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珊、陈东楠、顾雪、徐筱、刘博濠、袁楠茜、宋远程:2023特别关注的纪录片和创作者
2023年即将过去。按照惯例,凹凸镜DOC依然在最后几天对纪录片行业进行梳理和复盘。
今年我们邀请了50余位纪录片创作者、影评人、策展人、媒体人、学者和纪录片影迷撰写自己的年度纪录片推荐。最近,我们将分多期陆续推出。
除了“2023十佳纪录片推荐”,还会有“2023华语纪录片特别关注”。
第六期我们邀请到导演顾雪、陈东楠、刘博濠、袁楠茜,制片人徐筱、贺珊,以及影评人宋远程。他们从各自的视角分享自己的年度关注纪录片和创作者,华语纪录片为主,也包括部分非华语纪录片。
顾雪特别推荐
2023特别关注纪录片
《青春》
导演:王兵
2023 - 212min
王兵导演说电影应该是在银幕上描述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把这种生活经验传递给他人,这是电影最单纯的地方,也是电影最有价值的地方。
从《铁西区》、《和凤鸣》、《三姊妹》 、《方绣英》,他的电影一直有自己的电影语言和美学态度,今年是他纪录片创作的第二十年,《青春》是一部值得回看和展望的电影。
《备忘录》
导演:穷山恶水电影小组
2023 - 37min
2023年最值得推荐的电影,未来我们会知道他的意义所在。
《历历如画》
导演:陈东楠
2023 - 24min
陈东楠导演,很好的把商业定制项目下的电影做的个人化,并做的很成功。从制片、导演、摄影、录音、剪辑、调色等各个工种都邀请当下此行业里优秀的创作者,是一个纪录片团队高质量完成。她本人的创作也从原来的直接电影,到纪录片结构和形式的新探索。
《自画像:47公里2020》
导演:章梦奇
2023 - 190min
章梦奇导演的自画像系列,目前已经在十部以上,通过对自我及自己乡村的持续关注和记录,形成历史下的个人的影像档案。
纪录片在这里,不仅仅是记录和展示,更多成为了一个行动力,参与了社区活动中区。而草场地工作站的工作坊方式,是一个人就是一个摄制组。
《REPUBLIC》
导演:晋江
2023 - 107min
特别有中国独立电影创作气质的纪录片,曾经在宋庄看过粗剪版本,有劲。
2023特别关注创作者
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是中国最重要的纪录片交流和分享的场域,它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今年是第六届。它有“西湖荣誉”评优单元、“IDF论坛”学术单元、“纪录之光”展映单元三大内容板块,每年来自全世界的优秀纪录片作品在此展映并讨论,是站在世界视角下讨论纪录片的前沿阵地。
长安城真实影像计划
2023长安城真实影像计划,由光影之前发起,是一种民间放映组织的新探索,通过电影主题策划,和高校学生、校园社团、校园策展人、学院老师等个体或组织,及不同城市的放映组织、剧场、书店等城市空间建立关联,目的是希望让更多个人电影抵达观众。
家庭影像展
“把摄影机指向自己——家庭影像展”由家庭影像FamilyLens发起,邀请了从2010年到2022年间11部家庭影像作品,在北京影院展映,并举行了“摄影机在家庭影像里的角色”主题论坛。这是中国首次关于创作者记录自己家庭故事的纪录片影展活动。每个人都可以在影像中去拓展对家的认识,并尝试将摄影机变成一种家庭对话通道。
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
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是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发起,通过口述历史访谈和资料档案整理的方式,来记录个体脉络和群体境遇。2023年是第九届,一共有十个口述历史纪录片项目在此阐述,涵盖的方向包括一战华工、战争遗孤、上海电影老艺术家等方向。
DOCWOMEN 纪录片女性互助社群
DOCWOMEN是一个女性纪录片从业社群组织,聚焦纪录片领域的女性主题、女性创作者,会不定期有线下放映,及主题谈论。
徐筱特别推荐
2023特别关注纪录片
收到凹凸镜的邀请写2023年的华语纪录片推荐,得以有机会梳理今年的观影经历,一直觉得推荐片单带有强烈的私人性,除了跟影片内容强相关外,还跟个人当时的审美、喜好甚至放映环境、同伴、天气都有关联。
作为一个处女座,严格审题,我写下的影片均是华语新片,所以无法带到今年看过的一些华语旧片以及外语影片,希望之后再找机会补齐。
《青春》
导演:王兵
2023 - 212min
这部影片是属于大银幕的,当一些人在说快四小时的片长考验观众的时候,我们从被“定”在椅子上观看的方式仿佛能有一点肉身体验到流水线上工人们的“禁锢”。比起很多纪录片讲人和人的之间的不同,我觉得这部在讲人和人之间的相同之处:为生活,为一口气。而看王兵的采访文章谈到对纪录片的理解,甚至让我觉得他是最乐观的创作者之一。
《这个女人》
导演:阿烂
