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领教过孩子哭闹威力的家长,都一定需要这份保命指南!

领教过孩子哭闹威力的家长,都一定需要这份保命指南!

育儿

幼儿哭闹的威力,很多老父亲、老母亲都感受过,有一本叫做《我孩子哭闹的原因》的书里,专门收集了各种各样幼儿哭闹的原因。


随便列举几个,你就知道老父亲、老母亲都多不容易(哭笑不得)——

她发现我除了妈妈外还有另一个名字😭

他哪儿都不想去(就算我们已经不停地告诉他我们哪儿也不会去)😭

他的晚饭还没好😭

 
孩子到2岁左右的时候,会变得’难伺候”,因此有了“可怕的2岁(Terrible twos)”的称号。

这个阶段的孩子发现自己可以离开父母,开始掌控一些事情了,于是开始和父母起一些冲突。很常见的情形便是,你让他做这样,他偏不做或是非要去做另一件事情

有些幼儿在这个阶段表现的比较温和,而有些则表现出很强的抗拒感,他们想要证明,自己也是有能力可以做一些事情的,比如哭着不要坐安全座椅,不要去睡觉等。

👆Photo by leksandr Koval, Unsplash

幼儿在这一时期,想要对抗来证明自己,却又极度需要帮助国外的学者没有把这个阶段统称之为“叛逆期”,而把它称之为“对抗又需要帮助”的阶段。因为这是个正常的发展阶段,幼儿们没有故意要气父母或故意做出让人讨厌的行为。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这个阶段,都非常头大,不知道孩子的行为什么如此难以捉摸,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今天的文,我就来聊聊:

  • 为什么幼儿想要对抗,却又需要帮助?
  • 当幼儿“无理取闹“时,父母该如何”生存”?

果仁妈今天的文,深入迁出,细致剖析了为什么1岁半-3岁的娃总爱无理取闹,以及父母应该如何应对,非常值得一读

其实,没有孩子要故意气父母,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在表达:“我想证明自己,但又不能处理这些事情,我需要你的帮助”。文末有文末还未大家准备了一份科普节目片单,记得来领哦!



生存宝典一:知己知彼
 
通常来说,“可怕的2岁” 不是指具体的2岁,18-36个月左右的孩子都有可能开始出现一些对抗或是发脾气的行为。具体表现如:

  • 发脾气:打人、扔东西、跺脚、尖叫、吐口水、地上打滚、大哭等;
  • 喜欢说“不”
  • 心情摇摆不定,上一秒还在开心地蹦跶,下一秒就可以崩溃狂哭等。

👆Photo by Marcos Paulo Prado, Unsplash
 
为什么2岁左右的孩子让人捉摸不定? 

我们先从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变化说起(Colson & Dworkin, 1997)。


幼儿在这一阶段的很多对抗行为,是自然的正常行为,他们的情绪崩溃,很多时候源于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愿望

他们开始自己走路,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喜欢探索,每天都在学习和尝试新的能力。

但很多时候他们能够理解世界的能力有限,不知道为什么我不能做这个,或是我做了这件事情后会有什么后果,而他们有限的词汇量又不能完全表达他们的需求,因此很多时候就只能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沮丧。

他们不是被宠坏了,也不是故意要气父母,很多时候只是在表达:“我想证明自己,但又不能处理这些事情,我需要你的帮助”。

👆爱探索是幼儿天性Photo by Nathan Dumlao, Unsplash


生存宝典二:掌控大局

哪些行为属于正常范围?哪些行为时又该引起家长注意呢?

研究表明,18到60个月的孩子都很容易出现发脾气的情况。比如哭闹,打人,平均每天出现1次,75%的发脾气行为持续1分半到5分钟。

18到24个月的孩子,70%以上会发脾气,这一比例在3到5岁的小朋友中间上升到83.7%,也就是说多数学龄前的小朋友都会发脾气(Belden et al, 2008)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应该引起家长重视:

  • 如果幼儿每天都发脾气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或者是经常发脾气5分钟以上;
  • 对他人有攻击行为,比如:踢人、打人、扔东西、破坏东西等;
  • 自残行为,比如打自己、撞头、憋气、咬自己等(Wakschlag et al.2012)。

