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关店、裁员,便利蜂的算法“信仰”失效了?

关店、裁员,便利蜂的算法“信仰”失效了?

财经

便利蜂是数字化赋能传统行业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典型案例,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丨苏敏
编辑丨房煜
图源丨创业邦拍摄

今年4月以来,很多网友在网上发帖称,发现平时常去的便利蜂关店了。
 
无锡、青岛、合肥等多地的数家便利蜂门店都贴着“今日暂别 重逢有时”的公告,上面写道:“因为疫情隔离,商品运输受影响,本店将临时暂停营业,待疫情结束后本店将会复业经营。”
 
据相关媒体报道,便利蜂此次关店的规模在700家,相对其3000家左右的门店总数来说,并不是个小数目。此外便利蜂还传出分批裁员的消息。
 
便利蜂官方的回应则显得模棱两可,承认由于受疫情影响,关闭了部分门店,但并未给出具体的关店数量。便利蜂高级副总裁、运营CEO王紫还表示,便利蜂近期在内部提出了“冬眠计划”,即根据疫情情况,让部分门店、运营、供应链等板块暂时“静默”,从而减少损失。
 
这也意味着,便利蜂在2023年达成“万店计划”的希望变得十分渺茫。
 
便利蜂是便利店行业的一匹黑马,靠着系统和算法、以及资本的帮助,诞生以后快速跑马圈地,成立3年多就开出2000家门店。尽管争议不少,也确实为行业带来一些启示。
 
到去年7月,还一度传出便利蜂将赴美IPO的消息。然而,不到一年时间,似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在比较传统的行业里,能够成为资本青睐的创业型公司,需要具备与科技相结合的创新精神,其中,利用数字化改造传统行业是一个大的创业方向。所以便利蜂的状况,其实是数字化赋能传统行业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典型案例,值得深入探讨。


算法至上
 
便利蜂创始人庄辰超,更广为人知的一个身份是去哪儿网创始人。
 
还在去哪儿网的时候,庄辰超总抱怨办公室所在地中关村西区餐饮环境不好,他形容是,“拿着纽约曼哈顿的收入水平,却只能享受城乡结合部的吃饭条件”。
 
北京一直被戏称是“便利店荒漠”。消费者眼中的荒漠,在创业者眼中却是蓝海。去哪儿网被携程收购后,庄辰超卸任CEO。2016年,他手握10亿美元成立斑马资本,接着拿出3亿美元投入了便利蜂。

2017年2月,便利蜂在北京中关村首开了五家店。
 
高瓴资本合伙人张磊在《价值》一书中评价庄辰超,“在创办便利蜂时,庄辰超依然在细微中寻找答案。他不是看风口,而是看逻辑。当发现便利店这个生意模型可以被算法驱动,而现在中国还没有人做得到时,他开始了再次创业。
 
零售业一直有成本过高的两大困境——人力成本过高和房租成本过高。Third Bridge专家指出,跟传统的便利店相比,便利蜂实际上是试图用“数字化管理”去解决这些问题,“更低的人力成本、更快的扩张速度、更标准化的店铺运营”是便利蜂的核心竞争力。
 
“便利蜂内部管理崇尚所有业务SOP(标准作业程序)化,即线上化和体系化,公司更多依靠系统运行而不是依靠具体的人。”Third Bridge专家进一步分析,这种模式会带来两个好处。
 
一方面,便利蜂通过智能订货系统、大数据选品系统、自助收银系统、动态定价系统等算法驱动的程序,直接把门店员工从订货、选品、收银等琐碎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整体将门店店员减少1-2人。
 
便利蜂用5天时间就能完成对一个店员的培训,一个店长基本上培训6个月后也完全可以胜任,而这一时间在7-ELEVEn是3年。以7-ELEVEn、全家、罗森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更多是依靠人进行精细化管理,人才的培养成本较高,不能支撑它们进行快速扩张。
 
另一方面,便利蜂的所有决策都是由数据和算法来制定,业务链条上的所有员工,要全部按照软件的提示来执行。在庄辰超看来,依靠大数据或者算法去制定决策,避免了传统依靠人传递信息时,带来的误差和方向的改变,也使得便利蜂的标准化程度更高。
 
数据显示,三大日系便利店巨头7-ELEVEn、全家、罗森,在中国大陆开出2000家店,分别用了15年、16年和23年时间,而便利蜂仅仅用了3年。
 
知乎有个问题,“便利蜂和7-11有什么区别?”
 
