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渡十娘|病房里的烟火气

渡十娘|病房里的烟火气

公众号新闻

 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於碧海

    编辑|渡十娘

        





傍晚的时候,老母亲突感头晕,走路跌跌撞撞,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我们被吓得不轻,因为她有高血压的毛病,怕并发脑梗,赶紧去家门口的医院。

晚间急诊医生开了病重通知,做了CT等检查,挂了水并安排在院观察。好在挂完水,老母亲的状态也好了很多:吃了东西,头也不晕了,脚步也稳当了。我们悬着的心略略放下,但第二天还是遵医嘱,住进病房,继续治疗。

诊断

老母亲已八十有六,身体还算硬朗,但这一年半载以来,认知障碍的问题逐渐显现,而且有加重的趋势,表现症状之一就是:常常吃错药。治疗高血压的药,有时忘了吃、有时吃两遍,造成血压经常波动、经常头晕。虽然我们加了很多措施,但是还是会出错。

这一次的急症,不知道跟吃错药是否有关?抑或是出现新的疾患?住进神经内科好好检查吧。



医生开了八、九张检验单,已预约好时间,分三天检查完。

老母亲曾经是这家医院的员工,虽然我们这次进的是分院,但是对医院的套路,她还是很熟悉的。虽然退休多过30年,但她既不服老、也不服弱,这时老母亲的好强天性,就完完全全的显露出来了。

我们约了个护工,希望晚上有人陪着她,起床时有人搀扶。护工一去,就被她赶走了,坚决不要,坚称可以自理。请护工的事只好作罢。

做检查要去到门诊楼,设备在不同的楼层不同的诊室。而且去了都要或长或短的排一会儿队:先报到,然后在大厅坐等大屏幕叫号。总之:流程有点复杂,便利性较差,对病人不够友好。

做这些检查,对正常人来说,都要费些周折,何况对一个病人、而且是认知有点障碍的病人。但是,老母亲可不这么认为,她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自己可以独立解决。

医院8点上班,我约好8点前到病房,陪她去做检查。可是到病房时,病友说她已经走了一会儿了。于是去检查区域寻找。正着急时,她高高兴兴地出来了,说上午的两项检查已经做完了。追问检查的项目是什么?说不上。只是说病房医生开的两张检查单都交掉了。哭笑不得,等检查结果吧。

她是不想给我们添麻烦,同时想证明:她依然很好,能够处理自己的事务。但是有一次,我远远的站着看她的行动。每当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她都会左右游移半天,抑或走一截再退回来,重新选择。记忆和判断都是有点问题的。

在病区走廊散步

磕磕绊绊检查都做完了。医生来回复说问题不大,基本都是老年性的退化。能做的也只是尽量控制退化的进程,但是治愈或者好转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这是上了年纪人群的普遍悲哀。
 

病号饭:一日3餐共35元

病友

我们住在11楼的病区,神经内科收治的大部分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很安静,也挺干净。同病房有另外两个病友,都因出现脑梗的先兆而入院,她们的年龄比老母亲小10岁左右,但看着还是老母亲最手脚利落,精神抖擞。

先说说隔壁床。我们后来称她为西瓜奶奶,因为他们家里种西瓜。西瓜奶奶是这里病情最重的一位,她还患有糖尿病,而且血糖没有控制好,数值忽高忽低的。每次小护士餐前来测血糖,我都有些担心:在用了药的情况下,她的餐前血糖在4~10之间波动。糖尿病也会引发脑梗,所以她有一些并发症。有一次在室内走动,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奶奶不太说话,一天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饭也吃得很少。

说到西瓜奶奶就不得不说西瓜爷爷。西瓜爷爷非常健谈,力气也很大,常常把西瓜奶奶从床上一把抱到轮椅上。西瓜爷爷一天24小时都在病房里陪护,晚上就挤在奶奶床的角落躺一躺。爷爷年轻时,是公社的农机管理员,有一些文化。年龄大了,就和奶奶守着几亩地种种西瓜,不过爷爷说他的西瓜基本不卖,只是给游人拍拍照、尝尝鲜。不要小瞧了爷爷奶奶,他们家征地拆迁时,政府赔了他们七套房子。而且这七套房子都是老两口的,因为他们的三个子女都大学毕业工作了,早早已在城里安家落户。

看爷爷很辛苦,我们常劝他回家去歇一歇,让子女来照顾。爷爷不肯走,说不放心,说花多少钱都要救奶奶,因为如果奶奶走了,那这世上就剩他一个孤老头子,该怎么过?“少年夫妻老来伴”,每次说到这儿,爷爷都很动容。房间内的人也被深深触动。

爷爷有个小爱好,小护士常会来干涉。不过,室友们都替他遮掩。每顿饭,爷爷都会拿一次性纸杯,倒半杯酒,小酌一下。酒是女儿从洋河酒厂带来的,女儿是洋河的职工。爷爷说这是他唯一的爱好。

