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哈耶普斯麻」不录全校第一名?专访3大神仙校升学指导掌门人,意外get一个“爬藤公式”
“IB40+,SAT1530+/ACT34+,托福115+,到了这个标准之后,就算是目标爬藤,也没有必要再卷了!”
今年藤校数据出炉,全美Top20名校录取率集体跳水至12%以下,哈佛、哥大录取率低至3%(戳👉近2万藤校新生数据出炉!哈佛、哥大录取率3%,MIT亚裔占4成),甚至中国学生的大众情人校UIUC的计算机专业,录取率竟然只有6.7%……这让不少目标美本的准留学生家庭心中一紧:
今年的申请会不会更难?
是不是应该保守一点,申请偏低的学校?
是不是要把标化再刷一刷?再做个科研?
GPA很重要,但为何学霸(全校第一)反而没进大藤?
对于这个问题,“爸爸真棒”的小伙伴曾经问过三所大热国际化学校——平和、世外、WLSA的升学指导主任/副校长,没想他们的回答却出奇地一致:未必。
“我们今年申到加州理工的女孩子,校内IBDP成绩绝对不是最顶尖的,可能也就是中上,也没有标化考试。”平和升学办公室主任李梦老师说。
WLSA的张楠老师一针见血:“千万不要在文书中挖空心思地去创造一个多么与众不同的故事。”
当然还有开头那句来自世外升学指导沈旭琰老师的“反卷”金句,他说甚至很多IB学生会想申请学4、5门HL、或者IB学生去考AP,他也经常会去“劝退”。
李梦
平和高中部副校长兼升学办公室主任
张楠
WLSA上海学校升学主任
沈旭琰
上海世外中学升学指导老师
对于国际化学校的升学指导(Counselor),很多家长可能并不是很熟悉。
其实,他们的主要工作分2部分:
疫情前每年升学指导老师都会飞去美国和招生官沟通,招生官也会来中国访校,现在沟通则在线上进行。所以他们是最了解中国学生,也最了解美国大学的一群人;
具体工作包括给学生开升学指导课、家长开升学家长会,帮助学生准备申请材料等等。
在录取方面,世外平和是上海滩当之无愧的老牌“双子星”,WLSA则是近年上升最快的黑马,去年让许多家长眼热的斯坦福、耶鲁、加州理工、芝大……都是出于这些学校。
三位老师可以说是遍睹沪上牛娃、每年藤校Offer收到手软,对于升学和申请,他们也有着颇为不一样的视角,相信可以给目前正在为申请焦虑的家庭一些启发。
美本申请未必会“越来越难”?
今年该怎么办?
2022届美国顶尖大学的录取,确实出现了“大爆冷”,不仅哈佛、耶鲁等大藤录取率都降到历史冰点,甚至所有录取尘埃落定以后,对比2021届,你会发现大部分顶尖大学的录取人数都下降了。
但三位老师都觉得,去年的情况不一定会延续到今年,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已成共识的一点是,美国大学因为疫情,去年几乎都取消了对标化考试的要求,既然没有硬性标准,那么许多学生就会申一下好学校试试看,因此导致录取率达到“历年最低”其实是不奇怪的。
另外2022年申请特别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2021年的“历史遗留问题”。
美国大学对于每年发多少Offer,都是“心里有数”的,而且发的Offer总数是比实际能容纳的人要稍多一些,因为一定会有少数学生拒绝Offer。
2021年的时候,疫情正严重,美国大学就根据自己的数据,多发了一些Offer,因为他们预测会有很多学生因为疫情而不来入学。没想到的是,这些学生居然都来了!也就是说,真正就读的学生人数超过了原来的预计目标。
此外,又赶上了2020疫情刚开始时选择Gap year的学生回来,挤占了新生名额,床位不够了,怎么办呢?那么必然就导致2022年需要少招一点学生。
但到了2023年,美国的疫情已经趋于稳定,大学对于标化的政策也越来越明朗,大家的申请可能会重新理性化、“常态化”起来。
△既MIT之后,普渡大学也宣布2024年开始要求SAT/ACT成绩
至于许多家长都在担心的中美关系,虽然无法排除客观上大环境的风向对于招生官个人行为的影响,但美国大学的总体政策不会因为政府的导向而改变,所以在这方面是可以放心的。
三位老师都觉得,家长们会觉得“申请越来越难、越来越卷”,最大的原因,还是长久以来一线城市学生“同质化”问题导致的。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那么,他们学校里成功申到名校的牛娃,都是怎么做的呢?
申进名校的孩子都是怎么样的?
三位老师都给了我类似的回答。
“卷王”看起来比较容易模仿,只要什么都做到最好就可以啦!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那么“有特色”又该怎么做呢?
👉首先,不要怕“普通”,而是要在普通中挖出不普通的东西来。
“千万不要在文书中挖空心思地去创造一个多么与众不同的故事。”WLSA的张楠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原来,美国大学招生官经常跟她反馈:
其实,哪怕大家都是经历同样普通的高中生活,不同人的认知和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这才是美国大学关注的地方。
现在的国际高中里,美式辩论、模联、校刊,这些都是“标配”,但不少同学也会担心:这些事会不会在大学招生官眼里太普通?
