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个意大利人用中文记录疫情

一个意大利人用中文记录疫情

社会

 |  魏晓涵

编辑 | 王一然

去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在河北的一个名叫怀来的小县城,一家麦当劳里,意大利人ale打开了七年前自己写的那篇,关于南京青奥会志愿者的故事。他回忆起那时遇见的年轻人们,有人在外语学院读大二,想去法国,有人热情地教外籍运动员简单的中文,还有人享受“玩拼图”一样和人交流的乐趣,许多年不见,不知道现在他们是否实现了拥抱世界的愿望呢?

他也想起了二十出头的自己,一个人在法兰克福机场,手里是汉莎航空的乘务员倒的啤酒,和一张去中国的机票。他无比兴奋——相信国籍身份不会成为人们一起上学、谈恋爱、做朋友、共享价值观的障碍,想到这些,他流下了眼泪。

那是ale第一次来中国,当时他还在米兰读传媒和社会学专业,学习之余协助一名意大利记者来青奥会报道射击项目。也是那次“地球村”一般的美好体验,成为他后来留在中国的理由。

疫情爆发后,他经历过学校的封闭管理时期,也碰上了今年上海和海南的封控,有过住不了酒店、只能在快餐店或是公园的雕塑里对付一宿的意外状况,也曾因为关在家买不到鸡蛋而头疼。

他开始用中文写作,把这些日子记录下来。他更关心真实的人——酒店前台的阿姨,想去山西转一转的食堂打菜的小哥,维修大叔关于一颗苹果的心愿,他们不再是“功能化”的角色,在一个意大利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起来。

你大概很少见到一个外国人如此流畅和沉浸式的中文写作,那些意味深长的细节和故事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也因此吸引了豆瓣上六千多名读者的关注。

在当下,还能如七年前所期待的那样,拥抱一种开放性吗?当这个问题抛给ale的时候,他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也这样实践着,游历更多大大小小的城市,坐绿皮火车出行,组织线下写作俱乐部,和真实的人建立更多的连接。他说,可能会变得更难,但你需要有意识地去找、去保护、去滋养它们。

我们和ale就以上话题聊了聊,以下是他的讲述,部分内容结合他的写作整理。


住在雕塑里的夜晚

(今年)8月一个周六的深夜,在北京读书时候的室友给我打来一通电话。他是英国人,2020年1月底放寒假离开的,很多个人物品、穿的衣服都没有带走。想的是2月份就回来,约好了和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在鼓楼那边的胡同拍一个东西,他是摄影师,没想到一回去就已经快三年了。

我们偶尔会打一个很长的电话聊聊彼此的生活,电话这头,我刚从海南回上海,住在隔离酒店里——2021年我从北京搬到了上海。这是我第一次离不开自己的家门(即使上海封控的时候,住在老小区也是可以下楼的)。

那一个星期是很独特的,送盒饭的大爷会贴心地给你一个苹果,但你又被限制活动,是有点奇妙的一种中间(状态)。

一两句很难(向他)解释最近这三年国内发生的变化。我没有一个笃定的词汇形容它,(这三年有很多)新的东西,在我们经历的生活范围之外,需要重新组织甚至发明新的语言去形容它,可能真的要在这里生活才能体会到。

上海刚解封的时候,大家聚在滨江打鼓,唱歌、跳舞、喝酒,想把这两三个月的情绪发泄出去。有天晚上一个朋友说她要回安徽凤阳老家,要不你也来?

在上海你会碰到挺多安徽人,但我对凤阳了解比较少。我想那好吧,封控之后出来透透气。对我来说夏天去转一转还是挺正常的,疫情之前我也会这么做,顺便解决了行程码带星号的问题。

我去的时候,凤阳是为数不多这两年来没经历过疫情的城市。(因为行程码带星)我没有能进入当地最大的商场,每天就在一条河边散步。走在河边,突然觉得很安静,(好像)上海这两个月的事情离我很遥远了。

晚上去一个烧烤店吃点东西,加入当地人的酒局。人们过来和我一个外国面孔自拍,他们知道我从上海来,说留在凤阳这里挺好的。一个没有疫情的地方,人好像会有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但我离开后他们还是出现了疫情。