便利蜂的官方回答是:“表面上看,便利蜂是一家连锁便利店,其实我们是一家数据科技公司。”
 
庄辰超对算法的推崇甚至到了令外界不解的地步。在2019年初,曾有便利蜂员工爆料,便利蜂要员工参加数学考试,不合格者会被辞退。
 
到了门店的执行层面,对算法的执迷也被诟病。据南方周末报道,在便利蜂,店长更像是系统的“工具人”,工作考核的就是对系统指令的完成情况,不需要对销量负责。
 
一位消费者告诉创业邦,在他家小区对面不到200米有一家便利蜂,但大部分情况下,他更愿意多走一段路去几百米外的7-11。“除了商品没啥特色,主要是便利蜂的店员态度不好,问什么都爱搭不理。”在他看来,便利店也属于服务业,有些价值是无法完全用数据去量化的,一个冷冰冰的便利店,顾客并不想进去。
 
无论是因为疫情暂停营业还是彻底关店,对便利蜂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算法的基础是海量数据,而一旦遇到疫情黑天鹅,无论是前端的用户行为还是后端供应链,所获得的数据都会和正常情况下有很大不同。

这时,由算法驱动的系统很难即刻做出相应的策略来应对。算法的迭代跟不上实际的需求,而业务链条上的所有员工,又没有权利直接做决策。
 
也就是说,便利蜂在强系统的指挥下,缺乏灵活变通、有效应对的能力。事实上,算法是手段和工具,可以相信,但不要迷信。
 

被“万店计划”压垮?
 
某种程度上,便利蜂之于便利店行业,就如同盒马之于超市行业:高举高打,扩张凶猛,不一定被传统从业者认可,但在业内引发了“鲶鱼效应”。
 
睿兽分析显示,便利蜂融资轮次不多,但金额不少。2018年由腾讯投资和高瓴资本投资的B轮2.56亿美元,投后估值达16亿美元,直接跻身独角兽行列。2020年5月,便利蜂完成了C轮的数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和投后估值未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C轮融资之后,便利蜂已经有两年没有获得资本的输血。而这两年,又是其开启“高速扩张模式”的时间段。2020年12月,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透露,按照规划,便利蜂2021年的门店数将突破4000家,其中一半将位于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到2023年便利蜂门店数将达到1万家。
 
与此同时,其上市计划也不顺利。去年7月,便利蜂曾几次传出将赴美IPO的消息。但便利蜂官方回应称,IPO为不实信息。
 
在完成C轮融资时,便利蜂方面表示,其在北京门店已于2019年实现盈利,但此后再无相关消息。至今并未实现整体盈利,融资和上市均无进展,也为便利蜂大规模关店埋下隐患。
 
因为此前发展顺利,便利蜂于2021年开启“高速扩张模式”。但扩张需要大把真金白银的投入,特别是在一线城市,由于成本的压力,而此前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的便利店品牌不在少数。
 
一线城市房租、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不断蚕食着便利店的利润。或许也是因为如此,便利蜂才将扩张重心放在了二三线城市。

不过,在二三线城市,单店的成本虽然能减少,但随着门店网络的铺开,供应链方面仍需要持续投入。在门店端,便利蜂还是全部直营,没有加盟商来分担扩张成本。
 
扩张是把双刃剑,在这方面,便利蜂目前遭遇的困境和海底捞等餐饮企业类似,即在疫情爆发后或许误判了形势,扩张策略过于激进。这次便利蜂关停的门店就主要分布在2020年之后拓展的区域,比如合肥、青岛、郑州等二线城市。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房租租金或选址难度会有所下降。但成本差不多到底了,再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太大。”Third Bridge专家称,疫情之下还想大规模开店,成本压力将会加剧。
 