2023 - 90min
这个片子估计不用我多作基本介绍了,因为它今年的影展成绩很亮眼,剧情片/纪录片影展都有入围,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多是关于拍摄手法,试图打破纪录/剧情的边界的尝试。而我最喜欢影片的部分不是外界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在观影过程中去察觉自身刻板印象打架的部分,在当下的环境下或许大家都难以承认自己“厌女”的地方,但只有发现它、正视它、讨论它,或许我们才能把父权制隐藏的阴谋识破一点点。
《神人之家》
导演:卢盈良
2022 - 90min
既然是华语纪录片推荐也不能少了台湾的作品,这一部是在各个电影节都拿下不少奖项和提名的纪录片。我看豆瓣上有人评价是“对岸的《四个春天》”,主题上确实有一些类似,都是拍摄自己的家人,但是《神人之家》的家庭关系更错综复杂,不仅和人也和神。总说华人甚至东亚社会里家庭关系是永恒的母题,但体现在各个不同家庭里是千差万别的,在这个片子里我们从导演作为“一个儿子”“一个弟弟”的视角切入,看到家人之间最深的羁绊。
《自画像:47公里2020》
导演:章梦奇
2023 - 190min
看过梦奇之前作品的人来说,自画像系列像在追剧一样。上一部的蓝房子才在修建,下一部就变成了影片开头的背景墙。时间的变化仿佛真的被摄影机捕捉了下来。而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向朋友和自己说起过去三年像被偷走了一样,这部影片在提醒我们影像存在的必要性。看自画像系列还有一个感觉就是很“灵”,这种“灵”好像不仅是像梦奇自己所分享的观众所讲的“听见了自己的呼吸”,还有一种导演、拍摄对象、空间环境合三为一的律动。这种影像当我们沉浸进去的时候,会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当我走近你的时候》
导演:刘雅琴
2023 - 24min
这部短片是从开头第一个镜头就可以共情的,母女关系也关乎权力关系,只是在传统文化的包装下它仿佛不存在瑕疵。当摄影镜头拍向自己和母亲时,可能困难之处不仅仅只是关于勇气,还有在这个追问家庭伤口时想要清创的决心。这几年私人影像越来越多,时常疑惑这类影像的突破口会在哪?看完这部片子或许会回到两个最简单的字:真诚。
2023特别关注创作者
我的本职工作是制片,所以对各个职位的创作者一直都有关注和接触,因为这样才能感受甚至预测不同的人凑在一起合作可能的“化学反应”,但我一直很反感把人当作“资源”,一切的出发点还是欣赏。我合作过的每一位都是我关注的创作者,但在这里还是写几位我未曾合作过的创作者们,因为我相信无论关系或远或近,都在向茫茫宇宙发射一个个信号。
杨荔钠
熟悉中国独立纪录片历史的应该对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这应该是最早拿起DV记录普通人的导演之一。这些年杨导一直在不间断的创作剧情片和纪录片,她说生活就是创作,她会在等一个红绿灯的时候想出一个故事,会因为一首歌谣创作一个剧本,所以当她聊起她众多还在筹备的剧情片和正在拍摄的纪录片的时候一点都不意外。如果真有人是天赋型选手,我想杨导肯定能算一个。当然私心也希望她的纪录片都能像她的剧情片一样顺利,毕竟她也说:“纪录片非常养育我的精神。”
梁静圆
静圆是我去年在FIRST电影节期间认识的一个年轻导演,那会儿她的毕业作品《儿童文学》入选纪录片实验室,而后片子逐渐收获了影展上的成绩并被更多人看见,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在继续拍摄想要发展成长片,同时还进行了新的纪录片拍摄,写剧情片的剧本,她可能是我见过的新导演里创作力最旺盛的那几个之一,当然这过程当中也充满了挣扎、困惑,但还是想为这种生命力鼓掌。
莫慧嘉
莫慧嘉是一位我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没有交集的声音指导,仅仅只是听了她的一个线上讲座才知道她,那场讲座差不多两个小时,我完全没有走神的在一个嘈杂的环境听完了整期分享。她在开头问大家对于四十度以上的夏天,环境声音的想象是什么?大部分的片子里都是明显的是蝉鸣声,但其实在特别炎热的天气反倒不会有蝉鸣,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位对生活有细致观察的混音师。而后她还分享了一些实践案例,比如在《梅的白天和黑夜》里对于救护车声音的使用设计。总之那天听完讲座后我已经把这个名字记下了。
豌豆黄
当我看到推荐类别里还可以是机构的时候,一下子就想到了豌豆黄,一个性别友好的艺术空间。我发起“我们纪录”的社群活动就在这里组织举办过。当然这个空间组织的活动不限于纪录片相关,因为她们还会组织手工、读书会、女子乐队live甚至女子飞盘等一系列的活动。每次去豌豆黄这个空间就仿佛到了一个安全屋,从踏入的那一刻就有一种形而上的归属感。城市冷冰冰的,温暖的是这种空间和里面的人。
全国各地独立放映组织
