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父母越没本事,越喜欢逼孩子做这件事,受苦的是孩子

父母越没本事,越喜欢逼孩子做这件事,受苦的是孩子

公众号新闻

作者 | 天雅


在教育普遍内卷的当下,孩子们的压力如牛负重。
尤其是那些学习没那么好的孩子:
 
学习跟不上,上课就无法专注;

上课不专注,就无法完成作业;

完不成作业,就会被老师批评……
 
长此以往,孩子的厌学情绪就产生了。
 
现实中,因困难和压力而丧失学习动力的孩子比比皆是。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复杂,也很棘手,令人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身为父母的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寻找破局之路呢?
 
 

 

在探讨解决方案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两个问题:
 
孩子为什么会厌学?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后,为什么会愈演俞烈?

这就涉及到我们从父母的角度,如何定义孩子厌学这件事情。
 
如果我们把厌学看作是孩子的「错误」,认为孩子本身存在问题。
 
我们往往就容易站在孩子的对立面,批判孩子,纠正孩子的错误;
 
比如,当孩子成绩落后时,家长就给孩子施压,让孩子拼命刷题。
 
我们以为通过将勤补拙,孩子就能将遗漏的知识掌握;
 
殊不知,它恰恰是很多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催化剂”。
 
我曾经有一位来访者张女士——
 
她女儿刚上一年级时,由于拼音基础薄弱,跟不上进度,学习积极性不高。
 
本来吧,只要给孩子多一点耐心和鼓励,孩子也能够慢慢将拼音掌握。
 
但张女士却无法忍受孩子暂时落后,认为那是错误的,必须立刻改正。
 
于是她采取了一个强硬的办法:
 
每天放学后,她就将孩子关进房间里,逼孩子不停地背拼音。
 
而孩子则带着一脸的不情愿,越背越混乱,连连出错。
 
张女士更急了,开始用“笨、蠢”等字眼来攻击孩子。
 
结果孩子越来越没自信,干脆开启「自暴自弃模式」
 
上课开小差,写作业敷衍,一副对成绩无所谓的态度。
 
纵观整个过程——
 
如果父母一开始没有把“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定义成孩子的「错误」,
 
而是将它看成是孩子的「困难」孩子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因为遭遇了困难,
 
就好比孩子面前都是泥潭和沼泽,他不知道该怎么走,所以才没有向前迈步。
 
这时我们才可能会意识到:
 
越是厌学的孩子,我们越应该好好抱持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对于学习没那么好的孩子,困难和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
 
学习的困难:新知识太难了,听不懂;作业太多了,写不完……
 
情绪的压力:好担心老师又批评我,好害怕爸爸妈妈又骂我……
 
信心受打击:我真是太笨了,总是比别人差,怎么也学不会……
 
所有这些困难,就像一堵厚厚的石墙,让孩子感觉处处碰壁,举步维艰。
 
这时父母真正要做的,不是站在对立面去指责孩子,逼迫孩子;
 
而是跟孩子站在同一战线,陪着他们一起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童行学院创始人郝景芳老师在育儿过程中,也曾遭遇跟张女士相似的难题。
 
她的女儿晴晴刚上一年级时,陷入了两个困境——
 
一个是学习跟不上,因挫败感产生了厌学情绪;

另一个是体能跟不上,仰卧起坐一个也做不来。
 
当时郝景芳老师并没有过度指责晴晴,相反,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减轻女儿对学习的心理压力。
 
比如写字——
 
由于很多字不会写,晴晴一直觉得写日记很困难,非常抗拒。
 
于是郝景芳老师就让女儿口头说出想表达的内容,她协助写在纸上,再让女儿抄写下来。
 
难度降低了,晴晴对写作业的抵触就少了很多,就愿意写了。
 
又比如仰卧起坐——
 
一开始女儿连一个仰卧起坐都做不了,非常挫败,不愿意做。
 
于是郝景芳老师就让女儿拉着大腿起来(这是女儿当时能力水平能做到的部分)。
 
坚持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女儿主动要求试试抱着头起来,哪怕只做到了1个,郝景芳老师也会给女儿鼓掌。
 
体验到了自我突破的成就感以后,女儿主动要求破前一天的记录,1个、2个、3个……最后做到了将近20个。
 
整个过程——
 
晴晴的动力不是来自老师的要求,也不是来自同学的攀比,更不是来自父母的压迫或诱惑,
 
而是来自她持续的自我驱动力:每天都比昨天进步一点点,这让她相信自己能够越做越好。



 

也就是说,当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时,父母要想要帮助孩子寻求破局之路——
 
关键不在于外部施压,而是在于提升孩子的内驱力。
 
具体如何做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经过大量实验和数据观察发现:
 
一个孩子的内驱力有三个主要来源:情感联结,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感。
 
用郝景芳老师更直白的话来说就是:爱的动力,能力动力自我动力。
 
接下来,我们一个个来解释:
 
爱的动力,就是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联结。
 
当孩子遇到困难不知所措时,父母一句“我和你在一起”,往往是世界上最快速的特效药。
 
因为当孩子感觉到背后有支撑,心里自然就有了面对困难的底气。
 
就像上文中,当晴晴认字困难,不愿意写日记时——
 
郝景芳老师一直陪伴着女儿,协助女儿一起完成日记,
 
从中女儿真切感受到妈妈愿意与自己分担,陪伴自己一起克服困难,才开始愿意去写作业。
 
这就是父母爱的动力,对孩子学习的情感支持。
 
不过,爱的动力虽然能够帮助孩子快速回血,但却不够持久,容易令孩子对父母产生依赖。
 
如果要让孩子在整个求学过程中保持动力,学会独立,我们还需要:
 
