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你是在做更好的选择,还是在逃避?

你是在做更好的选择,还是在逃避?

公众号新闻
你以为的更好选择,也许只是在逃避。
我大学最好的哥们跟我们说,他又辞职了。
我印象中,这是他毕业3年后的第4份工作,等找到新工作,就是第5份了。
我的这个哥们其实是很努力的,很喜欢考各种证书和参加各种学习课程。
就我所知的他考过的证书和参加的职业培训,就有导游证、英语教师资格证、会计证、证券从业资格证、职业生涯规划师。
可能也正是因为他太努力了,所以换工作才很频繁。
像我这等懒人就做不到他这样。我自从2018年10月来YouCore实习,2019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留在YouCore工作了,因为我觉得换工作是件很麻烦的事,能过得去就懒得换。
但他不同,一份工作做得稍有不如意了,他就想着换个公司、职业,甚至行业试试。
比如,他2019年毕业后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导游,为此还专门考了导游证。
但不巧,2020年就赶上疫情了,那时K12培训特别火爆,他就赶紧折腾着考了英语教师资格证,想做培训老师。
刚换到一家培训机构,没多久赶上2021年的双减政策,他只得又转行。
经过一番考察,他决定换到证券公司做销售,为此又考了会计证和证券从业资格证。

在证券公司做了一阵子,他发现跟分析师相比,销售岗实在是太没前途了,而且颜值一般,还是男生,就更没前途了,就琢磨着要做职业规划顾问。
因此他又去了一家做职业规划咨询的公司,做了一阵子后,发现这份工作又不行,于是刚离职。
毕业三年,他主要的功夫就花在考证和做更好的选择上了。

因为时间还短,我没法判断他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但从我跟他的沟通中,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更好选择,只是换一种方式逃避而已


一、为什么我们会通过选择的方式逃避?

逃避不快,是人的本能。

在遭遇挫折时,为了降低受到挫折时的痛苦感,我们往往会采取逃避的方式去应对。
所谓更好的选择,往往就是一种更隐蔽的逃避方式。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揭示了一个现象:在面临难题的时候,人普遍存在一种“问题替代”的做法。

所谓问题替代,就是对于有难度的问题,因为很难快速找到令你满意的答案,你就会找到一个类似的,但更容易的问题来回答。

比如,有人问你:“为什么人一定要有领导呢?”
你就可以用一个更简单的问题来回答:“就像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简单来说,问题替代就是用简单的问题取代难题。


我大学的好哥们,频繁换工作,用的就是问题替代的做法。


在一个遇到外部压力的行业里好好做下去,这是要花大功夫的,而且一时努力的效果,还不一定明显。


因此,他将在本行业里如何做好的不确定性问题,替换成自己更加熟悉容易的考证换工作问题:


◆ 将结果难以衡量的职场努力,替换成结果可衡量的考证。


◆ 将路径不明确的职业发展,替换成换一份新工作的简单问题。

这种问题替换,跟逃避问题相比,还非常地隐蔽。
因为,你为了自己的认知协调(行为选择和内在信念保持一致),你会告诉自己:我不是在逃避,而是在做更好的选择。

比如,一项技能学不会,你往往会选择换个技能来学习,但你不会告诉自己是因为学不会才逃避的,而是会告诉自己,我对这个不感兴趣,我更喜欢下一个技能等等。

这种问题替代的做法,一旦形成习惯就麻烦了,你可能什么都做过,但什么都不精通。
因为,每次稍有麻烦,你就换个职业、换个技能重新开始,完全没法享受时间的红利。
那是不是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傻傻地坚持,不能更换选择呢?
当然不是,我们又不是不知变通的头铁女孩或头铁莽夫。
只要满足了下面两个判断,你就可以果断更换选择。
二、判断一:当前选择是否投入了必要的坚持成本?
入门任何一项技能,需要20小时。
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
作家格拉德威尔还在《异类》一书中指出,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这些练习时间是否严谨,暂且不论,但它们都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一个选择,假如你不投入足够的坚持和练习成本,都是很难看到效果的

