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教过的苦孩子:奋斗20年,才抵达别人的起点

我教过的苦孩子:奋斗20年,才抵达别人的起点

公众号新闻


《二十不惑》中出生平凡的姜小果,毕业离开校园


东北作家艾苓,

在黑龙江绥化学院任教近20年。

从2017年开始,

她采访了上百个学生,

集结成新书《我教过的苦孩子》

受到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

“他们的讲述平静、克制,毫不煽情,

但每个字都狠狠地砸在我的泪点上。”

绥化学院是一所地处偏远的二本院校,

超过30%的学生来自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家庭,

担负着改变全家人命运的使命。


出了校园才发现,

面对学历贬值、就业困难,

他们是最脆弱的一群人。

一条专访了艾苓,

聊了聊这群最难实现阶层跃迁的年轻人们,

横跨二十年的变化。

以下是她的讲述。

自述:艾苓

编辑:鲁雨涵

责编:倪楚娇

高等教育的神经末梢



我经常说,绥化学院是高等教育的神经末梢。


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在帮孩子选择院校的时候,可能都会略过绥化学院。


所以来绥化学院的学生,往往是没有选择的人:高考分数线刚刚能上二本,选择大城市的学校很有可能滑档,但家里的经济情况又支撑不了他们再复读,他们就只好来这里,好歹还是个二本院校。


在绥化学院,贫困生占到了超过30%的比例。在我教过的学生里,50%左右的学生需要靠助学贷款和打工完成学业。有人到毕业都没有拿到毕业证,因为学费没交齐。


艾苓坚持在各类出席的场合宣传母校


在社会上,他们又是隐形的。


大家关注的是寒门贵子,考入北大清华,一下子就成为大家瞩目的对象。毕业之后,名校就成了他求职的一个标签,他就很容易完成一个华丽的转身,实现鱼跃龙门。


但那些寒门贵子只是贫困生中极少数的人。更多的贫困生是集中在二本院校,特别是我们这类的边远省份的二本院校中。研究贫困生这个群体,神经末梢更有代表性。


我毕业于绥化学院的前身——绥化师范专科学校。2005年又回到这里任教,在这里度过了近20年。


我从2016年开始了研究,最早在我的QQ空间和微博上发布了一个调查问卷,后来调查逐渐扩大,请学校团委的老师帮我发放问卷,动员身边的同事帮我寻找贫困毕业生。


艾苓和她的学生


最后书里面一共呈现了56个学生的故事,按毕业时间划分成了2000年-2010年和2011年-2020年两个阶段。


为什么选择2000年作为走访的第一届学生,有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1999年大学扩招,2000年取消了工作分配制度。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教育内卷就开始于2000年。


这两个政策对绥化学院的贫困学生影响是最大的。


光是考入绥化学院,他们已经拼尽全力。但是进入社会之后,学历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家庭又无法给他们的未来提供帮助。那么高等教育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这是我想研究和探讨的。


他们的校园生活,

享乐是奢侈的



《中国合伙人中》90年代的大学课堂


绥化位于黑龙江的中部,距离哈尔滨大概100公里,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我经常想象我的学生来绥化报道的场景,没有高铁,只能坐绿皮火车,走下绿皮火车的铁台阶,拉着行李箱经过水泥天桥,走在凸凹不平的地面砖上,他们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每年开学的时候,都能看到一些新生心不甘情不愿的。他们觉得自己是高考的失意者,抱怨学校,抱怨环境,甚至到了学校就跟家长说想重读,这种心态会持续一段时间。1985年我入校的时候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新生入学后,我总会和他们说: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藏书有限,但你一辈子都读不完。学校给你提供的是成长的平台,你现在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抓紧时间成长,要不然又会被人家落下。


80年代绥化师范专科学校的校门,艾苓供图

绥化学院汇文楼,也是艾苓工作的地方


最近几年,绥化学院的定位是应用型大学。因为名气不够,所以我们更注重应用教育,希望学生们至少能靠技术找到对口的岗位。


毕业之后,大多数贫困生会选择找份稳定的工作,或者在离家近的地方考一个公务员。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文学院专门开了一门“申论写作课”,我讲了好几年,教他们考公务员时该怎么答申论试题。


2014年之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第一批学生进来了。他们往往很早就接触互联网,敢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毕业后的目标都是去省会以上的大城市,互联网大厂,做新媒体运营。


