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数字化转型下半场,一场刀刃向内的行业变革行动开始了

数字化转型下半场,一场刀刃向内的行业变革行动开始了

公众号新闻
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智谷趋势”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智谷趋势(ID:zgtrend) |  高文轩

19世中后期,中国掀起了一场短暂又华丽的洋务运动。
尽管这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没有实现国人的自强梦,但它还是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长安汽车,便是历史最好的馈赠之一。
1958年,长安汽车生产出中国第一辆吉普汽车。
60年后,它跻身中国汽车4大集团阵营,并在全球拥有14个生产基地,自主品牌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辆。
横跨160年历史长河屹立不倒,长安汽车成功的秘诀最终浓缩成了一句话:
不断迭代的技术创新与持之以恒的创业精神。
最为明显的例证是自1984年开始,长安人开启的三次创业浪潮。
近年来,长安汽车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长安人将破局点放在了应用现代化上。
2021年,长安汽车与华为云成立低代码联合创新实验室。接着,在长安汽车内部,一场浩大而又平凡的软件开发总动员开始了。
说它声势浩大,因为这场总动员由长安汽车一把手钦点,一众高层密集推动,并调动各条线员工广泛参与。
说它平凡普通,因为多数一线参与者都是不懂代码的基层业务员,他们利用低代码平台,通过拖拉拽等简单操作,完成了软件应用的华丽升级。
两个维度数据,可以加深我们对这场“低代码运动”的触感。
一是全程软件开发人数大幅提升,并引发业务人员广泛参与;
二是整体软件开发效率提升明显。
在这场人人皆是开发者的开发过程中,长安汽车通过华为云低代码平台,将营销云图、计划排产等十几个应用的开发时间从3个月骤降至9天。效率提升背后,效果同样经得起检验。
在长安汽车大数据中心总经理任喆演讲中,我们甚至能感受到华为云技术与长安汽车业务场景发生的神奇化学反应:高效协同、价值创造以及行业生产力的提升。
本质上讲,长安汽车这场由低代码驱动的员工总动员,是一场效率的总动员。
而这只是开始。在规划中,长安汽车还要同华为云一道打造行业应用现代化的加速器,全面提升企业的数字生产力。
在更宏观的行业背景维度下讨论,长安汽车是万千企业通过应用现代化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典范。但在这背后,国内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早已迫在眉睫。
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感受数字化转型的时代紧迫感:
1、企业维度。未来每家企业都会产生海量数据,都具备成为数字化的企业的潜质。而它们最缺的是高效可落地的应用现代化技术。
2、行业维度。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中国企业整体数字化进程加速,但跑在前面的多是互联网公司,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进程依旧很慢。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一份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工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21%,而同期我国服务业的数字经济渗透率为40.7%。
3、国际维度。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数字化进程,已从企业层深入国家层。1991年,美国会通过《高性能计算法案》,正式开启美国数字战略,其目的是激发数字技术对经济社会的重塑力。目前,美国已经全面布局数字经济,数字政府以及数字国防。
数字化大势已至。但摆在传统企业面前的,是怎样高效的实现数字化?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深入传统企业,了解行业痛点。
以传统企业应用层面最为经典的单体架构3层模型部署为例,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被署在一台服务器上。
随着业务快速发展,逻辑变得异常复杂,代码数据量与日剧增,企业开发与维护的成本越来越高。
相似的,传统企业在物理机部署应用也存在“部署慢、成本高、资源浪费、迁移和扩展慢”的行业弊端。
几组数字更加直观:
按照Gartner数据统计,至2025年传统应用的维护成本要消耗现有40%的IT预算;届时,全社会需要构建5亿个新应用才能满足数字化转型需求。
另据Forrester研究发现,76%的CIO认为针对传统应用的投资占比太高;而88%的CIO认为应用现代会显著提升客户体验。
对此,不少企业家已经发出“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的最强呼喊。
甚至连公众认知中可以躺着数钱的银行业,也在加速数字化转型。
此前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便言辞激烈地指出,“我们要把数字化转型视为生死存亡之战,贯穿到战略转型的方方面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长安汽车成功数字化实践,将强有力的使能者送到台前:这便是华为云的应用现代化技术。
在华为云CEO张平安看来,应用现代化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而交付方式的创新,研发模式的创新以及云上技术创新是实现应用现代化的关键。
可以为这三项创新分别配一个解释词组:
通过低码实现全民开发;
通过统一开发平台实现各类工程师实时协同;
通过区块链以及微服务/serverless等架构演进保障业务的安全高效迭代,提升企业韧性.......