今年夏天,我去了北京,久违地在线下的酒吧喝了酒;去海南遇上疫情,我在一个看火箭发射闻名的小镇龙楼,过了两周每天喝老爸茶、看海的生活;也去了金华、义乌。现在别说出国,出省也很开心,在上海变成小区不被封也很开心。

ale今年拍摄的义乌街头。讲述者供图

最近几年我已经有这样的心理感触,如果能住上酒店就还不错,我不能把它当作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刚到金华的时候,我的健康码虽然是绿的,当地的行程码用红色的字体说,你路过有风险的城市。酒店非常害怕,不愿意接待(后续跟防疫人员沟通是可以接待的,涉及酒店对政策的误解)。

那个晚上我是在附近的公园度过的。那是一个很有设计感的公园,有17个小型的公共建筑,我钻进一个雕塑的洞里,睡了几个小时。当你没法被接纳的时候它还能容纳你,挺有趣的。我不觉得多惨,就把它当成一种经历。

除了“你的头发是自然卷吗”,“你能吃辣吗”,最近总有人问我,“你为什么留在中国?”尤其是上海封控的第二个月。第一个月大家还有心情做一些线上活动,玩一玩,到5月可能大家就觉得解封遥遥无期,心情变得负面。

大家不理解外国人在这里建立的生活,不可能说走就走的。你可能有一个家庭,建立了十几二十年的工作关系,那两个月的难受意味着你愿意离开吗?可能不愿意,现实就是这么复杂。

对我来说也有不确定的时刻,但我留下来的理由很简单,可能就是继续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深入交流,我甚至觉得我才刚刚开始跟这里的人交流啊。

我把这些观察和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前段时间有人给我分享茨威格《昨日的世界》的片段,讲战后人们在不同国家自由流动的变化,甚至需要为自己在他国的存在提供一堆证明材料——茨威格的工作不是改变这个世界,而是把它讲出来。

我觉得我也是一样的,讲述给同样在经历的人、未来的人,都有可能。

一个苹果

2020年初艰难的时候,我在北京读研究生,因为封闭管理住在学校里。拿我们宿舍楼来说,有段时间住的学生可能就十三个,加上宿舍前台,负责维修的大叔,打扫的,一共就这么些人。长期待在一起,让我第一次打破疫情之前“功能化”看待别人的感觉。

食堂打菜的小哥不穿制服,换上了休闲装,让人觉得陌生。他年前从河北老家来食堂打工,然后就封校了,他说运气真差,那天他准备走了,去山西“做艾灸的生意,转一转”;瘦瘦的保洁阿姨是河南人,做饭的时候碰见,她关心我的学业和感情状况,我们也聊起油菜、回家的车票价格贵不贵。

现在还比较有印象的是前台维修的大叔,他口音很重,有一天我却突然很清楚地听到他说,“好想吃苹果,很久很久没有吃苹果”,我问他怎么一直没叫外卖,“外卖太贵了”,我偷偷在前台给他留下了一个。

疫情之前你很忙,从宿舍到教学楼,到食堂再到宿舍,一直跑来跑去,遇到保洁阿姨可能也就是一瞬间,顶多打个招呼。学校封闭这几个月让我们失去了本来的身份——谁是学生,谁是保洁阿姨,都是生活在这边的一群人而已,某种意义下我们变得“平等”了。

ale今年在上海排队做核酸。讲述者供图

比较频繁的中文写作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在学校那几个月,宿舍房间里我是一个人。我比较习惯现实中跟别人交流,那段时间基本没有机会。很自然的心理反应就是,想要去分享,想要重新跟外面的世界连接的这样一个冲动。

写作的大方向,就是去找日常中人的真实感受和状态。像我在金华遇到的酒店前台阿姨,拒绝我上楼把行李放到朋友房间,又客气地招呼我在客栈的大堂休息,“你坐吧”;像有人在方舱观察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起初看不清谁是谁,慢慢你会发现他们各自的特征,有人送饭的时候,会听到他唱歌。

