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超150亿美元合作,国产创新药出海十倍大爆发!

超150亿美元合作,国产创新药出海十倍大爆发!

财经


频频出现的跨国管线授权,成为近期医药创投圈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的爆火,甚至治好了国内Biotech的一些精神内耗。


11月才刚刚过去3周,就已经发生了4起这类交易,累计金额高度数十亿美元。时下最热门的GLP-1药物、CAR-T疗法包含其中,阿斯利康、诺华等跨国巨头前来扫货,不少一度低调的国内Biotech走到聚光灯下。高额的首付款、未来可期的里程碑付款,和参与全球创新药竞争带来的阶层跃迁,让国产创新药看起来好像又行了。


不过,在不断被刷新的管线跨国授权交易金额和频率中,国内Biotech的悲喜却并不相通。有的同时拿下多家跨国药企的Offer,在优渥与更优渥的商业条款之间抉择,有的则抱着并不算出彩的临床数据,奔走于少数的几个买家之间,交易进展缓慢。


管线跨国授权的难度,堪比IPO。那么,跨国管线授权这束照进医药创投的光,究竟可以点燃谁的希望?


医药投资人的一剂强心针


数据显示,在2023年上半年,国内Biotech在管线权益交易中收付的首付款比例,从2.8增长到34.9,增幅超过10倍之多。换言之,相比花钱买入管线,眼下国内Biotech更多的是在转让研发管线,换取资金。跨国药企砸下的真金白银,无疑给新药的开发者带去了希望,也给了那些准备撤场的医药投资人,一个留下来的理由。


国内Biotech管线权益交易中收付的首付款比例  数据来源:Stifel


对于Biotech,一方面,有了钱,真正有价值的产品管线可以推进。另一方面,得到大药企的背书,相当于拿到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入场券。


“国内Biotech到海外做临床开发,缺少经验,往往都会选择合作的方式。“华盖资本早期基金合伙人邓量告诉动脉网。实际上,管线对外授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换钱,而是在自己还没有能力把海外市场做好的情况下,找合作伙伴来一起做临床和未来的销售。通常,国内项目大多数是保留大中华区的权益就够了,对于现阶段的国内Biotech而言,其实是没有足够多的资源和精力去开发新药的全球权益的。“如果产品足够好,围绕大中华区的权益做开发,也有很大的潜力,还会跟海外市场相得应彰。”他补充道。


这一点,在国内创新药短暂的历史上,也有迹可循。动脉网梳理以往的管线跨国授权案例发现,将核心的在研管线通过权益转让,来实现与跨国药企共同开发的国内Biotech,在颇受资本市场认可的同时,也能够较快兑现创新产品的商业价值。


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是传奇生物与强生的上一轮合作。2017年12月,传奇生物与强生旗下杨森科技签订了全球独家许可和合作协定,进行细胞疗法西达基奥仑赛的开发和商业化。4年多以后的2022年3月,西达基奥仑赛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正式获得FD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第二款靶向BCMA的CAR-T产品。为此,传奇生物成功收到杨森科技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累计6亿美元。就在几天前,另一家跨国药企诺华制药也向传奇生物抛出橄榄枝,双方达成细胞疗法新的全球授权合作。


相比Biotech企业本身,更兴奋的可能是医药投资人。“在国内的早期投资人看来,管线海外授权,包括核心产品管线的全球权益对外授权,都是很好的事情,这是企业实力的象征,代表国内biotech进一步融入国际新药研发市场。”邓量指出。


首先,现阶段,国内Biotech本身的成熟度还很低,能够获得海外认可,本质上是比较大的进步。对外授权,首先是首付款稳拿,可以解决研发阶段流动性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核心管权对外授权,从资本市场的视角看,国内药企获得了跨国药企的背书,尽管在不同资本市场,对这种合作的价值判断有所差异,但是总体而言,对初创新药企业的估值、IPO推进,会有帮助。


通常,BD完成后,企业要重新定价,市值比上一轮融资通常会一个大的台阶。在资本市场上,传奇生物、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等Biotech,在核心管线跨国授权后,都走出了相当亮眼的市场行情。对于国内Biotech而言,这样的交易,更多是个加分项。


“如果资本市场有更多的耐心、信心,去支持这些企业,很多I期、II期的临床项目,如果在资金的支持下,再往后走一点,有可能收益会更大,这就是个是平衡,跟每个企业当时的发展策略有关,但有一个平衡点在。”邓量进一步表示。当然,在融资与管线授权之间,往往需要做选择,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策略、当时的市场环境来综合考虑。


其次,从纯粹的投资分析角度看,管线授权让在研产品的收益变得具象化,风险更可控。在管线授权交易的基础上,未来的里程碑付款、收益分成、保留权益的潜在市场等一系列原本未知的数据,有了测算依据。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管线的总体价值可能会降低,但是投资和开发风险大大降低。


