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著名街头小吃之一,越式三明治(Bahn Mi)的文化混血历史
我喜欢的越式三明治(Bahn Mi)不仅是东南亚最常见的街头小吃,也风靡西方大都市。我过去只知道,越战结束后,逃难到欧美的越南人将这一特色美食带到了西方。刚刚看了美食与历史频道OTR的一期关于东南亚三明治的节目(附下),对 bahn mi 的文化混血的历史颇有一点回味。
越南的地理和气候,决定了她是丰饶的鱼米之乡。法国殖民者爱上了当地丰富的物产,却苦于没有做面包的小麦。于是,他们从1850s起开始不远万里从法国运面粉到西贡。运输时间长达半年,自然是豆腐盘成了肉价。出于面粉的高价格和法国人小有名气的烹饪沙文主义,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实施了面粉隔离政策,不让越南人吃面食。法国殖民者之间还爱来一句自负的顺口溜:吃面包和肉的强,吃米饭和鱼的弱(以现代营养学的主流认知,多少有点偏差)。
一战中欧洲战场上的越军。
时间来到WWI,法国征招了10万越南人(5万工人,5万士兵)赴欧作战。这些越南人在法国长了见识,也强烈意识到了越南人所处的不平等地位。他们回国后,当然会挑战过去不能吃面食的规定,开始本土化法国的文化符号baguette(法棍)。首先,他们在面粉里加了米粉,做出了外皮更加酥脆,内里多空穴松软的法式越南面包,大大改善了法棍干硬的口感。再后来,不断尝试在越式法棍里夹入越南风格烹制的各种熟肉,越式泡菜和生鲜蔬菜,淋上秘制的越南酱汁。到了1920s,bahn mi 就在西贡基本定型了。
说起这段历史,就不得不提一下,胡志明做过法式面包师,邓小平爱吃牛角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Weber–Fechner 定理和以讹传讹了70多年的一个关于大陆和台湾的认知误区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这本书试图答“李约瑟之问” 关于印欧语系起源的最新假说 先秦就出了老子的文明,为什么没有“0” 把culture翻译成“文化”是不准确的。野蛮人有杀戮的culture,文什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