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2infinitybeyond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讲政治累死了。换个话题。刚看完的一本书。
The path between the seas 7/6/2024 这本书讲巴拿马运河的,做为一个地理盲,我首先把它和苏伊士运河混淆了一下会儿,特地跑去看了下地图才能继续看下去。 以防有人和我一样欠缺地理常识(我猜是没有了):苏伊士运河在埃及,打通了红海和地中海,连接了欧亚航线,让船只不需要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而巴拿马运河在中美洲,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让船只不需要绕过麦哲伦角。
第二个感想是,这书真是充满了美国的自豪感啊,擦汗。虽然说起来,巴拿马运河也确实最后是靠美国人建起来了。
最早动手修巴拿马运河的,是法国承建苏伊士运河的负责人Ferdinand de Lesseps。他当时以为以苏伊士的经验,再修个长度不过为苏伊士40%的运河不在话下。没想到经验主义犯了好几个错误,严重低估了工程的复杂性。第一是他认为可以修一个和苏伊士一样,和海平面等高的运河,但没有估计到两边海平面24公分的高度差,以及两边潮汐和降雨的影响。 第二是气候,巴拿马的热带雨林气候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暴雨洪水不断导致滑坡,包括蚊虫滋生导致黄热病和疟疾流行,工人死亡率极高,第三是地形复杂,需要挖出来的土石远远多于苏伊士,以及第四,因为这些问题导致的严重财政问题,最后终于倒闭停工。
这里面最惨的是蚊虫的问题。虽然法国人修了个算是现代的医院,但这个医院真是让人一言难尽。首先,为了照顾病人的心情,外面有很多水生植物的造景。(记得吗?蚊子!传染黄热病和疟疾! ) 第二,因为很多蚂蚁,为了防蚂蚁爬上病床,所有的病床的四个脚,都泡在装了水的小碗里。第三,最让人费解的第三来了,病人不是按照病症分病房的,而是按照国籍… 这是生怕没有交叉感染死得不够多是吧!当时上报的死亡是200多一个月,但历史学家认为,好多工人因为知道进了医院几乎必死,所以宁可冒险也不进医院。实际死亡率可能要乘七。这个数字也太惊人了。
法国这个工程烂尾了需要找人接手。这时候正好美国也在琢磨搞一条运河。美国已经有一条巴拿马铁路,法国开工运河的时候花大价钱从美国手里买了下来,但其实并没有拿它起到大作用,这是后话。美国当时看中的是尼加拉瓜这个位置。而老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不是二战那个)大力推修运河,也不是因为trade或者greater good to humanity,而是非常直白的因为他看出了美国需要海上霸权。总之在一大堆反复谈价钱和政治谈判,以及策划推动了一场政变,让巴拿马从哥伦比亚独立出来后,美国拿下了巴拿马运河的修建权,以及“无限期管辖巴拿马运河区和其防御设施的权利”。(啊说起来美国人不要脸是真不要脸啊!最讽刺的是老罗斯福分裂了一个国家,后来却以调停日俄战争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也是个挺复杂的人物,他的大棒外交政策颇为,呃,恶霸,但他在国内政策却有很多正面影响,比如反垄断,比如食品安全法令,比如环境保护。性格上,他亲生女儿讽刺过他热爱出风头,刻薄的说,“他希望在每一场婚礼上担任新娘,每一回葬礼上充当尸体,每一次洗礼中扮演婴儿”He wants to be the bride at every wedding, the corpse at every funeral, and the baby at every christening. 狠吧?合着师太这句刻薄话也不过是拾人牙慧。)
闲话扯回来。美国接手后做了几件重要的事。一个是把巴拿马铁路重新修好,后来巴拿马铁路成为挖掘运河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把挖出来的土方运出去,拿来修大坝用。要知道之前法国人的做法是修小轨道把土方随便运到哪里去堆一下。一下雨土方就塌,非常的不靠谱。