如果没有投入足够多的坚持成本,就放弃了,你就无法验证是选择错了,还是只是因为你的坚持投入不够。

比如,你想入门画画技能,但去上了两节课,不到4小时就放弃了;想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坚持不到3天就放弃了;等不到1万个小时成为大师,能坚持100个小时就谢天谢地了。

每一个选择都是浅尝辄止就放弃,继续不断地换下一个选择,你当然看不到成效了,又如何验证自己到底有没有画画天赋、早睡早起是否适合自己呢? 
同时,坚持也不能是盲目的瞎努力,或者只是日复一日、无意义地重复混时间,而是要以刻意练习的时长为衡量标准
刻意练习是指有目标、方法、结果的练习。练习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
▼ 1、是否有不断设置更高的目标?
20年待在同一家公司做财务,有人混成了老会计,有人成了CFO,这其中的差别是什么呢?
两者的核心区别就是:
◆ 前者是重复再重复地做熟悉的事,时间在流逝,但经验没增长。
◆ 后者则是不断完成挑战越来越高的事,经验随着时间在不断增长。
▼ 2、你对当前目标的实现路径和方法清晰吗?是否依据方法框架去努力?
我们都知道方法不同,做事的效果可能天差地别,也很容易获悉方法;但差距往往就在获悉方法后的执行力上,是否能克服本能,将新方法形成习惯。
▼ 3、练习过程中,是否一直有结果反馈?
重复坚持还必须有结果反馈:
◆ 要知道自己对在哪儿,什么地方值得奖励和坚持?
◆ 错在哪儿,下次该怎么调整?

三、判断二:更好的选择有更好吗?
“问题替换”本质上是一种偏见直觉。为了降低认知负担,遇到问题时,我们往往采用直觉和经验去作出反应,将行动问题替换成更容易的选择问题。
偏见直觉除了问题替换,还有心理暗示和易得性偏差两种形式:
▼ 1、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指的是,文字、语言或动作会影响你的想法和感觉。

比如,你刚看了一些鼓舞人心的词汇:奋斗、拼搏、使命必达。


这时老板让你反馈某一个任务的完成时间,你很大可能就会乐观估计,将实际要2个月完成的任务估计成1.5个月。

▼ 2、易得性偏差
易得性偏差指的是,你往往根据认知上的易得性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比如,看到考证培训班宣扬的案例“同龄人通过考证换岗换行业,薪水涨了好几倍”,你会觉得自己大概率也能做到。

如何避免心理暗示和易得性偏差这样的偏见直觉影响我们的判断呢?
解决的方法是推迟直觉。
也就是利用决策模型,为直觉提供依据判断:新的选择有更好吗
这样既能有效利用我们的经验和直觉,提高决策效率,又能避免偏见直觉的影响。
这里给你推荐两个量化决策的方法:加权打分模型和必要优先模型。
▼ 1、加权打分模型
加权打分模型可以由你自己设定影响决策的关键因素,并且设定不同因素的权重。

比如某个因素的权重为2,另一个因素的权重为1,如果两者的打分都是5分的话,那第一个因素的得分就是5分乘以权重2,得分10分;而第二个因素因为权重分是1,因此得分是5分。

