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侬晓得伐?
牛伊万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上海话,侬晓得伐?
最近金宇澄先生的《繁花》大热。被我办公室的上海同事推荐,一定要看沪语版的。才能有上海的味道。仔细想想,在纽约除了犹太人以外,平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上海人。偶尔同事间直接就用上海话聊天,她们理所当然而又时不时的问我:“侬晓得伐?”
我就拿捏着强调,用上海话作答。结果就是她们笑的花枝乱颤。关于上海话其实我从小就耳濡目染,听了不少。我妈时不时总是冒出一些上海话,同时会自然而然的有一些body language被带出来。我爸开玩笑,当年还以为我妈是上海女人,或者至少也是上海附近乡下生活过。
其实我妈的上海话养成自宝鸡秦川机床厂。当年她进入西影厂之前,很多年一直在秦川厂。从下乡知识青年,进厂当上了工人开铣床,老师都是来自上海的师傅。用车床铣床给加农炮拉膛线之类工作,当年算高技术行业了,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事情。有大批从上海来支援大西北,技术过硬的师傅。他们不仅教会了年轻人制造机器枪炮,还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与正宗上海话,带给了山沟里的“三线信箱厂”(关于三线与信箱厂,大家可以自己查相关信息)。
所以我从小就觉得上海话不陌生,甚至有些亲切幽默的感觉。当我上小学的时候,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之前。在西影厂大院里,就总是听到我妈和同事们讨论,要去“大上海”做头发。作为老西安人可能还有人能记得,在东大街上的“大上海”。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在,生意是否还依旧火爆?在这里给我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的潮流妇女们,似乎只认准某几位师傅做头发的手艺,而那几位师傅自然是忙得不可开交。于是对于陪同前来的小孩儿来说,就是极其煎熬无尽的等待。后来我爸转业回来了,他也和我一起在这里傻等。大约1987年有一次等我妈做头发时,我爸去新华书店给我买了一套三本《上下五千年》。书足够厚,等人时相当有用。在上海理发师与一群头上缠着卷发杠,半个脑袋钻进电热帽的80年代时尚妇女中间。我随手翻到了王安石变法,从此爱上了阅读。
后来我工作创业移居海外,一路走来总是能听到上海话,遇到很多上海人。在纽约我的客户里经常上海人占大多数。之后,我把上海人变成了我的同事合伙人员工。上海人精明而又细致,这在粗糙的美国非常难能可贵。达成交易前会有很多问题,把话都说到前面,一旦条件都谈好,之后做事情就简单了。这就是懂规矩,有契约精神。
最后总结下。如果你对上海人好,他们绝对知道你的好,相处起来让人心里非常的舒服。用上海话来说就是:“拎得清!”
最近金宇澄先生的《繁花》大热。被我办公室的上海同事推荐,一定要看沪语版的。才能有上海的味道。仔细想想,在纽约除了犹太人以外,平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上海人。偶尔同事间直接就用上海话聊天,她们理所当然而又时不时的问我:“侬晓得伐?”
我就拿捏着强调,用上海话作答。结果就是她们笑的花枝乱颤。关于上海话其实我从小就耳濡目染,听了不少。我妈时不时总是冒出一些上海话,同时会自然而然的有一些body language被带出来。我爸开玩笑,当年还以为我妈是上海女人,或者至少也是上海附近乡下生活过。
其实我妈的上海话养成自宝鸡秦川机床厂。当年她进入西影厂之前,很多年一直在秦川厂。从下乡知识青年,进厂当上了工人开铣床,老师都是来自上海的师傅。用车床铣床给加农炮拉膛线之类工作,当年算高技术行业了,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事情。有大批从上海来支援大西北,技术过硬的师傅。他们不仅教会了年轻人制造机器枪炮,还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与正宗上海话,带给了山沟里的“三线信箱厂”(关于三线与信箱厂,大家可以自己查相关信息)。
所以我从小就觉得上海话不陌生,甚至有些亲切幽默的感觉。当我上小学的时候,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之前。在西影厂大院里,就总是听到我妈和同事们讨论,要去“大上海”做头发。作为老西安人可能还有人能记得,在东大街上的“大上海”。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在,生意是否还依旧火爆?在这里给我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的潮流妇女们,似乎只认准某几位师傅做头发的手艺,而那几位师傅自然是忙得不可开交。于是对于陪同前来的小孩儿来说,就是极其煎熬无尽的等待。后来我爸转业回来了,他也和我一起在这里傻等。大约1987年有一次等我妈做头发时,我爸去新华书店给我买了一套三本《上下五千年》。书足够厚,等人时相当有用。在上海理发师与一群头上缠着卷发杠,半个脑袋钻进电热帽的80年代时尚妇女中间。我随手翻到了王安石变法,从此爱上了阅读。
后来我工作创业移居海外,一路走来总是能听到上海话,遇到很多上海人。在纽约我的客户里经常上海人占大多数。之后,我把上海人变成了我的同事合伙人员工。上海人精明而又细致,这在粗糙的美国非常难能可贵。达成交易前会有很多问题,把话都说到前面,一旦条件都谈好,之后做事情就简单了。这就是懂规矩,有契约精神。
最后总结下。如果你对上海人好,他们绝对知道你的好,相处起来让人心里非常的舒服。用上海话来说就是:“拎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