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的人生
和娃去上路(一)
打卡该是近几年的网络名词,我第一次在微信里看到时,觉得不要太贴切。大学时我最讨厌的就是一个真实的打卡活动,给体育课敲章,从早上起床跑步到溜冰场只敲章不溜水泥冰,每个学期都要数着那张小卡如何能够把章敲完。大四那年准备出国时,我在一个大实验室和博士硕士师姐们跟着一个实验室二把手的女副教授混。那一年,我们大导师搞国内第一个本行业大会,我们小啰啰们帮着打杂和在会场注册处聊天(哈,那时我接待过一个重量级的老太太,个矮体轻也和蔼。在电梯里把她迎出来时,我心里一惊,想,原来大佬也可以这么平易近人啊)。女老师那时看着我们叽叽喳喳,就语重心长地说,幸福的人生吧,就是该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就当时的语境,这句话她大概绝对不是说,上学读书,拿学历,毕业继续奋斗,三十岁总统奖,四十岁金球奖,五十岁雨果奖,六十岁诺贝尔奖之类的。她而是说,合适的年龄,该谈恋爱,结婚,生娃。又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比如那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就算活到100岁,也和诺贝尔奖绝对没有任何关系,老师这句话却一直刻在了我心中,时至今日,也不能忘记。简短地说,人生该啥时候打卡,就该打卡了,这便是幸福的人生。那位女老师当时大概三十几四十岁左右吧,所以她也没能给出四十岁以后的人生经验。大导师几年前已经患病去世,女导师在出国以后,我就没再联系过。更何况,实验室的本科生来来去去那么多,他们在那一年以后都不会记得我。我以后回国也不会有机会找到她,再问问养娃了以后,未来的卡该如何打。
生娃如果要算是打卡的话,养娃也还有很多卡需要打,就都是人生的任务。据说在美国的后土著白人们,这一辈子也需要打卡的,大概就是该去欧洲看祖宗一趟了。而华人在美国养娃,不带娃去看世界看亚洲,不去欧洲打卡,那据说也是说不过去的。谨尊女恩师教导喔,我一直也想为了诺贝尔奖而奋斗打卡啊,结果大半辈子啥屁奖的影都没见到一个,今年还被老板表彰为meet expectation。我没到六月份就恨不得暑假在家完全贴着地板躺平以后,匍匐爬行。可是领导以无比的热情从三月份开始就计划了一路西行,环游世界,很早就把娃娃们的热情煽动起来了。这打卡的蓝图已经有了,不积极在卡上打洞,这如何对得起娃呢?
又话说我和我的摄影老师汇报了行程。她笑了,说,你要全家出去玩就好好玩,旅行第一,拍照第二,看好护照。比如说,我就在卢浮宫打卡啊,丢了证件和钱包,次日全馆关闭两天,因为小偷太多。你看好事都被我赶上。你也别想太多摄影了,你只要把你的那个“一镜走天下”的24-105镜头光圈打到4.0,一定会拍出很多人像美照的。事实又证明,女老师们的话一定大部分是对的~~~我本来就是装,平时背的大镜头走来走去,就是为了冒充摄影师嘛,至于说我热爱摄影,那完全就是骗人滴。所以我后来装不下去了,那个笨重的相机镜头,就几乎恨不得一直扔在旅馆里。我们全家都是懒人,都无所谓拍不拍照片。为了给娃拍张照片,我和娃还要吵啊吵,我还不如悄悄去偷拍别人~~~比如这张手机在卢浮宫里偷拍的(我算识相的呢,去宫里就没带相机,主要是就没有活着的皇帝皇后摆pose给我拍嘛!再说了,哪幅网上的卢浮宫艺术品照片不比我拍的好呢?)
哎,这位大哥,你饱眼福够了,难道不觉得你的扇子应该捐给女神吗?和古代雕塑不穿衣服也不带口罩还不感冒生病得新冠来比,脆弱的现代人,在卢浮宫里穿的衣服真的太多了,汗哪!女神说,你看什么看!看你那小样!看我不揍扁你!
~~~~其实,今日的卢浮宫,在正常可以进去的时间里,在我看起来,实在像个大卖场,只是谁也买不起。平凡世界里的人真多,其实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众生纷纭,各自的价值取向和争斗。这个众多的取向,让世界格外的美好,也格外的丑陋。比如以前我不明白为啥蒙娜丽莎姐姐笑的那么诡异,这次去卢浮宫看了,明白了。宫殿里诺大一个房间,曾经被盗的莎莎姐姐被几个穿制服的守护着,他们还要时时驱赶不守规矩的参观者。好多参观者得意地高举着手机架子和女神合影。然后一大屋子各大墙上艺术品里几千个头,男女老少,都对莎莎怒目而视:凭啥你那么popular, 大家都冲你来朝奉,让我这张脸往哪搁!哎,换成我是莎莎姐姐,我也只能露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无奈,尴尬,且诡异的笑容~~~
欧耶,我终于把两娃安全地拉扯大了,还拉扯来到莎莎姐姐这里朝奉,打卡的任务光荣完成一个!! 是的,我和娃娃们说,需要一步一个阶梯地打卡,努力走人生路~~~可是小兔崽子们说,楼梯爬的累死了~~~还是下楼梯比较舒服~~~
这一张是凯旋门口纪念无名战士的长生不灭之火,但是我觉得我把它拍成了巴西烤肉的广告篇了,烤的是橄榄油浇蔬菜~~~冷色,暖色,如何烘托气氛,我还搞不太清楚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别了,温哥华 寻找美《六》关于黑格尔美学的不是读书笔记的读书笔记 打卡的人生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洁白从黑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