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1500万元融资,外卖+堂食综合毛利率超60%,高端外卖粥品牌几汤,欲以鲜汤砂锅粥打开精品粥市场
“粥+万物”
文丨红碗社 ID hongwanshe2020
作者丨李杨
扎根餐饮行业10余年,第三次创业,秦超依旧选择“做粥”。
2021年,秦超在南京创立几汤·鲜汤砂锅粥(以下简称“几汤”)品牌,锚定高端外卖粥市场,以砂锅粥这一细分品类切入。
“2011年我辞去公务员工作,开始做餐饮,当时选择的是加盟一家寿司连锁餐饮品牌。初入餐饮行业,我自身也跟随品牌发展,从1家店做到区代理,最高峰的时候开到过12家店。到2015年,受政策影响,日料行业经历冲击,我们开始找出路,陆续在门店做起外卖。到16年,美团外卖来了,我们外卖销量做到整个全国寿司品类的第一。
当时,我认为,随着移动手机带来 c端用户增长,外卖一定是非常大的趋势。”在接受红碗社采访时,秦超分享此前的创业经历和其中思考。他进一步介绍,基于上述判断,考虑到寿司不是最适合外卖场景的品类,应该找到快餐类或者更刚需的品类。最终,秦超将“粥”定为第二次创业方向。
为什么选择粥品类?
“第一,粥品类本身利润空间比较高;其次,它是全时间段,从早到晚都可以消费;第三,是全人群,婴儿到老年都是消费群体。当时我觉得’粥’完全可以做成全时段外卖门店。2017年做了自己的第一个粥品牌‘优粮制粥’。”秦超称优粮制粥早期的发展非常顺利,在到2018年,已开设近200家门店。
但,2019年疫情到来,给品牌带来不小的冲击。“疫情让我们发现,自身内部组织力、管理能力的漏洞,以及品牌方面的不完善。尤其是弱管控的方式,让我们的抗风险能力偏低,关了几十家门店。
我们开始反思此次的创业经历:粥这个品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问题在于我们切入赛道的时机和自身组织管理能力。对接下来的创业,我考虑的是,在外卖红利已经逐渐消失的情况下,如何在‘粥’这个非常好的市场中,找到细分赛道,通过精细化运营,做出有价值感的品牌。”最终,秦超把目光投向砂锅粥这一细分品类,创立几汤·鲜汤砂锅粥。
秦超介绍,几汤以高汤浓缩砂锅粥为拳头产品,定位“粥+万物”的快餐模式,现已开发120余款SKU。经营策略上,几汤以“外卖为主,堂食为辅”为门店模型,并已在全国开设50多家门店。
“目前,我们日均单店堂食营业额500-800元,外卖1800-2500元,外卖+堂食综合毛利率超60%。总体来看,平均复购率在15%以上,门店存活率为96%。”秦超称。今年4月,几汤获得蘑菇资本15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粥+万物”打造独特品牌认知
近两年,相较于粉面赛道融资遍地开花,同为主食的粥品类显得较沉寂。观察粥市场,不难发现,一方面,作为即食餐饮,无论是连锁餐厅、社区小店,还是便利店都提供粥品,市场繁乱分散;其次,各店的SKU较为相似,同质化严重,品牌价值感不强。
“我认为,粥这个品类相较于粉面,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同时,在华南地区砂锅粥的堂食虽做了很多年,但并未主打外卖和外带场景,消费者在传统粥店消费,体验到的价值感不强。直到外卖风口到来,市场上开始出现三米粥铺、曼玲粥等千店粥品牌,且他们外卖占比都很高。随着外卖进一步发展,大家对粥这个品类的认知度也逐渐被打开。
几汤切的是高端外卖粥市场,我们不拼单量,拼品质感、体验感和品牌力。”秦超介绍,在产品端,几汤选择开辟一条新的细分赛道——鲜汤砂锅粥,与市面上以皮蛋瘦肉粥为主的传统粥品牌区分开来,规避掉同质化,在消费者心智中打造独特的记忆点。
“回顾多年做餐饮经验,我认为食品是严谨的生意,对食品安全、产品工艺的讲究程度是核心竞争力,也是最基本的。我们希望能做出新鲜健康的产品,向大家传递‘物美价廉’的品牌认知。
从原料上,不同于市面上大多连锁粥品牌以‘粉料’为主,追求降本增效,我们选择用高汤底料,并在口感上进行优化。具体来讲,几汤做汤料的逻辑和红酒相似,追求产品口味的线性。即前端的色香,中端吃粥过程中口感鲜而不腻,后端保证吃完后鲜味留存但不让人感到口渴。这些点上,我们都做了优化,以突出砂锅粥天然的健康养生属性。”
