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东亚女儿的隐痛:爸妈眼中我是别人家儿媳

东亚女儿的隐痛:爸妈眼中我是别人家儿媳

其他


策划、撰文 / 七条

专业支持 / 隋真

编辑 / KY主创们


快过年了,有人头疼买年货,有人苦恼抢不到票,还有人,纠结要不要回家,回谁的家... ...


我发现最后一种,是许多女生特别困扰的——她们面临着:「婚后过年,回婆家还是回娘家」的艰难选择。


之所以难,是因为不仅婆家理所当然地默认,媳妇跟着儿子回家是天经地义的「既定传统」,甚至连娘家也觉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坚决反对女儿回自己家过年。


图片来源:小红书


如果深究,这种被亲生父母当作「外人」、「礼物」看待的离谱情况,并非是女生结了婚才出现的,而可能贯穿着她们整个童年。


图片来源:小红书


这使我不禁记起之前一个热点话题叫做:有的父母不是在为自己养女儿,而是在为别人养儿媳。很早之前就流行的,生儿子是建设银行,生女儿是招商银行的说法,正是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


其实这两句话的背后,反映了一个普遍存在的原生家庭养育的残酷真相:


许多父母一直在用「客体思维」抚养和教育女儿,却忘记了作为独立的个体,「女儿」成长为「女性」真正需要的是拥有自己的「主体思维」。


那到底什么是主/客体思维?两者在养育中的表现、差异和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来看今天的文章。



主体思维 vs 客体思维:

分别对应「尊重」和「规训」

两种养育的内核



养育中的「主体思维」,指的是注重培养孩子人格与精神上的自主(autonomy),尤其是培养女儿作为女性,拥有一种「存在与行动都独立于他人」的状态。主体养育的内核是支持和尊重。


相对的,养育中的「客体思维」更加基于社会期望、传统角色和外在评价来培养孩子,特别是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强调女性作为附属于男性的客体而存在。其内核是规训和控制。


结合现实的成长经历,我们来体验下养育中「主体思维」vs「客体思维」的具体区别究竟在哪:


  • 是否强调「性别规范」


养儿子应该让他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养女儿应该让她拥有更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养儿子得有男子气概,将来才能在社会和家庭中独当一面,养女儿不能个性太强势,温柔、乖顺才讨喜;

养儿子可以重点培养他读更高的学历,去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打拼,养女儿不必读太多书,能找到稳定的工作、早点结婚生子更要紧... ...


以上几个常见场景中,虽然不论儿子还是女儿,都被按照符合社会角色的刻板印象来养育。但灌输给女儿的正是由客体思维主导的第二性别规范,它的底层逻辑是要求女儿应当成长为父权和夫权制下的「他者」。


图片来源:《狗十三》


  • 是否强调「功能性」


客体思维养育女儿时,非常典型的强调功能性的例子就是开头提到的,把女儿当成儿媳对待:


你要温柔、贤惠、做个淑女,才容易找到对象;

你得学做饭、会家务,这样以后去婆家才不会被嫌弃;

你不要在学业、事业上有太多追求,女人最重要的任务是持家... ...


事实上,这也正是女性从出生起作为女儿,就经历的被物化(objectification)的过程——被当成具备某些功能的物品或工具,以满足别人(男性)的需要。


抛开两性关系,客体养育下长大的女儿,在学习和工作中同样会被物化为「被选择者」。


  • 是否强调「上下级式(Boss and Subordinate)」亲子关系


受旧式家庭等级观念的影响,许多人出生后,首次体验到关系中的权力不对等,就是来自原生家庭。亲子之间,父母不仅是「养育者」,更是「权力的上位者」。


他们通常理所应当地统治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并不断地提出要求,让孩子遵从自己制定的规则,活成自己期待中的样子。


这种专制型父母,恰恰也是客体养育的实施者。并且现实生活中,他们不但会以漠视、打压、否定等形式去培养女儿,还可能通过「以爱之名」去无形地控制女儿的行为和思想。


  • 是否强调「有条件的爱」


你考第一名,才是好样的;

