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群英:掌掴宋教仁,怒骂袁世凯,双枪女将一生让人唏嘘
在民国时期,有这样一位女子:
她出身显赫,锦衣玉食,但却离开豪门,浴血奋战成为开国元勋;
她三闹议院,据理力争,但却被迫出走,遭到打压成了通缉要犯;
她一生致力于普及女子教育,争取男女平等,被邓颖超称为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女界“英雄人物”。
在她的推动下,女子学校大力发展,培育出一批批有觉悟、有知识、有本领的新女性。
没错,她就是民主革命家——唐群英。
唐群英的一生是耀眼的。
她既是第一位女同盟会员,也是女子北伐队队长,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女报人。
在动荡岁月里,唐群英活成了一个独特的存在——
她一生坎坷,饱受磋磨,却不改初衷,勇于前行,终于成为更好的自己。
枪林弹雨,为理想而战斗
唐群英生长于武将世家,其父官至提督,归隐后仍然每天带领宗族子弟习武练功。
而幼小的唐群英,是这群子弟中最聪慧,也是最用功的。
在唐群英心中,习武是为了像穆桂英一样保家卫国,所以她不仅骑马击剑样样精通,还通读诗词经赋,称得上是文武全才。
假如生在盛世,唐群英可能会顺遂一生,但命运把她安排在一个黑暗时代的末端。
此时的晚清朝廷已经风雨飘摇,在绞杀百日维新后变得愈加腐败,可维新思想早已经深入民间,唐群英便深受其影响。
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唐群英面对如此时局,拍案而起:“国之兴亡,匹妇亦应责无旁贷。”
她决定赴日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后来,唐群英在日本参加了孙中山、黄兴组织的同盟会。
首次提出振兴中国女学的思想,动员女界“与男子奋袂争先,共担义务,以救国家之危亡”。
1911年,唐群英接受同盟会委派,回到上海组织女子北伐队,奔赴武昌起义前线。
随着北伐的节节推进,女子北伐队也不断壮大。
唐群英觉得,女子并不是只能做一些后勤保障工作,女子也一样能够上阵杀敌,而这样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验证。
同年11月,北伐军将南京城团团围住,清兵坚守城门,严格盘查进出人员。
唐群英派8个女队员,化妆成走亲戚的村妇混入城内,趁清兵不备,击毙守军,打开玄武门。
唐群英看到城门大开,高喊:
“同志们,跟我冲啊!”双手持枪,跨下战马飞一般冲出,女兵队员紧随其后,犹如神兵天降。
这时的守军溃如退潮,拥着两江总督仓皇逃走。
南京顺利光复,而“双枪女将唐群英”也一战成名。
在南京临时政府庆功会上,唐群英受到孙中山接见,被授予二等嘉禾勋章,成为第一批授勋的开国功臣。
她凭借智慧、勇敢、坚强,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但是荣华富贵从来不是唐群英的追求,兴办女学,为女性争取参政议政的权利,才是她一直追求的梦想。
弃官辞禄,为理想而坚守
唐群英没想到的是,为了这个梦想,她像一个在刀尖上旋转的舞者,只能忍着疼痛绽放。
1912年2月初,南京临时参议院准备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当唐群英得知约法草案中没有“男女平权”的条文时,异常震惊。
她立即在南京发动女界,组成参政同盟会,“要求中央政府给还女子参政权”,并且决定去参议院大会上直接陈说缘由。
3月20日,唐群英带领部分女界代表,闯入参议院会场,会场顿时秩序大乱,参议会被迫终止,这便是轰动全国的“大闹参议院事件”。
这个事件让唐群英多面树敌,但她没有就此妥协,决定给在战争中流血牺牲的姐妹们一个交待。
8月25日,国民党召开成立大会,新党纲中仍未恢复“男女平权”的条文。
于是唐群英再次闯进会场,拦住宋教仁当面责问,说到激愤处,更是“怒掴其面”,但即便如此,终究还是无功而返。
唐群英和参议院的关系再度陷入僵局,没办法,她只好向孙中山求助了。
见到孙中山后,唐群英哽咽问道:
“早年受先生感召,加入同盟会,致力革命,同时为二万万女同胞谋求平等。如今革命胜利,为什么不再承认男女平权了呢?”
