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造就了三国,居然是他?
一个存在感稀薄的三国人生赢家,
一个埋藏许久的历史暗线,
一场草蛇灰线的蝴蝶效应。
水浒和西游都说过了,我想再试着跟您理理三国。
1
说《三国》,我想从一个特别冷门、你一定想不到的人开始说起:
臧霸。
一提臧霸这个人吧,我相信即便很多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都会觉得陌生——你说臧霸啊……那不就是那个谁么?那个谁……
是的,无论在小说当中,还是日本光荣公司出品的那些以三国为题材的游戏当中,臧霸似乎都是一个连头像都未必配拥有的小角色。存在感稀薄到还没有给官老爷拿刀的周仓高。
这个人出身泰山郡,先后投靠陶谦、刘备、吕布、曹操、刘备、曹操……
而臧霸的高光时刻,应该是在吕布麾下时,吕布号称有“八健将”,张辽领着仨副将,他则领着另外仨。按这个级别,应该是吕布的主力部队。
照这样说,臧霸的应该战力应该是跟张辽相仿佛才对。
可是,众所周知臧霸在小说中的戏份远没有“婴儿止啼”的张文远多。投降曹操以后,他戏份就更少了,吕布白门楼殒命之后,臧霸下次露脸就要等到赤壁的时候——在庞统的指引下,徐庶制造谣言:说西凉马腾、韩遂造反,要杀奔许昌,劫持皇帝。
于是曹操赶紧命令臧霸跟徐庶搭伙,去西北防御。
从此小说就把臧霸和徐庶一块“写丢了”。而相比好歹在刘备那里大放异彩过一把的徐庶,臧霸显然连这种出境的机会都没有。
我好一顿找,才在央视老《三国》里找到了他。
但你到历史上看,会发现,臧霸在曹操这个集团当中的品级还真不低。曹魏给他的职位相继有:
威虏将军、镇东将军,执金吾、假节、都督青徐二州诸军事,都亭侯、武安乡侯、开阳侯、良成侯……
哦,对了,还有最重要的——死后配享太庙!
也就是在曹操旁边混了个牌位,仿佛当年是跟曹老板一起相亲相爱、在一条战壕里奋斗过的“亲密战友”,曹魏的子孙后代祭祀曹老板时,顺道就给他一起跪了。
而把臧霸跟他“老同事”张辽的在曹魏的“职称待遇”做个对比,就更有意思了。
张辽最后做到了晋阳侯,是县侯,食邑两千六百户,死后谥号“刚”,配享太庙,子侄恩荫封侯。
臧霸做到了良成侯,也是县侯,食邑三千五百户,死后谥号“威”,也配享太庙,子侄也恩荫封侯。
张文远无论在小说中还是历史上那个存在感,可都不臧霸能比的。可是臧霸的“职称待遇”,比张辽还要好一些(食邑多了快一千户)。你说奇怪不奇怪?
张辽:NND,老子这么卖命,怎么工资(采邑)还没这个配角多?
翻译到现代,就好比你公司有个业务骨干和一个小透明,跟俩人同期入职,一个老板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个成天上班摸鱼,最后年终考评,俩人都得了同样评级,薪资职位什么的,都是一样一样的。甚至小透明比那骨干工资还要高些。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有人猜测臧霸是不是藏了一手,说他是什么“懒泼将军”,跟赵云本是同一个师傅教的,本事其实大的不得了,赵云会的他都会,只不过投降曹魏以后跟徐庶一样,不肯卖命而已,balabala……
但这样一说,那就更不合理了,有能耐你还不卖力,还是个武将!曹老板,这种二五仔放着不杀留着过年么?