以低代码技术为例,按照Gartner调查,这项技术已成为2022年云计算的十大技术趋势。


据其预测,公民开发者(citizen developers)技术将在2年内到达成熟期,
至2025年,企业70%的新应用将会通过低代码或者无代码技术开发。


华为云更认为,低代码是衡量应用现代化与否的关键指标:因为只有让业务应用者成为开发者,才是真正解放生产力,真正实现应用现代化。
这不难理解。长安汽车缘何做到降本增效,缘何完成了一次高效的员工总动员,低代码功不可没。
为加速企业实现应用现代化,华为云推出了三大创新。
除Astro低代码平台、DevCloud开发云之外,华为云推出的AI能力、GaussDB云原生交易数据库、华为云区块链以及MetaEngine云原生智能渲染引擎都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馈。
比如,邮储银行应用GaussDB云原生交易数据库,可以为全行6.37亿个人客户提供日均20亿笔的处理能力,联机交易处理效率提升一倍,批处理效率提升33%。
在邮储三季度结息中,新系统仅用了23分钟,完成了原来Oracle系统70分钟才能完成的操作。
再如,华为云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了MetaEngine云原生智能渲染引擎,大幅提升行业渲染的效率。
以一部90分钟的3D电影为例,原先线下渲染需要六个月,使用华为云乌兰察布的云渲染服务,可以降低到两周;而使用MetaEngine,只需7天!《猎海日志》、《少年歌行》都使用了这项服务。
历史前进车轮在反复印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永不过时。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伍晓鹰指出,目前“数字经济”对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高达三分之二,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ICT生产部门和ICT集约使用的制造业部门,相当于整体经济的40%。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力量就是最大的生产力,更是驱动行业效率提升的关键变量。而应用现代化则是驱动、激发、转化企业数字化力量的关键推手。
这场由应用现代化技术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注定不止提升了效率,它甚至决定了行业发展的未来高度。
已有无数案例证明,一家企业的关键技术应用创新,不仅可以让企业从低谷走向成功,还可以让企业从成功走向伟大。
以谷歌为例,尽管自始至终都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在20年前它同样“落后”。此后谷歌进行三次至关重要的变革:从搜索引擎到 Mobile First 再到 AI First的战略迭代,其背后的驱动力正是基于技术创新的应用现代化变革。
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创新是应用现代化的起点,而应用现代化则是技术创新的更高阶形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很大篇幅都在描绘“高质量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卡点瓶颈,比如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应用现代化技术不够。
这意味着市场主体要尤其要依靠应用现代化技术,来驱动组织、商业模式以及发展模式全方位的数字化变革。
一众最前沿的企业家也得出了相对一致的结论:
数字化转型最关键的一是业务的数字化,二是组织的数字化。后者因易被忽视,显得更加重要。
如何理解应用现代化对机构组织、商业模式的数字化重构?我们可以从几个案例得到启示。
第一个案例是基布兹。
在以色列,有一群来自俄罗斯与东欧的移民,他们建立了集体农庄,名作基布兹。基布兹在财产财富、劳动消费全部公有。
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爆发高通胀,政府利率大幅飙升,很多基布兹陷入债务危机......
当时社会为基布兹提供了一个选择,那便是放弃集体合作。但基布兹没有接受,他们开始大力发展滴灌喷灌、大棚种植、自动施肥等农业技术,极大提高了生产率。此后基布兹又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创办了农产品工厂,很快走出困境........
这个案例说明,技术进步能够加速组织创新变革,为组织带来新的生命力。
此外,新技术源源不断应用政府事务时,还会推动政府组织以及职能的转变。
比如,近年合肥大力引进技术,培育消费电子、新能源高科技产业集群,整个城市科技底色越来越足,组织能力与服务意识越来越强。
应用现代化技术同样为民营企业发展中带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的海亮集团,是一家集有色、教育、农业为一体的实业企业。
近年来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海亮集团这三大产业都面临不小的挑战。
为此,华为云通过发挥在云、人工智能、IOT等领域技术优势,推动了海亮的数智化升级及其商业模式的进化。
海亮并非个案。
例如,依托盘古气象大盘模型,华为云能够支持秒级预测未来7天全球天气情况,这比传统方式速度提升1000倍、精度提升20%。
在国内,盘古气象大盘8月预测了台风“马鞍”的轨迹和登陆时间,准确率达90%,远超业界。
在国外,华为云为印尼打造了“国家海洋人工智能平台”,成功预测海洋灾害,保障航行安全。
在医疗行业,华为云支撑了中东的“百万人基因组计划”,单日分析数据超过1PB,相比传统HPC方案提速10倍以上,成本降低40%。
在全球范围内,华为云依托应用现代化使能各大领域,让各行业的数字化驶入了全新的阶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这至少可以解读出两层含义:
一是要从国家层面,推动实体经济(尤其传统制造业)新型工业化、数字化战略。
二是将“数字中国”与各类“强国”战略置于一处,这本身便是承认数字化具备强国的基本内涵。
推动全行业数字化进程,就是落地的具体举措。
研究显示,目前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已经逐渐转移到了制造业,它们既是制造强国的最小分子,也是最大依仗。
2021年,张平安宣布了华为云“深耕数字化,一切皆服务”的新战略。
此后,他又将华为终端云与华为云协同起来,用“云云协同”战略让华为B端和C端的能力组合在一起。
张平安的核心目标在于,依靠数字化力量服务好易被传统云商忽略的政企市场,传统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华为云服务了600多个政务云,涵盖中国六大银行以及Top5保险机构,并帮助1.7万家制造企业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云服务。
工信部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高居世界第一,比第二名美国与第三名日本之和还要大。
此外,我国制造业有 31 个大类、179 个中类和 609 个小类,在全球制造业中产业体系最为完整,也最亟待数字化升级。
制造业的紧迫需求与华为云的应用现代化使能本色,一拍即合。而这也在无形中,使得华为云与伙伴们有机会一起携手,塑造数字化美好未来。
在刚刚结束的以“释放数字生产力”为主题的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上,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华为云与长安汽车、明源云等50多家企业和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应用现代化产业联盟,目标便是加速行业数字化、促进产业升级。

