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等开学再做,有点晚
转眼间,暑假已过去大半。
不少朋友说,原先满怀激情制定的暑期学习计划,基本上没有如期执行,留下的更多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无奈和感慨。
面对这段时间的“碌碌无为”,以及日益临近的新学期,不少同学都觉得是时候让孩子收心归位,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与温故知新了。
然而,如何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积极投入学习呢?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发过的一篇相关主题的老文。大家都说这篇文章非常实用,不过却纷纷给出了“差评”。
为了弥补之前的遗憾,我决定再发一次这篇文章,并给大家带来一个惊喜,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后。
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可以说是每个家长最大的夙愿。
妈妈们聚在一起,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
我不纠结他是不是天才、我也不在乎他成绩高低,我只想看到他真的尽力了;自己想学、主动学,而不是被我逼着、推着去学。
但孩子天性爱玩,想让他静下心来专心学习,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近看了一本书——《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赶上开学季,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让很多家长都棘手的问题。
说实话,一看到书名,我就眼前一亮。
再看作者,居然是我之前为大家推荐过的经典亲子书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曾被美国《儿童》杂志评为“家庭教育年度最佳图书”)的作者,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再度联手创作的!
之前写过的文章看这里👉 :别再惩罚孩子了,因为根本没有用!你需要的是这5步行动指南……
两位作者都是著名亲子沟通专家,她们的著作不仅深受家长的欢迎,也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
于是,我二话不说,立刻买来拜读。
这本书采用小说的形式,讲述了一位经常遇到问题的年轻教师,通过和同事以及学生家长一起探寻,最终找到了和学生沟通的有效方法。
面对抵触学习孩子,年轻教师缺乏应对的技巧 ▼
虽然书中主要以老师的视角展开,但我觉得家长们读一读也会收获很多。
它用常见的对话场景和让人一目了然的漫画,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沟通是有效的。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不少小技巧,进而能更好地解决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其实,学习本身是中性的,并没有烦扰和快乐之分。喜不喜欢学习,能不能主动学习,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内心对学习的看法。
所以,如果我们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他们更积极地看待学习,也许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调整心态,学会接纳
孩子的情绪往往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当他们情绪好的时候,表现也相对会好一些。
应该如何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情绪呢?接纳他们的情绪,这是让孩子踏上“肯学、爱学”之路的第一步。
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很可能都是下面这样的:
孩子:我不会写。
大人:你会写,再想想。
孩子:可我真想不出有什么可以写的。
大人:你肯定想得出来,别再抱怨了,现在就开始动笔写吧。
孩子:我讨厌历史。为什么我要记住几千几百年前的事,昨天的事我都记不住!
大人:你必须重视历史,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是很重要的。
孩子:可它太枯燥、太难记了。
大人:不,一点儿也不枯燥,你就是没学进去,多看看多听听,你就喜欢了。
当孩子在学习某一学科遭遇挫折,感到沮丧的时候,我们最爱说的话是:
“没什么可难过的,你并不是缺乏学习 xx 的天赋,你只是还没有足够用功而已。如果你下决心好好学,肯定能克服困难,你得摆正你的学习态度。”
发现没有,站在大人的视角来看这些对话,真的再正确不过了。
但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他们发表观点和情感的权利,完全被忽视和打压了。
每当孩子们表达他们的感受时,大人们通常都会驳回、争论,我们潜意识的想法是,“你这样想肯定是不对的,你得听我说的”。
这样的说话方式,主观地否定了孩子的情绪,孩子的主动性受挫,自然就更学不下去了。
我们可以尝试着换一种对话方式,来帮助孩子调整情绪:
认同孩子的感受
“听起来你很失望,因为粗心而丢分,确实很令人气愤。”
“历史事件确实不太好记,觉得难也是正常的。”
如果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用“噢”“嗯”“啊”等简单明了的语气词,来承接一下孩子的情绪也是可以的。
一句简单的“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也可以传达我们对孩子情绪的接纳。
当负面情绪得到认同和接受时,孩子就会受到鼓舞,才会继续努力下去。
激发孩子走出困境
接纳情绪后,我们也要想办法帮孩子从情绪的困境里走出来。
既然说教大多是无效的,那我们该如何帮孩子克服他们对各种任务的抵触情绪呢?
可以试着给予孩子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幻想。当我们将孩子的愿望以幻想的形式表达出来时,会让他更容易面对现实。
“要是有一支魔笔,出错时会自动停止,那该多好!”
“现在你成了你喜欢的神话英雄,你会怎么应对这件棘手的事情呢?”
