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年轻老师自杀令人痛心 | 清华教授:在“既要又要还要”的考评体系之下,怎能不焦虑?

年轻老师自杀令人痛心 | 清华教授:在“既要又要还要”的考评体系之下,怎能不焦虑?

公众号新闻

我一直怀疑,创造性的工作,在一个焦虑的环境中,怎么可能出高质量的成果?


在“既要又要还要”的考评体系之下,大学青年教师怎能不焦虑?

文/劳东燕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原载于微博,转自學人Scholar


看到有高校的年轻老师因为非升即走/即降的制度而自杀的消息,挺痛心的。国内高校目前推行的非升即走制度,使得青年学者普遍很焦虑。我一直怀疑,创造性的工作,在一个焦虑的环境中,怎么可能出高质量的成果?对学术创作来说,大学自身把土壤搞丰厚了,有了水草丰美的土壤,自然就能长出茁壮的大树。


可能有人会认为大学不应该养懒人,但本来就不能指望每位大学老师都成为出色的学者。更何况,大学主要还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吧,学术上不出成果,不意味教学上不行,更不代表就是懒人。目前的这种考核制度,只会造成大学老师在科研上投入更多,而在教学上投入更少。制度设置上的“既要又要还要”,最后只会导致不仅原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又带来很多新的问题。指望在科研与课题申请上投入更多,同时又不影响教学方面的投入,怎么可能呢?


很多学生吐槽导师对自己的学业管得太少,包括论文指导方面。不排除有少数不负责任的导师,但从普遍情况来看,导师这边也有挺多的无奈之处,尤其是还没解决职称问题的导师。在科研压力之下,再加上客观上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又有各类开会,还必须申请课题,再要挤出大量的时间放在学生培养上,也委实有难度。老实说,在现今的高校,教学基本上就是良心活了。在教学上投入多少,是否愿意付出时间给学生,主要还是依靠导师个人的良心与责任感。


制度改来改去,往往到最后就是各方都更加不满,因为进一步恶化了原先的处境。当然,要说根子就出在大学管理层,可能也有些不公,因为大学自己也被各种考评指标指挥着。但凡在双一流与学科评比上排名落后,大学管理层就会有巨大压力。这应该就是当年外卖骑手困于系统中的文章,让那么多人产生共鸣的缘由吧。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相对于普通老师,大学管理层需要尽可能多地承担与消解一些压力,而相对于学生,老师这边应该更多地承担与消解压力,而不是层层传递压力,甚至变本加厉。理由很简单,能力越大,责任应该越大。变本加厉地向下传递压力,只会使情势恶化,并与当初制度变革的初衷越来越渐行渐远。什么时候,能试着把压力向上传递而不是向下传递呢?


(微博@劳东燕2004,2024-5-13)


教育领域的很多所谓制度改革,就像是把一个鱼缸里的鱼腾换到另一个鱼缸,号称是要把鱼养得更大,更有利于鱼的生长,实际上就是折腾这些鱼。闹心的是,每过几年都要来一次这样的改革,结果鱼缸的生态环境反而越来越差了。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可能是非如此不足以彰显管理部门的政绩吧。


(微博@劳东燕2004,2024-5-15)


目前国内高校的非升即走制度与教师职称晋升,考评时主要看论文发表、课题申请(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与领导批示。


论文发表方面,对论文发表的刊物有特别的限定,必须发表在本专业权威或核心刊物上。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对专业刊物影响力也有专门的评价排名体系,刊物更喜欢发有知名度的大牌教授的论文,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引用率与刊物的影响因子,而不怎么情愿发年轻学者的论文。这使得年轻学者很难在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课题申请方面,大学教师为了完成非升即走与职称评定的指标,必须要有国家级或省部级的课题。国家级的课题,在自然科学领域主要是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在人文社科领域则主要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的课题总量也相当有限。全国这么多高校教师,几乎人人都需要手头有课题,僧多粥少之下难免竞争激烈。课题能不能申请成功又有很大的偶然性,不一定取决于自身的学术实力。


