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孩子的中国故事,让传统一代代传递下去
你还记得那种老式日历吗?每页上都写着宜、忌,一到传统节日,上面就有加粗、标红的大字来提醒大家,该过节了。
中国人是遵循着节日,看着日历过日子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意义。
以前总爱翻找着老日历上标红的节日,追问大人“这是什么日子?” “是不是要吃好吃的?”
但到了现在,这些传统节日对于孩子的意义,大约只剩下要放假了,关于节日背后的风俗、故事知之甚少。
今天要推荐的,就是一套让孩子了解、爱上传统节日的故事绘本——郑春华奇妙绘本·中国故事系列。
包含《一张全家福》《最好吃的青团》《不是方的 不是圆的》《屋檐下的腊八粥》《邮递员叔叔的奇遇》《到底谁厉害》,共6册。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作者郑春华联合6位著名插画师倾心创作,每册故事都有自己的画风,慢慢翻看,就像看连环画一样。书里的干货也不少,每本对应附赠一小本《围裙妈妈讲中国故事》,详细地介绍、解释传统节日的背景由来、风俗习惯。
丛书大小为16开,平装装帧,翻页轻松。封面采用157克铜版纸,覆亚膜,耐翻不易坏。内页是140克胶版纸,高克重有质感,推荐3-6岁孩子和父母共读。
__
用童真的方式打开传统节日
每个熟悉的传统节日背后,都有一个中国特有的节日习俗。但对于小朋友们来说,这些节日习俗往往是抽象的。
就拿端午节吃粽子来说,是个约定俗成的礼节,但孩子们会好奇,为什么一到端午节就要吃那个“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东西?
这本《不是方的 不是圆的》绘本,就是作者从孩子的童真视角来起名。
对于粽子这种,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形状,不止孩子们少见,小老鼠一家也不认识。以味觉、视觉为切入点,这本故事绘本脑洞大开地从小老鼠一家的视角,来探索、解释端午节的风俗。
一天,鼠爸爸发现了一种它没见过的食物,闻起来香喷喷的,形状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这是什么呢?
带回家仔细看,外面还包着“树叶”,上面来来回回扎着细绳。三只小老鼠兴奋地围着讨论、猜测,“大概是香香的行李”。
打开这个“香香的行李”,里面是米饭做成的东西,还有肉。第二天,为了让孩子再饱餐一顿,鼠爸爸和鼠妈妈再次出动。
这一次,它们不仅知道了这个“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食物是粽子,还将端午节的其他风俗也打听清楚。跟着小老鼠一家,跟着一枚小小的粽子,小朋友可以慢慢了解到端午的特色和意义。
“用一个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奇特形状,让普通的米变成了不普通的粽子,让我们中国人拥有了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民俗节日。”在绘本的最后,作者郑春华写下了几段简单的话,来表达自己对端午、对亲情、对传统的所思所感。
这些一代代中国人传承的文化传统,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积淀文史素养,还能滋养出真正带有中国味的,快乐有趣的童年记忆。
__
让孩子读中国故事,
承文化根脉
除了故事的生动、有趣,这套绘本里面还有着充满“中国味”的引导力量。
在《邮递员叔叔的奇遇》崭新的奇幻故事里,孩子可以看到大年三十依旧坚守岗位的邮递员,和他的神秘朋友雪人。
在雪人的“超能力”帮助下,邮递员很快送完了所有的信。为了感谢雪人,他送去了饺子、糖果、花生、压岁钱和鞭炮。雪人也回赠了用冰块做的年糕:年糕年糕,生活节节高!
面对“年”这样的传统节日,普遍都是在传颂它的团圆意义,但这本书却从不一样的角度去展现带有“中国精神”的节日风俗。
整个故事看似天马行空,却也能让孩子在梦幻的冰雪世界中,了解到春节的习俗,以及习俗和祝福语背后的涵义,给予孩子更深刻的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除了节日、习俗,还有一个古老悠久的元素,那就是十二生肖。
我们用生肖来纪年,也用生肖标记自己。《到底谁厉害》中,达达和豆豆因为谁的生肖更厉害争吵了起来。两个小朋友还找来了自己所有的家人,来参与到这场“生肖对决”中。
“我属龙,你属兔,龙比兔厉害,你应该听我的!”
“我爸爸属老虎,你爸爸属猪,嘿嘿,你们全家都应该听我们的!”
“你爸爸一个人属虎有啥稀奇,我们家里还有牛、龙、蛇,肯定能打败一直老虎!”
两个孩子因为生肖大小喋喋不休,但两家的大人却在生肖的牵引下更加亲近。
“哦,你也属牛?我们俩同岁嘛!”
“我属虎,你属牛,你比我大一岁,我得叫你一声老哥喽!”
哪怕是两个陌生人,也可以因为是同一生肖而产生莫名的亲近感。因为,生肖不仅是祖先给我们的祝福,更是中国人的另一张身份证。
国学大师辜鸿铭说过:“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
我们的祖先把这种复杂且丰富的情感,全部融进了一个个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中。相信家长们都会愿意把经过一代代人约定传承的“中国故事”,讲述给自己的孩子听。
文字:铁牛
版式:Xman.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