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该怎样应对不请自来的建议
不搞笑,纯叽歪,没有图也没有有剩,慎入。
一
上篇文章是个广告,文章开头我提了一句我妈的新家终于收拾好了。
然后收到了这么一个留言
从这个读者的留言里能看出来,她显然在之前的某一篇文章里了解到我父母离婚了,但却没有看到之后我陆续在几篇中提到我爸爸过世。于是这次看到我妈搬家买房,便突发奇想:哎,不如把你那离婚几十年的爹妈再凑到一起,你照顾起来方便,群众喜闻乐见,至于当事人老两口,让他们不要那么较真就好了嘛。
我爸妈当年为什么离婚,这位读者不知道。我妈想不想复婚,这位读者也不知道。我爸是不是健在,她更不知道。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根本不重要啊。这位给建议的读者压根就不感兴趣我家到底怎么回事,她只是想用最诚恳的语气,给出一个充满爱的建议。
写出这样的建议,应该感觉很好吧,“我为一个糊涂女人指点迷津了,我让一个破碎的家庭有了重聚的希望,我给这个世界带去温暖了,我好棒~”
有没有温暖世界不好说,但肯定温暖了她自己,从头皮温暖到脚后跟。
我知道这个读者看到这里肯定会非常委屈抱歉地说,我又不知道你父亲过世了。
对啊,你是不知道。但既然你对我家的情况根本不了解,凭什么要不请自来地给建议呢?
我猜她一定会说是为我好。
二
第一次知道利他主义,是通过白求恩特蕾莎修女这些伟人事迹。那时我以为这是一种很罕见稀有的品德,得靠强大的信念感才能支撑。
后来上网多了,发现真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利他主义精神已经遍地开花了。
经常是当事人没求助也没表示自己有烦恼,甚至只是喜滋滋晒了个啥,便会有人强行伸出援手,强行给建议,强行洒温暖。
一个陌生人,不远万里,顺着网线,对你嘘寒问暖指手画脚,把你家的事当成他/她自己的事,懂不懂都要插一杠子,这是什么精神,这必须是纯粹的利他主义精神。
真是网有多宽,人文关怀的手就伸得有多长。
但因为这种关怀特别无私伟大,拒绝的时候也要很注意技巧,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惹众怒。
这就好比我手脚健全地坐在桌边吃着饭,突然有个陌生人过来强行喂了我一口糊糊,然后告诉我这是为我好,因为我需要。
我说对不起我不需要,你别喂了。
她说不,你需要,你只是不知道你需要。
说着还体贴地替我擦了擦挂在嘴角的糊糊。
我说你再动我就急眼了。
这时总会有围观群众跑出来指着我说,你这人真不懂事,人家一片好心被你当成驴肝肺。
三
我的公号对每一个新关注的读者发出的自动留言都是:欢迎关注赵奋斗, 谢谢喜欢和支持,虽然留言不一定每次都能上墙或者回复,但我都会认真看。
这不是客气,是我的真心话。
作为一个没有长性的人,从17年写公号到现在,能坚持这么久,主要动力一个是赚钱,另一个就是跟读者的互动。搞笑文章下读者的夸奖和喜爱,吐槽文章下读者的共情和分享,每一个留言都是我写文的最好回报,尤其是看到有读者写的各种刁钻有趣的治不靠谱老公的经验,总会大笑着读给有剩听。
也正因为此,最初几年偶尔收到特别过分没边界感的留言时,我都告诉自己,既然选择把生活摊在大众眼前当故事写,就得允许别人评论给意见,好的坏的都要接受。
然后慢慢地,越界的建议越收越多。
大概我这个公号从头到脚都散发着“此人不靠谱,急需免费建议续命”的无助气质。
更何况,给陌生人建议应该是成本最低的日行一善了。
如果是给朋友提建议,还要考虑一下对方如果采纳了,效果不好,后续该怎么办。
给陌生人建议则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么多,怎么爽怎么来。现实生活里自己做不到的事,尽可以拿出来建议别人,说的那一刻四舍五入,也跟自己实践了一样,成就感优越感满满的。
所以,没什么边界感的人一旦迷上给人提建议,就跟傻子捡到枪一样,不把子弹打光是不会停的。
而我就是那个靶子。
四
我曾经特意上网查了如何应对不请自来的,没有边界感的建议。
大致方法分两种,一种是客气的拒绝,一种是礼貌的无视。
这几招在生活里大概会挺好用,面对面遇到乱给建议的,带着表情肢体语言地去表达拒绝和无视还是容易的,对方但凡不是个傻子,总能知趣地闭嘴。
但网络没这个选择。
你这边沉默黑脸,手机那端的人却以为你是在默默点头拍红了小巴掌。
于是再接再厉。
后来有一次读到一篇文章,说遇到unsolicited advice时不要生气,先深呼吸十下,告诉自己对方不是针对我。
我是读到这里时才悟了的。
如果一个人给我的所谓善意,我需要用近似灵修的方式才能忍下来,这跟冒犯有什么两样?
从那时起,我不再试图分析给我建议的人到底是好心办坏事,还是词不达意没表达清楚。只要我感受到的是越界是冒犯,那我就生硬地不知好歹地怼回去。
所以,在这里想跟那个读者说,如果这样被我挂出来让你很委屈很受伤,那么我很抱歉。不过,相信我,真正伤到你的,不是我的这篇文章,而是你那野草般旺盛的,毫无分寸感的热心肠。
要想避免伤害别人和被人伤害,以后就少给些不请自来的建议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