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很难信任别人?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对世界的基本信任不只是一种情绪,还是一种能力。
文 | 徐菁菁
毫无疑问,信任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参加团队建设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游戏:两个人为一个小组,一个人蒙住眼睛向后倒去,另一个人则负责在身后接住他。通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毫无顾忌地倒下去。“他会遵守规则接住我吗?”“他足够强壮吗?”“他是不是做好了准备?”在我们决定把自己的安危交给另一个人之前,有太多疑问萦绕在脑中。
《鱿鱼游戏》剧照
这就是“信任”永恒存在的难点:它必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未知与风险。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我们考虑是否信任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其实不只在向他人发问“你是否值得我信任?”,同时也在问自己“我是否有勇气信任你?”。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世界的基本信任不只是一种情绪,还是一种能力。美国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埃里克·埃里克森(E.H.Erikson)在他著名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中提出,人的一生分为8个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心理发展任务。从出生到18个月是人生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基本信任”和“基本不信任”的问题。
美国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埃里克· 埃里克森
一个弱小的婴儿只能依靠照护者(通常是父母)生存,并通过他们理解这个新鲜的世界。当照护者能持续性地满足这个婴儿的需求时,婴儿就会发展出对照护者的信任和安全感:“当我饿的时候,会有人来喂我吃的”;“当我害怕的时候,会有人来保护我”。
对婴儿来说,信任是一种经验状态——相信自己的需要将会得到满足,且他人是有价值的。和依恋关系不同,婴儿的信任会从社会环境中最直接的人物,扩大到更广泛的社会和自然。在对外界形成信任的过程中,婴儿也会同时获得对自己的价值和可信感的认知。信任是如此重要,所有心理发展的基础都是拥有和其他人的联系,这种联系开始于信任他人和信任这个世界。有了这个前提之后,孩子才能发展和练习相对的独立。埃里克森认为,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拥有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婴儿的秘密生活》剧照
学会信任并不是要求人们信任一切。所有的婴儿都可能有一些不信任的经历,父母不总能理解他们的需求,处处给予充分恰当的回应。在解决“信任危机”的过程里,孩子调整对环境安全感的认知,也学会调节自己的内心冲动,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解人生的内在范式。埃里克森指出,不信任自有其作用,它能够让人对外界的危险做一些准备,对外界不愉快的事情有一定预期,否则,一遇社会挫折就感到不可思议或束手无策,并不利于自我成长。重要的是信任和不信任的比例。信任感多于不信任感,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据心理学家们观察,缺乏基本信任的婴儿会表现出退缩行为、哭泣、面无表情、冷淡和没有食欲等抑郁和悲伤的症状。如果儿童在第一阶段对周围世界产生普遍的怀疑和悲观,则更可能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产生消极的结果。在学校里,如果无法建立起信任感,可能被同学孤立,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工作中,如果无法建立起信任感,就意味着无法达成高质量的合作。
在亲密关系中,信任的作用更为突出。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玛格丽特·克拉克(Margaret Clark)认为,一段新建立的关系通常是“交易型”的,双方会衡量实际的成本和效益:“如果今天的晚餐我买单,明天他会买单吗?”只有当信任建立起来的时候,一段关系才进入持久的高质量阶段。人们不再有“如果我做这,她会做那”之类的想法,他们会履行自己的职责,并认为自己的伴侣也会如此,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原来用于监管交易的心智能力腾出来做其他的事情。
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杰弗里·辛普森(Jeffry Simpson)指出,信任实际上是一种关系缓冲剂,它能化解亲密关系中的矛盾冲突。伴侣中信任感较强的一方,也展示了较强的包容和合作能力。他们不仅更愿意聆听伴侣的愿望、认真考虑,而且还会更积极主动地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鸟姐妹的反差生活》剧照
当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因为缺乏信任能力而变得混乱时,这个人就会出现退缩心理,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
英国心理学家彼得·福纳吉(Peter Fonagy)经常在工作中遇到一类人,他们因为遭遇过一些创伤,对关系保持高度的警惕,不信任任何人。福纳吉认为,他们失去了“认识层面的信任感”,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治疗师的任务就是让他们明白,他们的需求是可以被他人看到的,帮助他们重新获得社会性沟通的能力。
《极限S:滑板篇》剧照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并不能把信任问题全都归因于人的早期发展。信任是复杂的社会和心理现象。难以信任别人很可能并不是你一个人的错,而是一种“时代病”。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曾显示:“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的调查者信任陌生人。”
《婚姻生活》剧照
这种变化不难理解: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社会里,人们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的对象往往是“熟人”。这些对象数量有限,而且我们会和他们产生重复持久的互动。但在现代社会中,熟人社会瓦解,大量“陌生人”进入生活,他们不仅数量庞大,还有巨大的“随机性”和“不重复性”,这使人际交往的心理体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很多情境下,人们缺乏时间和机会去了解彼此,因此也难以孕育丰富的社会善意。信任感需要从传统的人际信任转向现代的制度信任,在转型“未完成”的过程中,人们总会将怀疑放在信任前面。
除了社会转型,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媒介信息爆棚的时代。“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碰瓷、诈骗等新闻一度层出不穷。人们对负面信息更敏感。长期暴露于负面社会事件的传播中,人们的情绪也会变得消极,这会进一步影响个体的判断与决策行为。
当你想要信任他人却又感到无法做到时,不妨仔细想一想:阻挡你向前迈一步的是什么?你的担忧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某种想象和情绪?你所面对的对象究竟具有哪些值得你信任或者怀疑的特质?如果你选择信任他,你所承担的后果是否是可以承受的?成年人的信任是一个逐步试探和相互平衡的过程,我们并不需要一开始就放开自己。给彼此一些小机会,也许就能逐渐发现不一样的天地。
(本文源自三联数字刊2022年第16期)
排版:踢踢 / 审核:小风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