“如果没有对外授权,产品市场潜力很大,但是全部要自己做,风险比较大,”一位投资人表示,“同时,企业还要想办法再去弄钱,这对于初创团队来说,是很难的。而核心管线一旦授权出去后,一部分海外空间变成收益分成,总体收益可能会小一些,但有一个比较好的合作伙伴,风险相对小一些。


最后,在投资退出通道日益收紧的当下,管线对外授权带来了现金流和收益。在另外一些案例中,核心管线对外授权后,投资机构会直接按照比例把股权退出,或者按照比例拿走首付款,在未来进一步分走里程碑付款,这不失为一种可用的退出方法。


跨国药企默契扫货


早在这一波国产创新药浪潮兴起之初,一些初创Biotech就会卖掉自己的开发药物分子,来换取现金流。


彼时,对于开发程度很低的药物分子,跨国药企极少关注,国内买家也难出高价,这类交易没有形成规模,更多是企业谋求生存的权宜之计。但当前的管线跨国授权,是国内Biotech融入全球医药创新生态的过程,未来将流行起来。


全球的医药工业发展至今,通过管线引进来实现对陌生疾病、药物形态领域的精准布局,早已成为跨国药企的看家本领之一。


跨国药企的创新项目,很大比例来自外部引进。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间,FDA共批准323种新药,其中的138种由全球TOP20的生物制药公司申请,这些新药大多数 (65%) 来自外部管线引进,包括对直接并购和权益许可。在此期间,除了勃林格殷格翰之外,大多数跨国药企获批上市的药物,并不完全通过内部研发获得。其中,强生、赛默飞、武田、安斯泰来和渤健,在这期间的内部研发比例为零。


2015年至2021年间,全球TOP20药企内部新药研发比例 数据来源:Stifel


跨国授权的热潮之下,国内Biotech在全球管线权益市场上的角色,发生了扭转。2023年上半年,中国首度成为了医药创新的净出口国,对外授权12条管线,而管线引进数量为8条。


2008年以来,国内企业的管线授权交易  数据来源:Stifel


全球医药市场激烈的厮杀之下,跨国药企需要不断寻找有潜力的研发管线,来充实自己的产品体系。2023年以来,国内Biotech的管线跨国授权已经完成数十起,跨国医药巨头悉数前来扫货。其中,BioNTech、阿斯利康是出手次数最多的买家,他们青睐的管线却不尽相同。BioNTech在全球非常积极布局ADC项目,正好相中了国内头部ADC开发企业的在研管线,而阿斯利康则选择了在全球代谢领域颇有竞争力的管线。


“据我了解,大多数跨国药企其实也并非特地选择布局国内市场的项目,毕竟要花真金白银买,未来还涉及大量的开发费用,他们肯定希望买到潜力和质量都足够好的产品。“一位投资人表示,“实际上,强生在与传奇生物合作前,在国内也代表性的授权案例,更多是在谈判过程中,双方看好产品前景,才达成了合作。”


2023年以来,部分管线跨国授权案例  数据来源:动脉橙数据库


从2023年以来的管线海外授权交易看,抢先布局ADC、GLP-1、细胞治疗、双抗等前沿医疗技术的Biotech,已经有能力向跨国药企输送有价值的研发管线,后者也为此开出了相当高的对价。比如,在一众ADC药物开发这种,映恩生物布局HER 2靶点,并且抢先启动海外临床试验,成为同类中的稀缺项目,BioNTceh一出手就开出1.7亿美元+15亿美元的高价,在上半年的全球授权交易中,排名第4.


对于跨国药企而言,在研管线的药物形态、适应症选择、临床策略等,都是引进时考量的因素。“跨国药企看管线的活跃度很高,但会精选,”一位从业者表示,“跨国药企也需要从海量管线中筛选出最合适的。”实际上,作为创新产品的重要来源,管线引进的首付款尚在其次,关键在于后续的临床开发费用和周期。花费几年时间,用高额的临床费用来推动,跨国药企也不容易掉头,而如果买到的管线不好,后续再买,则可能错过时间窗口了。


不过,管线跨国交易的决策成本很高。一项交易,往往会决定跨国药企未来多年的研发方向,涉及数十亿资金的投入。于是,跨国药企强调结合临床前的数据PK结果、I期临床研究的相关数据来判断,但未来的开发可能性其实很难把控。更大的挑战在于,如果一等再等,待到信息量足够支撑一个低风险的抉择,优质的管线大概率已经竞争对手。跨国药企需要在效率和效果之间,艰难抉择。


这就带来了另一个一个不可忽略的现实,即能够通过核心管线的跨国授权,来实现阶层跃升的国内Biotech,少之又少。以管线授权市场上大热的ADC药物为例,国内的ADC开发企业多达上百家,他们布局了大量的ADC管线,但能够走进跨国药企产品体系的,不到10条管线。跨国药企的这束光,能够照亮的终究只是少数国内Biotech。


持续变好的新药研发生态


对于大多数Biotech而言,价值在于管线交易之外。


管线跨国授权大火的背景是,过去8、9年间,国内这批由科研出身的海归开始从头做起来的创新药企,在资本支持下,做出了足够好的产品管线。这在更早以前的国内医药产业中,是不存在在现象。


