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媒活动(75)|“切问多思与循环建构:一次质化论文写作的尝试”分享会
2022年11月2日21:00-22:30,话媒书会读书分享活动在腾讯会议线上进行。本次读书会由牛静老师和周婷婷老师主持。读书会上,硕士研究生张逸凡同学分享了自己在与王昀老师合作撰写期刊论文《即刻连结与流动“办公”——通勤情境中的新闻从业者研究》过程中的心得感受。
01
问题反思
张逸凡同学首先介绍了《即刻连结与流动“办公”——通勤情境中的新闻从业者研究》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论文基于“当新闻生产遭遇永久在线的社会生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主要问题,观察以空间导向的新闻生产研究在移动智能终端支持下的新特征。研究试图将视角从实体新闻室延展出去,考察媒体记者进入日常生活领域的新闻实践行为;以现代都市工作的通勤情境作为案例,检视通勤作为社会职场“上下班”与打卡途中的过渡状态,如何被纳入日益扩大的专业劳动范畴,从而塑造一种暂时性移动生产空间,呈现记者以其能动性完成新闻报道以及想象职业身份的方式。这种围绕通勤情境推进的新闻活动外延化,为探讨数字时代新闻生产实践的流动性创造了窗口。
论文围绕三个主要问题开展研究,问题如下:(1)移动通勤情境下新闻从业者如何完成新闻生产?(2)他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呈现出何种面貌,反映出何种职业意愿和个人自主性?(3)这一实践模式背后表现出新闻产制的何种变化?研究主要利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第一步通过问卷调查访问新闻从业者通勤时空的工作生活方式与个体感受,初步把握基本情况。第二步,有针对性地访谈 10 位不同类型的新闻从业者,主要围绕基本工作状况、通勤工作具体内容、工作压力、职业理念、工作自主性认知等展开。
研究发现,去实体化的新闻编辑室出现。社交媒介的介入塑造了关系性流动网络,新闻报道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亦被挪移到日常闲暇时空,最终建构起移动化的办公场景。与新闻室的即时通讯联系保留了无形制度,强化着内容生产的协作网络。新闻记者呈现在线坐班的生产模式。“当下即时”的任务要求打断了在途目标感,新闻组织临时性实现了其空间占有。通勤情境的新闻工作以媒介化劳动的物质中介为纽带。“设备状态”与工作状态息息相关,移动设备应用背后展现的是一整套有关劳动的深层修辞。
据此,研究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讨论。其一,新传播科技的使用过程如何扩大现代社会工作生活的一体化范畴。其二,新闻编辑部权力如何进入日常生活领域,塑造新闻实践新的报道常规。其三,流动的生产空间如何再造新闻记者对新闻事业的想象,从而影响其关于专业理念的理解。以移动性为特征的新闻生产过程,为探讨数字化语境下新闻业面临的公共性和专业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02
问题反思
接下来,张逸凡分享了论文写作的四个阶段,讲述了这篇论文如何从一个选题构思成为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再到最终修改发表的过程。在选题构思到开题报告的阶段,基于文献阅读,张逸凡同学经历过“看到永久在线、永久连接这一主题的研究很感兴趣”“想到一个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情境——通勤空间”的两个构思过程。但经过初步写作发现,确定研究背景、选择根植情境只是研究的第一步。倘若要真正开展研究,还需要找到问题现象、理清理论思路。通过与周围人的交谈对话,她发现存在“新闻从业者在通勤途中进行常规化的工作”这一现象,寻找到了研究主题,即媒体记者在日常生活领域的新闻实践行为。基于此,论文的研究面向和主要问题得以确定。
在毕业论文的初步撰写阶段,张逸凡同学发现自己存在直接套用他人理论的误区。王昀老师指出,论文初稿全文具有浓厚的批判取向(尤其是后半部),其优点在于现实关怀显著,但短板也很明显:在完成批判之余,作者论述研究价值的时候显得很吃力。据此,王昀老师提出了修改建议,建议全文还是围绕“新闻”本身出发,以“新闻生产”为底色,而“劳工/劳动”理论仅仅只作为一种“佐料”。讨论劳动要考虑永恒连接语境下新闻记者、新闻组织与新闻产制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去考察新闻实践、新闻常规在新技术语境下的变化。根据这一建议,张逸凡修正了毕业论文初稿中的主要问题,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的答辩。