另外呢,就靠两位很头铁的人物了。一位是总工程师John Frank Stevens。他是当年修建连接明尼苏达和华盛顿州的“大北方铁路”的工程师。他的前任巴拿马总工觉得这活儿干不了跑掉了,他是临危受命。上来首先觉得运河委员会管头管脚官僚主义,于是直接绕过他们跟华盛顿报告。然后搞基建做后勤,修复巴拿马铁路,等等。上面要他延续之前的海平面等高的设计,但他经过自己的勘查认为做不到,一直死扛,最后成功说服上面采用了他的船闸方案。
第二个头铁人物呢,就是卫生官William Gorgas。记得让法国人吃了大亏的黄热病和疟疾吗?这时候虽然有医生发现了这两个传染病和蚊子的关系,但这个理论没有普遍被接受。幸好Gorgas非常坚持这一点,坚持要清除所有蚊子可能滋生的死水,在水面上喷油,喷洒除蚊药水,装防蚊门窗等等。当时巴拿马人日常用水是靠的蓄水缸,所以清除死水非常困难。因为这个头铁的医生,和跟他一样他头铁的总工一起硬扛了来自华盛顿的各方压力,他们硬是把巴拿马改造成了有自来水不需要蓄水缸的地方。而且在两年后,他们成功的在巴拿马消灭了黄热病!可以说,没有这两位坚持科学不畏官僚的人,就没有巴拿马运河的成功。
当然,还有大量的劳工。尤其是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解放运动后,大量原本的种植园奴隶向中美洲迁徙。由于他们更加能抵抗热带传染病,他们成为巴拿马运河的主要劳动力。后来也留下成为巴拿马最大的移民群体。
运河修建的过程十分艰苦。书里形容的是三班倒:白天各种大型机械挖土方。他们下班了就是爆破组进场的时候。爆破结束后,深夜就是器械维护组进场的时候。其实施工过程里也死了很多人。
然而经历了这么多辛苦,在巴拿马运河正式开通的时候,一战爆发了。于是这个美国工程的骄傲,被挤到报纸后面的几版,几乎悄无声息。只有我惦记着运河船闸第一次打开的时候,无数多从湖里冲下来的青蛙是不是就都没了,不知道湖里原本的青蛙种群是不是受到了几乎灭顶的打击。
巴拿马运河一直到1999年12月31日才终于完全归还给巴拿马政府,自巴拿马独立,历时几乎一个世纪。
#读书笔记
The path between the seas 7/6/2024 这本书讲巴拿马运河的,做为一个地理盲,我首先把它和苏伊士运河混淆了一下会儿,特地跑去看了下地图才能继续看下去。 以防有人和我一样欠缺地理常识(我猜是没有了):苏伊士运河在埃及,打通了红海和地中海,连接了欧亚航线,让船只不需要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而巴拿马运河在中美洲,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让船只不需要绕过麦哲伦角。
第二个感想是,这书真是充满了美国的自豪感啊,擦汗。虽然说起来,巴拿马运河也确实最后是靠美国人建起来了。
最早动手修巴拿马运河的,是法国承建苏伊士运河的负责人Ferdinand de Lesseps。他当时以为以苏伊士的经验,再修个长度不过为苏伊士40%的运河不在话下。没想到经验主义犯了好几个错误,严重低估了工程的复杂性。第一是他认为可以修一个和苏伊士一样,和海平面等高的运河,但没有估计到两边海平面24公分的高度差,以及两边潮汐和降雨的影响。 第二是气候,巴拿马的热带雨林气候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暴雨洪水不断导致滑坡,包括蚊虫滋生导致黄热病和疟疾流行,工人死亡率极高,第三是地形复杂,需要挖出来的土石远远多于苏伊士,以及第四,因为这些问题导致的严重财政问题,最后终于倒闭停工。
这里面最惨的是蚊虫的问题。虽然法国人修了个算是现代的医院,但这个医院真是让人一言难尽。首先,为了照顾病人的心情,外面有很多水生植物的造景。(记得吗?蚊子!传染黄热病和疟疾! ) 第二,因为很多蚂蚁,为了防蚂蚁爬上病床,所有的病床的四个脚,都泡在装了水的小碗里。第三,最让人费解的第三来了,病人不是按照病症分病房的,而是按照国籍… 这是生怕没有交叉感染死得不够多是吧!当时上报的死亡是200多一个月,但历史学家认为,好多工人因为知道进了医院几乎必死,所以宁可冒险也不进医院。实际死亡率可能要乘七。这个数字也太惊人了。