虽然发脾气与可能出现的行为问题相联系,但发脾气不代表一定有问题,如果孩子是因为太困、太累或是生病了而有情绪,都很正常。
 
👆因困倦而引起的哭闹是很正常的Photo by Picsea, Unsplash
 
而且孩子发脾气,或与家长发生冲突,也是孩子的学习阶段

比如,内化社会规则。幼儿在允许和不被允许的探索中学习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从而了解并内化规则。

比如,学习处理冲突。处理冲突也是需要学习的,父母解决冲突的策略会告诉幼儿哪些是有效的方法,比如沟通在大多数时候是有效,而乱扔东西则不可以解决问题。

比如,发展情绪理解和管理能力。幼儿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更多地是从社会关系中特别是与父母的关系中发展的,而冲突是早期亲子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在冲突中幼儿不仅能觉察情绪,也能学习如何表达和管理情绪。

研究表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读绘本时,对与情绪有关的词语或场景进行更多描述以及在冲突后对相关情绪进行解释,会增强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Laible, 2004)

再比如,语言练习。在发脾气和争论中,幼儿可以慢慢地学习如何表达。在他们掌握越来越多的词汇后,还可以练习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如何说明自己想做或者不想做某件事。

👆幼儿会慢慢了解到,长大后,即使自己不想见奥巴马,也不能在白宫想撒泼就撒泼,photo by 《Reasons my kid is crying》


生存宝典三:迎难而上
  
孩子喜欢说“不”,喜欢自己尝试,他们小小的身体里有大大的情绪。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该如何应对?

提供一些小诀窍给你:

 1. 转移注意力 

不要过多地讨论为什么他们做错了,比较有效的做法是避免讨论,尝试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

 2. 提供语言帮助 

年幼的孩子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可以尝试用语言帮助孩子,表达出他们想说的话。比如,饼干吃完了,你很难过;你够不到你的杯子,你很着急。

用语言去表达孩子的感受,孩子也会慢慢学习如何使用表达情绪的词语,帮助他以后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Karp & Spencer, 2004)

 3. 尝试让孩子冷静下来 

孩子情绪失控时可以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让他坐下来安静,这时一定要保持家长在孩子的视线范围内,不要让3岁以下的孩子去面壁思过或者是关“小黑屋”。

年幼的孩子还在探索,他们不太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是什么,对别人有了什么影响,但小黑屋只会增加他的恐惧,让他更加崩溃。

 4. 适当地忽视 

在孩子情绪稳定、没有生命危险,或是做出危险行为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无理取闹”,可以适当地忽视。比如,快吃饭了他非要吃一块糖,可以暂时忽视他想要吃糖的需求,而用他喜欢吃的菜转移注意力。

 5. 用适合你孩子的方法安抚他们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你最了解你自己的孩子,有些对其他孩子不管用但对你孩子管用的方法都可以尝试。

👆Photo by Jordan Whitt, Unsplash
 
日常生活中,孩子情绪稳定时,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帮助孩子更顺利地度过这一成长期。

1.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发脾气有时是有规律可循,比如饿了、困了、太多新鲜刺激、想要引起家长注意、想要得到某个东西、不想要做某件事等。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减少孩子发脾气的机会。

2. 让孩子选择而不问开放的问题。比如问:你现在想吃苹果还是香蕉,而不是问你想吃什么。让孩子选择,给他一点权力感。

3. 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他可以随意地探索,不会有任何危险,可以满足他增加新技能的需求。

4. 设立规则。简短、清晰地给出规则,而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比如,现在该上床睡觉了,而不是说我们现在去睡觉好吗?也可以用更有童真和想象力的语言,如你的小熊困了,你们现在要一起睡觉了。

5. 增加孩子自信。你可以尝试让孩子做一些他们能做的事情,比如帮你把衣服拿到卧室,或是帮忙把废纸扔进垃圾桶里,从小事中增加自信。

👆Photo by Bruno Nascimento, Unsplash



生存宝典四:善待自己

做父母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养育孩子,尤其是幼儿,很辛苦。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有时把自己放第一位,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并不代表自私。

很多家长,尤其是妈妈会出现所谓的妈妈内疚,认为自己没有24小时围着孩子转,就是一个坏妈妈。研究表明,家长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家长认为自己是否有能力做一个好爸爸或妈妈,和孩子的问题行为成反比

家长在孩子2到4岁时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孩子在4岁时出现的问题行为就越少 (Weaver et al, 2008,本研究对象是妈妈)。也就是说,让自己舒服点,开心点,提升自己做父母的信心,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

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事,就好好奖励自己吧!比如:

  • 成功地把你的孩子放进和取出安全座椅;
  • 给他剪了指甲,而且没有伤到他;
  • 用不同的语音语调反复读同一页书;
  • ......
 


