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涨到9.3分,这国剧终于平反了电视剧2022-05-09 16:05 《甄嬛传》,又叒上热搜了。据悉,这部剧每年播出收益仍有上千万。「保了平台一世的荣华富贵。」11年过去了,还有无数人沉迷其中。全网玩梗,一切皆可「甄嬛传」。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甄嬛传》最早播出时,并不火。甚至,豆瓣开分只有2.7。很多网友回忆道,当年想安利都安利不出去。第二轮上星在各大卫视播出后,才慢慢火了。近两年随着网友玩梗,加上国产剧集体摆烂。热度不降反涨,豆瓣评分也已经稳定在了9.3。如此大起大落,着实值得玩味。实际上,当年不火,多年后却成为经典的国剧,远不止《甄嬛传》。今天鱼叔就来聊一聊这个值得玩味的现象。 很多国产神剧都曾惨遭收视、口碑的滑铁卢。 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当年因为《士兵突击》原班人马的噱头,还没播出就赢得了很高的关注度。但开播后效果却并不理想。2009年,四家卫视同时播出,收视率皆一路走低。浙江卫视干脆播了30集就掐掉了。 观众也很多批评声,称画面阴暗,节奏缓慢…… 甚至还有专家出面批评。张艺谋、陈凯歌的恩师,也是参加过远征军的老兵周传基狠批。「这是一部瞎胡闹的烂片子。」文艺评论家叶匡正也说,这是「山寨版的战争剧」,让重大历史事件成了田野上的牛粪。以至于后来再也没有主流电视台播出过此剧。但谁料,随着时间的发酵,《团长》居然「逆袭」了。十年过去,豆瓣评分涨至9.4。成为很多人反复重刷的神作。至今依然是国产战争剧里难以超越的一座高峰。《大明王朝1566》也是如此。2007年在芒果台被当作开年大戏,高调播出。本被寄予了厚望,没料反响扑街。收视率不足0.5%,仅为当时芒果台平均收视率的四分之一。差一点就刷新了台内年度收视新低,资本方赔得血本无归。播出十几天后就下架,改播韩剧。观众反馈也不佳。不少人都批评不好看、没逻辑、没吸引力。期望而去,失望而归。直到2017年,优酷网重新播出。口碑翻身,好评连连。豆瓣分数高达9.7,至今稳坐国产剧头把交椅。 类似的,还有《走向共和》。不仅首播收视率极低,之后又因台词出格被停播雪藏。争议声也不少。很多观众批评此剧不符合历史,大搞翻案。时隔多年,口碑相传,这部剧也终于得到了「平反」。豆瓣9.6。赫然成为中国历史剧的标杆。 经典佳作遇冷,背后成因复杂。 最直接的原因是播出平台的问题。当时有限的观看渠道影响了这些作品的传播。《我的团长我的团》在三家卫视同步上星播出。却也因此沦为了卫视抢占收视的牺牲品。 各家卫视为了争抢进度,有的把三集剪成两集,有的干脆一天播十几集。导致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大明王朝1566》起初被芒果台买断版权。然而这部剧严肃沉重的题材,显然和芒果年轻化、娱乐化的受众并不匹配。版权期结束后,各大电视台看到如此低的收视率,担心亏损,也没敢去接手。导致这部剧长达10年无人问津。其次,这些剧作都是超前于时代的,也注定难以被第一时间接受。《我的团长我的团》播出时,是抗日神剧遍地开花的时期。观众看惯了「手撕鬼子」的的抗日爽剧,乐于接受二元对立的英雄主义。这部剧却反其道而行。剧中,通过「炮灰」主角的个人记忆回溯真实历史,挖掘了更为复杂的人性。让很多观众期待落空。同时,剧中近乎舞台剧风格的表演形式,文本的文学性。以及很多荒诞、错乱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也挑战了观众的审美。 《大明王朝1566》同样生不逢时。在穿越剧、宫斗剧、帝王剧等大行其道的时期。这部剧充分尊重史实,尽可能展现了历史的真实,现实的残酷。剧中一心寻道修仙的嘉靖最后却因丹药而死。一生兢兢业业、为国为民的海瑞,最后的抱负和期望被现实无情打破。没有开金手指的情节,没有小人物反杀的爽感,有的只是在大时代背景下平凡、挣扎的个体。一方面,通俗性、娱乐性大打折扣,很多观众大呼没意思。另一方面,这部剧没有像戏说历史剧一样,从零开始交代故事背景。有一定的历史门槛,这劝退了不少观众。 《走向共和》亦是如此。作为一部大手笔史诗巨作,突破近百年来已经形成的胜利者视角下的历史。尽可能从上层表现权力运作的复杂内幕。只是当时,习惯了戏说类历史剧的观众口味还比较单一,一时难以消化。