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哇!这里是「简单聊聊」栏目。
在这个栏目里,简单心理的编辑们会聚在一起聊天,想法(可能)各不相同,有些还挺有意思。于是决定记录下来,希望你也可以参与分享~
这是个会引发很多情绪的词汇,而这些情绪的另一面,是非常多人对这个身份的带入和共情。意识到自己是「小镇做题家」,往往是在一些被「卡住」的时刻:你不会在享受「做题家」光环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小镇做题家」,自嘲往往发生于「发现做题已经无法应付现实世界」的失意时刻,它传递的,是长期依赖的路径被否定的无措感。回到自身,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失意和无措?在既有路径失效的时刻,我们又该如何自处?本期「简单聊聊」,编辑部聊了聊「小镇做题家」:做题不是一件应该被嘲笑的事。事实上,我们都逃不了「做题」的命运。然而这种自嘲里面,可能也存在心理学家所说的「基本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个人特质(「我做题厉害所以上了好大学呀」),而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外部环境(「都是因为小镇限制了我的资源和眼界」)。这样「人为地构建单一因果关系」是有用的。它可能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感,也暂时让人避免直面真实自我。但如果只是向内归因,完全忽视地域、资源上的差异,也是另一种回避现实。社会学家 C.赖特·米尔斯说:「在现代社会体系下,人们的局限并非来自于他们自身,而是他们周围的一切。」在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只能调整自身以顺应局势。在这种情况下,我拒绝刻薄地对待这一身份。小镇做题家是我通向现在自己的工具,它曾是我的来处。当别人评价我是「小镇做题家」时,我当然会不舒服。因为他的动机是俯视我,而我「唯恐自己是弱者」。如果一个人试图用「小镇做题家」来贬低谁,他就踏入了社会比较的陷阱。虽然这可能让他暂时感觉良好,但不要忘记:让人变好和变糟的,常常是同一种东西(的正反两面)。很难给「做题思维」下个定义,我的理解里有这样一些特点:小镇做题家们通过做题考上大学,进入大城市,于是继续用「做题」的方法处理一切,包括工作、亲密关系、人生命题,但却发现失效了。这几年我也逐渐感受到这些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给我带来不少困扰。比如刚毕业的时候,很在意那些外界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东西,像大公司的工作、大城市的户口,为此付出了不少代价,但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内心陷入迷茫。再或者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觉得我一定要尽可能变优秀,这样就能「拿捏」住对方,而不在意对方的感受,不在意关系的经营,把「爱」也当作了比赛的竞技场。做题思维不是「小镇做题家」特有的,它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应试教育的特点,只是对于小镇做题家来说,「做题」被他们赋予了改变命运的意义,影响会更深远。如何从那个框架跳出来,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处事准则,是我还在继续练习的事情。「做题」曾经帮我度过考试和选拔,但我的人生不是考试,我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过好它。小镇做题家,也可以拥有「另类剧本」提到小镇做题家,我们脑子里总会出现一个苦哈哈的形象:努力甚至用力过猛,却因为视野、资源等局限总不得法。那是一种真实的迷茫和落差感。我挺符合「小镇做题家」这个概念的:五线小城普通家庭长大,被家人倾注考试升学的期望,并将其内化为自我目标,会为自己无法完成高期待痛苦。小学三年级,我就会因为数学只考了92分,对着我妈嚎啕大哭。记得当时我妈都觉得没啥大不了,安慰我「没关系」,我哭着回了一句:「有关系。」长大后,我也经历过「小镇做题家」可能经历的种种落差:因为从没想过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在脱离应试之后的那种茫然无措感;从小镇来到大城市拼命适应的慌张;我还发现,「题」不会像当初老师说的,高考完就结束了。真实生活的题,一个接一个,一个比一个复杂。这是我们熟悉的,属于「小镇做题家」这个标签的剧本。但是我知道,我身上,不是只有这一个剧本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人和事,一直在有意无意冲破这个「做题家」剧本。比如,我一些家人虽然也看重考试成绩,但并不会把它当成生活的唯一。记得有次考试,我姥爷在学校门口接我回家,看到我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开心吗?」有一次实在不想上学,他帮我请了假,带我去公园。因为他觉得孩子想玩很合理,也很正常。再比如,高三,我们班第一名,现在也是我的朋友,在一个关键模拟考的节点去报名了学校的歌唱比赛,好像为此还被老师罚了站。没有手机,我们买本子写随笔互相留言,高考完她在自己 QQ 空间写这一年,说很高兴自己没有「尽全力」,她说她赏了一路芳华,很开心。我无比喜欢和珍惜这个「另类剧本」:能让我记住那些日子的,就是这么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闪闪发光时刻。也是它们,能在艰难时刻帮我达成一些真正意义上对自己的允许。我想说的是:「小镇做题家」是媒体用来归纳概括一群人的词汇,但每个「小镇做题家」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别让它定义你,别放弃创造另一个剧本的可能性。首先我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小镇做题家(虽然我学习不好),但我对「做题思维」这个词非常不爽。「小镇做题家」最初来自豆瓣「985废物引进计划」,指出身于农村或小城,擅长应试,但缺乏眼界和资源的青年学子。这里面有两个点,一个是小镇的资源不如更大的城市,所以缺乏眼界和资源。一个是他们擅长应试,于是一直用同一种方式应对生活,也就是「做题思维」。首先我确实同意,小镇里的孩子普遍没有更好的资源。在小城里,你没有办法想看话剧就看得到,没有办法参加各种社会性活动,大部分家庭也不支持想出国就能出国……但资源的不对等只在小城出现吗?就算是北京上海也会有更优渥家庭与普通家庭之分,有普通学校和实验性学校之分,繁华地段和郊区之分。从这个角度讲,「小镇」其实是个比较概念。再说「做题」。难道出生在大城市就不用做题了吗?我觉得肯定不是的,大家都有自己的题要做。只不过有人的题是车房贷款,有人的题是出国事业成就,有人的题是家庭感情健康,有人在乎现实成果,有人在乎精神成长,没有人的人生不需要做题,不管大城还是小镇,穷人还是富人。这就是我对「做题思维」不爽的原因:它否定了人的可能性。仿佛小镇做题的人们都拥有统一思维一样,仿佛每个人的思维一生都不会转变一样。你怎么就能知道那个数学很好的小镇做题人,没有把逻辑思维用到生活里呢?你又怎么知道那个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的高材生以后不会转变思维呢?事实上,我们都逃不了「做题」的命运,「活得更自洽」本身也是一道绕不开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