其实你去查《三国志》,会发现臧霸这人在曹魏真的没立过什么大功,相反,《三国志》还意味深长的记载过一段他跟曹老板“抬杠”的经历:
说,曹操平了吕布以后,收降了臧霸,把青徐两州都交给他节制,这个时候有两个人在临近的兖州造反,被曹老板迅速平定,失败后他俩逃到臧霸处隐匿。
兖州是曹操起家的地方,这么烧他老本,他当然不能忍,于是就派了当时还在他手下装孙子的刘备专门跑一趟,要刘备看着臧霸把这两个人的脑袋砍了,回来送给他。
可,臧霸怎么回的话呢?臧霸对刘备说:哎呀,玄德公啊,这种不仗义的事,如果放在我当年独霸一方的时候,我是肯定不会做的。但现在既然投降了曹公,感激他的存命之恩,他如果非要我杀,那我也不敢违抗命令……可是我听说有意于霸业的君主应该以义相告、不宜以威相迫,所以请将军您替我去跟曹公劝一劝。
简单的说,就是臧霸不仅不遵令,而且还反手道德绑架了曹操一把:你非要让我杀,你就不是好老板,你就成不了霸业。
就问你,一个新晋员工,有这么跟老板说话的么?
可是刘备把这话传达给曹操以后,曹操怎么说的呢?
曹操竟做恍然大悟状,夸臧霸说:臧霸真是有“古之仁德”啊!那俩人的脑袋我不要了,反而给他们都封了当郡守。
这故事够奇葩的吧?光看字面你会觉得充满魔幻现实主义,哪儿哪儿都不挨着。
可是你再去了解一下三国史,你会发现其实是一段充满了“黑话”的对话。兖州的那次叛乱,高度疑似臧霸就是幕后主使(后来曹丕要代汉自立的时候,臧霸又有部将闹了一次非相似的兵变),但曹操即便明知是臧霸捣鬼,他也不敢追责,反而在把话说开了以后,公开封赏那两个替臧霸造反的人。
为什么曹操要这么忍让臧霸呢?
2
臧霸这种人,说白了其实就是三国时代普遍存在的地头蛇。
臧霸跟刘备说,他曾经“独霸一方”,但有趣的是,无论《三国演义》里,还是《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没有记载臧霸自己扯杆子做过一方诸侯。他的发迹,是在徐州牧陶谦那里,陶谦封他做了骑都尉。
而陶谦这个人也很有意思,作为也算汉末的一镇诸侯,他最常被人说道的其实就俩事儿:
一是曹操发迹了以后,想接老爹曹嵩去自己地盘过好日子,一行人路过陶谦的地盘,不知怎么弄得,就被他的部将给杀了,由此让陶谦惹祸上身。引发两家战事,最后让陶谦弄了个“忧曹而死”。
另一个是陶谦临终前,据说担心自己的子侄罩不住徐州的盘子,执意让刘备来“义领徐州”。白白把地盘送给了刘备。
这两件听上去同样匪夷所思的事情,其实冥冥中都指向了一个真相——陶谦这个朝廷命官,名义上管着徐州,其实根本节制不了手下打的军事武装,他那些部将名义上听从他的节制和调遣,其实完全是各行其是,想抢谁就抢谁,供着陶谦,只不过是不想和朝廷撕破脸,公开跳反而已。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徐州兵会为一点蝇头小利截杀曹嵩,给陶谦惹下天大的官司。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陶谦临终前放着子侄不传地盘,非要把徐州“托付”给刘备——因为刘备和这帮人一样,都是手中有枪的军事流浪集团,只有做个顺水人情给他,以枪压枪,才能在陶谦逝后保他子侄安全。
而徐州当时遍地自立的地头蛇当中,就有臧霸这个人。
臧霸的独特与聪明就在在于,他明明有自立的实力,却始终引而不发,先后“辅佐”陶谦、刘备、吕布,在他们的荫蔽下一点点做大,最后在归附曹操时成功“套现”,混了个“都督青徐二州”,转正当上了此地真正的土皇帝。
而臧霸这个土皇帝,是曹操也不敢惹的。因为此时他正筹划跟袁绍打官渡之战,如果臧霸在青州徐州直接跳反,曹操就将腹背受敌。他必须拉拢住这个人,给自己在东线竖一道屏障
