳破这个哈佛女孩的“鸡娃”骗局元气森林,「鲶鱼」失速等,那刚出炉的豆沙面包!【人物】古月:一生饰演毛主席84次,李讷看到他,直接抱住他喊「爸爸」失声痛哭!旧金山11岁视力障碍女孩的逆转人生当Miu Miu女孩的艺术妙想化为时装中国女孩的自信,是夸出来的|《爱情神话》邵艺辉直播一个女孩的逆袭:从厌学,考试倒数,到深受家长喜爱的特教老师(下)盘问苏州和服女孩的警察,怕不是个变态吧?花钱绝食,女孩的钱就这么好骗?| 女性安全指南 200我打开1000个女孩的衣柜,发现她们都病得不轻未来这个世界会怎样?手把手教你适合圆脸女孩的妆容,又甜又酷!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