你听爸爸妈妈的话,才是好孩子;

你如果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我们就不喜欢你了;


客体思维养育里,许多家长有意无意地会给孩子植入「父母对我的爱是有附加条件」的感受:我只有达到父母的期待才是有价值的,达不到时我会觉得很羞耻、很没用(Assor, Vansteenkiste & Kaplan, 2009)


但主体思维养育中,孩子的行动和情绪是能够被父母及时、积极并无条件地关注和响应的。同时,父母会在频繁、双向的交流中确认,它们是否来自孩子真实的想法与需要,以保证能够为其提供相应的切实帮助。


图片来源:《怒呛人生》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在养育中最本质的区别其实在于,是否允许并鼓励真实自我的建立和独立。


对于许多女性而言,「真实自我」也可以被称作人格上的「主体性」



一个女性拥有「主体性」,

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人格独立



什么是人格「主体性」?


在心理学领域,主体性(Subjectivity)涉及到两个重要力量的建立:


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自我坚定(assertiveness)。


简单来说,「内在动机」代表一个人能够自发地去做出自己人生的决定和选择,而不依赖于外部的惩罚或者奖励。


例如一个女性,当她选择回归家庭做全职妈妈,不应当是受社会或家庭对于贤妻良母角色期待的规训,而应当是由她真实、自主的个人意愿的驱动。前者是她作为客体的妥协与牺牲,后者才是她自我意识的表达。


同样地,当一个女性拒绝顺应社会时钟的规范在30岁前结婚生子,她也应当是出于自身的需要与追求,而不被任何外界压力裹挟,沦为被操纵的「棋子」。


研究发现,一个人内在动机的建立,与成长中所接受的养育方式密切相关,父母给到的支持和尊重越多,ta的内在动机越强。而内在动机又与更高水平的努力、责任性和应对挑战的表现呈显著正相关(Patall, Cooper, and Robinson, 2008)


图片来源:《82年生的金智英》


「自我坚定」则是指一个人能够自信、坚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敢于在不伤害他人的同时,积极主张并维护自身的合理权益,不轻易放弃自我立场。


在每个人漫长的生命中,自我坚定这项重要的人格特质是用来稳定内核、对抗外部不确定性的根本能力。尽管当它呈现在女性身上时,时常会被解读为太强势、倔强不开化。


一个拥有「主体性」的人,最强大的地方便是能够做到真正的自我分化、自我接纳和自我创造(self-creation)——也就是说,ta有能力在生活中辨识自己的情绪感受,并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也有能力诚实地面对和接受自我的需求,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达成自我满足。


也正因如此,一名女性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最核心的一步便是彻底抛弃「第二性」的处境,迈向完全的「主体性」


图片来源:《82年生的金智英》


相反,一个缺乏「主体性」的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更容易陷入以下这些负面的处境:


  • 低自尊,焦虑和抑郁的风险增加


低自尊者,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在这种强烈的不配得感的支配下,ta会习惯性地忽略自己的需要,无法在关系中提需求,甚至会有意识地压抑、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


进一步,ta们更容易成为关系里的讨好者,依赖于他人的认可来建立自我价值感,总是长期活在担心被否定和被拒绝的恐惧之中,导致患上焦虑和抑郁的风险大幅增加。


此外,缺失主体感的女性,在刻板性别角色的规训之下,更有可能对自己的形体和性吸引力感到焦虑和不自信,并因此损害自身的人际表现和生活幸福感。


然而研究显示,当一个女性试图去挑战社会性别规范时,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更高(Weber et al. 2019)


  • 持续的紧张与不安全感,无法自主决策


日常生活里,缺乏主体感的人常常会有一种没来由的紧迫感,特别容易因为担心生活失控或无序,觉得不安全。


这是因为在成长过程里,ta从未真正收获自己作为主体去安排和掌控人生的体验。更多时候都是听从和接受父母的指令。


成年后一旦失去指令,ta反而会失去方向,不知所措,觉得人生充满了动荡的危机,但又说不清楚来自哪里。


  • 形成虚假自体,对生活失去兴趣


自体是一种对自我的体验。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发展出真实的自我体验。甚至更多时候,从客体思维养育中成长起来的人都带着虚假自体(False Self)的面具在生活。


虚假自体最突出的情绪特征就是:空虚、麻木、迷茫和无意义,也可以理解为近两年流行起来的「空心病」——人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对人生丧失斗志,对世界失去好奇心。


图片来源:《82年生的金智英》


这种「空心」的状态,正是主体性缺失的具体表现。因为始终带着面具生活,长期被当作工具对待,才导致面具下的真实主体逐渐消失。



成年后,

如何重建自身的「主体性」?