从入行之初,我就在接触全国各地的放映组织,这是独立于院线的存在,是中国最早的“分线发行试验田”。很少有创作者说拍片子是为了“存在硬盘里”,大部分人还是想要表达和交流的,如果没有这些独立放映组织,很难想象这种交流特别是在近些年如何实现或者说是保留。这些年虽然看到一些老牌的放映组织消失,但也看到一些新的放映组织在逐渐兴起。总之因为它们还在,或许创作或者说创作者才不至于“无处可去”。
宋远程特别推荐
2023特别关注纪录片
《窗台日志》
导演:杨潇、陈思思
2023 - 190min
从一扇窗观察被封印的城市与城市生活,有限的视角内灵活运用多种媒介,用声音、文字和短视频的汪洋大海,解放被禁锢的眼睛。
《历历如画》
导演:陈东楠
2023 - 24min
《中国梵高》之后,再次把目光投向大芬油画村。十四张画折射出十四段画家故事,被全球化、疫情等等时代浪潮冲刷的过往历历在目。
《诗》
导演:许鞍华
2023 - 101min
拍诗人,更是拍香港。诗歌不昌的年代,凋敝的不止只有文学。
《梅的白天和黑夜》
导演:罗冬
2023 - 85min
聚焦一位上海老年女性的日常,辐射出中老年群体的情感状况和生活场域,具有强烈的在地美感。
《九龙东往事》
导演:王博
2023 - 37min
以鬼魂传说和假发贸易串联起东亚的殖民史,从footage到搬演目不暇接,形式奔放。
2023特别关注创作者
杨潇和陈思思
直面当下,有勇气的电影人。
王兵
数十年一日身体力行、坚守一线的中国观察者。
许鞍华
在艰难时世,依然为诗歌与诗人作传。一位导演的风骨。
我们纪录 WOMEN DOCU
中文纪录片领域少见的女性社群,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女性视角。
IDF
主办女性论坛、纪录片产业论坛等,不仅是纪录片从业者的交流平台,也排除万难,为影迷带来紧随时代前沿的银幕体验。
贺珊特别推荐
2023特别关注纪录片
《午夜出走》
导演:Ben Mullinkosson
2023 - 90min
在IDFA被众多人墙裂推荐的影片,推荐理由是一个半小时完全被拽进几个主人翁的情绪世界里。
《雪豹女王》
导演:Marie Amiguet / Vincent Munier
2021 - 92min
摄影、剪辑、导演合作完美的一部影片,没有一个工种抢另一个工种的风头。
《最深的呼吸:自由潜之恋》
导演: Laura McGann
2023 - 108min
很好哭的影片。
2023特别关注创作者
陈东楠
徐筱
袁楠茜特别推荐
2023特别关注纪录片
《青春》
导演:王兵
2023 - 212min
王兵的《青春》,拍的又好又真实,那种大时代下的小人物,阶级的无力感加上依旧冷静客观毫无存在感的镜头感。你总能在场景下、人物中看到自己或伙伴们的青春岁月的痕迹。王兵导演这一套组合拳每一次都能重击我的小心脏。
《诗》
导演:许鞍华
2023 - 101min
许鞍华导演的《诗》透过一段段对话,一个个诗人的自述和现状的展示,一首首诗的念白,透露自身。纪录片风格往往与导演本人很像,也在影展中见到了Ann,就是真诚又温柔又充满力量。有一种笃定的信念感,我感觉这是来自诗的力量。
2023特别关注创作者
徐玮超
因为有一起合作《现代相亲故事》。他给我的感觉就是超级认真和超爱读书,我们称他为“行走的图书馆”,我也跟他学习很多。他有敏锐的观察,在高超的洞察力下坚持自己的创作。因为玮超的长片正在制作中,所以我很期待他的新作品。
刘博濠特别推荐
2023特别关注纪录片
《坚毅之旅》
导演:Nicolas Philibert
2023 - 109min
《坚毅之旅》讲述的是塞纳河上的一艘提供日托的船,是我去法国电影资料馆看电影必经之桥的远眺点。这是最传统的纪录片,有着最简单的镜头语言,对一年四季流逝平实地记录。这和王兵老师的《青春:春》一样,我有幸在电影院看完三个多小时。时间的体现可以是流水,也可以是一首流行歌。
2023特别关注创作者
陈东楠
陈东楠导演的长片首作《旷野歌声》是一部克制而优美的纪录片,我非常喜欢。
不限于此,她一直在创新。正在创作中的《五月的秘密》,还有最近的短片《历历如画》,在混合剧情,人类学和当代艺术的实践上值得关注。形式上的实验没有掩盖,而是更加展现不同视角下导演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人文关怀。
陈东楠特别推荐
2023特别关注纪录片
《九龙东往事》
导演:王博
2023 - 37min
《备忘录 》
导演:穷山恶水电影小组
2023
《发光的河》
导演:雷磊
2023 - 39min
《另一面镜子的梦中之梦》
导演:朱云逸
2023 - 17min
《十四》
导演:李正华
2022 - 30min
《听,鸟儿在叫》
导演:周浩
2023 - 30min
2023特别关注创作者
历历如画团队
阿烂
藤语涵
撰稿:顾雪、陈东楠、刘博濠、袁楠茜、徐筱、贺珊、宋远程
海报与剧照来源:豆瓣、公众号
影片信息来源:豆瓣、公众号
编辑:段昕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