他们需要的不是文学写作,也不是申论写作,需要的是文案写作,我给他们讲的是“新媒体文案写作”。


即便如此,有些贫困生从绥化学院出来,还是要从非常基层做起。有人卖过服装,有人卖过保险,参加婚礼的时候,我见到我的学生在做司仪助理。


艾苓的一位贫困学生,上学期间曾去做支教老师,培养出了七八位大学生


跟别人不一样,他们需要摸爬滚打一段时间,偶然抓住一个机遇,才可能闯出来。


有一位2007届的计算机学院毕业生,他是家里的老七,上面有五个姐姐、一个哥哥。初中毕业后出去打工,修过铁路,当过工人,做过厨师。后来自学参加高考,上学的时候已经25岁了。


毕业之后他因为年纪大,找不到工作。最后他都放弃了,去了一家手机电池企业,打算当流水线工人。结果人事部一看他是学计算机的,正好电脑维修岗位空缺,就让他去了。他一开始也不会,遇到问题只能上网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最后成了公司的网络工程师。


绥化学院冬天的理综楼


除了学习,大多数贫困生的校园生活是很单调的。别人家的孩子有时间享受娱乐、参加社团,他们在消费上谨小慎微,业余时间考虑的都是怎么赚钱。


很多年前,我的确在绥化街头见过,在繁华的商店门口,这些孩子举着牌子求职。他们都不会发传单,因为发传单需要成本,做一个牌子成本更低。后来不一样,兼职渠道多了,可能就是在网上论坛发帖,微信群,QQ群,也有人专门做家教中介,帮找家教的人牵线。


只有两个女生在访谈的时候,谈到自己读大学期间的旅游经历,其中一个坐绿皮火车,住青年旅社,看不收门票的风景。和其他贫困生相比,她的内心明显强大很多。


她的目标是“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不能一直像蚂蚁,那太辛苦了,也不能一直做蝴蝶,她没有资本。


奋斗二十年,

终于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二十不惑》描写了应届毕业生之间的“学历鄙视链”


我采访的学生,毕业最久的都有十几、二十年了。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一个人有很大的跃升空间。但是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人大富大贵。


比如一对小夫妻,都是2010届的毕业生。男生已经是副处级干部,女生在一家事业单位。两人已经买了两套房子,一套学区房自己住,还有一套给父母住,还买了车。


有一个记者看了他们的故事,跟我说,感觉前十年毕业的学生都进入到了中产。我说不是中产,只能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们终于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中产应该有一个特点是“从容”,是吧?但是女生从来不敢逛街,不敢旅游,不去美容院,他们买房买车的钱都是这样硬攒下来的,你能说他们是中产吗?


这个男生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先后去世,兄弟姐妹4个人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是家里唯一一个上大学的。上大学期间,为了攒生活费和还助学贷款,他还要做家教、服务员,甚至收废品。


女生家里姐妹三个,她是老大,她爸爸修电器供她们三个上大学。


毕业的时候,男生考了离家较近城市的公务员。女生考研和事业单位考试都通过了,她想读研,但妹妹还在上大学,她不想给爸妈增加负担,就选择了去工作。因为穷,他们更明白需要自己奋斗,工作都特别拼。


有这样的经历,他们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会从容地生活。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出身贫寒的陈孝正


哪怕自己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他们还要考虑父母的养老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这就是他们不可避免的宿命。


这些贫困生大多不是独生子女。早些年扶贫助困还不那么普及的时候,家里只供得起一个孩子读书,他们上学都要先经过家庭的“筛选”,只有男孩子和成绩特别好的女孩子才有机会读书。


这些年扶贫助困确实解决了这些家庭的困难,至少女孩子不会被筛选出局。


一个广西的女孩子,她们家姐妹三个人,她是老大,在读大学,一个妹妹在读高中,另一个妹妹在读初中,三个人都在享受国家的助学金。如果没有助学金,她父母是不可能供得起三个人的。



当年,穷人家的教育投资就是押宝。


把家庭改变命运的机会,押在一个最聪明的孩子身上,他最有希望考大学,那好了,全家所有的资源都用在他身上。


我的爱人就是1980年代绥化学院的贫困生,典型的“凤凰男”。我们结婚几年之后,到处凑钱在县城买了一个最便宜的房子,看中它就是因为它有独立的厨房和两个卧室。


买房之后,我爱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他的父母和妹妹接过来住,他妹妹学技术、找工作都要我们帮忙。后来妹妹结婚搬了出去,六口之家变成五口之家,还经常有亲戚来家里住。这大概是贫困毕业生家庭生活的常态。