这是华为云的历史使命,也是华为云谋定的数字未来。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
一起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


智谷趋势为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宏观经济、商业逻辑、企业兴衰、产业转型……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

更多精彩经济趋势分析
请关注智谷趋势

最近智谷趋势开通了视频号
扫码关注,一起吃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IDC数字化转型峰会|数智赋能,烽火推进新时代数字政府建设加速向前5G网络安全使能千行百业,助力行业快速数字化转型中国大学校训没有“自由”二字克而瑞发布《2022不动产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深度解读不动产数字化发展现状与趋势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何能快速适应?Power Platform 产品大更新,微软:以无代码、低代码方式全面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组织变革: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小鹏汽车:输了上半场,下半场怎么打?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程龙:中金公司数字化正迈入"集厚成势"新阶段EMBA管理智库丨发挥领军企业链长优势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华为云云商店星品入“沪”解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难券商数字化转型需要规划!中信建投肖钢:做好案例示范,推动转型范围扩大南非2022(12)開普敦:好望角、非洲企鵝、彩虹小屋城市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软通智慧,如何围绕组织用人哲学打造竞争优势? | 直播预告在千亿地方国企,如何单枪匹马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的秘密一卢布等于一元人民币房企数字力白皮书 | 中海地产李红卫:中海地产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凡得流程海广跃:数字化转型=业务互联+(客户价值创造+商业模式创新+公司战略调整) | 数智前瞻·数智化十问市值观察丨乳业数字化转型的蒙牛样本疫情趋缓后,中小企业发展数字化转型成当务之急【直播预告】大数据的误读与数字化转型盲点If Communist party falls, will China let Tibet, Xinjiang, Hong K赛迪:引领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场景革命十大洞察【提示】一图读懂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赵孟頫章草《临皇象急就章》辽博版行业观察|一年60城,新华三如何让数字化转型更“接地气”?乐观 丨 《劝不住的表妹,要刀刃向内》数字化转型第一步,“低代码”搭建更靠谱! | Q推荐《人民日报》:中国人寿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助力数字中国建设RTE2022数字化转型论坛报名启动:探寻数字化浪潮下的产业关键词 | 甲子光年华为云如何打造合作伙伴生态,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报告房企数字力白皮书 | 雅居乐潘智勇 周欣宇:地产行业新形势下数字化支撑管理变革我国首个数字化转型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云计算数字化转型的下一步会是什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