导致收视率并不高,受众群主要集中在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层的人群。但好的作品如同佳酿,越陈越香。口碑反涨,靠的是精湛的演绎、扎实的剧本、可无限解读的内涵。《我的团长我的团》不局限于爱国主义。将个人、灾难、命运等问题推至对民族精神、国民性等更大意义上的反思和观照上。也暗合了现代人对宏大叙事的怀疑态度,常常被用来隐喻现实。前段时间,这部剧就因为「疫情团购」翻红了。《大明王朝1566》不仅在讲述历史,也是在反映当下。塑造了深入人心的明朝反腐第一人海瑞。与当代社会官场反腐问题紧密结合。剧中的权力斗争,也被看作职场法则。同样地,虽然《走向共和》主要内容是慈禧太后60大寿到张勋复辟这段历史。但剧中不仅仅呈现王朝的没落,社会制度的过渡。更重要的是校正了教科书中的刻板形象,通过还原历史耻辱柱上真实的人物,表现人性的复杂、现实的多面。真正实现了以史为鉴,以史为镜。《甄嬛传》的当下性更是显而易见。有人把它当成职场厚黑学宝典。有人则将人物层层剖析,台词倒背如流。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有了新的解读。当年人人痛恨的安陵容,在当下却成了很多普通人的代言人。精疲力尽的社畜、内向型人格者,从她身上找到了深刻的共鸣。甚至还由此开创了「安陵容文学」。加之国产剧集体摆烂,观众宁愿重刷老剧。这些作品得到了更好更广泛的传播。时隔多年,不仅没有退出舞台,还持续发光发热,展现出了极高的长尾价值。成为网友二创的素材,活跃于短视频等新兴平台。 不难发现,这些成功翻身的国产神剧,对于今日的影视圈依然有借鉴价值。 它们证明了,创作者本该保持思想独立,而非跟风。当下,遍地是「追热点」式的影视剧。大女主题材、甜宠剧,都是扎堆出现。翻拍成风、内容同质的问题严重。直接导致观影群体固化,收视口碑两级分化,作品大都昙花一现。这种创作的乏力,严重掣肘国产剧的发展。殊不知,真正的经典作品是难以复制的。好的作品不是顺时而动,而是敢为人先。优酷在重映《大明王朝1566》时,做过详细的数据调查。发现这部剧的受众已经从最初的知识分子、精英高端人群,扩大到了对「鲜肉+IP」偶像剧审美疲劳的年轻受众。 其次,扎实的内容才是一部剧的立身之本。经典作品都把精力、金钱投在拍摄、制作上,十年磨一剑。不急功近利,精心打磨内容。《大明王朝1566》的经典背后,就是导演、演员的全身心付出。演员下戏前,要先看导演推荐的书。开拍前,所有演员提前一个月进组筹备。早晨5点起床背词,7点出发拍摄,每一场戏都不能敷衍。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主角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溃兵,被日本追着打了大半个中国。为了演出一年不洗澡,又脏又颓的效果。每个演员都自毁形象,晒到黝黑,甚至有人吃了5个月的牙蜡。 反观当下,大部分从业者更热衷于斥巨资请流量。花更多的钱在作品之外,铺天盖地营销。企图用演员带火作品,营销洗脑观众。作品本身却越来越粗糙。演员演技也是仅粉丝可见。热度口碑倒挂,观众只会越来越不买账。 因而,回归理性,尊重观众是扭转现状的关键。 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电视剧追求商业利益无可厚非。但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它还承载着输出价值理念的社会责任。对观众而言 ,审美快感的获得绝不单纯是感官层面的刺激。更多是对人们精神困境的深层关怀与满足。生活没有那么多惊涛骇浪和波澜壮阔。真正优质的作品也不狗血、不曲折,全靠走心的内容、细节、演绎取胜。正如毛尖老师所说,拍国产剧其实只要把中国饭菜做好,就能传递出最基本的精气神。但如今大多国产剧动辄吃牛排,饭菜做得塑料,全靠台词「好吃好吃」撑。其实是给观众降智,及格线都达不到。 很多人夸赞《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用拍电影的手法拍电视剧。但导演表示,他确实是完全用电视剧的手法在拍摄。只是之前很多剧作的拍摄没有达到电视剧拍摄标准,让观众降低了预期。 由此可见,一味舍本逐末,追求热度、收视。造成劣币逐良币。基本的标准都难以达到,更遑论再铸经典。归根结底,以品质求生存,以口碑谋效益。这,才是国产剧集体摆烂下的突围之道。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