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特别对话(视频) | 银华基金ESG研究主管王博:积极推动可持续投资发展,期待以数据为驱动的更好未来
从海外舶来到本土扎根,ESG近年来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发展进程离不开资产管理机构的积极推动和实践。银华基金ESG研究主管王博先生在本次采访中表示,他们紧密关注境内外ESG监管的发展趋势,愈加重视投资人的可持续投资偏好与要求,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践行尽责管理,同时还通过加入“气候行动100+”国际投资者倡议、支持并联合发起中国气候联合参与平台等方式更好地推动上市公司实现低碳转型。
前景可期,但挑战犹在。尤其在投资组合的气候风险方面,如何对气候风险进行更加量化的分析与预测?在这个横跨气候、资本市场等多学科的领域,资管机构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数据提供商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点击播放下方视频,让我们一起聆听王博先生的专业洞见!
对话嘉宾:
王博
银华基金ESG研究主管
王博先生是银华基金研究部ESG研究主管,主要负责银华基金权益投资的ESG整合研究、气候变化研究以及权益资产的尽责管理实践。加入银华前,他曾就职于联合国支持的负责任投资原则(PRI),负责中国签署方管理、报告和评估、能力建设等工作,熟悉海内外ESG投资监管、整合策略和发展趋势。
王博先生是CFA、FSA(Fundamentals of 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持证人。他拥有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学位和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精彩议题:
国内外ESG发展趋势洞察与启示
从尽责管理到推动转型,银华在行动
气候风险分析的多维度思考与研究
展望未来,期待数据与技术共同赋能气候风险分析
Q
近期,在国内公募基金ESG领域,您注意到哪些新进展、新趋势?
王博:近期的一大发展无疑是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的发布。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该准则的生效时间是2024年1月1日,具体采纳时间则取决于各司法辖区或监管机构。
对于投资者而言,该准则意义重大,它更加聚焦于投资者决策时所需要的信息,并将ESG相关实质性问题与财务表现或公司的主营业务紧密结合,如此一来,更有助于分析投资标的的价值。我们鼓励更多发行人采用这一准则,以便披露更多具有一致性、可比性的信息,为投资者所用。
Q
ESG这一概念发起于国外,当我们谈讨ESG时必须要兼顾本土市场对ESG投资的要求,同时对于海外市场的趋势、全球投资人的经验和观点,我们仍要做到兼听则明。请问您和您的团队对于国内外ESG的发展有何观察?
王博:我们近期与欧洲资产管理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颇受启发。尽管欧洲在可持续投资监管方面全球领先,且欧盟具有统一的可持续投资监管,但欧洲投资者在ESG问题的理解与偏好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受价值观与地区影响。以我们最近交流较多的瑞士投资机构为例,他们更倾向于从委托人对ESG价值观的理解和整合要求出发,尽可能满足其可持续投资偏好。这一点对于作为资产管理者的我们也有启发,我们也期待从资产所有者那里获得更明确的可持续投资偏好或要求。
此外,在尽责管理方面,欧洲投资者非常关注投资组合对现实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而且注重从尽责管理角度实现积极影响。这意味着积极的股东会对被投企业提出ESG改进要求或建议,尤其是改善公司经营活动对系统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
在中国,资产管理人也在积极践行尽责管理。银华基金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的制度安排和明确的ESG问题原则指引。这样的制度化做法能够确保投票行为和与公司沟通的ESG期望或要求形成一个统一或系统的标准。此外,银华基金还在近期加入了“气候行动100+”国际投资者倡议,并作为理事机构参与发起并支持中国气候联合参与平台(CCEI)。通过这些平台,我们旨在发挥投资者联合参与的作用,更好地推动上市公司制定低碳转型战略目标、具体的投资行为以及信息披露,从而促进上市公司实现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Q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气候风险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关注。在这一领域,我们通常探讨两类风险: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物理风险关注全球升温导致的极端天气所带来的物质资产损失,以及气候变化在未来会造成的潜在物理风险;转型风险则聚焦于能源转型和气候转型对企业和行业带来的成本变化、投资机遇等。目前,银华基金在气候风险方面有哪些研究进展?
王博:今年我们牵头了一项与此相关的研究,在这里也向大家分享一些初步发现。
当我们谈论气候风险时,除了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这一分类,还可以从影响力实质性和财务实质性两大维度讨论。前者的指标更倾向于衡量投资活动对外部世界或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而后者则衡量气候变化对投资组合造成的影响。我们认为这两种指标各有千秋:诸如碳排放、隐含升温等影响力实质性类的指标更直观、易理解,因而被更广泛地采用;而财务实质性指标,例如Climate Value at Risk(CVaR),其模型更复杂、理解门槛更高,目前应用的普及程度不及前者。
我们的课题研究比较了国内外几家数据提供商,并研究了在沪深300范围内如何衡量投资组合的气候风险暴露程度。就当前而言,CVaR作为衡量组合气候风险的指标正在发展,在转型风险的CVaR上各家数据商也有了一定的共识,但在物理风险CVaR上分歧依然很大。我们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此类物理风险模型底层数据也将逐步完善,我们也期待这些先进技术能持续推进,更好地服务于气候风险分析与预测。后续,我们也将发布此次研究的完整报告,与业界分享更具体的结论及研究结果。
Q
正如您所说,气候风险分析需要气候研究、投资分析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会,而这需要更完备的数据、更易理解的模型。银华对此有何洞见?
王博:碳排放数据与转型风险的计量息息相关,但目前,碳排放数据在A股的披露程度、披露公司的数量还有待提高,且仅靠碳排放单一指标也无法衡量一个跨市场组合所面临的气候风险。另一边,市场上各家物理风险模型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其输出结果分歧较大。因此,我们仍需要外部数据提供商提供更丰富、更可信的数据,同时伴随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好地赋能气候风险研究。
对话主持:
汪洋
彭博中国区买方市场和产品专家
汪洋现任彭博中国区买方市场专家,负责彭博中国买方产品流程和策略制定、市场跟踪和运营。加入彭博之前,汪洋先生曾就职于中投公司、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中金公司。
您可点击 “阅读原文” 预约彭博终端产品演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