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孩子肾衰竭,长不高,只因妈妈喜欢这种调料,家长千万注意!

孩子肾衰竭,长不高,只因妈妈喜欢这种调料,家长千万注意!

公众号新闻



都说盐是百味之王。


无论是烧菜做饭,还是零食糕点,盐的存在,都能为食物们注入灵魂,增添滋味。


但是“盐多必失”



如果不小心给孩子过多摄入了过量的盐,那就会直接危害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01

宝宝摄盐过量,影响健康!


前几天,朋友发现自己才1岁的孩子莫名其妙的发起了高烧,而且什么都不想吃,反复呕吐,并且21个小时都不见他小便。


妈妈赶紧将孩子送到了医院,医生诊断发现:这个1岁的孩子竟然患上了肾衰竭,情况非常危急。


好在经过医生的全力治疗,孩子终于化险为夷,目前也在康复中。


营养专家表示:不足6个月的孩子,每天盐的摄入量只有0.5g,而儿童每天不能超过3g,至于成人也只能摄入6g。


虽然盐是日常的必需品,但是吃太多会加重肾脏、心脏等器官的负担,所以现如今都建议大家低钠少盐。


我们再来看这个数据:


  •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在儿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肥胖与其关系最为密切,肥胖儿童中近三成患有高血压,超过一半血脂异常。

  • “无论哪种类型的超重和肥胖儿童,其高血压患病风险是正常儿童的1.5-2.2倍。”高润霖说。此外,《报告》提示,儿童时期的盐敏感也是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

  • 一项对陕西汉中农村地区的儿童盐敏感18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盐敏感人群在成年早期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是非敏感人群的2.34倍。

  • 《报告》中还显示,睡眠不足,血糖和脂代谢异常,及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也都高于正常儿童。


宝宝要不要吃盐,是新一代科学育儿的妈妈经常跟老一代发生分歧的观点。


新一代的育儿妈妈,通常都知道,1岁以内的宝宝是不应该吃盐的,而在老人们的眼里,盐是长力气的,如果宝宝不吃盐的话,哪有力气呢?



02

关于宝宝吃盐的误区


首先要为大家纠正两个误区,这两个误区也通常是家庭育儿纠纷的主要来源:


误区1:不吃盐腿脚没力气


宝宝的发育时间、顺序有差异,学会爬行、走路的时间本来就有先后(说话也是一样)。


对于一个生长发育正常的孩子来说,运动能力发展滞后,家长们更需要反思的是环境的问题:有没有多让孩子在地上玩,给他一个安全自由的环境,让他爬行和探索,孩子走路晚,和吃不吃盐是没有关系的哦。


此外,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盐的摄入量过多,会抑制钙的吸收,有些宝宝个子小也和这个有关系。



误区2:辅食味道“不好”,宝宝不爱吃


爸爸妈妈往宝宝的辅食里加调味品调味,是为了让辅食的味道好一些。


不过,不知道爸爸妈妈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宝宝真的会挑剔辅食清淡、单一的味道吗?很显然,这一点我们欠缺考虑了。


a. 孩子的味觉比大人更敏感


对于早已习惯了重油重盐的现代人来说,不加盐的食物简直可以和「黑暗料理」媲美。


但对于孩子来说,不加盐反而可以让他尝到食物最本真的味道。6个月左右是孩子味觉发育的敏感期,他的味觉比成年人更加敏感。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味蕾是不断退化的。大人觉得刚刚好的味道,其实对孩子来说已经偏咸了;大人觉得淡的,孩子觉得刚好。



有的人可能会说:那孩子怎么一吃辅食就各种抗拒不配合呢?


孩子在没加辅食之前,吃的都是略带甜味的母乳或者配方奶,突然尝到辅食,这种陌生的味道会让他一时无法接受。


但是很快,他就会发现,原来除了甜的,还有酸的涩的咸的鲜的这么多好吃的味道啊~


孩子不爱吃辅食,可能是种类不够丰富,可能是太软太硬,不能单纯地认为是不加盐没味道。


很多孩子不都是啃着水煮的花菜胡萝卜,依然津津有味吗?


总之:不要以大人的口味去衡量孩子的喜好。



b. 食物本身自带味道


即便不加盐,依据孩子强大的味觉敏感度,他也能从天然食物中感知到各种味道。


天然甜:水果、白菜、胡萝卜、洋葱、红薯、南瓜、水果玉米、红枣、甜豌豆、番茄等;


天然咸:海鱼、海带、紫菜、虾皮、贝壳类、芝士、海苔等;


天然鲜:菌菇类、猪肉、鸡肉、牛肉、羊肉、鱼虾贝壳类等;


这些足以让孩子体验食物百味了。



03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需要吃盐?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婴儿1岁以内不建议吃含食盐的食物,而是吃原味食物。


◆ 6个月以下的宝宝,其主要食物是母乳和配方奶,而母乳和配方奶中都含有钠(食盐中的主要成分),且含量已经能够满足宝宝的需求,因此无需再额外补充盐


◆ 对于6-12月婴儿来说,每天需要350毫克(mg)的钠。奶类及其他辅食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钠,一般情况下,正常进食的宝宝完全能够摄入足够的钠来满足生理需要


图片来源: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013 版》整理


◆ 1岁以后的宝宝可以吃盐,但要少吃


13~24月龄的宝宝,盐的推荐摄入量是0~1.5g,2~3岁的宝宝,盐的推荐摄入量是<2g。


我们要知道,1岁以后的宝宝已经可以尝试不少家庭食物了,食物中也含有不少钠。


PS:1岁后的孩子虽可尝试家庭食物,但仍建议单独制作,不和大人混餐,且清淡饮食。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饭菜放盐之前,还要考虑:孩子今天有没有吃下“隐形盐”。


04

这些食物是隐形盐“重灾区”


◆ 各种调味品


常见的如味精、鸡精、酱油等,虽然名字里不带盐,但却是隐藏的含钠大户。


就拿鸡精举个例子:


(某鸡精营养成分表)


5g鸡精含钠1000mg!