逃离北上广,

也发生在他们身上



《致青春》中的招聘会现场


2010年之前毕业的同学,成长周期更长,你感觉他们的结尾基本上都是阳光明媚,至少是满怀希望的。到了2010年以后毕业的学生,你能看到更多的苦痛和挣扎。


求职,递上简历的时候,首先就要进行解释,绥化学院在哪?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


有一个2018年毕业的男孩子,财务管理专业的,面试一家上海的公司,总监翻了下他的简历,问他,你当初怎么不上一个正经点的学校?但她不知道的是,这个男孩为了上绥化学院,还复读了一年。复读费用是他爸爸在工地上扛钢管,从早晨四点干到夜里十一点攒下来的。


这种误解在后十年的学生身上更集中。大家看到的名校毕业生一届比一届多,一年比一年多。贫困毕业生没有人脉资源,没有名校光环,实现阶层跃迁的难度也在加大。


《后来的我们》中来自小城的见清买不起房


很多人的心态因此发生了变化。


有一个95后的女孩,上大学的时候雄心壮志,要当职业白领,月入过万,出人头地;工作没几年,就意识到自己注定平凡,能周末双休、不加班就已经很好了。混得好,就对父母好一点;混得不太好,就尽量不给父母添堵。


另一个同学认识得比较深刻。他说实现阶层的跨越,不是一代人的事儿。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我们这个阶层做到最好。


他2014年从绥化学院毕业,做了北漂,在教培机构工作。住过月租600元的地下室,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每年出差200多天。虽然工作很努力,领导也重用他,但是工资的增幅赶不上房价,他越来越不可能买得起北京的房子。


直到2017年查出了糖尿病,他决定离开北京,放慢一点生活的节奏。


《奇迹·笨小孩》讲述了一群在深圳的打工人努力创业的故事


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开始被他们接受了。


放在前十年,创业更多是无奈的选择,我没有什么办法了,才自谋职业。等到后十年,就成了一种主动的选择,从大学开始做准备,毕业后短暂打工是为了成长,将来我一定要自己创业,这个意识越来越明确。


我采访的一对95后小夫妻,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大学同学,都来自贫困家庭。男孩子特别有目标,大学就开始做个人公众号,做视频,赚的钱再买设备,计划以后开自己的新媒体工作室。


毕业之后他们每年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2019年的目标是存款15万元,2020年是在呼和浩特买房和开始做副业,2021年是利用副业赚钱,每一个都实现了。


今年春节我采访他们的时候,他们还在北漂,一边工作,一边学插画和写作。2022年春节之后,因为疫情的缘故,男生放弃了留在上海B站工作的机会,两个人义无反顾回到了他们给自己买婚房的地方——呼和浩特,成了创业者,注册了自己的小公司。


《二十不惑》女主姜小果毕业离开校园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后十年毕业的学生里面,选择去北上广深的人,已经有一部分开始外流。


大城市让他们成长,但是在过程中受到的挤压,到了难以承受的时候,他们也主动选择离开。


我教过的一个女孩,当年读书的时候,她就觉得绥化挺好的,因为她来自黑龙江北部更偏远的县城。2013年毕业后,她去了深圳,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只能做文员、文案、人力资源这类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刨除地铁和住宿,几乎不剩什么。深圳的房子和她是没有关系的,在深圳待下去,她看不到未来。


她姐姐和她说,哪怕不待在深圳,至少去哈尔滨,去省会城市。但她觉得反正要离开了,还不如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现在在绥化当辅导老师。


之前在深圳,她看到很多孕妇挤地铁,当了妈妈的同事每天中午赶回家给孩子喂奶,孩子生病就要请假,三十多岁头发就白了,她决定要当丁克。回到绥化之后,去年她就当了妈妈。


她和我说,之前的使命感压得她抬不起头,现在反而解脱了。


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原来的标题叫《重回绥化》。后来我爱人说不合适,一点悬念都没有,应该是《逃离深圳》。它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一群人的缩影。


经过20年,完成和解



艾苓任教绥化学院后带出的第二届毕业生


我的书里面一共记录了56个学生,实际上我接触了超过200人。不仅包括贫困生,还有学生干部,特别是奖助学金的负责老师,从他们那里了解这群学生的生活。


这个群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个字:纠结。


既自尊又自卑,既希望别人了解他,又特别敏感。对别人来说不是问题的问题,到他那里就是大问题。别人无心说的一句话,到他那里就受伤了。


有一个男生跟我回忆,他有次和家境很好的同学一起逛超市,他印象中有钱人都是挥霍的,怕被对方看不起,他就买了100多块的零食。结果结账时,发现对方只花了50块钱,30多块买的是洗发水和沐浴露。同学问他为什么买这么多,他无言以对。


每年大一新生入学之后,都要先进行贫困生群体的认定,我作为班主任也参加过。那时的评选方式是“当众诉苦”,让学生走到讲台上,在全班面前讲述自己家庭的困难,同学和老师公开投票,根据票数确定人选和助学金的等级。


很多人在采访的过程中就和我说,他们特别排斥这种贫困生认定的方式。他们会用“家里有病人”、“遇到了天灾人祸”这样的字眼一笔带过,许多人讲着讲着就哭了。


有一个甘肃的女孩子和我说,她很反感这种评选方式。军训的时候,她和同学聊天,同学说现在的家庭,给孩子买iphone的钱还是有的。她听了就觉得,即便她把家里的事情摊开说,又有几个人能真正体会?