提升孩子的能力动力,也就是自我效能感。
 
很多孩子由于能力跟不上,无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因受挫而产生厌学情绪,
 
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控制学习任务的难度,先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能做到,
 
当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时,他才会愿意持续付诸努力,主动将事情做得更好。
 
就像晴晴一开始,一个仰卧起坐也做不来时,
 
郝景芳老师主动降低了难度,让女儿拉着大腿起来,
 
当女儿能够轻松拉着大腿起来后,她开始相信自己的力量,主动要求试着抱头起,
 
哪怕只做到一个,她也能收获妈妈的鼓掌,并带着成就的喜悦,每天进步一点点,
 
通过持续训练和时间积累,她逐渐就跟上了班上同学的步伐。
 
一个孩子,如果能从父母处获得爱的动力,在持续进步中获得能力动力,
 
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他就会逐渐收获自我动力,增强对学习的掌控能力。

有一回,郝景芳老师陪女儿压腿,压完腿后,女儿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我真没想到,在新学期我突然变得这么厉害,难道我换了一个人吗?”
 
郝景芳老师问女儿觉得自己在新学期有了什么变化。
 
女儿回答道:“我写作业比以前快了,还能提前把数学题写完。”
 
“那是什么促成了你的转变呢?”郝景芳老师继续问道。
 
思索了一会儿,女儿回答道,她感觉自己一直在跟未来的自己作比较——
 
假设未来有一个好的结果,一个坏的结果,她一定会努力追求那个好的结果。
 
——选自郝景芳课稿内容
 
遇到困难时主动思考应对策略,并通过持续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是晴晴从厌学到自律的转变,也是一个孩子具备学习内驱力后的最佳状态。

 

 写在最后 



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成长之旅,都是一场披荆斩棘的生命旅程。
 
对于那些学习没那么好的孩子,它尤为艰难。
 
不过也请父母们在育儿过程中放宽心:
 
如果你的孩子基础薄弱,找不到学习方法,成绩暂时落后……那没关系!
 
我们只需要给予孩子持续的支持、陪伴、引导与鼓励——
 
当孩子真切体验到父母的支持,他会收获爱的动力,形成受伤时的治愈力量;
 
当孩子真切体验到自己的进步,他会收获能力动力,成为战斗中的升级力量;
 
当孩子真切体验到自我掌控感,他会收获自我动力,克服重生障碍勇往直前。
 
只要孩子具备以上三个动力,愿意持续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这就足够了。
 
要相信,靠着这份永恒的坚持,孩子终能跨越漫漫长路,到达他想要的彼岸。

作者: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自体心理学长程在读。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今晚8点直播课🌟



直播无回放

直播无回放

⬇️马上点击【预约】按钮不错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养育孩子的路上越早做这件事,越轻松,对孩子成长越有利!我在国外当升学导师,时薪高达9000元,越贵家长越喜欢此心安处是吾乡高年级妈妈提个醒,孩子上学要抓紧做这件事,越拖越糟糕低层次父母,喜欢不断挑剔孩子,而高层次父母,只做这三件事父母越没本事,越喜欢在家做这4件事,毁掉了子女的未来还不自知个人感慨之121 世道太黑暗一个按摩小哥教会我的生意经:越有本事的人,越要聚焦20万移民“免于递解”!只因拜登政府忘做这件事《来到遥远的地方》&《三春序》“人没本事,一看就知”,没本事的人,身上大多有这4个特征,错不了!祈雨最让人反感的5种称呼,情商越低越喜欢叫父母越没本事,越喜欢在家做这4件事,苦了子女还不自知再回首 (二十五)老周快奔四,劝了一年,终于肯跟我去做这件事了......警惕!肠癌术后千万别做这件事儿,否则肠梗阻为什么父母越不讲道理,孩子反而越优秀?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答案小学逼孩子搞定这件事,恭喜你,他多半是个学霸新西兰华人赶紧自查!NZ政府或给大家退钱!不做这件事,恐损失上千刀!一年仅此一次!是谁的中式审美DNA被唤醒!她的风格越看越喜欢从娃小时候开始,我每年都会做这件事!回头看,真的很值很有用~澳洲麦当劳宣布新活动!只需做这件事,就可免费获得薯条和可乐?每年六一,都是孩子们最辛苦的一天,社恐小孩最残酷的一天报复性出游火爆父母圈:提前做这件事,父母不累、孩子知识量暴涨可怕的14岁,恐怖的17岁: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开始严查!外籍华人回国千万别忘记做这件事!领馆发文警告:当心罚款看了董宇辉首次全英文采访,才发现:这件事,很多父母一开始就做错了只换床单不做这件事,你的床永远是脏的!越喜欢一个人,就越忍不住做这件事——经常做这件事,培养你的大格局我在英国当升学导师,时薪高达9000元,越贵家长越喜欢比林更新还能怼!顶流互骂,全网拉黑4000人!这综艺越癫,我越喜欢!越来越喜欢肤浅的快乐,是我们的错吗?儿科医生:夏天千万别对孩子做这四件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