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吃货的自我修养
(清)罗聘《袁枚像》(局部)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杭州人。幼时即聪颖,12岁中秀才,24岁(乾隆四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又于多地做县令。38岁时因厌倦官场而辞官,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过上了悠哉自在的名士生活。他在交游、创作的同时还经营地产,赚了很多钱,因而到他
- 哲学如何贴近我们——读《他者的消失》有感
作为韩裔德国哲学家的韩炳哲,是近年来的一颗哲学新星,他的中译本作品出了一大批,都是短小精悍之作,所涉论题皆为对当代数字社会的“病理”解剖,因贴近现实而受到了大众的瞩目,这对于哲学家来说可是稀奇事。今天我读了他的其中一本叫《他者的消失》,开篇即说,“他者的时代已然逝去”。为什么逝去了呢,因为大家都成了
- 不再汲汲于幸福——读《物质的迷醉》有感
2024年我给自己暗暗立下了一个flag,叫“啃硬书”。是的,我已经厌倦看那些软绵绵的书了,看那些可以快速翻完的书了,看那些浮浅的漂浮着知识泡沫的书了,我要啃硬书。在今天这个短视频成为主流媒介的时代,看书已经颇有些不合时宜更何况看那些硬书呢?可是看书,仍旧有一个最好的理由,那就是能帮助我们进入一种“
- 当斯德哥尔摩打来电话……
10月2日,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鲁·魏斯曼(Drew Weissman)因他们对mRNA疫苗的贡献而获得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一阵急促的铃声吵醒了睡梦中的卡塔琳,这是她接到的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电话……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 Karikó):你好?亚当·史
- 最近做短视频有点上瘾
最近做短视频有点上瘾。近一个月做了有十几个,按照“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的哲学,像堂吉诃德一般勇猛,就开始了从文案到拍摄到剪辑的全流程操作。比如昨天晚上11点的时候,突然想到可以为《大梦》这首大热歌曲做一个解读,就一挥而就,写了篇稿子,一直写到十二点半,眼皮已经耷拉了,但是还是抵住困意,坚持写完。第二
- 关于“语言学习”的20个碎碎念。
1 语言是一种障眼法。2 语言是公共的。个体通过语言来“表达自我”,实际上表达的是混淆了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自我”。3 语言也是模糊的。准确地表达内心所想需要高超的语言能力。4 因而在人与人的沟通中,误解即是一种必然。由误解引发冲突、猜忌、对立、怨恨甚至暴力。更糟糕的是,人通常不会承认自己误解了
- 谈谈没有标准答案的知识
我国真是一个考试大国,中考、高考、考研、考公,都是一年之中最受瞩目的大事情。凡这些考试,除了作文之外,都有标准答案。考生的目标是竭尽所能写出标准答案。要写出标准答案,除了读题、析题、解题这些步骤外,还有一种技巧是猜测出题人的意图,想想出题人为什么这么出。有时候一道题即便你不会做但是想想出题人的意图
- 练练手,写一篇今年的高考作文
时间在我,不负时代文/采铜(共940字,有一点超) 科学技术有着摧枯拉朽的力量,从农业社会到工业革命再到信息革命,再到如今这个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风头正劲的时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释放了人类的创造力,也颠覆了原本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 一位科技创业家说:“
- 论针对弱者的语言暴力
暴力不仅包括肢体的,也包括语言的。很多时候语言暴力远比肢体暴力对人的伤害更大。因为人的身体天生有自愈的能力,伤口自己能愈合,淤青自己会消散。但是人的心灵,能够自己愈合吗?这就很难说。出口伤人,包括武断的评价,对动机的揣测,侮辱性的言辞等,都会给人带来严重的心灵伤害。更不幸的是,我观察到,在我们的社会
- 一位四百多年前的古人写过一篇文章,论述成年人最重要的是“童心常存”
这句话出自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李贽(贽,音“志”)的名文《童心说》。李贽(1527年~1602年)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人。更多人以“李卓吾”这个名字而知道他。他是一位怪才、奇才,特立独行、离经叛道,其在思想、文学、史学上的创作都有很大成就,对当时和后世都影响极大。这篇《童心说》