但是没办法,她妈妈在兰州做保洁,爸爸在内蒙古打工,供三个孩子读书。哪怕她拿个三等助学金,就可以帮爸妈省去很多烦恼,她只能硬着头皮上。


2016年之后,这种评选方式被教育部叫停了。后来的贫困生评定就更加保护个人隐私,尊重他们的感受。


秋日的绥化学院,有落叶的跑道


经过二十年,我采访的人大部分已经完成了和解,能够接受自己贫困生的身份,愿意跟我分享他们的经历。


一部分毕业生我没有教过,仅仅因为我是绥化学院老师,就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和我敞开了聊自己的伤痛。有一位校友带着他的妻子去客车站接我,我们去黑龙江的江边,在雨中散步。你就感觉到没有隔阂,没有栅栏,一步就跨越进去了。


但也有人还没有走出来,已经约好时间见面,半夜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说自己“太痛了”,暂时不能接受采访。我也非常理解。


应该说现在书里56个故事的主人公,他们是这个群体中更有勇气的人。


我想强调一点,“躺平”基本上不属于这个群体。你父母能让你啃老,你是可以躺平的,但他们只能选择奔跑。我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都特别惊讶,总以为某个阶段他们就要被生活压垮了,最后都挺过来了。


所有人都对母校充满了感恩。也许他们还在挣扎,但如果没有读书,他们可能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教育的意义。


题图来源:《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剧照



▼精英说优质项目推荐


🇬🇧超高性价比 最快7天获批 

畅享子女免费公立教育+完善医疗福利

💰5-20万镑 英国创新移民 申请正当时!

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

即可咨询详情🔎


▼精英说旗下账号 点击关注发现更多内容


“在看”我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日本人的和栗情结陈傻子:人是最脆弱的动物!你们不是这样的人​对别人的不幸永远不会无动于衷学习二十大丨安徽欧美同学会:奋进新征程 团结引领留学人员爱国报国奇观!16米高圣诞树抵达多伦多!邀你来一起点亮30万盏彩灯!到底现在是不是新一轮牛市的起点?看不见的苦孩子老子:以德报怨VS孔子:以直报怨,你站谁?已婚者:婚姻是幸福的起点 vs. 未婚者:它终结爱情|茶会er说12月26号: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用户获益“破坏别人的好情绪不对,美化别人的坏处境更糟”|这25条金句人间清醒说走就走,坐老旧火车旅行(三十)交银施罗德黄莹洁:奋斗在小数点后几位的人初创新型完整工业要有企业规则学习二十大丨贵州省欧美同学会: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移植了别人的心脏后,她感觉自己“变成了别人”人与人最大的差距:不是被动吃无用的苦,而是主动吃有价值的苦海克斯:让我教你怎么做海天总会丨丁仲礼:奋进新征程 留学人员作为人才生力军要走在前面争做表率教过两万大学生的资深美国教授:大学新生应该知道的“象牙塔潜规则”领教过孩子哭闹威力的家长,都一定需要这份保命指南!渡十娘|疫情让在京城奋斗20年的李包米回乡了热依扎杨幂张子萱共同的起点《中国金融》封面文章丨白涛:奋力谱写金融保险服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教过3000多个孩子后,她发现英语启蒙的核心在于这四点​时间的起点,格林威治天文台年轻人在TikTok淘金:赚不到钱的我教人赚钱和教过两万名大学生的美国教授聊过后才发现,要是早知道这些“象牙塔潜规则”该多好​上汽大通:奋斗者文化铸就韧性企业虽在异乡非异客 且把他乡作故乡 中郑州富士康员工徒步返乡事件查清:只有河南人,才懂河南的苦如松:核聚变是什么玩意?我们正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刚刚,2000亿大白马猛拉涨停,两板块大爆发!知名私募:站在新一轮牛市的起点!国家发改委发话:大力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站在繁荣的起点随地吐痰与老海归看了富士康员工徒步回家,才明白为什么河南承受了中华一半的苦难…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