零售专家杨军也告诉创业邦(ID:ichuangyebang),便利蜂关店的直接原因还是成本问题,直营和加盟模式在成本投入上有很大区别,直营模式的毛利率更高,同时也需要重资产投入。在他看来,经营模式本身没有对或错,还是要看公司自身的实力。
 
“便利蜂直营模式更重,创业初期投入巨资搭建系统,还打造了自有品牌,现在还有新的咖啡品牌不眠海。如果正常发展,用户习惯培养比较好,都还是好的方向。但现在不仅前期成本没有收回,没有实现整体盈利,疫情反复乃至常态化,对它的影响很大。”杨军表示。
 
此外,便利店有很强的本地化属性,在上述城市原本已经存在便利店行业的区域龙头企业,市场日渐饱和,竞争也很激烈。

杨军还提到,在新开拓的市场,品牌力很重要,近年来日系便利店巨头也在不断下沉,而便利蜂的品牌效应低于前者。再加上便利蜂本就与日系便利店的相似程度较高,如果没有特别的经营亮点,竞争力也待商榷。
 
疫情反复导致实体零售的整体低靡。从近期各大超市上市企业发布的年报来看,大部分都是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14家超市上市企业去年关店超700家。超市作为主要的民生保障企业,都受到了较大冲击,何况便利店提供的是应急类、补充型消费,常规商品价格也相对超市较高,受到影响更是难以避免。
 
想要持续经营下去,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开源节流。在当下,便利蜂关店也可以看作是战略性收缩,毕竟活下去更重要。
 


找靠谱商机,关注创业邦视频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百亿赛道呼之欲出,风口之下数字疗法“卖水人”有多大想象空间?人,是一种更高级的算法散户大逃离!1700亿资金撤退,华尔街巨头出手了!美股信仰崩塌?最牛"散户券商"大裁员,风险何时消散?各家都有一地鸡毛,不足为外人道也“信心比黄金重要”正在从想象走向现实美国参议院: 不必再继续做这种愚蠢事情了世上最厉害的算命,读完受益终生!(精辟)明码标价新规来了,“雪糕刺客”们或将无法“宰客”?男子打伤猥亵女儿者,司法“容错”弘扬正气华尔街“拆股”热潮再起:是单纯的“信仰游戏”,还是股价飙升前奏?又一家FLAGM被曝裁员,码农的好日子到头了?!期末结束,F1身份却失效了……留学生身份问题如何解决?大批裁员,估值暴跌,这些美国科技公司的狂欢真的结束了?华住季琦:裁员、关店救不了企业,要学会把亏损变成投资Amex Business Gold 商业“信用卡”【180k 开卡奖励!需要打电话去要】挖掘机断崖式下跌:经济“晴雨表”失灵了吗?退休之地:夏威夷还是拉斯维加斯?失去“雪糕自由”?便利店的雪糕价含有便利的溢价丨南周快评Kindle中国关店、Airbnb下架房源,这届硅谷公司:累了,拜拜行业寒冬下会不会裁员?董明珠:绝不裁员,若非常困难宁可降一点工资亏35.8亿,美团的“老办法”失灵了​【90k+$250 史高开卡奖励;一点小变化】AmEx Gold “信用卡”【250k+10k 开卡奖励!需要打电话去要】Amex Business Platinum 商业“信用卡”长沙楼市新政“一石多鸟”的算盘恐落空P站CEO、COO相约辞职,还裁员,办不下去了?799元起!索尼进军电竞圈,显示器耳机齐上阵,配置“信仰”全拉满...【150k 开卡奖励 NLL】Amex Business Platinum 商业“信用卡”护照失而复得,美国签证失效了怎么办?比“信达雅”更高的翻译境界是什么?来看这个!牛市来了?三根阳线改变信仰,投资果真如此?如何体验百倍收益、万倍涨幅?问问畅饮过"时间复利"的人“信陵君窃符救赵”中那只“符”,到底什么来头?药方记股价暴跌、裁员来袭,美国科技业入冬?坏算法?笨算法?早春二月游巴西(1) - 行程攻略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