我对这种个性的东西感兴趣。在一个集体化、功能化的社会,人在完成他的社会身份的同时,会突然暴露出一点点个性,保有自己的表达,至少是表达的欲望,你会觉得很有趣。

在上海封控的两个月,我写了住在11号楼的邻居的故事,后来在一个非虚构写作的比赛上拿了短故事一等奖。11号楼在上海的一个老小区,我的楼下有一对上海老夫妇,原本彼此相当客气,直到封城,邻居之间的交谈逐渐成为惯性,成为生活。

老太太关心邻居们的吃饭问题、做核酸问题,还给我送来一小包杀蟑螂粉,兴奋地关心有没有蟑螂出来,即使我们之前没聊到过这个问题。为了共享一顿肯德基,我和邻居加了微信,看到他的朋友圈——“当初为了不吃泡面来上海,现在泡面都要没的吃了”。邻居来借了点油,有点喝多了的样子,再敲门的时候递来了一大包居委会配送大米。

这些真实的瞬间,可能只是生活的1%或者0.5%。大多数时候我陷入机械化的模式里,会忘了今天是几号、星期几,失去了“这一天有什么独特的”这种感觉。睡眠也不规律,一到晚上11点多,大家可能开始转发一些东西,像是上海一个共同的朋友圈,我觉得有义务去看这个东西。

所以真实的人和人的连接是非常宝贵的东西,我把它放大到大家都能看见。我后来意识到自己还挺幸运,住在这种老洋房,因为它的结构,你必须要下楼(做核酸),如果真的在浦东高层的一个出租屋,除了防疫人员接触不到其他人。

写作或者阅读是我走出麻木的方法,逼着你去客观地观察眼前的一些人和事。


动荡与自由

这些故事在豆瓣上吸引来一些读者,有网友给我留言,叫意大利“呆梨”,我理解是形容那种比较放松的、在意大利的生活方式,这有一点刻板印象了。大家认为意大利多么浪漫、生活节奏(轻松),更多来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发达国家经济很好,什么都不愁,社会达到了它最舒服的状态。

到了我们这一代不一样了,07、08年经济危机之后,很多年轻人争取一个能独立生活的机会都很难。意大利比较好的工作机会都在大城市,比如米兰、罗马,拿到的工资和城市的消费水平决定了你需要合租,年纪越大越难以接受,可能很多人二十八九岁,还在家里跟父母住。

来中国之前,2016年我本科毕业,住在罗马的一间公寓里,一边给小朋友教英语什么的挣钱,希望能经济独立,一边做我喜欢的工作,写写剧本,拍点自己的东西。每天搬着自行车上楼,穿越一整个罗马,骑车去小朋友家辅导,回来再把自行车搬到楼梯下的房子里。

到处跑、又要规划拍摄和创作,我觉得比较疲惫,没有可持续性,于是决定离开意大利。来中国更多是好奇心,我想去远一点的地方看一看。

我还记得2014年作为记者去南京报道青奥会的体验,两万多志愿者,很热情、好奇地跟你交流,我在自助餐台上研究油条、粥、咸菜和盒饭,心里觉得要开始挖掘一个新世界了。

当时“地球村”是比较主流的想法。我的本科学校是在罗马的一个美国文理学院。基本上会有世界各地的人,你走过一个楼梯,就能碰到阿拉伯人、俄罗斯人和美国人聊在一起,学校很小,也就几百个人,像一个小联合国。

你会觉得我们这一代只要坐一趟飞机,去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世界观相同的年轻人愿意跟你玩在一起,感觉世界是你的。

来到中国,我在这里拍一些手机广告,有时候也为欧洲那边的一些杂志写写文章,还会做一些翻译工作,比如把游戏翻译成意大利语,尝试本土化,有时候也会完成一些电影的字幕。

意大利父母也觉得稳定比较重要,特别是我妈,没有每天去上班的公司,没有一张名片写着你的名字和职位,哪怕你忙死了,她都觉得你没有工作。

我一开始也有点儿被她的观点说服了,觉得这个状态是过渡期,今年我逐渐接受了职业上的一些不确定性,是风险,也是一种自由。这也是疫情带给我的,如果外部世界也跟你一样不确定,我们就一起动荡起来。

今年在绿皮车上。讲述者供图

去年我在上海组织过一些线下写作俱乐部,来的人有高中毕业还没上大学的年轻人,也有工作了六七年的上班族,尤其上班的这些人,在生活中比较少有机会创作和进行个人表达,会重新来这里发现他们的内心。有人写小说,有人写日记,写诗歌,不一定是具体的故事,当你闭着眼睛沉浸于某个讲述者的声音,这个行为本身是让人放松的。

今年冬天,我计划搬到成都短暂地住几个月。坐上从上海开往成都的绿皮火车,我躺在中层的卧铺,下铺坐着很多人。好像绿皮火车的下铺被默认为一个公共空间,没有人和人之间的障碍,陌生人会很自然地开始聊,你去哪儿?

