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内向”到底是缺点还是优点?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一直以来都搞错了
开学也有段时间了,对于孩子刚入园、入学的家长来说,心情肯定很忐忑吧?
要担心孩子能不能适应学校生活,能不能跟上课程进度,还要担心 ta 的社交。
小范围采访了身边的家长,发现大家对孩子社交,还真是各有各的担心。
总之就是太“内向”or 太“外向”都不行。
家长们有担忧很正常,但还是想和大家说:
用所谓“内向”“外向”去定义一个孩子,是很片面的。在孩子们的社交中,“内向”“外向”也并不是决定他们社交能力的关键。
英国 channel 4 有一部儿童纪录片《孩子的小宇宙》,每集跟拍 10 个小朋友,观察他们在群体生活中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纪录片很直接地点明了,成年人对孩子社交的理解,存在很多标签化的误区。
儿童发展专家在片子里提出了一个概念:
儿童有先天倾向,通常分为两类——蒲公英和兰花。
蒲公英型儿童天生坚强、活泼,适应性更强;
这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内向”和“外向”两种性格。我们总觉得“内向”的孩子一般比较胆小、不会交朋友,“外向”的孩子多半是“社牛”很吃得开。
但看完这部纪录片会发现,这些“标签”太肤浅。孩子们会用实际行动,打破成人加在他们身上的一个个刻板印象。
泰丝雅,是被打上“兰花型儿童”标签的孩子。性格内向、慢热,是典型的“不容易交朋友,会吃亏”的类型。
进教室看到一群人,泰丝雅就差把“社恐”俩字写脑门儿上了,手指头都在用力。
不敢大声和人打招呼,板板正正地坐在位置上。小朋友开她玩笑,也只是害羞低头。
其他孩子都玩疯了,就她一个人坐在沙堆里张望,迟迟不敢踏出一步。
在到处欢声笑语的氛围里,泰丝雅的落寞显得尤为突出。如果你家孩子也像她一样性格慢热,想必会更有感触吧?
但就在我们以为她就此落单,成为“透明人”的时候,她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
泰丝雅开始主动找朋友,一个个询问“你想和我玩吗”,结果却接连被拒绝。
看着孩子转着圈儿地找朋友,屏幕前的我们心都跟着揪起来了。在成人世界里,我们被拒绝后的反应很可能是——算了,“圈子不同,不必硬融”嘛。但泰丝雅可没有这么“玻璃心”,她不沮丧、不放弃,而是继续走向下一个小朋友。
在组队游戏中,尽管伙伴一直忽视她,她还是不断尝试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
看到后面,真会被她展现出的极大勇气、坚定、真诚给惊讶到!一个 4 岁的孩子,遇到挫折时能一直保持情绪稳定,这甚至是很多大人都没有的能力。
在夏令营结束之前,泰丝雅也如愿找到了能欣赏她的好朋友。
泰丝雅的妈妈在采访时提到:其实泰丝雅很喜欢交朋友,但她会先观察环境,是一个“谋定后动”的孩子。
我们不难从泰丝雅的身上发现:内向≠社交能力差。有“内向”标签的孩子,其实内在世界千差万别,她们很可能是黑马,能力远超我们的想象。
费班是拥有“蒲公英”特质的孩子。刚进入集体的时候就很自如,大声打招呼、主动搭话、能和所有的小朋友玩到一块儿去。
妈妈还说,费班 18 个月大时去托儿所和自己分别,就能泰然自若地挥手说再见。
没有分离焦虑、适应力强、很快融入集体、喜欢展示自己……典型的“社牛娃”呀!