老两口平常就吃医院的病号饭,而且只订一份。爷爷拿出家里带来的咸鸭蛋、小菜之类,你一口他一口的吃得挺香。但奶奶常常吃两口就停下了筷子,然后默默的看着爷爷吃饭喝酒。



另一位病友自我介绍说是卖雨花石的。绕了半天,我终于弄明白了,她是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处的职工,这是事业单位哦,退休工资应该不低于1万的。雨花石奶奶退休前主要工作是在小卖部卖雨花石。然后全屋的人都加入了雨花石的大讨论。雨花石不是雨花台产的,而是南京六合的一种很美的小石头,有收藏价值,从前我也收了一些。

雨花石奶奶是徐州人,很豪爽。她从不在医院订餐,每天有亲戚朋友拎着烧好的鱼汤啊、热腾腾的饭菜送来。有一天送餐的人晚到了一会儿,我们都吃过医院的病号饭了。然后就感觉彭城美食店,开进了病房里。雨花石奶奶拿出煎饼、烙馍分给大家,然后热情地招呼大家把菜卷进饼和馍。感觉这是最正宗的徐州味道!

惜别

病房里的日子单调、也过得挺快。每天大家主要的任务就是:检查、挂水、吃药。大家挂的水各不相同,但好像每个人都挂了丹红合剂。老母亲立刻说出了丹红是丹参和藏红花的提取物,此处有职业敏感!这可能是最有效的中医制剂吧。治疗的方法,基本是中西医结合。

病房:对中年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加油站、一个休息调理的驿站。但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病房可能是人生最后的歇脚点。所以这儿的老人们,拿出了他们最大的真诚和善意。

老母亲和雨花石奶奶要出院了。只有西瓜奶奶还需要做更多的检查,而且医生也给她用上了胰岛素泵,但愿能早点控制好血糖。

分别的时候到了,跟雨花石奶奶相约,还要去吃她的煎饼。跟西瓜爷爷互留了电话,相约夏天的时候,带老母亲去西瓜地里拍照、尝鲜。

於碧海




做更好的公号  做更好的自己



電影節專題:

在特別的地方開一場特別的盛會——專訪俞國梁

作家如何借助火爆的短片市場華麗轉身——对话曹晓冬

华语创作者需要多在海外发声——专访Sunny Zhang

快來搶道火爆短片市場!全球華語原創IP電影節徵集令

第二屆國際華語原創IP電影節:豪華陣容評委會名單公布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2023 热文排行榜:

其他: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於碧海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email protected]
国内:[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渡十娘|体验美国“底层”生活(中):外送途中,我给儿子上了一堂MBA课渡十娘|体验美国“底层”生活(下):送外賣讓我看到了美國普通人的生活渡十娘|听说日元大跌,我说走就走——去了金泽渡十娘|被女友卷走三个“小目標”的百亿富豪,承包了本年度最大笑料渡十娘|卖书记渡十娘|小说:天涯海角(下)“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钱少”渡十娘|那年上海留下的印迹:爱马仕柜子里的防护衣渡十娘|为什么喜欢门罗?渡十娘|女生在拼书,男生在“白嫖”?渡十娘|吴正:生命三部曲之东上海的前世今生(六)天安门城楼的记忆渡十娘|小说:天涯海角(上)渡十娘|三个女学霸的一路咏叹渡十娘|第二屆國際華語原創IP電影節:作家如何借助火爆的短片市場華麗轉身——对话著名国际制片人曹晓东渡十娘|阿福走了。朱莉,见佛杀佛吧渡十娘|第二屆國際華語原創IP電影節:全豪華陣容評委會名單公布渡十娘|体验美国“底层”生活:初中生送外卖筹款买iPhone(上)渡十娘|上海寻根之四:追忆儿时岁月渡十娘|吴正:生命三部曲之东上海的前世今生(八)渡十娘|快來搶道火爆短片市場!全球華語原創IP電影節徵集令渡十娘|第二屆國際華語原創IP電影節:华语创作者需要多在海外发声——专访电影节总策划Sunny Zhang加州人:快来一起保护我们的后代!渡十娘|吴正:生命三部曲之东上海的前世今生(十)渡十娘|谁杀死了“胖猫”?金庸百年,百年金庸美股基本面 - 2024_03_20 * 晨报 * 腾讯第四季度本土游戏收入270亿元 国际游戏收入139亿元。腾讯第四季度社渡十娘|现在的大学生,为何幼稚得像个孩子?渡十娘|吴正:生命三部曲之东上海的前世今生(九)渡十娘|泥沙俱下,淘显乱世英魂渡十娘|哥伦比亚大学、学术自由和摇摇欲坠的象牙塔渡十娘|吴正:生命三部曲之东上海的前世今生(七)渡十娘|上海寻根之三:父亲母亲的沪漂一生渡十娘|要发财,去巴西渡十娘|向李轩豪致敬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