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喜欢肤浅的快乐,是我们的错吗?公众号新闻2024-06-07 07:06《社交恐惧症》 当我们刷社交媒体、刷短视频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被那些带来“爽”感的东西给钩住,产生愉悦感,但是拿起手机之后,便很难停下。不仅如此,被手机环绕久了,看惯了短视频之后,可能还会有另外一个感受,就是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 网络上的东西,越来越快,越来越肤浅,“劲儿”越来越大。即使难得有深度、优质的创作,也难得静下心来,沉浸地去阅读、去感知。 我们都知道,肤浅是一种恶性循环。越是习惯了肤浅、散乱,就越难真正静下心来学习,更不谈创作。想要重新找回注意力,我们就先得了解,为什么在技术的年代,注意力越来越脆弱了?讲述 | 李子,科技社会学博士,果壳网特邀主笔来源 | 看理想音频节目《失控年代的生活重建法》01. 我们的注意力,是如何被夺走的? 我们可能会都有这样的感受:看到一个App里面出现了小红点,会强迫症般地点上去。这是因为大脑有一部分的反应,比思考的速度更快。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当中提出,人的大脑有两套反应模式。负责底层感官的部分叫边缘系统,会第一时间接受外界简单的、直接的刺激,做出反应。比如说,看见一条蛇,大叫一声,就是边缘系统的反应。而负责理性思考的部分叫前额皮质,它的反应总会慢半拍。 卡尼曼用这两种反应模式作为原理,总结了人们在决策和认知过程中两种不同的模式。其中一个,叫“系统1”,是一种靠直觉的思考方式,很多时候是自动化的,速度快,不费力。系统1处理的,是熟悉的、常见的情境,它通过我们已有的经验,对刺激产生快速的反应。 这种模式之下,我们不需要刻意地思考,而是凭借过去的直觉做出决策。比如说,辨认一个人的面孔和长相,或者回答2+2等于几这种简单的问题,这些都属于系统1的思考范畴。 “系统2”则是一种需要深思熟虑的、带有意识的思考方式,用来处理复杂的问题。当我们需要所谓的“深度阅读”或者“深度思考”的时候,大脑就会启动系统2,去调动更多的认知资源,处理更复杂的事情。这种思考模式,需要更多的反应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它。比如说,阅读理解一篇长文、解决一道复杂的数学问题,或者制定长远的计划,都需要系统2的介入。 《她》 互联网和手机应用强调第一时间的快感反馈,通过直观的刺激,抢先进行引导,再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延长加强的刺激,让人停不下来。这个过程,相当于是绕过了大脑里负责思考的“系统2”,迫使人去做出直接的、即时的反应。 过去几年,手机应用变得越来越简洁和直接,越来越强调所谓的“交互”,人们会感受到应用越来越顺滑。但从注意力的角度来讲,用脑来判断的时候也越来越少了,人们会不知不觉地跟着技术设计的脚步走,顺从“系统1”(也就是直觉)带来的简单判断。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碎片时间”的说法。很多App或者是很多公司,会强调自己的产品是在利用碎片时间产生价值。一开始,这种对注意力的“收割”,只涉及一些简短的图文内容、一些标题党,或者“猜你喜欢”;后来,出现自动播放的短视频、无限信息流、瀑布流……这种设计,相当于占用了人们更长的空闲时间。 观看完一个短视频之后,甚至无需做出任何反应,刷一下,系统就会立刻推送类似的内容,试图让视觉愉悦持续延续下去,同时人的注意力也在不断地被打破,被新鲜的、刺激的信息所吸引、引导。这种设计,和前面提到的成瘾现象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难以打破的信息消费的惯性。 《社交恐惧症》 过去几年,我们使用手机的习惯,越来越糟糕,碎片化的使用习惯逐渐演变成了下意识的惯性,一停下来,一开始发呆,就会拿出手机。我们观看的是由无数个碎片拼接起来的东西,手机成为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部分。可以说,技术设计原本是要侵占碎片时间,结果所有的时间,连同我们的注意力,都被切得粉碎。 02.注意力稀缺的年代,思考也被“个人化”的算法绑架 更让人忧心的是,这种抢夺不仅侵蚀注意力,还损害判断力。对于注意力的抢夺,会对思考、对做决策有负面效果。 