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我游美丽宋城
先解释一下,这里说的宋城,不是杭州的主题公园,而是与杭州一字之差的赣州,江西省第二大城市,俺母亲的故乡。
春节回来后就计划写,忙得一直没有时间,今天才抽空码几个字。
赣州之所以被称为宋城,是因为现在仍完好地保存着宋代古城的样貌,包括古城的主要街巷、排水设施、防御工程、重要建筑遗址以及当时的规划建制情况。保存着数量最多、品位最高、最完整的宋代文物古迹,有以宋代“四古”(古石窟、古城墙、古浮桥、古瓷窑) 为代表的宋城文化旅游区。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被专家、学者誉为“宋城博物馆”。
小时候,并不知道这些。只知道一个宋朝期间就建有的郁孤台,因为与外公家只一墙之隔。没有修建之前,墙上有个破洞,我大哥等人的经常钻过破洞进入郁孤台玩。而我年纪小,不带我。我就在西出口的台阶上玩,也经常端个碗和一帮小伙伴在那吃饭。
郁孤台位于赣州市制高点田螺岭上(也就是外公家,登台可以眺望全城)的贺兰山顶。赣州在赣南山区中属地带比较开阔的平地,田螺岭其实也就100多米高。我记忆中的田螺岭是条南北走向的窄窄的青石路小巷,中间高两头低,郁孤台在正中间。西出口出来不远就是章江,上面有浮桥,河水非常清澈,经常跟着妈妈去河边洗衣服。今年春节我才知道,著名老电影《赣水苍茫》中某些外景地就在这里。
建台的确切年代已经很难考证,但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郁孤台远比现存的范围大,史料称:“几亩花园塘下,披树色以千家,一弯濂水溪边,映台痕而百尺。”唐李勉为州刺史时,曾登台北望,慨然易匾为“望阙”。后几经兴废,仍名郁孤台。1983年按清代同治年式样重建。台有3层,高17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简约中彰显大气,古朴里蕴藏真意。
郁孤台的出名,是因为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这首词,使得郁孤台千古流芳。
登临郁孤台,台楼上的一木一石、一字一画,都镌刻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成为怀古幽情的抒发之地,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痴醉其中。苏轼登楼赋诗“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文天祥倚栏吟诵“城郭春声阔,楼台昼影迟”,郭沫若欣然填词“遍地尽杉松,泱泱绿化风”,刘克庄、王守仁、汤显祖、戴复古、李梦阳、王士祯、朱彝尊等,一一前来,面对郁孤台,无不流露仰望咏叹之情。
重建后的郁孤台
站在郁孤台上远眺。右上方就是章江、贡江合流处。赣江始于此。
可惜田螺岭被拆了,一条最能代表老赣州文化的青石板巷没了,变成了全国各地都可见到仿宋一条街,毫无特色。外公家也没了,所有亲朋邻居都搬迁了。走在这条街上,更多的是怅然和落寞。仿宋街就是一条纯商业街,以小吃和旅游品居多,还有不少高档餐厅,今年春节在这赴了几次宴。
每次回赣州,游郁孤台成了必修课。不为别的,只为追寻往事时光…
我小时候经常去的浮桥好像已经不存在了(自从上大学后每次回赣州都来去匆匆,再也没有去过妈妈带我洗衣服之地,听二哥说好像没了)。我记得在珠海时曾经与我同租一套公寓的女孩很喜欢旅游,有一次给我看一本旅游杂志,上面就有浮桥图片。黑白照,很艺术,给人无限遐想,女孩说非常想去看。我小时候常看,并没觉得有啥特别。女孩感慨地说:这就是所谓的家乡无风景,旅游都是外乡人的事。
但赣州还保存着另一座古浮桥,学名叫惠民桥。浮桥长约400米,连接贡江的两端,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整座浮桥分为33组,用缆绳把它们连接起来,然后用钢缆、铁锚固定在江面之上。赣江水运繁忙的时候,每天早上9:00和下午4:00都要开启一次,让船只通过。
在桥上可以欣赏到河边的洗衣女,钓鱼翁的英姿,城里人、乡下人进进出出,骑摩托车的、推自行车的、挑担的、背小孩的、走亲戚的、上学的人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画。
前几年回赣州时特意跟姐姐重走了一遭,不禁感叹万分:时光飞逝,物是人非。妈妈已经不在了,而我,也流落到了海外,难得回赣州一趟。下一次回家,不知又是猴年马月。
沁园春·郁孤台
墨脉
赣水之滨,贺兰山上,耸立千年。对清波浩渺,渔舟来往,古松苍劲,檐角萦环。赞叹何穷,登游无数,几许心情似稼轩。于高处、感迷离尘世,幻若云烟。
曾经台下旧家园,已不复、些些痕迹残。忆蜿蜒石巷,奔跑玩伴,参差院落,回荡清欢。昨日难追,今时易逝,故国朦胧梦里看。忽耳畔、有鹧鸪声起,更觉萧闲。
没有郁孤台的歌,贴唱一首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在悠扬古韵中感受唐诗宋词的魅力。(原唱:谭晶)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端午节,给亲们上这些好吃的 父亲,我对您说 求神拜佛,中国世态的改变 同一天 中日竟然都发生不伦事件! 等待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