所以他必须跟臧霸打马虎眼,说他仁德,还给他的黑手套封了官,以示安抚。
而曹操对臧霸的这种忍让,果然起到了效果,后来刘备趁乱杀车胄,又在徐州反了,臧霸这个地头蛇就没有在第一时间选边站,导致曹操非常轻松地直接攻灭了刘备,得以专心跟袁绍对线。
而曹魏政权对臧霸的忍让,其实一直延续到了魏文帝曹丕的年代。臧霸一辈子没立过什么大功,却一直加官进爵不断。本质上讲,就是一种笼络。曹魏前期通过不断加官进爵的方式赎买他名义上的臣服与效忠,后期又试图以明升暗降的方式杯酒释兵权,最终臧霸以65岁寿终正寝,舒舒服服做了一辈子的地头蛇。
我觉得相比被史书和演义浓墨重彩描写的张辽、赵云们身冒矢石、戎马一生,臧霸这人的一生,其实才是那个乱世中最“人生赢家”——虽然他是被历史和演义一起忽略的小透明。
3
从对臧霸这个人的分析当中,我们可以获得对三国历史一种新的视角:
真实的三国历史,可能远没有我们想想的那么明晰。曹刘孙手下的那些臣子、部将中,有很大一部分对他们的效忠,都跟臧霸一样,只是名义上的吗,讲条件。
这导致三国时代各军事集团的动员能力其实非常可疑,根本不可能如臂使指,更不可能像游戏里那样直接划块A过去。
你想想,为什么三国“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居然是以少胜多,谁兵少谁赢?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兵多的那一方,动员的大部分军力,都是臧霸这种地头蛇的兵力,跟着来当气氛组,喊“666”的而已,一旦看到战事不利,风向不对,他们就先“润”保存实力,于是主公们就兵败如山倒了。
所以三国时代的政治实体,其实都是松散的政治联盟而已,就像群雄架空了汉室,而“臧霸们”则很大程度上架空了很多群雄。
而这些“臧霸们”有个特殊的名字,叫“地方豪强”。
究竟是谁,造就了这些地方豪强呢?这就得上追三四百年,谈到一个人我们熟悉的人——汉武帝了。
中国的“大有为之君”,在秦皇之后,第二个就是汉武帝。汉武帝这人好大喜功,为了跟匈奴硬扛不计成本,把文景之治攒下的那点家底儿都霍霍光了,却还没打过瘾。那怎么办呢?只能打商人的主意了。
中国皇帝从汉武帝开始修炼“外儒内法”的双修心决。儒家和法家主张南辕北辙,但若一定要说有什么特点是共同的,那就莫过于对商人都是态度恶劣——儒家觉得经商相比务农是“末业”,法家则干脆说商人是臭虫(五蠹),鼓励皇帝踩死了算完。这么两家一影响,让汉武帝抢起商人的钱来一点没有背德的感觉。
于是什么“盐铁专卖”、什么“算缗令”“告缗令”,公开向商人抢钱的政策一条一条就出来了。“天下富户率破之”,大商人基本都被搞破产了。
但资本这个东西,向来是睚眦必报的,皇帝用行政命令强逼它,它就会报复皇权。
汉武帝以前,由于经商环境较好,民间资本可以在农工商业之间自由流动。但汉武帝把工商业最赚钱的行当都搞成国营了,资本为了保护自己,就只能在农业这个行当中恶性膨胀。
说简单点,就是汉武帝以后,富户们开始疯狂买地。毕竟在其他行业不赚钱后,土地这个东西是最保本的,
由此就放出了一个中国此后帝制王朝千年无法克服的顽疾——土地兼并。
富人攒下财富之后,怕政府剪羊毛,不敢发展工商业,只能疯狂屯田买地,小农们纷纷被破产兼并、成为他们的佃农。而这些富户也就成了地方豪强,西汉王朝赖以存在的自耕农经济体系走向瓦解。
当然,也有人想过力挽狂澜,篡汉的那位王莽就是个想“让大汉重新伟大”的人,你看他的国号“新”,就是这个意思——不要搞那么剧烈的土地煎饼了好不好,我们重新清盘一下,回到人人平等的上古时代去!