此外,为还原砂锅粥的现熬口感,几汤选择大米汤底门店现熬,后加入海鲜汤底或咸味汤底,堂食出品仍用砂锅盛放,外卖则会在包装形式上做优化,整体突出品质感。
目前,海鲜粥是几汤主推的产品线,也是爆款。“在定价上,我们的海鲜粥要高出其他同类品牌所有粥品3-5元。所谓定价定天下,这也体现我们的价值。同时,从企业角度来讲,择高而立,新品牌做市场,我们希望用品质、调性来提升品牌溢价。”
秦超介绍,几汤的产品结构定位“粥+万物”,除聚焦鲜汤砂锅粥品类外,与粥搭配的小吃品类也非常丰富。“因为我们是外卖为主,在产品体系建构上与传统餐饮差异较大。作为互联网餐饮,即便再好吃,消费者的记忆点不会像线下场景那么重,因此需要我们不断研发、更新迭代产品,满足消费者尝鲜的诉求。”
秦超称,几汤有专员负责阶段性的产品优化,且品牌设立5%的末位产品淘汰制。SKU保持在120款左右,其中2/3作为门店的初期展示,后期根据不同城市、地段进行优化调整。
秦超强调,要做好“粥+”,供应链是核心。“之前经营优粮制粥的过程中,我们踩过一些坑,后期也因为供应链问题,限制了品牌发展。因此,成立几汤以来,我们非常重视供应链搭建,使其能支撑我们接下来将开设的几百家门店。
首先,我们以收购、合作的方式搭建自己的中央厨房;其次,我们尝试在一些核心区域,组建物流供应链、仓储配送体系,在非核心区域,分阶段去整合外部优质资源作为过渡。总体而言,要做长期有价值的品牌,一定是要做好长远供应链规划。”
“外卖+堂食”门店模型构建护城河
从粥品类在国内的发展来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以前,粥主要作为早餐,出现在饭桌和街边早餐铺,市场还没有相关品牌;第二阶段,细分餐饮品类开始进入品牌化,粥市场中出现宏状元、嘉和一品、好粥道等品牌,这些品牌大多以传统堂食为主,区域化拓展;
转折点在2012年之后,互联网餐饮逐渐盛行,外卖平台崛起,推动粥品类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出现了一批以曼玲粥、粥员外、糯雅芳粥为代表的外卖粥品牌,并向全国市场扩张。据饿了么大数据统计,2018年一年时间,线上粥外卖门店的增长量已突破2万家。外卖成为粥品类发展的重要抓手。
秦超告诉红碗社,在几汤成立之初,以3家自营门店测试门店模型。“一家是外卖为主,做高单量;一家以堂食为主,做线下场景消费;还有一家是‘外卖+堂食’。我们发现华东地区,在‘纯外卖’和‘外卖为主,堂食为辅’两个门店模型上,测试结果非常好。随后,我们又借助优粮制粥的200家门店,进一步测试该门店模型,跑了3年,存活率达到90%。
这让我们更加笃定,在一二线城市非核心商圈,以社区店为主体门店,做带堂食的外卖店(外卖占总营收的六到八成),在核心商圈,考虑房租等成本以纯外卖店的形式做。”
秦超进一步介绍,虽以“外卖为主”,但团队也不会一味做高订单量,而是要找到平衡点。“我们严格的测试过,当外卖全天超过150单,堂食超过1000元的时候,两个动线一定会打架。最终,我们发现,外卖做到2000-3000元的同时保证门店有1000元左右的营业额,是最好的门店模型,既保障营收,又兼顾消费体验。”
秦超称,这一门店模型,在疫情反复给餐饮业带来冲击的背景下,还加强了几汤的抗风险能力。“人流、物流的限制一定是会产生影响的。但目前来看,对我们的影响算是最小。我们以外卖为主,只要不封控,所有的外卖门店可以有序营业,疫情期间日均销量在100单左右。”
综合来看,秦超认为,几汤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5年品类深耕,以及创始团队具备的连锁餐饮经验。“和3、4年前相比,外卖及整个餐饮行业的红利已过。在外部环境不太乐观的情况下,更能体现我们的能力和价值。”
他介绍,接下来,几汤的工作重心包括3各方面:其一,迅速的开设更多门店,预计一年开200-300家;其二,进行内部组织优化和内部管理提升;最后,为下一轮融资及品牌发展做准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