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摆正自己
致读者:点击上方 “平凡的企业家 ” → 点击右上角“ ... ”→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就不会找不到我啦!
《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人最大的聪明,就是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在何处。
只有知道自己是谁,才不会忘乎所以,迷失方向;
只有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在何处,才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很多时候,人生的许多烦恼,多是由于不能摆正自己所造成。
01
摆正自己,在上不傲人
陈道明说:“上山的人,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别人风光过,而你还在山下。
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不定什么时候,山下的人会爬上来,一定要做好自己。”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一旦得志,便会表现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
在他们看来,只有对他人“不逊”,才能体现出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
俗话说:“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
一个人越有本事,反而会越谦卑,因为他见识过更加广阔的世界,知晓了自身的渺小;
只有“井底之蛙”,才容易“夜郎自大”。
一个人试图通过凌辱他人,来抬高自己,是不能实现其目标的。
为何呢?
因为凌辱他人,反而体现了自身素质低下,又如何能够抬高自己呢?
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没有深厚的德行却身居高位,最终的结果,只能害人害己。
在人之上,只有愈加谦卑,愈加严于律己,修养德行,方可日益精进,行稳致远。
02
摆正自己,熟不逾矩
《增广贤文》中说:“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有的人,一旦与对方关系亲密了,便喜欢拿对方的短处开玩笑。
如果对方不乐意,他们便会指责对方:不够大度,开不起玩笑。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人,只有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感受,才能令关系长久、和谐。
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当然地指责别人“小气”,却不反思自己的过错,只会让原本亲密的关系,渐渐疏远。
有人说“我和你,关系再亲密,也变不成我们。”
深以为然。
有的人,自恃与对方关系亲密,就肆意地提出各种要求。
如果对方不答应,他们便埋怨对方薄情寡义,自私自利。
人与人之间,关系再亲密,也不能过高的期待、要求对方。
高期待,往往只会迎来失望;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对方,却不考虑对方的难处,只会导致对方敬而远之。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
再亲密的关系,也要保持一点距离,保留一点空间,如此,方能令双方感到舒服、自在。
03
摆正自己,不管闲事
《格言联璧》中说:“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有些人自己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好,却总是热衷于去谈论别人的私事。
他们添油加醋地议论别人,结果,给当事人造成了许多无端的困扰。
言语虽然无形,有时候,却比刀剑伤人更深。
一个人的口德,就是他的品德。
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是对他人的善意,也是在为自己积累福报。
对许多人来说,也许最厌恶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为你好。”
有的人总喜欢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来控制别人,剥夺别人的选择权。
如果别人反抗,他们便理直气壮地指责对方“不知好歹”。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来侵犯别人的“权利”,是最可耻的行为。
收回“伸得太长”的手,是对他人“自主权”的尊重,同时,也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
守住自己的心,不多管闲事,是成年人最大的自觉。
▽
杨绛说:“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一个人,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过高的估计自己,也不轻视自己,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快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生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只有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精彩,方能不负流年、亦不负自己。
与君共勉。
文章来源:京博国学原创(ID:jingboguoxue)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订阅“平凡的企业家”查看更多精彩好文。点击下图,即可订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