其实只要你花点心思,就能找到“不普通”的切入点。
比如,以前的同学都是去其他学校打辩论的,你能不能努力争取做主办方组织大会?能不能尝试自负盈亏自己卖门票、拉赞助?或者给自己定目标,去普及更多的同学参与这件事,甚至给乡村中学生做课程,帮助他们获取大城市的资源……每一届同学都能做出不同的创新。
世外的沈老师则说,他们会特别看重帮助学生探索专业,从中找到突破的“小切口”。
比如他们这次申到耶鲁的孩子,一开始只是对计算机感兴趣而已,但他从研究计算机入手,逐渐发现了越来越多需要学习的东西,比如生物,再比如研究人工智能时,发现需要学语言学,于是参加了一些语言学竞赛,数学是基础也必须学……
这些学科在他这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融会贯通。而且虽然计算机是热门专业,但他也“卷出了自己的风格”。
平和的李梦老师说他们会比较推荐学生去进行跨学科的研究,甚至“会建议孩子至少准备大概2~3个叙述的方向”。此外,她觉得平和申到名校的孩子都在感兴趣的领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他们今年申到加州理工的女孩子,校内IBDP成绩绝对不是最顶尖的,可能也就是中上,也没有标化考试。但她能拿到ISEF一等奖,除去在理科方面有天赋,也一定是投入了几百小时去做她的科创项目,这是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另外一位申到康奈尔王牌建筑专业的学生,收到录取以后,还花了很多精力在做学校Visual Arts的作品展,如果看到他的作品,你会觉得如果你是美国招生官,也会愿意给这个孩子一个机会,因为他在这方面的热情真的可以感染到别人。
👇👇滑动看平和学生们的Visual Arts的作品展部分作品
More
家长该怎么帮助孩子申到名校?
李梦老师觉得,不管找多牛的机构,孩子还是要做好校内成绩、校内活动这些基本功,而且最好以校内活动为基准来准备申请。
而且多年来美国大学对于上海的优秀高中都已经了解很深了,连学校有哪些社团都会非常熟悉,所以当他们发现一个学生不参加任何学校社团,而是在外面今天跟着这个实验室做活动,明天跟着那个夏令营去做项目……
招生官一眼就会看出,这些活动都是家长或机构帮学生安排的,对于学生本人的自主性和热情,他们就会在心里打上问号。
但是等基本能力都做到以后,就真的不要再卷啦!
沈老师给出了一个“爬藤标准”:
达到这个标准后,其实就不需要再去刷分了,不如把时间花在寻找自己的特色上面。
沈老师幽默地表示:
比如学生如果因为自己比别的同学少考了一分两分而心情低落,他们就会去给学生做“心理按摩”,再比如现在很多IB学生会想申请学4、5门HL、或者IB学生去考AP,他们也经常会去“劝退”。
因为客观看来,除去极少特别有时间精力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其实没有必要这么做,他们学校里申到斯坦福等名校的孩子,也是正常选3门HL的。
张楠老师则说,家长要认识到:
升学老师可能是前面的领航人,家长更多的是一个大副二副,要去协助学生驾驶这艘船,而不是帮他驾驶。这样等他进入大学后,才能适应学习环境。
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家长不要总是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不要总是觉得我比你经历得多,我知道怎么做才是好的,过早地给孩子一些限制。
因为这样会导致孩子哪怕有自己的想法,也会为了家长开心,或者为了达成爸妈给他的“人设”,而去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你就越来越难挖掘到孩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反而是把孩子当作“合作伙伴”或者同事,用比较平等的方式跟他们沟通,更容易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发现他们的潜力。
她还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要感谢海外大学申请,因为它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可以让孩子在18岁刚成人的重要年龄“停下来思考”。
通过大学申请,孩子需要回看自己过往的时间做的事情,然后去总结提炼、反思,有了这个过程,就可以对未来做下一步的规划,再去提升、进步。
很多时候由于生活太盲目,我们都是一味地向前冲,这可能不是一件好事。但大学申请就让同学们迫于外界压力,不得不去养成“反思”的习惯,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需要调整。在他未来漫长的人生中,这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想要回听这三场重磅讲座👇
请扫码联系小助手
加入“爸爸真棒”家长俱乐部
除了平和、世外、WLSA,在上海,申请成绩亮眼的学校还包括包玉刚、上中国际、上海美国学校(SAS)等顶尖国际化学校,因为看中这些学校的升学结果和优质教育,很多家长、学生挤破头都想转学进入。
9月25日下午14点,“真棒家长俱乐部”特别邀请到了包玉刚、SAS等学校的在读家长,以及沪上“低龄规划”专家Haohao老师,为大家解读目前沪上知名国际化学校的转学、插班流程,就读体验,以及学籍问题、外籍身份认定等家长最感兴趣的话题。
会员专属活动
仅限40组家庭
扫码预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