加完盐再加鸡精,孩子一天的钠摄入量,妥妥爆表。


所以,家长们在给孩子制作饭菜时,尽量少用调味品。


如果要使用,则要相应减少食盐的添加量,或不用再加。


◆ 加工类食品


常见的如火腿、香肠、午餐肉等。


这些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盐来防腐,所以含盐量非常地高。



吃肉,还是新鲜的好,这类加工肉制品,尽量还是少吃或者不吃。


◆ 蜜饯、甜点


看到这一点,相信不少家长会有些震惊:甜点也含“隐形盐”?


当然含,酸酸甜甜的味道是它们的糖衣炮弹。


最典型的代表:凉果蜜饯、饼干点心。


不信你来看看这营养成分表:



是不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给孩子吃任何食物之前,都建议宝妈看看营养成分表,商品名称可能骗你,但营养成分表可不会。


吃盐多的危害不是立竿见影的,但长远来看,它给孩子埋下的健康隐患可不小。


总之,1 岁以内的孩子一般都不用再额外加盐,1 岁以后也要尽量少吃盐。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如果你觉得有用,别忘了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的宝爸宝妈知道~


 

来源 | 网络

*文章系本平台编辑整理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日互动


看图猜成语:


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答案!


前篇题目答案:厚此薄彼





精选文章




吃一次等于吃8块橡皮泥,很多家长还在喂,医生:孩子怎能发育?
比糖和盐更“危险 ”的食物,孩子经常吃,会导致脾虚积食、身高体重不达标!
女性最晚生二胎是几岁?医生:超过这年龄建议不要生了



专业月嫂月子帮



坐月子 找月嫂 就上月子帮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咨询客服
垂询热线| 18976842148
月子帮拥有:
行业内高标准培训月嫂
专业月嫂贴心呵护
月嫂等级评定真实可靠
全程服务质量跟踪
专属月嫂导师为您一对一VIP解答
超多优秀月嫂等你pick!

※宝妈也可以在「月子帮」公众号菜单栏,点击“找月嫂”直接进入找月嫂或咨询客服哦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获取月嫂资料,好月嫂等您面试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五问五答骨质疏松与补钙误区家庭消毒怎么做?有一个误区千万注意!警惕!8个月宝宝存在智力障碍,只因妈妈在家里放了这个东西,这些气味少让宝宝闻8个月男宝急性肝衰竭,只因家长这样喂药!2岁以下尤其要当心长大后还“跟妈亲”的孩子,大多因妈妈做对了3件事Costco 购物时犯的8个大错!不省钱还浪费,千万注意!在咖啡偷放防冻剂,麻州男子突然鼻子冒血,肾衰竭死亡,恐怖女友被捕!神吐槽:男子感染新冠后,混吃多种药物致肾衰竭!夺命糖浆!199名儿童喝完竟急性肾衰竭死亡,世卫警告:毒量超标0-3岁是大脑发育关键期,家长千万别在这件事上偷懒!4饮食原则 延缓肾衰竭Costco购物时犯的8个大错!不省钱还浪费,千万注意!情绪衰竭,一场成年人的悲剧入秋少长5cm ,没注意这件事,娃真的长不高儿科医生提醒,家长千万不要轻信偏方月销10万的这种童鞋,真的会让娃长不高、脚趾变形?买过的妈妈有话说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我们正在面临“肾衰竭”!这种“伪健康”水果,天天吃真的影响孩子肾脏!超市卖的火爆眼部筛查有助于预测肾衰竭风险?日本野人紧急!澳洲多款网红食品召回!严重或致肾衰竭!家里有的赶紧扔了!​长大后还“跟妈亲”的孩子,大多因妈妈做对了3件事孩子湿疹用激素,会导致孩子长不高吗?悲剧!华女患上脑炎险丧命,只因吃了一碗饭!一家9口聚餐,7人中毒惨死!这些美食都不能乱吃,华人千万注意!在美国242.友爱的左邻右舍及变迁【健康】央视曝光!这些常用药用错会引发肾衰竭,你家里一定也有!澳洲留学生这三件事千万注意!一时疏忽,轻则罚款,重则遣返坐牢!我的诗与远方孩子高血压,罪魁祸首就藏在调料瓶里!7种常见调料,别吃错孩子不高兴躺地上耍赖,家长的这种做法绝了!食用蚝油会增加患癌风险?医生建议:少吃这3种调料突发!澳华人父子在海滩度假,一人不幸溺亡!多名儿童紧急入院,竟因为海边接触这种生物!华人假期千万注意!阿拉斯加九月游在家就能做的精细动作攻略,家长千万别错过!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