领导批示方面,级别越高的领导所做出的批示,对在高校的留任与职称晋升的帮助就越大。当然,各个高校具体做法不一,赋予的权重会有所不同。一位兄弟院校的同行曾与我提起,在其所在的大学,高层领导的批示可以替代顶级刊物的论文,甚至还能折抵数篇。这样的考评指标之下,就难免会有一些大学教师把精力花在如何获取领导批示上。


在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考评体系之下,大学教师放在教学与指导学生上的时间与精力自然大受影响。为了防止教师在教学方面投入不足,有的大学又会设置相应的指标进行倒逼,提教学方面的要求,甚至搞一票否决。这样的层层捆绑之下,大学青年教师群体怎么可能不焦虑?


(微博@劳东燕2004,2024-5-16)



END

推荐阅读

新书绪论 | 给民主另一种可能,扬长避短的新方案

新加坡模式的隐患:李光耀生前重大警示会否成真

特朗普卷土重来,美国大选是2024年全球最大风险?

潘光旦:真正的自由不是散漫和放纵,而是自知和自制

北大教授钱理群:伪精英的六种病征,他们一旦掌权,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十点公社

一个时代的记录

自由评论

只为苍生说人话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美国档案--李小缘。1921年熵泱——第四十八章领克 07 EM-P 试驾:既要运动又要舒适,就是主打一个永远年轻美股基本面 - 2024_03_20 * 晨报 * 腾讯第四季度本土游戏收入270亿元 国际游戏收入139亿元。腾讯第四季度社如何“同时”出海欧盟与英国市场?北爱尔兰帮你实现既要又要2024心房颤动临床规范化治疗 I 何建桂、张赛丹、白瑾、丁春华教授:关注特殊人群抗凝,加强房颤综合管理中国惩罚危地马拉?既要又要,以为能混过去游戏论|《退休模拟器》:退休“年轻老人”的社区参与35岁转行亏掉一套房,我为什么不焦虑?令人痛心!纽约州雪城发两位英雄为保护社区牺牲生命....有了它,可能你就不焦虑了清华教授彭凯平:别让孩子选你眼里最赚钱的工作衣食无忧的我,本可以不焦虑2024美高系列丨变局之下,美高美本如何规划布局才能反卷反焦虑?爸爸比妈妈更焦虑?这位心理学者30年的研究,让我们看到“做爸爸”的不容易….怎能不绝望?南宁90后美女炒房负债百万,老公滴滴车又被暴雨干废既要又要还要?品牌如何满足「贪心」消费者|中国案例一位从教15年的高中老师自述:我的两个中等生, 一个成了学霸, 一个养废了……《白日之下》导演手记|日光之下,当黑暗依然张牙舞爪······“重庆高楼抛子事件”的过程更加让人痛心程红兵:学校要给老师自由成长的空间父母清北,爷爷奶奶北师小红楼教授,姥姥姥爷清华教授,但负负得正,儿子啥都起不了|清华附William妈妈清华教授+硅谷精英:原来,学神如此“鸡娃”!清华教授推荐的五部图书 | 健康科普与科学史妈妈的野心金岩教授、艾华教授莅临分享,生物再生材料论坛即将开启【第八届未来医疗生态展会】清华教授劳东燕预警:压力端转移到最弱势群体,发生恶性刑事案件是迟早的事人民币又临7.3,这次央妈既要汇率又要利率“抢跑”的恶果渐渐爆发, 清华教授上热搜:我们的教育没有教孩子如何开心8年招生老师自白:公立、民办都经历了,为什么我让女儿回到国际校?南京林业大学青年教师自杀,校方否认“非升即走”清华教授劳东燕:压力端转移到最为弱势的群体,发生恶性刑事案件是迟早的事金庸百年,百年金庸清华教授带队,来场古建纸上City Walk!畅销400万册的“给孩子系列”新书发布KPI就是“既要、又要、还要”?说明你真的不懂管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