- 再谈《庄子》:两个寓言,两种心得
1《庖丁解牛》是《庄子》一书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光这一个故事就为我们的汉语宝库贡献了好多个成语:庖丁解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切中肯綮、踌躇满志、善刀而藏等。由此《庄子》不仅是一部哲理书同时也是一文学杰作可见一斑。在这个故事中,“庖丁”是一个人,“庖”(音“袍”)表示他的职业,“丁”表示他的名。庖丁
- 《继承之战》剧终,美剧近年少见的巅峰之作
美剧《继承之战》(Succession)昨天播出了第四季的最后一集,这场传媒帝国家族企业的继承大战终于拉上了终止符。在我眼里,这是一部杰出且罕见的剧集,是毫不留情地揭示美国上流社会荒诞、丑陋面目的辛辣、讽刺之作,一部文学性和戏剧性极强的警世之作。这部剧最奇妙的地方在于:里面没有一个好人。(上图是传媒
- 逐句解析孙燕姿的AI回应文,顺便来学一点写作之道
今天孙燕姿的一篇“作文”引来了大家的围观,事情的起因是“AI孙燕姿”的爆火,很多人听后觉得AI孙燕姿的声音几可乱真,但是这里还有一个法律上的问题,有人认为这一类的AI应用可能存在对歌手的侵权。想必大家也一定好奇,孙燕姿本尊对这件事的态度,所以孙燕姿今天的文章一出正好是一个特别好的回应。看完文章的大伙
- 多一点《庄子》,少一点精神内耗
(AI作图)-本文4722字-在我漫长的阅读旅程中,偶尔会遇到这样的时刻,我感觉撞上了一堵不可见的高墙,我怎么都过不去,我也不知道它有多高,它只是兀自直楞地挡在我的面前。我茫茫然如坠云雾,如堕深谷,不知魏晋,不知今夕何夕。也正因此,我欣喜若狂。我知道这堵墙并非来自书本,而是源出于我,它是我认知的边界
- 你可以问自己的7组至关重要的问题,关于知识、思考力和个人竞争力
-问问自己-Q1我完整读过几本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中国或外国的经典作品?我是否对其中某一部作品有深入和独到的见解?Q2我真正了解哪些前沿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或工程学的知识?是否具有阅读高质量的论文及其他资料来更新相关知识的能力?Q3 我熟练掌握哪些实用的技能和工具?我是否掌握某些提升个人生产力的方
- 抓住这一刹那:谈谈怎样读一首诗
这幅画出自南宋画家梁楷之手,名为《六祖截竹图》。画中的人物是大名鼎鼎的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六祖慧能原本是岭南一个砍柴的樵夫,跑到湖北黄梅拜见禅宗五祖弘忍,弘忍让他在庙里做杂役,做些苦力活。某日弘忍准备挑选接班人,让弟子各呈一偈,展现自己的修为。慧能乱入,自己也写了一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
- 自律的本质是减小波动
拿一支铅笔在A4纸上画一根直线,是一件很难的事。这根线一定是弯弯曲曲的,因为你的手会不受控制地抖动。我小时候初练毛笔字,如果是悬腕(自腕至肘皆悬空不碰桌子),手肯定抖得厉害,字肯定也是扭曲难看。如果要想把字写得有力度,刚劲,有筋骨,非好多年的勤苦练习不可。有一次在街头看到一个女人坐在地上卖脸盆,身体
- 专注力的功课:斩断“游思”
心理学有个概念 Mind Wandering,Wander 的意思是“闲逛”、“溜达”,那么 Mind Wandering 就是“心神在溜达”了,所谓心智游移,思绪飘荡而无定所,故而也可以简单译成“游思”。游思的关键特征,是人脑海中会自发形成念头(self-generated thought),并且
- 《鹅鹅鹅》原著故事“阳羡书生”及解读
《中国奇谭》第二集《鹅鹅鹅》有一个原著故事,来自大约1500年前,这个故事叫做“阳羡书生”,是《续齐谐记》中的一篇,作者吴均,他是南北朝时期的梁朝人,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吴均这个名字你或许陌生,但他的《与朱元思书》应该很多人知道,这篇文章收入了初中语文课本——“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恼人的提问和好奇的提问
人生始于困惑,又终身不能免于困惑,因而我们免不了会提问。提问是沟通中一个重要的门类,人与人的相交和相通都有赖于提问。“吃饭了吗?”——中国人用提问开启寒暄,几乎是无意识地使用着问题。可是,在有意和无意之间,不同的提问方式所带来的结果却是千差万别。我粗浅地找出截然不同的两类提问,一类叫“恼人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