法国这个工程烂尾了需要找人接手。这时候正好美国也在琢磨搞一条运河。美国已经有一条巴拿马铁路,法国开工运河的时候花大价钱从美国手里买了下来,但其实并没有拿它起到大作用,这是后话。美国当时看中的是尼加拉瓜这个位置。而老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不是二战那个)大力推修运河,也不是因为trade或者greater good to humanity,而是非常直白的因为他看出了美国需要海上霸权。总之在一大堆反复谈价钱和政治谈判,以及策划推动了一场政变,让巴拿马从哥伦比亚独立出来后,美国拿下了巴拿马运河的修建权,以及“无限期管辖巴拿马运河区和其防御设施的权利”。(啊说起来美国人不要脸是真不要脸啊!最讽刺的是老罗斯福分裂了一个国家,后来却以调停日俄战争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也是个挺复杂的人物,他的大棒外交政策颇为,呃,恶霸,但他在国内政策却有很多正面影响,比如反垄断,比如食品安全法令,比如环境保护。性格上,他亲生女儿讽刺过他热爱出风头,刻薄的说,“他希望在每一场婚礼上担任新娘,每一回葬礼上充当尸体,每一次洗礼中扮演婴儿”He wants to be the bride at every wedding, the corpse at every funeral, and the baby at every christening. 狠吧?合着师太这句刻薄话也不过是拾人牙慧。)
闲话扯回来。美国接手后做了几件重要的事。一个是把巴拿马铁路重新修好,后来巴拿马铁路成为挖掘运河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把挖出来的土方运出去,拿来修大坝用。要知道之前法国人的做法是修小轨道把土方随便运到哪里去堆一下。一下雨土方就塌,非常的不靠谱。
另外呢,就靠两位很头铁的人物了。一位是总工程师John Frank Stevens。他是当年修建连接明尼苏达和华盛顿州的“大北方铁路”的工程师。他的前任巴拿马总工觉得这活儿干不了跑掉了,他是临危受命。上来首先觉得运河委员会管头管脚官僚主义,于是直接绕过他们跟华盛顿报告。然后搞基建做后勤,修复巴拿马铁路,等等。上面要他延续之前的海平面等高的设计,但他经过自己的勘查认为做不到,一直死扛,最后成功说服上面采用了他的船闸方案。
第二个头铁人物呢,就是卫生官William Gorgas。记得让法国人吃了大亏的黄热病和疟疾吗?这时候虽然有医生发现了这两个传染病和蚊子的关系,但这个理论没有普遍被接受。幸好Gorgas非常坚持这一点,坚持要清除所有蚊子可能滋生的死水,在水面上喷油,喷洒除蚊药水,装防蚊门窗等等。当时巴拿马人日常用水是靠的蓄水缸,所以清除死水非常困难。因为这个头铁的医生,和跟他一样他头铁的总工一起硬扛了来自华盛顿的各方压力,他们硬是把巴拿马改造成了有自来水不需要蓄水缸的地方。而且在两年后,他们成功的在巴拿马消灭了黄热病!可以说,没有这两位坚持科学不畏官僚的人,就没有巴拿马运河的成功。
当然,还有大量的劳工。尤其是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解放运动后,大量原本的种植园奴隶向中美洲迁徙。由于他们更加能抵抗热带传染病,他们成为巴拿马运河的主要劳动力。后来也留下成为巴拿马最大的移民群体。
运河修建的过程十分艰苦。书里形容的是三班倒:白天各种大型机械挖土方。他们下班了就是爆破组进场的时候。爆破结束后,深夜就是器械维护组进场的时候。其实施工过程里也死了很多人。
然而经历了这么多辛苦,在巴拿马运河正式开通的时候,一战爆发了。于是这个美国工程的骄傲,被挤到报纸后面的几版,几乎悄无声息。只有我惦记着运河船闸第一次打开的时候,无数多从湖里冲下来的青蛙是不是就都没了,不知道湖里原本的青蛙种群是不是受到了几乎灭顶的打击。
巴拿马运河一直到1999年12月31日才终于完全归还给巴拿马政府,自巴拿马独立,历时几乎一个世纪。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