这趟列车上,有四十多岁的女生在抱怨,她专门跑一趟是为了考一个音乐相关的资格证;有一个在上海打工的工人大叔和我聊了聊,问了我比较现实的问题,比如收入是多少?

这些小小的事情就是你通过坐绿皮车能够听到的,如果你坐飞机戴上耳机听音乐,会觉得舒适方便。但是我还挺希望借着这些机会,进入大家的生活状态,多观察一些。

二十多岁我在欧洲做体育记者的时候,第一次独自出国出差去了西班牙,被安排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房间,有一个完美的陌生人的视角,可以出门去观察世界,我一直都觉得是一件快乐的事。

今年九月份义乌,找到酒店正常入住的那一刻,我重新拥有了这种感受——桌上放着护照,一台单反相机,身上的一切都能装进旅行包,即使口袋里有口罩和消毒液,我也能在晚饭前,自在地散步,感受一个陌生的城市。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极昼工作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声明除外。

- END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诺贝尔奖得主非要教人怎么煮意面,结果把意大利人都搞疯了……欧洲人用中国电热毯过冬是一场想象吗?拉塞尔:德弗瑞斯值得拥有获得F1席位需要的“天时地利人和”[照片] 这些年飘在欧洲的日子(十四)最不像意大利的意大利西北龙卷风健康快递 212让孩子开心就好 ???在英国是“反向留学”?师生都是中国面孔,恨不得用中文授课……女王去世当天,意外收到她的回信几个意思?加航公开炮轰政府!疫情防护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丽江留美三杰诺奖得主:这是最科学的煮面方法,但会激怒意大利人Nature子刊:年龄越大,女性怀上龙凤胎的概率就越大,原来是进化上的一个意外?意大利人造辆自行车,简直就是两个轮的SUV!“被闪电击中2次”的中国数学家!张益唐再次攻克世界数学难题!自称比上一个意义还大草根金发女郎成意大利首位女总理!做过夜店招待,当过明星保姆,疯狂到全欧洲都害怕?用散文记录后,生活的鸡毛蒜皮都可爱了起来[汽车] 意大利小疯狗"英大利"?意大利人暴怒2022年,一个意大利人用简体中文写作阿里VIP会员看腾讯视频?这不是一个意外的选择反环保反堕胎,当过保姆摆过摊!她将当上意大利首位女总理,为了报复爹?啥!即将上台的意大利女总理居然是位会卖惨,靠小舞曲红遍全网的未婚妈妈……卡塔尔“小王子”表情包走红,本人用中文感谢网友刚刚!一个大利空,一个大利好!10/11 波士顿新闻汇总|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麻省理工毕业生 意大利美国人联盟庆祝意大利遗产月 Roxbury枪击案致一死一伤日本胜西班牙再演大逆转!意大利人狂喜祝贺:感谢日本把德国送回家!毛戈平成立股权投资公司;当当网全面入驻京东;Tims启用中文名“天好咖啡”... | 刀法品牌热讯突发!意大利反欧盟新总理将上台,恐退出欧盟!欧盟或面临解体,经济衰退,通胀爆表,极右翼正撕裂西方世界?剧院新闻|《弗兰肯斯坦》今晚将登上海大剧院,意大利纪录片影展北京英皇影城上映记住首位意大利女总理的竞选口号!乘欧洲的右旋风,美国的保守派们,中期选举加油!警察说:晚上睡觉要锁门!今日聚焦:获诺贝尔奖,他坚持用中文演说!他坚信……[单车] 意大利老炮——Colnago Master奥运队版​中国结婚证公证用于意大利?意大利双认证最新公证流程!请继续打电话,你是议员的BOSS!用中文打电话都好过不打电话!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