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妈:这个吃饭顺序我坚持4年了,孩子吃得好,大人不长胖!
前两天,编辑部妈妈们聚餐,聊着聊着就开始吐槽自家娃不好好吃饭。
这时,糕妈骄傲地甩出了一张照片:
原来,年糕暑假去独立营的第一顿饭,是自助大餐,营地老师发回了这张照片。
仔细看,信息含量过多!
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
只有年糕盘子里有绿叶菜唉~~
大家盘子里都是意面、鸡块、薯饼什么的,果然小孩都是爱这些……
“其实,年糕爱吃的,也是别人盘子里那些的东西”,糕妈说,不过在出发前——
不得不说,家庭饮食对娃的影响真的很大。
在自由选择的餐台前,年糕能顶住对鸡块意面的渴望,拿了看着就很寡淡的绿叶蔬菜,这份定力……绝对是因为他有个不一般的亲妈。
上周糕妈出差时,在群里发了这个——
对,这就是她,处在“饿死的边缘“,先给自己来了份炒杂蔬。
过于自律(变态)了!
但当事人糕妈表示,饿的时候,格外能吃出蔬菜的甘甜!
她也不是只吃蔬菜,镜头拉开,当天的桌上还有香喷喷的大份手把肉和韭菜盒子。
▲糕妈:我没少吃,但也没多吃。
这就是糕妈在体重管理、健康饮食上做的一个很重要的改变:调整用餐顺序。
粗暴点说,就是先吃够了菜和肉,再吃主食,通过顺序的改变,能吃得更均衡,并且控制了碳水的摄入。
说起来简单,其实挺难的,这可是在对抗人性啊!
想想我们自己很饿的时候,最想吃什么?热腾腾的面条、码上红烧肉的米饭……身体渴望这些精制碳水是本能,它们消化快,能快速提高你的血糖水平,给大脑满足感,糕妈自己就是那种路过面包店就走不动道的“碳水爱好者”。
▲糕妈打卡过的各种吐司、甜品。
▲糕妈:进藏途中因为吃到了一份正宗三明治,心情好到飞起~
但是这些碳水给的快乐,也“来得快去得快”。血糖快速升高回落,会让你更饿,想吃更多碳水,过量碳水的终点都是脂肪。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都流行“控碳水”、少吃主食。只是很多人都觉得做不到,总感觉主食少了会“吃不饱”。
调整饮食结构,不是光靠说少吃点这个,多吃点那个,更科学的进餐顺序,本来就是饮食结构调整的一部分。
我们的餐桌习惯是多少年根深蒂固的,吃饭就是先盛米饭,菜的最大任务是“下饭”,不知不觉就吃进很多米饭。
而糕妈现在在家吃饭的习惯是先用小碗装菜和肉,吃到有个五分饱了,最后吃主食,米饭以一个拳头的量作为提示。(现在,糕妈家的米饭也都是杂粮饭,给身体更好的碳水。)
▲回娘家,在一桌子好菜面前,糕妈先给自己夹了一碗蔬菜。
最近我们追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发现严格控制体重的吴建豪吃饭的碗也是一样的小。
菜和肉吃够了其实更扛饿,这是糕妈的真实感受。
优质蛋白、脂肪和高纤维的蔬菜具有更高的营养密度或能量,能够更长久地维持饱腹感,通俗点说,吃这些东西的满足感来得慢,却更持久,这也算是一种延迟满足。
怀发糕时,糕妈就是靠进餐顺序的改变来做体重管理,整个二胎孕期增重 19 斤,生下 7 斤重的小发糕后,在产后 42 天就自然回落到了孕前体重。
▲左:糕妈的月子餐;右:产后 17 天重新穿上孕前的牛仔裤。
糕妈这个习惯,给家庭餐桌带来了直接的改变。因为菜不负责“下饭”,越做越清淡了,适合“光口”吃,这对老人的控血压、控血糖也都有好处。现在,除了一惯重口味的年糕爷爷偶尔会抱怨菜太淡口(这时候奶奶就会给他一瓶餐桌酱油),全家都挺适应的。
还有一个影响是对孩子们的。两只糕在长身体,倒是不用控热量,但他们更需要丰富多样、均衡搭配的饮食。编辑部就有妈妈抱怨自家孩子是“碳水狂魔”,“给一碗面,肯定是面捞光了,肉和菜剩下。”
▲同事家的小孩,很爱吃面。
糕妈说,她解决孩子吃饭问题的原则只有一个,还是进餐顺序。年糕两兄弟用的都是分格餐盘,想让孩子吃什么就先给,趁他饿的时候先给到盘子里,蔬菜啊、鱼啊、肉啊这些好东西,只要多少吃进了一些,剩下的就不强求了。毕竟,我们的目标不是和孩子死磕这一种菜或那一种菜,而是让孩子尽量吃得全面些。
看年糕去独立营的表现,确实是潜移默化被影响了很多。
更健康的家庭饮食,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习惯你觉得牢不可破,但并非只能如此,有时候真的是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年糕奶奶接受了多吃菜少吃饭的设定之后,今年甚至还学会了做!沙!拉!
▲一家人吃上了奶奶做的蔬菜沙拉。
太洋气了。
至于糕爸,他的进餐顺序也很特别:先给孩子们剥虾、剥蟹、去骨剔肉,再自己吃虾蟹肉,也是不错的节奏呢!(他这个习惯的坏处也很明显,就是费钱。)
今天是寒露,天气变冷了,大家要注意保暖呀!
也感谢姐妹们一直关注「年糕妈妈育儿生活」,给大家准备了 15 套价值 69 元的餐具试用,参与方法很简单,长按下图添加福利官,回复“餐具”就可以参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