虽然很遗憾,我们无法重新选择自己的出生和被养育的方式,并且直到成年后,才会切身感受缺乏「主体性」的漫长痛苦。


但我们依然能够积极采取行动,重新养育一次自己,为自己重新注入人生的主体感:


  • 一点点聆听和觉察真实的自我感受


相信这个方法大家经常听说,甚至有点听麻了。但它真的真的值得被认真地运用。生活中,当你感到开心、焦虑、愤怒等各种情绪时,不妨放慢脚步把这些记录下来,并问一问自己:


父母说的哪些话、哪些行为会使我产生这些感觉?

我是否必须要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某件事?比如去考公务员、30岁前生小孩?

如果我选择了一份工作,或选择和这个人结婚,是出于我自己的需要,还是别人的期待?


注意,这个聆听自己的过程里最重要的环节其实是:有意识地练习独立思考。我们可以不断尝试去捕捉那些细微但影响我们行动的声音,并去反复辨别哪些声音是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真实的感受,哪些是外界强加的、被我们内化的。


图片来源:《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 建立个人边界,学会说「不」


要想建立起一套健康的个人边界,关键在于把握住两个核心:


一是,把自己的需求和情绪放在首位,先关照好自己,再去照顾生命中其他重要的人。


二是,通过说「不」,来坚定地维护个人边界,回击令自己感到不舒适的冒犯。


这里给到几条练习说「不」的小技巧供参考:


a.时间拖延法——比如父母安排你去相亲,可以先表示自己需要时间来考虑再做决定;

b.提出折中方案——假如生了宝宝后,长辈以母乳喂养更利于孩子健康来绑架你,你的折中方案可能是:可以母乳但放在奶瓶里,或和奶粉混合喂养试试看;

c.三明治话术——把拒绝的话夹在两句肯定的话中间。好比你想拒绝男生的约会邀请,可以这样说:非常感谢你能想到我,但这次很不巧有其他安排所以去不了,我们下次找机会。


  • 尝试理解父母的养育动机


这么做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求我们原谅父母,而是帮助我们明确一点:他们这样对待我,不是因为我不够好。我不必在成年后的漫长人生里,一直用父母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令自己时刻笼罩在「受害者」的负面情绪里无法自拔。


从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在成年后,一种新的和父母相处的模式。不论是修复与他们的关系,还是保持合适的距离。从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更加安全、轻盈的重新做回自己的空间。


以及值得单独强调的是,只有在尝试理解父母养育动机的基础之上,我们才更有可能在今后成为父母的过程里,避免无意识地重复过去的客体养育思维,并有意识地帮助自己的孩子(女儿)建立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



今天的探讨,从养育「女儿」的话题出发,但我们更加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你,不论身份是女儿、女性、母亲,还是儿子、男性或父亲,将文章 转发 出去,让更多人能因此意识到身为独立个体而存在,拥有人格的「主体性」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没有白活一场。


(想要进一步理解父母的养育动机,公众号主页回复「养育」,查看更多~)



今日互动

你曾在「客体思维」养育中长大吗?

成年后,你如何为自己重建「主体性」?


References:

Ramsey, L. R., & Hoyt, T. (2015). The object of desire: How being objectified creates sexual pressure for women in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39(2), 151-170.


Slater, A., & Tiggemann, M. (2002). A test of objectification theory in adolescent girls. Sex Roles, 46, 343-349.


Reshvanloo, F. T., & Hejazi, E. (2014). Perceived parenting style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academic motivation: A causal model. Int J Educ & Appl Sci, 1(2), 94-100.


