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钝感的人越来越多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说,钝感,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反之,就会往崩溃的方向发展。书中有这么个案例,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O先生,性格天真敏感,容易受伤,因此面对编辑的退稿,一度丧失创作欲望。O先生总是挠头、叹气、神情阴郁,当别人劝导他时,他只是回“哦”或者“嗯”。最终,被负面情绪压垮的他,彻底在文坛消失。
钝感比敏感更重要,是一种面对困境展现出来的泰然,一道自我保护的屏障。工作和生活中难免遇到挫败,较之于敏感的自我消耗,钝感能让人迅速从消沉情绪中走出来,重新面对生活。
编辑部有位同事,平日对新闻极为敏感,糟糕的新闻立即能把他情绪拖入泥沼。他家里养了很多动植物,如多肉、蜘蛛、蜥蜴等,看一看,心情就很愉悦。这是一道自我防护的铠甲,通过回避而增强了钝感力。
还有一位同事说,过了30岁,失去对事物的敏锐度,明显感觉自己钝了很多。但好处是,能集中心力去处置一些事情。
如今钝感的人越来越多。你是如何变得钝感的?钝感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你如何看待钝感和敏感?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就可以与我们分享你关于#钝感#的故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