假如你在纠结于要不要离职,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影响决策的因素设为3个:薪资、职位、风险,并分别进行打分。
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将3个因素的权重设置为一样的,都是1。将得分加权之后,离职分数高于不离职,所以选择了离职。
加权打分模型,适用于影响决策因素比较确定的情况,也就是你自己已经清楚主要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影响的大小程度。
万一影响决策的因素很多,你自己还不是很确定的情况,怎么办呢?
我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用的是必要优先模型。
▼ 2、必要优先模型
将决策的选择条件分为“必要条件”与“优先条件”。这个决策方法分为两步:
1)第一步,先考虑“必要条件”
这是一个强制满足的选择条件,不符合必要条件的方案即予以删除。
比如,下图的方案三,因为无法满足“4个月内执行完成”的必要条件,因此就直接给它删除了。
2)第二步,“优先条件的筛选”
优先条件的筛选是一种加权分析。
怎么理解呢?
就是先设置每个优先条件的权重,不同条件的权重可以不一样。
你可以看下图中的第一条和第二条优先条件,它们的权重w是不同的,一个是7分,一个是6分。
权重设计好后,就是给不同方案打分,也就是下图中的R列。
权重乘以打分,就是每个方案针对每个优先条件的得分,将所有得分加总之后,得分最高的就是决策选择优先级最高的
写在最后
当面前这条路遇到困难,我们很容易就会想着换条路走,觉得换条路走就会顺畅得多。
这其实就代表你的心理防御机制开始偷偷地起作用了:用逃避和消极的方法去降低受到挫折时的痛苦感。
而做更好的选择,恰好给了你一个很完美的逃避借口:
1、问题替代的隐蔽性,让你自己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偷偷地将难题替换成一个更简单的问题了。
2、认知更协调,因为你心里压根没认为自己是在放弃或者逃避,反而认为自己是在做更努力、更高级的选择。
不过这么做,虽然骗过了你自己,但却骗不过时间。
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自己一点时间的红利都没享受到,每次都是稍有积累就重新开始了,跟用沙子搭房子一样,看似忙得团团转,到头却是一场空。
因此,当你又觉得自己在做更好的选择时,你要做下两个判断:
1、我是否在当前的选择上,已经投入了必要的坚持成本?
2、新的选择,我有从量化分析的角度上,认真评估过确实更好吗?
你只要这么做了,我相信,你的更好的选择,一定不是逃避,确实就是更好的选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说说俺对天朝的痞子风的印象将心理行业作为职业选择,是“退路”还是“机会”?留学美国最重要的选择 ---- 如何选择专业?[电脑] 海景房的另一种选择,爱国者 月光宝盒 镜 装机分享去东南亚读博的高校教师:最末位的选项,“不得不”的选择辞掉“铁饭碗”去北美留学:出国是我前半生最好的选择……豆瓣8.4分,这部国产剧触及人人都想逃避,但又无法逃避的议题北美华人冰箱里的选择,食材优质吃的安心,真味王牌水饺皮+经典内陷就是家的味道!官宣:香港再次放宽防疫限制!这些入境人士可以做更多事了!袭警后藏身匿迹 新泽西悍匪在逃避追捕一天后落网“第三胎,B超又是女儿,是堕还是留……”:这个妈妈的选择太意外了,为了拼男孩值得么?“老人愿意帮忙带娃,为什么我还是选择自己养俩?”三位妈妈在职场和家庭中的抉择,看完沉默了妈妈的味道在味蕾碰撞陌上深圳012 期待相遇,珍惜当下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夏走英伦D31-D33 伦敦塔/塔桥 大英博物馆 结语你不是在减肥,你是在自杀!经观社论 | 高考加分“瘦身”后还要做更多运动跑步后的猝死风险如何看?如何规避?在美高应该做鸡头还是凤尾?去最顶尖的美高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呢?中美关系紧张,留美会有什么影响吗?| FS问答精选遗产(2)萧红阿姨的发财梦美国固定房贷利率飙升,贷款程序复杂,有更好的选择吗?检察官讲述丨涉案企业合规整改计划如何做更有效?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别人再读路遥的《人生》,才发现命运给人的选择,暗中都标好了价格曝阿里达摩院大模型 M6 带头人杨红霞已离职:个人选择,非行业原因俄军是在溃败,还是在做战线收缩?轻松洗衣好选择,留香、柔软、洁净一颗搞定人生最怕的不是做错选择,而是“不做选择”。孩子多大可以跟他定规则?怎样做更好?给孩子的成长礼物:用故事代替说教,助力孩子做更好的自己居家过中秋的成都人,不是在狼嚎就是在做月饼那年火车上的故事(五)慢慢地靠近凯美瑞40周年,做更高品质、更高级、更超前的自己如何识别美国中学申请中的那些“坑”,又该怎么规避?曝阿里达摩院大模型M6带头人杨红霞已离职:个人选择,非行业原因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