Patall, E. A., Cooper, H., & Robinson, J. C. (2008). The effects of choice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related outcomes: a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finding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4(2), 270.


Sarkova, M., Bacikova‐Sleskova, M., Orosova, O., Madarasova Geckova, A., Katreniakova, Z., Klein, D., ... & van Dijk, J. P. (2013). Associations between assertivenes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self‐esteem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43(1), 147-154.

Weber, A., Cislaghi, B., Meausoone, V. C., & Loftus, P. (2019). A global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 on gender norms on men’s and women’s health. The Lancet, 393, 2455-68.

Cislaghi, B., & Heise, L. (2020). Gender norms and social norms: differences, similarities and why they matter in prevention science.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42(2), 407-422.

Winnicott, D. W. (2018). Ego distortion in terms of true and false self. In The person who is me (pp. 7-22). Routledge.

Cleantis, T. (2017). An invitation to self-care: Why learning to nurture yourself is the key to the life you've always wanted, 7 principles for abundant living. Hazelden publishing.



本文关键词:女性、原生家庭、主体性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点点 在看,重建自我的「主体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东亚小孩变形计:从美高转学到英国,爸妈觉得我疯了一日一诗:一个位置空着 / 就好像 / 生活中我们的一次缺席 | 雷爱红 :一个位置迈克尔·杰克逊22岁小儿子:爸爸死后,网友从未放过我们儿子儿媳被“小三”害死、女儿被逼疯,下嫁凤凰男的豪门千金晚年凄凉,渣男连娶新娇妻…妈妈发朋友圈,晒4岁女儿的奖状,朋友回复:最好看仔细再发吧“妈妈患癌那9年,我无数次想逃走”:崩溃女儿的背后,藏着几亿人说不出的隐痛加航又乌龙!无人陪伴11岁孩子拿的是别人的护照!别人家的女儿来报恩,我家女儿来要命......社死!佐治亚女子在海滩自慰被警察逮捕,当场搜出作案工具,网友抨击警察不讲人情你能讲讲如何从30把伞里,选中我的故事吗?同时被哈佛、MIT与斯坦福录取的学霸,却陷至痛苦边缘:爸妈,我没有一个朋友同时被哈佛、MIT和斯坦福录取的学霸:爸妈,我没有一个朋友……【旅游】澳洲博主吐槽:欧洲目的地都被捧得太高,其中我最讨厌巴黎!倒计时3天!书是别人的,读书笔记才是你自己的公婆认前儿媳当干女儿,送房又送情,这事我忍不了!普林斯顿华裔新生离世,北大著名女作家儿子先后自杀,谁能看见背后的“黑手”?张郎郎:和遇罗克一起坐牢的日子从【中国好声音】到【唱坛好声音】从旁观到参与“还过个屁年!”30岁河南女子的绝望,撕开4400万人的隐痛,真难啊福贵塑料袋闷死8岁女儿的母亲在监狱中死亡!儿科医生痛哭:只用1天,这种病就夺走我女儿的命!比甲流还凶,孩子寒假一定要注意[家居] 给女儿的一套房GTC 对话黄仁勋:我眼中的 GPU,和别人有很大差别疫情后重返纽约(4):惨不忍睹的911恐怖袭击博物馆怎么发年终奖的,都是别人公司?不买房喊人家小土豆,买了房喊人家小金豆澳洲博主吐槽:欧洲目的地都被捧得太高,其中我最讨厌巴黎!一位儿科医生痛哭:只用1天,乙流,就夺走了我16岁女儿的命!又是别人家的年会!阳光普照都是iphone15…“班上半数同学都自残”:无处宣泄的隐痛, 让青少年沉迷自我伤害佛州出发“维多利亚女王号”邮轮爆不明疾病 ,CDC:逾百人上吐下泻命运组合论 第二章 命运环境论 第二节95 后三峡移民二代:白天我是外卖骑手,晚上我是钓鱼佬一个卖纸的企业年终拿出1.3亿奖励全体员工!又是别人家公司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