如今,尽管国内Biotech在资本市场上正经历波折,产业层面趋于成熟,却是不可否认的。经过多年的产业人才、核心产品积累,国内Biotech中开始出现丰收的迹象。未来,管线跨国授权的范围可能会越来越广,不仅聚焦在ADC之上,而是在小分子、大分子、ADC、小核酸等各个领域,都会看到国内Biotech出海的身影。


从这个意义上讲,相比寻找管线跨国授权的机会,在持续向上的大环境中,国内Biotech需要更加专注于产品开发本身,去参与全球竞争。


首先是更高效地推进全球临床试验。在全球研发生态中,海外的临床I期数据,跨国药企会认为可信度更高,也能看出一定的安全性。通常,进入管线授权的,并不是全新的靶点,成药性都经过了验证,安全性也能看出一定趋势的话,跨国药企更倾向于在I期临床试验阶段出手,这就要求企业把临床前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做得足够扎实。


其次,提升管线布局的质量。在管线授权市场上,只有Biotech没有花时间、花资源做好的管线,才可能会被选中。而一旦最核心管线的全球权益被授权,候选管线的开发潜力,将决定企业后续的发展方向。在核心管线之外,审慎立项,才可能让Biotech保持在全球制药生态中的竞争力,也让管线授权可能给Biotech本身带来的价值最大化。


第三,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即基于管线授权带来的现金流和产业资源背书,Biotech要持续强化临床能力。一方面,管线授权出去后,开发策略就由跨国外企来定,如果对他们有不满,认为他们做得不好,有可能收回来自己做。另一方面,对于保留了部分权益的管线,Biotech要配合跨国药企的节奏,做进一步开发。这都意味着,管线对外授权,不是一款新药研发的终结,而是新的开始,会对Biotech综合实力提出新的考验。


跨国药企的真金白银,或许只能照亮极少数国内Biotech的未来,但一个持续变好的新药研发生态,值得更多的耐心。


*封面图片来源:123rf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潜在付款超10亿美元!BioNTech购入国产HER3靶向药,相关研究已进入临床I期阶段本周融资大爆发!一汽车公司融资15亿欧元;天津有公司融资50亿元|硬氪纪“美股散户大本营”Reddit提交IPO申请 估值或超150亿美元2023开源新疆界:天工开物多元合作峰会在武汉成功举办【出海周报】中国首个疫苗权益超18亿美元出海欧美、诺华完成收购信瑞诺医药、浙商证券发布医疗器械出海专题报告旅美散记(24):巧遇橡树林2023年13款应用收入超10亿美元!游戏下行但AI正在爆发增存量市场大爆发!国产通信中间件「反攻」机构点评汇总:与华为汽车多元合作字节跳动拟从投资人手中回购50亿美元 估值2680亿美元1400亿巨头突发!33人死亡,终止合作!纽约大爆发,超200人被捕!美国第二个航母战斗群已抵达美敦力、雅培、波科去年这个赛道营收100亿美元,国产品牌有心无力?《癸卯中秋有咏并序》创新药出海启示录:百济向左,传奇向右总价值超10亿美元,安进与波士顿AI制药初创达成合作,计划推进5个小分子项目中国生物药出海先行者们,给Biotech带来哪些启示?大爆发!比亚迪单季赚超100亿,销量又创新高…赛诺菲本想7.5亿美元买下其管线,这家围绕修饰基因的创新药企强在何处?传TikTok今年将美国电商业务扩大十倍,达到175亿美元 / 比亚迪第四季度成为全球最大纯电动车制造商|36氪出海·要闻回顾超8亿美元合作资金,多家药企看重,这家Biotech有何过人之处?中成药出海,为何这么难?我写的第一本英文书 'The Story of Rice'超10亿美元,百图生科与赛诺菲达成大型战略合作,生命科学大模型商业化浪潮已来?太顶了!1900亿大白马,直接一字板!成交额突破300亿元,这一指数创年内新高!8天4倍大牛股炸板,刚刚北交所动手了...消息称 TikTok 计划使美国电商业务规模扩大十倍,达 175 亿美元想出海,就要「忘记」出海?| 2023 出海盘点创历史新高,当海外药企加速引进国产创新药曾经的十倍大牛股市值缩水千亿!老板为了给员工兜底亏损,减持!股民直呼:负责了员工,哭了股民...不理解!【五律】挪威琅琊榜仙境巧遇竹韵诗友5款中国创新药在美定价高于国内30倍,为何国产药出海后更贵了?下一个兑现的国产创新药赛道:BCL-2田九坡:金茂地产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年度最热AI工具TOP 50出炉;传OpenAI年化收入超16亿美元;黄仁勋身价一年暴涨302亿美元丨AIGC大事日报一百五十七 耦园【出海周报】阿斯利康超5亿美元引进EGFR抑制剂、宜联生物与罗氏达成近10亿美元合作、恒瑞医药ADC获FDA快速通道资格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