只可惜王莽是个书呆子,改革政策都迂腐不堪,他没有看到土地兼并问题的根本,是汉武留下的那讨政策,反而事实上将这套政策强化了。
最后,王莽成功把天下豪强都逼反了,公推出个刘秀来,建立了东汉。
光武帝刘秀这个人,在现如今很多历史爱好者那里,被称为“位面之子”。因为你看他打天下打的实在是太爽了,他起兵没几年,天下就望风披靡,江山很顺利的就重归一统。而且统一以后,搞的王莽不胜头痛的那些问题似乎都没了。从西汉末年的民怨沸腾,直接跳到了光武中兴。
这个奇迹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秘诀就在于,光武帝刘秀本人就是天下豪强势力的总代表。他上任之后的一系列政策,都是给豪强扩张开绿灯,豪强们当然就很配合的给了他中兴之主的美誉,顿时河清海晏了。
但事实上,东汉王朝其实已是一个豪强参股的“半帝国”,中央政府其实是以放弃对地方的管控能力和资源调动能力为代价,换来了“中兴”,东汉真实的皇权力量,已经不及西汉多矣。
而赶上了东汉这个皇上都亲自放水的好时代,豪强开始急速进化,在经济上,他们修建大规模庄园,在军事上,他们让家丁军事化并修建东方式城堡“邬堡”,而在政治上,他们中的佼佼者得以被东汉朝廷接纳如朝堂,成为了名门望族。
豪强不可怕,就怕豪强有文化。读上书的豪强从此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士族。他们开始不满足于光武帝与自己达成的“前盟”,试图更多地分享权力。
皇上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也要挣扎。但长于深宫的皇帝看到大臣已成了豪强的代表,他可以依靠的同盟有能有谁呢?
只剩下两种人,外戚和宦官。
于是就有了所熟悉的东汉末年(其实是东汉中期就开始了的)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
豪强想要扩权、皇上试图反扑、双方都要拼命汲取力量,彼此较劲,草民百姓在双方轮流压榨下没了活路,最后闹出了黄巾大起义。
明朝末年的思想家王夫之对此有过一个犀利吐槽,他说:“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也就是说,汉朝其实是被其内部生长出来的豪强势力给撕碎的。
所以你会看到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一般中国到了分裂乱世的时代,汉民族的整体疆域往往是收缩的,像五代十国丢了燕云十六州、越南那种。
可是唯独三国时代,汉民族在内部打成一锅粥,“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同时,外部疆域居然总体保持不变,甚至还有扩展——曹魏北击乌桓,收服西域;蜀汉“七擒孟获”、兼并南蛮;连“坐领江东”的“吴大帝”孙权同志都平山越、收交趾、还派人渡海去了趟台湾……
原因就是魏蜀吴三国都是比东汉更加典型的豪强共同体,而激发起豪强的热情之后,他们保卫和拓张自己地盘热情其实是极高的。
而三国时代的魏蜀吴别看在外交、军事上打得凶,在内政上其实都在做一件事——试图与其国内的豪强(士族)达成妥协。
魏国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曹丕直接搞出了个《九品中正官人法》,明摆着宣布:今后当官咱就不看别的了,什么人品、才具、功劳、能力统统作废,咱直接拼爹!
而这么一搞,广大豪强自然欢欣鼓舞,立马帮他完成了篡汉伟业。
当然,即便如此,豪强们还是不放心,毕竟曹家是“阉宦之后”,以前跟他们做过对的。
于是干脆换了司马家掌权,司马家自己就是地方豪强出身,曾经被汉武帝压抑、遏制,最终滋生出的地方豪强,自此终于完成了逆袭。
所以晋朝那个朝廷到后期,其实不是个行政机构,而更类似一个地方豪强组成的“参议院”,有头有脸的豪强都有个职位,在里面有参政议政权而已。
这套体系看起来就很扯淡,真正行政也很低效,但它确实当时的华夏大地上最合理的利益分肥体系,所以最后“三家归晋”,是这么一个政权完成了一次短暂而低效的统一。
而华夏,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更加空前混乱的大分裂、大乱世之中。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动摇似永嘉。
至此,我们总算把三国之所以形成的历史真相梳理清楚了——你发现了没有?在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背后,原来潜藏着这样汹涌而不可逆的历史潜流。
两千多年前,当雄心勃勃的汉武大帝开始他的盐铁专营、算缗告缗,力图完成他梦想中的大有为之时,他绝对不会想到,他当时扇动的那一下翅膀,居然会在数百年后掀起那样滔天的风暴。
汉武一朝,是大汉国运的顶点,却也是它的转折点。这个王朝其后的命运,已经被悄然写就了。
但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一种必然: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是不可违背的,当你试图用强力去和它掰掰手腕时,它就会给你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巨大悲剧。
全文完
本文6000字,我写的不易,您读完更不易,愿您喜欢,喜欢请三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