随后,她又根据论文结构不紧密等问题对毕业论文进行了多次修改。她意识到,由于自己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很难较好地论述自身观点。在王昀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下,她进一步阅读经典文献,不断理清文章思路,学习研究者们的表述特色。2022年7月,经过多次修改和调整地论文最终成功发表在《新闻记者》上。
03
感悟分享
随后,张逸凡同学基于三个主要问题分享了在完成论文期间的感悟和思考。第一是怎么找到一个研究问题。张逸凡认为,可以结合社会背景、研究情境、研究对象和研究话题等方面寻找一个创新点和价值点。以这篇论文举例,如果从一个对象或群体出发思考研究问题,需要考虑是否有走近他们的可能;如果从一个现象出发,需要考虑这一现象是否仅是个例,或者能否反映社会的一些问题;如果从一个情境出发,需要考虑这一情境是否是富有意义的空间,以及是否存在实际研究的可能。
第二是如何进行一次深度访谈。首先要找到熟人贴近这一群体,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不断拓宽渠道。比如这篇论文结合自身专业——新闻传播学,寻找有过媒体实习经历的同学准入由大量新闻媒体机构人员组成的微信群,有针对性地寻找访谈对象。接着,设计完善访谈提纲,提出明确的访谈征集,征集内容需包括持续时长、访谈主题、针对人群和联系方式等要求。然后,制定访谈计划时间安排,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督促自己完成,避免自己产生懈怠和逃避情绪。此外,提问时要礼貌且勇敢。最后,尽可能和一些被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后期可能的补充访谈做好准备。
第三是理论与材料如何循环建构。张逸凡认为,理论和材料是双向互构的。前期阅读的材料都为材料分析服务,针对经验材料也要适时调整文献综述。举例而言,材料分析中被访者提到“作为摄影记者,背着电脑赶动车已经成为习惯”,如果研究者试图论述媒介基础设施的物质性状态对劳动生产的影响,文献综述里就应补充这一块理论探讨和前人研究进展——“生活领域与移动设备之间的即刻联结使得媒介研究重返身体实践”。
04
问题反思
最后,张逸凡总结了自己在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前进的方向。她指出,第一,在论文写作的开始阶段自己并没有找到真的问题。选题思考没有联系实际社会现象,陷入对理论概念的过度追求,未认真考虑研究的可操作性。第二,“建设性”与“批判性”的思考不够。她认为自己最开始常常陷入批判的视角,但知识储备不够,容易进行空洞和表层地批判。第三,写作过程中后期乏力。她认为论文写作升华部分写作难度较大,自身逻辑和观点意识还不够明确。
针对上述问题,她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反思中不断前进。一方面,要对社会抱有好奇心,保持探索欲,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复杂原因。学会和周围人多多进行对话和交流,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现新的研究问题。此外,还要多多向老师和朋友寻求帮助,一起讨论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清自己思路。另一方面,要对自己有信心,反复思考,修改文献的过程很痛苦,要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最后,要持续学习,多多读书,对国内外经典文献不要产生畏难情绪。
总结与交流
分享结束后进入到提问交流环节。与会同学主要针对质化研究的研究意义、深度访谈的提问方式、经验材料如何分析的问题等进行提问,张逸凡一一进行了解答。牛静老师针对内容分析相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差异进行了整体解读。她认为,质化研究是理论和方法不断相互构建的过程。经验材料的内容走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理论框架的构建。有时,研究者最初构想的理论概念可能会在后期分析时发生巨大调整,也会存在分析材料已经较为完善后,研究者才找到适配的研究理论的情况。
交流会最后,牛静老师与周婷婷老师分别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牛静老师认为,定性研究中老师的指导更多在于研究方向的点拨,具体写作需要研究者独立思考和持续摸索。周婷婷老师认为,通过分享会的形式,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写作思路的过程有助于激发新灵感的出现。
撰文 | 张逸凡
排版 | 张逸凡
审校 | 牛 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