孙中山温和地说:
“女界确实为革命做出很大贡献,但删去男女平权,是多数男议员的意见,少数人是无法阻止的。”
“与其把希望放在那些男议员身上,倒不如去普及教育,发展女子团体,靠女性自己发声。”
孙中山的话点醒了唐群英,她悲愤的心情逐渐平静:
女性只有自身觉醒,才能获得权利,才能主宰命运,才能决定未来。
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唐群英作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她有足够的资历拥有高官厚禄,享受胜利果实。
但她没有这样做,当梦想被现实伤害时,她毅然选择逐梦,这份执着看起来很“傻”,但却是她内心的孤独与坚守。
燃尽余生,为理想而无悔
就在唐群英一边为女子参政奔走,一边为办报办学忙碌时,时局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年轻的国民政府无力和清廷抗衡,而实力派袁世凯则借机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当上总统后立即翻脸,解散国会,刺杀宋教仁。
政局变幻莫测之际,很多团体选择噤声,只有唐群英说出“我们女界不承认袁大总统”的话。
随后她又在报上发表文章,抨击袁氏政府倒行逆施,恼羞成怒的袁世凯下令查封报纸,悬赏一万银元通缉唐群英。
短短一年时间,从开国功臣变成了通缉犯,命运好像和唐群英开个大大的玩笑。
但她仍然坚信,即便是在黑夜中前行,光明也终有降临的时刻。
离开北京后,唐群英回到湖南老家,变卖家产,办学办报,开启民智。
雨果说过:“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
自此唐群英成为女性的灵魂摆渡人,在她引领下,无数女性走出家门,化开蒙昧,接受新思想,追求平等。
这些女性不但思想活跃,充满热忱,而且勇于打破偏见,敢于挑战陈规陋习,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白果女子闹祠堂的故事。
1926年冬至那天,白果刘氏祠堂内香烟缭绕,正是办祠堂酒的日子,当地女校学生聚集在一起,来到祠堂门前,正准备进去。
可族长突然将女子们挡在祠堂外,并喝叱道:
“自古以来,只有男人进祠堂,你们这群女人要造反吗!”
女子们反驳道:
“男子和女子都是人,为什么男子能进祠堂,女子不能进!今天就破一破这千年的旧规矩!”
她们推开族长,闯进祠堂,和男人一样坐在席上喝酒、吃肉。
男人们看着女子们推杯换盏却无可奈何,这一举动,引得围观群众拍手叫好。
1927年,毛泽东在衡山考察农民运动时,听到了白果妇女闹祠堂的故事,连连称赞:“干得好,你们做得对,好的很!”,并把这件事写进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同时还专门探访了唐群英,对她兴办女学,启发女界觉醒,给予高度评价。
1936年,唐群英再次拒绝国民政府的挽留,独自回到湖南老家。
此时的她无权柄傍身,无儿女环膝,日子孤寂而清寒。
但她从未后悔过,因为这一切都是她为女权事业奋斗的痴心,都是她无悔的选择。
从组建女子北伐队到三闹参议院,从被通缉到回乡办学,唐群英始终遵从内心,不为外界所扰。
高位的风光没让她迷失,低谷的磨难也没让她退缩。
即使出走半生,回来风采依然;就算容颜苍老,发髻斑白,但痴心仍未改。
这颗痴心穿过岁月尘埃,点亮点点星火,最终燃成火炬,照亮无数人的前行之路。
贝多芬曾说:“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卓越的人和普通的人唯一区别就是,从不因为困境而放弃初心。
世人都想做一个“聪明人”,而此时,痴心人变得格外稀缺和独特,唐群英因为痴心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无数女性。
白驹过隙,百年弹指间,唐群英并未走远,这盛世,已如她所愿。
作者 | 丹君,有点二,有点独,鼓捣字的老宅女
主播 | 林静,声音与文字的世界里,与你奔赴山海。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代女魂唐群英》剧照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