作者夏唯逸,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博士,荷兰VIPP-SD(提高积极养育和敏感管教的视频反馈干预)认证干预师。
林乙乙,一个4岁男孩的妈妈

参考文献

[1] Belden, A. C., Thomson, N. R., & Luby, J. L. (2008). Temper Tantrums in Healthy Versus Depressed and Disruptive Preschoolers: Defining Tantrum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Problems. Journal of

[2] Pediatrics, 152(1), 117–122. https://doi.org/10.1016/j.jpeds.2007.06.030

[3] Colson, E. R., & Dworkin, P. H. (1997). Toddler development. Pediatrics in Review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18(8), 255–259. https://doi.org/10.1542/pir.18-8-255

[4] Karp, H., & Spencer, P. (2005). The happiest toddler on the block: the new way to stop the daily battle of wills and raise a secure and well-behaved one-to four-year-old. Bantam.

[5] Laible, D. (2004). Mother-child discourse in two contexts: Links with child temperament, attachment security, and socioemotion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0(6), 979–992. https://doi.org/10.1037/0012-1649.40.6.979

[6] Weaver, C. M., Shaw, D. S., Dishion, T. J., & Wilson, M. N. (2008). Parenting self-efficacy and problem behavior in children at high risk for early conduct problems: The mediating role of maternal depression.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https://doi.org/10.1016/j.infbeh.2008.07.006



 相关推荐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卑微的家长,到底应该把孩子当什么?人生任何时刻,你都一定有选择关于保护娃视力的5个真相,90%的家长不知道,尤其是最后一个!中国驾照换加拿大驾照指南:在安省需要这样操作买了90周年纪念套装?别急着拼,你会需要这份中文说明牛剑笔试结束后,你可能需要这份自救指南→夫妻辅导作业先后进医院挂水:专治“辅导困难症”,家长自救指南!父女贴身亲密相处,网友直呼:太辣眼睛,放过孩子!到了晚年,甭管钱多钱少,都一定要给儿女这三样东西暑期带娃出游,你需要这份“娃不白玩,妈不操心”的旅行攻略过去5周,ES已经在3750一线battled 15次婴儿也穿高跟鞋?网友:为了拍照真敢拼,放过孩子!姜香猪蹄(视频)给孩子买了平衡车的家长,都后悔了“熊孩子”大闹高铁上热搜!孩子哭闹不听话,当真无解?教过3000多个孩子后,她发现英语启蒙的核心在于这四点说三道四(115)还有一个“搞”字,也非常了不得采访了几个冠军娃的家长,我对“别人家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哈佛爸清华妈,照样逃不过孩子倒第一…..我教过的苦孩子:奋斗20年,才抵达别人的起点留学生“保命指南”,枪击、毒品、种族歧视下如何保护自己?龙卷风健康快递 191小狗咬坏电线被主人请家长,狗妈反手就一个大逼斗…全世界妈妈都一样哈哈人多地少组织起来的农民办工厂老教师感叹:同样上网课,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局!“咱家到底有多少钱?”家长一定要这样回答孩子,堪称人生教科书“再甜不能甜孩子,再苦不能苦自己”的家长,都在想些什么?吴啊萍的闹剧宗教过度商业化的结果作为一个普娃的家长,为什么我要读一本讲多动症的书“以前裹小脚,现在裹小脑?”家长花重金为孩子定制矫正头盔:求求你们放过孩子吧!“不好意思,我的孩子我管不了!”熊娃高铁哭闹,家长举动惹众怒...越“邋遢”的家长,孩子越健康!这4个部位,千万别盲目清洁!疫情三年:同样上网课,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局…丈夫突发心梗!她用60分钟跑赢死神!请把这篇救命指南转给所有人要开学了,重视语文的家长,别错过这套书。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