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小心隐性听力损失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 | 袁越
假如你人到中年,平时自我感觉听力正常,去医院的耳鼻喉科检查听力也查不出什么大毛病。可每当你走进一间人声嘈杂的饭馆或者酒吧间,你就会发现自己听不清别人说话了,那么你很有可能患上了隐性听力损失的毛病。
《初吻》剧照
人的耳朵是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感觉器官,主要作用就是将声音,也就是空气的物理振动转变为震荡的电信号。这个过程是由内耳中的毛细胞负责完成的,这些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耳朵的“可听度”(Audibility),即多响的声音才能被耳朵听到。一般听力检查查的就是这个“可听度”,医生们会用专门的仪器发出不同频率和响度的声音,让受试者去听,并将结果按照频率的不同做成听力图(Audiogram),以此来判断一个人的听力健康状况。
但是,震荡的电信号还必须得传入大脑才能被“听见”,这关键的第二步是由耳蜗神经负责完成的。这种神经细胞必须先从毛细胞那里接收到震荡电信号,再将信号通过神经束传入大脑。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某些不良嗜好(比如抽烟)和药物使用不当等其他一些原因,毛细胞和耳蜗神经之间的神经突触(Synapses)会逐渐断开,这就是耳蜗神经的退化。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震荡电信号就无法完整地传入大脑了,其结果就是人耳对声波细节的分辨率降低,无法准确地识别出诸如语言这样的复杂声音信号。
《十月初五的月光》剧照
科学界将人耳对复杂声信号的感知力称为“可理解度”(Intelligibility),这种能力仅靠听力图是测不出来的,必须对受试者进行专门的声音分辨率测试,即“语言辨识”(Speech Score)。但这类测试大都安排在安静的环境里进行,只有耳蜗神经退化程度较为严重的病人才能被识别出来,因此医学界一直低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大部分人的听力损失首先发生在毛细胞这个阶段,耳蜗神经退化是很后面的事情。
2009年,两位美国医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试验,发现事实正好相反。大部分人的耳蜗神经退化往往要比毛细胞损伤来得更早。问题在于,“语言辨识”测试的结果还和受试者的认知能力等很多其他因素有关,医生们往往需要做一系列非常复杂的测试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受试者的耳蜗神经退化到底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还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方法,就是尸体解剖,但这个方法显然只适用于科学研究,对于真实世界的病人是毫无用处的。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耳鼻喉科医生斯蒂芬·梅森(Stéphane Maison)尝试基于现有数据开发出一种更方便的检测法。他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从全世界多年积累下来的数据库中调出了9.6万只耳朵的听力检测数据,结合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认知能力测试得分,以及解剖结果等其他相关信息,推导出了一个全新的算法。此后医生们只需通过常规的听力图和语言辨识测试结果,就可以准确地估算出受试者耳蜗神经退化的程度了。
纪录片《失聪》剧照
梅森博士将研究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2022年6月23日出版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论文指出,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5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因为听力测试结果正常,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未来医生们可以运用他们开发的这个算法将其中那些患有隐性听力损失的人找出来,设计出适合他们使用的助听器,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源自三联数字刊2022年第43期)
排版:菲菲 /审核:小风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