大众普遍认为这样的孩子很吃得开,在哪儿都能混得不错。但费班告诉我们:就算是外向“社牛”的娃,也会遭遇自己的社交难题——费班有点儿淘气,这让小伙伴们很困扰。
刚开始是和别人抢自行车,甚至动手打人:
接着在“延迟满足”测试中,破坏游戏规则,让所有小朋友都得不到奖励:
玩游戏的时候,因为自己赢不了,就使劲儿捣乱:
伙伴们纷纷质问他“你为什么害我们”,没有人想和他一起玩,把他当做是“麻烦精”。
好在当费班观察到小朋友们渐渐远离自己后,也做出了改变。
他主动找到落单的泰丝雅,邀请她一起玩。幸运的是,费班和泰丝雅虽然看起来气质截然相反,却是一对很合得来的朋友。
泰丝雅温和、包容,这让费班身上的“刺”也软了下来,甚至愿意主动在“小狗捡球”的游戏中扮演小狗。
当被问到“费班是一个乖孩子还是坏孩子的时候”,泰丝雅毫不犹豫地说:“乖”,费班小朋友眼里的星星特别亮。
大家发现了吗?“外向”“社牛”的孩子跟我们想得也不太一样,他们也会因为性格中的一些特质遭遇社交挑战。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否在冲突中改正自己,以及面对难题时如何找到破局的方法。
伊芙丽是家里的小公主,所有人都宠着她,是一个高度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刚进入到集体,伊芙丽就展现了自己的公主范儿。一人霸着自行车玩了 10 分钟,接着又独占树屋,把想来一起玩的小朋友赶走,甚至扔掉别人的帽子。
看起来这个孩子好像在所有的冲突中都“赢了”,一点儿亏都没吃。但事实上,被排挤得最狠的也是她。
很快,“那个女孩不太好”“她需要受教训”这样的声音在孩子们之间传播开来。伊芙丽不知不觉中就被孤立了。
常有人觉得强势的孩子是不会吃亏的,实际上这样的性格最容易让孩子在社交中处于劣势。看着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而伊芙丽独自坐在树屋里,这样的场景还是挺让人心疼的。
作为大人的我们,一旦在职场上遭遇被排挤、被孤立,可能都会无法解决,那孩子呢?这部纪录片再一次向我们展示:孩子有自己处理社交难题的一套方式。
意识到自己被讨厌的伊芙丽,下意识调整了自己强势的行为,愿意放下姿态主动向其他小朋友示好。在活动中,开始充当从属角色。
小伙伴也愿意接受她的改变,最终伊芙丽又找回了她的好朋友。
我们会发现,强势的孩子表面上不容易被欺负,但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在社交中也并不是件好事。他们恰恰需要,在真实的社交中,根据他人的反馈学习调整自己!
看完这几个案例,大家是不是对孩子性格、社交上的焦虑减轻了一些?
纪录片的结尾,儿童发展专家也表示:没有绝对的兰花和蒲公英儿童,每个儿童都在两者之间摇摆。
每个孩子都是复杂而立体的,不能单一地看待 ta 某一方每面的特质。所以咱们才需要让孩子走出只有家人的“真空环境”,更多地接触人和世界。
孩子们比大人更真诚、更直接,他们会根据外界的环境,别的小朋友对自己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让自己变得更能融入团体,不知不觉提升社交能力。
咱们虽然不能替孩子交朋友,但也不是无能为力。这些是家长们日常就可以做的:
就像纪录片中的泰丝雅。很多家长摊上这么个温吞吞的孩子,应该都急死了。但泰丝雅的父母善于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很认同她的性格。
也正是这样包容的环境和家长教育,才让泰丝雅面对社交中的挫折,依然能保持勇气和乐观,展现出令人感动的坚韧。
我们习惯避免冲突,希望孩子们活在轻松、一片祥和的环境中。当不愉快发生,很多家长甚至会第一时间冲上去帮孩子解决,替孩子完成本应该由 ta 自己经历的一切。
但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些碰撞和冲突,才能让他们了解“什么样的行为受欢迎”“什么样的行为大家讨厌”。在一次次对自我行为的修正中,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以及学会如何舒服地和他人相处。
每一个社交问题的出现,其实都是社交能力提升的一次好机会。我们不干涉孩子的社交,但在 ta 们遇到难题的时候,可以给予适当引导。
比如不要求孩子分享,但在孩子主动分享时,可以给予鼓励,让孩子由衷地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每当我们在为孩子的性格/社交焦虑的时候,难免会代入成人世界的规则。但要相信,孩子们有处理自己问题的能力。
多给他们一些自信和包容,也许一些大人看来比较棘手的社交难题,在孩子的小世界里就能四两拨千斤轻松化解。
大家还有什么关于孩子社交方面的问题,欢迎留言讨论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