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妈:两个孩子都是我生的,为啥性格如此不一样?看完这个解释,我释怀了
在这个月的阅读里,我有一些关于运动、学习、教养的认知更新,在这里分享一些有用的概念给大家。
叉姐的孩子和年糕一样,也上三年级。开学作业一多,家里老人就唠叨:放学了总要先去运动再做作业,这个坏习惯要改!
这是老一辈人的普遍观念:运动和学习是两件事,光顾着运动,学习就落后了。
而这本书的作者,神经医学领域专家约翰·瑞迪博士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运动是学习的最佳准备,甚至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书里的案例发生在 1992 年的美国芝加哥内珀维尔,在这个学区,中学生必上的读写能力课上课效果一直不太好,很多学生无法通过阅读能力考核。有一个体育老师出了个主意,他把体育课安排在一天课程中的第一节,读写课放在第二节。一段时间后,学生们的阅读成绩真的提高了。
后来,这个学区的学校纷纷效仿,把学生们最难学的课放在体育课后面,结果证明,离体育课越近的课程,成绩提升越明显。这个小小的改变,让内珀维尓成了大名大名鼎鼎的学霸学区,1999 年,在全球学生参加的国际测试中,内珀维尔学区的科学测试拿了世界第一。
这样的故事也不止发生在美国,瑞典用 3 年时间追踪了 120 万个 15 岁男孩体能和成绩之间的关系,发现有氧体能和成绩确实成正比。
作者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系统研究,告诉我们:运动能改造大脑。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四肢发达,头脑更发达”,因为运动给大脑提供了更好的养料。
这本书我前几年就在糕妈电台分享过,现在再看还是很有价值。瑞迪博士说,每周 3-5 天,每天 30-45 分钟的运动,对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和课堂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所以,如果你抱怨孩子做作业慢,不如试试先让他“动个够”?
“最会写的医生作家” 名单又更新了,印度裔美国医生悉达多·穆克吉的《众病之王——癌症传》和《基因传》,这几年一直能在各种业内的讨论里看到,两本我都入了,先看《基因传》是出于内心的好奇。
大学时,我有门必修课是《医学遗传学》。这些年也读了很多顶尖科学家的儿童发展类著作,其中有个核心的议题,就是天性和教养的争论。我很想知道,先天遗传、后天养育对孩子的影响,所占的比例到底有多大?一样的爹妈,生出的孩子为什么如此不同?
“遗传和环境共同起作用” 这样笼统的回答并不能让我满意。
这本书很厚,有 54 万字,从孟德尔的豌豆开篇,到最新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堪称遗传学的历史学。
书里提到,人类基因组由超过 30 亿个碱基对组成,这其中基因的占比很少,有 98% 的序列并不具备编码作用。正是这些 “无用” 的片段,把基因分成了不同的模块,就像把完整单词拆成了一个一个的字母。
在特定的环境下,这些 “字母” 可以被激活或抑制,还可以重新找搭档,组成全新的 “单词” 。人类基因组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有着极强的创新性与灵活应答、自我调节的能力。
当我们看一个人,会与他的父母/兄弟姐妹有相似的地方,但一定能找到他独有的部分,作者把这种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称为 “命运”。
作为一名母亲,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孩子的性格和脾性,基因的影响力量比我们想象要大。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他就拿到了基因的剧本。
但他最终呈现的特质,是很多个基因共同参与、相互影响,也会受到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体验的影响。这些过程具备极大的偶然性。
我的疑问,并没有得到完美的解答。但认识到这种偶然性,和基因这只 “无形的手” ,也许是释放育儿焦虑的出口。
最近和蔡朝阳老师一起做了一次育儿话题直播,也把这本感动过我的书推荐给大家。
小学生家长看这本书绝对解压。
蔡老师的儿子叫菜虫,菜虫读一年级时第一次考试交了白卷,40 分钟里都在切橡皮;第二次考数学考了 33 分,因为没有认过字,看不懂题目……
身为一位高中语文名师,他都承认:上小学对孩子和父母,都是难关。
书里细细地写了他陪儿子度过小学六年、共同成长的故事。很多难题,像陪作业的压力、玩游戏的冲突等等,都是我们也在面对的。
蔡老师给出的,不是正确答案,而是开放的教育观念。
我最喜欢蔡老师在儿子 10 岁生日时给他写的那封信:
“你都十岁了,为啥你每次吃饭后,你的座位底下,总是有那么多饭粒呀!
你都十岁了,可是,为什么,你的书桌上,总是一团糟呀!就是说,你能不能自己收拾收拾啊?”
看得我笑出眼泪,因为这些话,我也前不久才数落过年糕。
在书里,菜虫的名言是 “我的愿望就是没有作业” ,而年糕的名言是, “我最喜欢的课就是下课” 。
说真的,这就是孩子啊!他们不会一夜之间变成规规矩矩的大人。
就像蔡老师说的,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农业是要承认万物都有节律,孩子也是一样,有自己成长的节奏和规律。孩子不可能变成流水线上的产品,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去打磨。
焦虑的时候读读这本书,可以提醒自己:
爱是尊重,爱是温和,爱是顺其自然。
感兴趣的妈妈可以直接下单哦~
图书组小伙伴选出了一套主题绘本《战争中的父与子》,让编辑部的妈妈们带回家和孩子试读。结果,妈妈们的反馈是:
以前没读过这样的书,读了才发现,孩子真的对战争和苦难完全没有概念。
我拿回家的是这本《百年家书》。在书里,故事叙述者的爷爷在 1937 年告别了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从一位文质彬彬的小学教师,变成了抗日战士。爷爷直到牺牲,都没有见过爸爸,只能用画笔描摹孩子的模样,在战壕里书写一封封不知何时能寄出的家书……
这本小小的绘本读到我鼻酸,眼角沁出泪来,为不曾见面的父与子,为战争的无情和人间的有情。
读完后,我和年糕聊了一会儿战争的话题,而发发一直在欢脱地蹦来蹦去。
少年不识愁滋味,也是一种幸运吧。
让孩子们接触到这类书,我觉得挺有意义的。希望他们此生不会经历苦难,但也希望他们能学会尊重苦难。
想跟孩子一起阅读的妈妈可以下单~
以上,是我的九月书单。有些书并不好读,希望我的分享对你能有一点点的用处。
现在的信息获取环境里,鸡汤太多、情绪太多,有时候,我更希望阅读的本质能回到认知真实。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不断升级的认知去匹配,对自己生活的思考,也需要结构性的思维方式去校正。与你共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