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茅台的命,却得了茅台的病
养生的真谛居然和环保是一样的,都是边污染边治理。
2021年的时候有人发现,一群专门炒飞天茅台的黄牛,他们平时发的朋友圈里除了茅台酒,又多了一样叫片仔癀的药。
这种棕黄色中药药锭,一粒只有3g,据说闽南有传统,家家户户都要存上几粒。
从去年5月份开始,一粒片仔癀的价格就从590元的终端零售指导价,一路水涨船高,站上了千元价位。
6月29日这天,有家线上药店给当年3月份出产的片仔癀,标出了1848元/粒的价格,核算下来每克要卖616元。
这个价格比同日的周大福挂出的480元/克的足金价格,还要高出近三成。
大家都说:
吃片仔癀的人,才是名副其实的吞金兽。
线上敢这样叫价,是因为在线下药店里,片仔癀已经被人们大举扫货到了一粒难求的状态。
最夸张的时候,一些线下药店只敢在货架上摆片仔癀的包装盒,即便有货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摆出去。
在成都,药店里想买片仔癀,要登记身份证和电话信息,而且每人限购3粒。
有专家呼吁:
药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炒的。
韭菜斯基说,这话怎么听着这么熟悉?
片仔癀药锭说明书写着,这款药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淤、消肿止痛之疗效,也能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在民间,片仔癀却被称作是力克肝胆顽疾的救世良方。
有人说,1988年上海甲肝大爆发,就因为片仔癀功效奇佳,遭到上海市民疯狂抢购,片仔癀由此一战封神。
但说这话的人忽略了,当年上海的那场抗疫胜利,最主要还是仰赖一位戴眼镜的老领导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在神化片仔癀功效的同时,大家都称片仔癀是“药中茅台”。在此之前,这个雅号还分别赠予过安宫牛黄、东阿阿胶和冬虫夏草。
斯基觉得,大家这样分类,把鸿茅药酒搞得很没有面子。
尽管“药中茅台”的称号发出去不少,但现在看来,真正能成为茅台伴侣的,只有片仔癀。大家的逻辑是:
过去20年喝茅台的人群喝出了健康问题,是时候开始服用片仔癀来治疗和保健了。
这个组合的逻辑还能进一步支撑片仔癀的价格逻辑,因为:喝茅台的都是50后到80后这群成功人士。
喝茅台伤肝,吃片仔癀护肝。
你们说片仔癀该不该和茅台同价?
韭菜斯基过去经常鼓吹90后的朋克养生,什么“啤酒杯里泡枸杞”“贴着膏药去蹦迪”。但看了有钱人“吃药喝酒”,他也沉默了:
原来把处方药当保健品吃,才是真正的上流社会。
养生的真谛居然和环保是一样的,都是边污染边治理。
在股市里,茅台和片仔癀组成的“茅片组合”,一样是天下无敌。
在A股,一直流传着一个“万物利好茅台”的传说。办大会利好茅台,因为茅台庆功;5G利好茅台,因为智慧零售。
就连火箭发射都利好茅台,因为“飞天茅台”。
但自从出了“茅片组合”,这个传说连改都不用改,后面直接能续上一句结尾:
喝茅台伤肝,伤肝吃片仔癀。
斯基觉得,商业价值闭环如果有尽头,大概就是这里了。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说,昔日“药中茅台”片仔癀,自去年价格跳水后一个没刹住,如今已经跌破了590元/粒的官方指导价。
最低的时候,价格被打到过400元/粒,几乎逼近药厂的出厂价格了。
不少亲历了片仔癀价格疯炒的黄牛们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曾经靠“羊群效应”撑起的虚假繁荣,终于迎来了泡沫被戳破的一天。
与此同时,在9月22日这天,片仔癀(600436.SH)的股价放量大跌7.2%,创出年内最大单日跌幅,成为了又一支被“宰”的白马股。
被套在片仔癀的近11万股民瑟瑟发抖,就连持有数量最多的“医药女神”葛兰,也亏成了“大韭菜”。
大家都说:
吃片仔癀不一定能长命百岁,但是买片仔癀股票的恐怕要得高血压。
当年片仔癀价格被炒至巅峰时,曾引来权威媒体发文点评,说:
片仔癀是独家产品,容易形成垄断,也容易引发恶意炒作。
很快,“药中茅台”便大力拓展线上渠道,加大供给,将价格打回到了合理水平。
但如果“稀缺性”不复存在,炒作这件事本身也就没了基础。
片仔癀亲手刺破了自己的“金融属性”,过去依靠放量带动营收的模式不再,股价自然落入凡间。
斯基觉得,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从来都不应该变本加厉去炒自己的泡沫。
除非自己本身就是泡沫。
必须要承认,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内,一定会存在投机资本。他们往往比其他资本嗅觉更敏锐,有时也能引领行业风口。
四十多年经济腾飞的奇迹下,必然积累了巨量的民间游资。
这些热钱闯下过“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的祸水;也上演了“片仔癀”“茅台酒”“阿胶片”的大戏。
每次的手法都如出一辙,黄牛在市面上抬价,主力在二级市场上抢筹。
这类市场赚钱的唯一途径,就是有接下一棒的人。
热钱就像是一个淘气的孩子,需要经常丢给他们一个玩具,从而限制住他们不去别的地方搞破坏。
这个玩具,可能是球鞋、是藏獒、是显卡、是君子兰、是空气币、是文玩核桃,甚至可以是口罩和蔬菜。
即便如此,我们仍要有这个自信:
无论他们翻起多大的浪花,终究还要回到房地产这片汪洋大海之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