纠错也要“先礼后兵”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我们想要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也应该先接纳他们的情绪,再做指正。
针对孩子那些需要改变的想法和行为,你觉得以下两种回应,哪种更好一些?
直接指出孩子的问题,并进行说教 ▼
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再提出你的希望 ▼
虽然插图中展示的场景有些过于理想化,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并不会因为我们顺着说了一两句,就开始自发性的反思。
但不可否认的是,采用先接纳再教育的方式,孩子更能听得进去。
接纳恶劣情绪 ≠ 允许无节制的发泄
可能有人会觉得,总是接纳孩子的恶劣情绪,那怎么可以?!孩子天天发脾气怎么办,在学校和人起冲突怎么办……
如果我们能帮助孩子搞清楚一件事:情绪和行为并不一定要完全一致,那么这些问题就不会发生。
所以,孩子们有权利愤怒、不满,并把它们表达出来;但同时,他们没有权利伤害别人,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情感上。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
“你现在可以生气,甚至想砸东西/打人也没关系,但不要真的伤害别人,那样是不对的。想和做之间,还有一个你自己,可以进行控制。你可以用语言告诉别人你的感受,而不是用拳头。”
主动性和自律性的培养
在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后,想要唤醒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也绝非易事,仍然需要一些小技巧。
书中给出了一些很有用的建议,我们可以在听完孩子的诉说,等他们的情绪相对平稳后,再试探着问:
“你觉得(这样做或那样做)怎么样?”
“这样(按照这个方法或那个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有所帮助?”
“(先这样这样,再那样那样)是不是就清晰了?”
“如果(怎么想或怎么做)会怎么样?”
作者还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建议,通过五个步骤,就可以有效地带动孩子独立思考,激发内心的主动性。
认真倾听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表明你的理解,帮孩子总结他们的观点,并且不断鼓励孩子表达更深层次的感受和需求;
表达你的感受和需要(要尽量简短);
邀请孩子和你一起“脑力风暴”,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写下所有意见和建议,且对任意一条都不作任何评价;
共同决定保留或剔除哪些意见和建议,并最终商定如何付诸行动。
针对孩子的一些“顽固”问题,如总是拖拉,总是对某一学科没有兴趣,总是不想写作业等,我们都可以专门抽出一些时间,用以上五个步骤来解决。
并且,在制定计划之后,坚定地敦促孩子去完成。可以每周做一次复盘,对计划进行及时调整。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孩子的主动性和自律性都会明显提高。
当然,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家长的态度非常重要!
当我们描述问题而不是指责命令时,孩子会更愿意为他们自己的行为负责 ▼
威胁和命令会使孩子感到无助或抵触,提供选择则可以打开新的可能之门 ▼
当我们开始以尊重而非审视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开始能自己监督自己了。
总的来说,虽然整本书都在说孩子的学习以及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情况。
但看完后我最大的感触是,想要让孩子更高效地学习,首先必须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
有效的沟通,可以触动孩子内心的情感和认知,这样从内而外的影响,才能更好地改变他的外在行为。
别等开学了,现在就开始吧。
*文章主要内容参考自《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中央编译出版社,作者是美国最著名的亲子教育作者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分享完文章,再来看看大家对这篇文章的差评:
这次,我不仅把这本书给大家带来了,还给大家带来了这本书的策划者和出版者——青豆书坊的专场直播。
其中,有经典科普:
像这套由世界著名图书出版公司“企鹅兰登书屋”出品的“360°科普”系列,把“用人文精神做科普”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有学科刚需,如这套《王鼎钧作文六书》。
当横跨了一个世纪的“笔杆子”与“小学生作文”相遇,他真的能做好这最基础的启蒙工作吗?
《作文六书》告诉我们,王鼎钧老先生可以。
正如教育学者蔡朝阳所评价的那样:
“王鼎钧先生的高明就在于,他很专业,但他绝不用理论术语来包装;他很高级,但总是俯下身子,和小朋友们在同一个高度对话;他很有趣,令人兴味盎然,就像我们熟悉的家族里循循善诱的白发长辈——但文学种子,就在这种娓娓道来的如话家常里布下了。”
有畅销家教书,就像下面几本书绝对是很多同学书架上的“钉子户”。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好书,因为篇幅有限,我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
马上就要开学了,想让孩子收心、提前“跑”起来,想让自己的育儿之路更轻松淡定的同学,一定不要错过我们这次青豆书坊的专场直播。
8月13日早上9点,我们不见不散。
推荐阅读
自主学习的孩子是怎样养成的?掌握时间管理的这3个底层逻辑,胜过制定千张计划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