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朋友跟我倾诉工作上的不顺。一开始她还只是吐槽自己每天事情多、从早到晚忙不停。但说着说着她就开启了自我怀疑模式:“我怎么这么菜?”“为什么别人可以很快完成某项工作,我却不行?”......其实我最近时常听到她类似的倾诉,内容也基本大同小异: 我现在遇到的不顺,是我自己的原因吗?但其实我的朋友入职这份工作不久、很多工作还没有完全上手,而且之前实习的公司也对她很认可。也就是说,她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差劲,但她还是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把当下遇到的困难归结于自身,并在这样的自我怀疑中消耗很多能量、导致自己的情绪状态也很不好。自我怀疑、自我归罪以及它们带给自己的内耗,我们都多多少少经历过。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自我内耗水平】这个话题。《反内耗》将内耗定义为“个人因注意偏差、思维困扰、感受与理智冲突,体验到的身心内部持续的自我战斗现象”。内耗常常导致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和自控力等心理资源的无谓消耗,减弱甚至摧毁我们的行动能力。并且,这种对心理资源的损耗,使我们在面对真正的挑战时,很难进行良好的应对。一些原本容易克服的困难变得非常严峻,一些可以被原谅的小失误变得格外凸显。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不了解、不重视内耗的精神状态,只是默默忍受内耗的痛苦,内耗会更频繁地在日常中出现。首先,内耗状态下的认知模式很难进行转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内耗的表现说明了一个人心灵世界的高度失序。荣格(1928)提出,人在“内耗”的状态下,心理能量是混乱的,无法有秩序地发生流动和转换。因此,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们,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想着同一件事,无法处理复杂的思绪而不被压垮,不知道如何得出解决问题的结论。其次,内耗也是一件很容易被激发产生的现象。任何一个小挫折,例如:在社交中与人交往不顺,仅仅是他人说了一句不一样的想法,都可能引发你的低自我价值感,陷入内耗中。可见,不了解、不重视内耗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及时调整内耗的状态,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调节内耗,首先就要对自我的内耗水平有着一定的了解,对自我内耗的原因有一定的认知。因此,对自己的内耗水平、内耗原因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评估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在内耗状态下,我们很难客观全面地对自我的情况进行评估。一方面内耗的认知模式,即会让我们倾向于怀疑自己、怪罪自己,在这个时候你很难发现自己做的不错的部分,反而会过度夸大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内耗的发生也取决于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有人在人际交往中非常敏感,容易感到焦虑;有的人有着很强的完美主义,强迫自己事事做到最好,一点做不好就会怪罪自己。网络上笼统的解答,很难真正地解决内耗的问题。也许,你需要这样一份科学的【自我内耗水平评估】测试。其实对于自我内耗,科学界早已有所研究。我们结合了国内外心理学家与本土化的研究,从思维方式和人格特质两大方面检测你的自我内耗程度。从这份测评中,你将收获以下内容:在这个部分中你将直观地了解到你的内耗水平如何,帮助你准确地评估自我状态。这个部分包括【思维模式】以及【人格特质表现】两方面,将分别从思维模式和人格特质指出你有哪些容易导致内耗的特点。你将进一步了解导致你自我内耗的内部原因。帮助你重拾对生活的自主权,精力充沛地迎接生活。3、针对性建议
报告中将针对不同的内耗成因,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帮助你形成健康合理的思维模式,从精神内耗中脱身,减少生活中的疲惫感,体验生活的美好。
如果你有着以下情况,本测试将十分适合你,包含但不限于:
1、日常感到精力被透支,异常疲惫,想得到改善。
2、经常感到精神紧绷焦虑,却不知为何。
3、看到身边的人积极上进,内心时时感到自责和懊悔。4、感到自己有拖延的问题,行动力不够,却不知道怎么提高。测试题数: 32题 | 报告页数: 约10-20页所需时长: 2-6mins | 测试价格: 19.9元
Jung, Carl. (1928). “On Psychic Energy” (subsection C: Entropy), in On the Nature of the Psyche (196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