起初互联网的设计并非如此。门户网站将各种分类的信息铺陈开来,论坛上所有的信息呈时间先后排列,人可以相对自由地去选择、去浏览,去探索各种领域的知识,每个人仿佛获得了充分自由发言的机会。 然而,在手机App的年代,这种浏览的体验可能越来越少。我们面对的信息越来越多,屏幕却变得越来越小,最终所有信息堆积在一个微小的触屏之上。 《不要抬头》 前面提到,各种各样的设计,都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面去抢夺人们的注意力,自动播放、悬停预览、滑动切换等等互动的方式,降低了人们的选择负担,从而把思考、选择的部分越来越延后。 我们的思考变成了对于单个信息的直觉反应,好不好看、吸不吸引、刺不刺激,等等。我们看到的都是自己关注的、喜欢的内容,浏览的体验也越来越丝滑。但这种丝滑背后隐藏的,是剥夺了思考和持续深度注意力的环境。 很多手机App强调“个性推送”,但在推荐算法眼中,“个性”只是一个基于个体过往行为和个人资料的“算法身份”。这种身份是对预期偏好的预测,而为了预测得更准,算法会夸大偏好。 比如在一个短视频或者图片应用中,打开三张跟猫相关的图片,接下来会刷出很多猫。当然,我们可以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调教”一个App。但是,这种交互行为仍然是基于短时间的直觉。而这种直觉是一种简单的,基于过往经验的反应,它会趋同。 总之,行为变成数据,数据引导算法,又去重复行为,从而形成一种不断强化的循环。 03.只能成为群体情绪的一部分吗? 但是,当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App摄入信息,阅读新闻,关心社会问题,对于注意力和肤浅喜好的抢夺,会造成严重的问题。 前面提到,我们大脑的“系统1”,是一种直觉的反射,而情绪就是直觉的一部分,简单的、直接的喜爱、惊讶、厌恶等等,会第一时间占据我们的判断。现在大量的消息、新闻等等,都会使用相当强的情绪元素,抢占人们的注意力,然后把这种简单的情绪,再通过用户与产品的交互“投喂”给每一个人。 人类擅于使用直觉共情,而且容易对群体表达的情绪失去抵抗力。这种情绪上的表达,又被称作 “刻奇”,即个体的情感表达,会主动地或者不自觉地遵从外在的秩序。 比如,很多人在转同一个内容,其他人也会不知不觉地去共情它所传达的情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哭了”,人们便容易从中体会到感动。人的感受会被算法时代的数据捕捉起来,刻奇的表达,变成了数据本身,也变成了群体情绪的一部分。 《上载新生》 德国明斯特大学的研究者,分析了推特(也就是X)上十多万条的政治观点类推文,他们发现,带有情绪的内容的传播量,显著高于没有情绪表达的。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些研究者,分析了《纽约时报》的新媒体内容,发现带有情绪唤醒元素的文章,例如愤怒、惊讶、惊奇等等,获得了最多的转发,扩散程度则与文章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 我们常说,“某某是我的互联网嘴替,把我想说的话都给说了”。但是,我们想说的,真的不多不少、不偏不倚地被讲出来了吗?这些互联网“嘴替”背后,常常也藏着他们自己的动机,诱导着人做选择。 事实上,很多表达不一定是我们自己主动思考的,或者主动思考的成分很少。比如,一些博主通过标榜自己“独立思考”“不随大流”,传播阴谋论等内容。而许多受众会回复关键词和情绪点,像是“不吹不黑”“某某在下一盘大棋”,好像很客观,实际只是在重复博主想传达的观点。 这些充满情绪的消费和表达,肤浅而简短,与深度思考背道而驰。 当然,在这个年代,把手机和社交媒体彻底戒掉,只看纸质书,只和真人进行交流,是不现实的。想要真正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必须重新寻找“专注”和“思考”对于我们的意义。 我们能够做的,是在展开寻找的同时,尽可能少地卷入情绪争夺场中。*本文整理自看理想音频节目《失控年代的生活重建法:技术与人30讲》第3期,有编辑删减,完整内容请移步"看理想"收听,点击最下“阅读原文”。🛰️ 📱技术让我们失控了吗?音频编辑:ZY微信内容编辑:汁儿策划:看理想新媒体部封面图:《0.5的男人》 商业合作:[email protected]投稿或其他事宜:[email protected]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