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哭就心软,还怎么立规矩?很多家长错在这一步
孩子大了,上了幼儿园、报了兴趣班,还有了点自己的小爱好,新的麻烦来了。
不管是学什么,遇到挫折要放弃,有点困难就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
再具体点,假设孩子想学轮滑,你给 TA 报班了。学了没几天,摔了一跤,TA 就哭着喊着再也不去了,这时候你怎么引导?
这可比小时候管个吃喝拉撒累多了。
最近,一段国外网站上的育儿视频红到了国内,看似普普通通的日常记录,但是这个爸爸的处理方式堪称教科书级别的亲子沟通样本。
事情挺简单的,小姑娘在练滑板,不小心摔了一跤。
爸爸第一个反应,就是给了女儿一个长长的拥抱。
待女儿情绪平复后,他问:“你是吓着了还是很疼?”这是第一时间关注孩子的感受。
然后,他告诉孩子:“这个动作很厉害,有时候挑战高难度的动作,心里就是会有点怕怕的。”
点击下方观看完整视频哦👇
小贴士:视频播放有声音,如果孩子睡着了,建议戴上耳机或换个地方再看。(咱们的视频都有字幕哒,静音也能看哦~)
但是下一步呢?很多家长往往就卡在这里,他们会说“我哄也哄了,道理也讲了,但是没有用啊!”
关键就在下一步了。
这个爸爸,说的不是“勇敢点,再试试”,而是对女儿说:“想不想试取决于你自己。”“我们可以不做这个动作。”
哈?作为家长,这个时候不是应该鼓励孩子坚持尝试、挑战困难吗?
但,评论区很多人都被这句话破防了:
怪不得人家被评价为“亲子沟通教科书”。而很多家长,为什么会错在这一步呢?
编辑部叉姐带孩子去上体能课时,就遇到过这么件事——一个小男孩站在教室门口,哭着不想去上课,他妈妈劝了一会儿没效果,就开始说:“现在你心里面是不是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想学,一个说不想学?”
男孩点点头。
你看,妈妈开始共情了,这不是育儿书里的经典套路吗?
妈妈又问:“那谁赢了啊?”
孩子高兴起来,说“不想学的赢了。”
结果,这个妈妈马上破功了,她拉下脸,严肃地说“不行,必须是想学的赢了,只有这样一个结果。”
我们总是不自觉的,在鼓励里包含了太多期待;总是在理解背后,隐藏着爱的条件。
于是,家长只是蹲下了,但这份理解却是包装出来的。对孩子来说,最糟糕的感受可能是,当自己真的渴望沟通时,却发现爸爸妈妈并不关心自己的感受,只是想趁机教育自己。
这也是视频中这个爸爸真正可贵之处。
可不推一把,孩子真的有挑战困难的勇气吗?
小女孩接下来的决定,却出乎大家的意料。
在爸爸一再表示“不是非做不可”后,犹豫了一下的小女孩还是表示,“我还是想试试”。
当爸爸真的把选择交给自己后,小女孩发现,尽管有点害怕,但自己还是想试试。
这次在爸爸的帮助下,女孩挑战成功了。
爸爸表扬孩子:摔倒之后又尝试,这真的很棒,这是非常勇敢的行为。
表扬之后,又很仔细地,一个一个帮女儿复盘每个动作。
每一句话,都是告诉女儿:我在看着你,我在关注你,我为你骄傲、也和你在一起。
被这个爸爸做法触动的人很多,但总少不了这样那样的担心。
有人在评论里说,“我家孩子就是不愿意挑战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像人家视频里的孩子一样,摔倒了还不放弃?”
也有人说,“那万一,孩子的答案就是放弃呢?”
家长问出这样的问题,其实已经把孩子的输赢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当成自己的事情,他们也像故事里的妈妈一样,只接受“想上课的小人赢了”这一个答案。
但其实,像视频里的这个爸爸,他的界限很清楚:要不要继续尝试,是孩子的事,爸爸的责任是支持和陪伴。
只有知道输了不要紧的孩子,才有勇气去赢;只有知道自己身后永远都有守护的孩子,才有能力去挑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